原来你所谓的理智和聪明,都是大脑的一场诡计

现在想想最近的一次旅游,你脑子里出现的是什么画面?第一个出现的是不是那个地方的美食?记忆深刻的那碗面,那只皮皮虾,那一碗驴肉火烧?还有呢~有没有那个傍晚异地他乡的一次悠闲午后,有没有和另一半做的那些美好回忆的事情?在还有呢?那个特备日子的特别日出,那个特别夜晚的特别告白?

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显现出来的都是美好的记忆。但是旅行这件事情,大部分都是好坏各一半的,好的记忆有,坏的记忆也有,和养孩子一样,带孩子的时候闹心的事情一样不少,为什么长大后想起的回忆都是那些孩子可爱天真的回忆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的保护机制,我们的大脑为了屏蔽负面情绪,自动的忽略掉那些不太美好的回忆,剩下那些让你愉悦的回忆!所以为什么很多恋情,分手后双方想起的都是对方的美好,而不太会去细数那些菜米油盐七吵八闹。

这个和成功的归因机制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成功很容易归于自己的努力,而别人的成功归于环境的因素呢?

自己的失败往往归因于环境因素,别人的失败缺会认为是别人自身的原因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满足自身的自我认可的需要,这种保护机制会让自己不管什么情况都是出于自我有利的情况,以保护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自信和生存精神力量的来源,当自我价值降低的时候,自卑、抑郁、灰暗等负面情绪就会出现,继而影响身体,继而影响健康。

《爱情公寓》里面有一集叫做墨菲定律:当你担心一件坏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它往往就会发生!当然这只是对于发生事件记忆关注概率偏见,也就是会着重注意这类事情,于是往往发生的概率会增加。那么我们为什么同时对巧合和奇迹这件事情这么的迷恋呢?

从概率论上来说,全球70亿人口,每天在发生的事情覆盖起来,发生什么样的巧合在概率上都是合理的。就像我们现在笃信的那些现实,在历史的河流中,曾经是玄幻和奇迹的代名词,而小说,故事,星座,命里正是来源于人类对这个的渴求,一切奇迹的本质都是概率论和大脑的爱好偏见一起合作的结果。

原来你所谓的理智和聪明,都是大脑的一场诡计_第1张图片

那么,这些大脑的“自欺”和“非理性”的真相是什么呢?

真相,比我们想象的更残酷。

我们所有认为的【思考-行为-结果】的天经定义的行为逻辑,其实是错的,我们先做了无理性的行为,然后我们的左脑为这个行为去编辑一个思考的原因,去编造一个行为的合理性。左脑是一个【诠释者】。

诠释者不仅仅演绎着一个挑理清晰的角色,还无时无刻不在创作着各种富含深意的剧本。当你体验到做决策的过程的时候,大脑正在编写记忆。我们常常从事后归因得出,思想产出行动。但是真相往往是行动了,大脑再去编个故事诠释思想。【20多年前,加扎尼加博士通过对脑裂人的研究,把左脑叫做诠释者,一个给自己行动编辑理由和合理性的故事大王。】

大脑巧妙的把“决定”和“行为”在记忆中的顺序颠倒了,让你以为是自己的决定导致了行为。你拿起一片饼干,打开衣柜,买了两斤皮皮虾,我们都以为自己是自由行为者,可以有意思,有目的的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自由支配自身行为的体验,只不过是通过事后归因得出了“思想产生行动”的错误结论罢了。

所以我们体验到自己做出决策的时刻,大脑正在重写记忆,新的记忆愚弄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这个选择是自己先前做出的,而事实上这个选择是在其结果被下意识地感知到之后才完成的。

so,我们的意思,感觉、都是电脑加工后的“错觉”!哈佛的一项研究:我们的minds(大脑意识),有近47%的时间是迷失在各种思绪(thought)中。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抵抗这个【诠释者】。抵抗这个随时扭曲事实,更改剧本的诠释者。抛弃意识、直觉、情绪带来的虚构的沉浸感,避开回忆带给我们对过去的那种虚构的清晰感。从最根本的物理规则,从最根本的经济学规则,数学的概率论去看问题。把那些过分自信、先入为主、格外自怜、自欺欺人的剧本全部撕碎,回归到不自欺,没心没肺(不被情绪影响),没啥理智(如果所谓的理智和聪明是你大脑的诡计?)的一个混球。也许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当情绪不可信,当理智是大脑的诡计,当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是大脑自欺欺人的剧本的时候,做一个混球是最佳的选择。

比如埃隆马斯克(生活中是一个很大的混球)。--整理和来自于老喻,孤独大脑!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你所谓的理智和聪明,都是大脑的一场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