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

科技云报道原创

人们常用“七年之痒”来形容婚姻中出现的疲劳期。从问世至今的7年来,它逐步从青涩走向成熟,途中经历了CloudStack的淡出、Nebula的陨落、Docker的崛起等众多决定行业走向的里程碑事件,甚至不乏有唱衰OpenStack的言论夹杂其中。但事实证明,这项开源技术和它的众多拥趸们依然处于“情感上升期”,OpenStack正在逐渐变成一种流行的使用规则。

在企业级市场上,OpenStack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开源细分领域,它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比作是开源领域的安卓,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企业级IT操作系统的主流。

来自OpenStack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OpenStack已经在超过78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中使用,管理着超过500万个处理器核心,全球50%的财富100强企业正在使用OpenStack。

回到中国市场,OpenStack正在加速落地,仅去年一年,OpenStack的部署数量就实现了44%的增长。

OpenStack基金会主席兼SUSE行业创新、新兴标准和开源总监Alan Clark表示:“2021年,预计我们市场收入会超过67亿美元。”

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_第1张图片

OpenStack在亚洲市场的发展,主要来自于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而像华为、浪潮、新华三、中兴、九州云、EasyStack、烽火通信等中国企业在OpenStack中的席位和地位正日益提升,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OpenStack七年发展开花结果

2006年,亚马逊正式推出其第一个云计算服务。由此,云计算以星火燎原之势开始在全球铺展开来。

4年之后,OpenStack作为网络主机服务商Rackspace和NASA联合推出的开源项目正式诞生,其在打破云计算垄断方面意义非凡,成为开源云计算IaaS的事实标准和拥有全球最多开发者的开源社区项目。

技术变革的浪潮任谁也无法阻挡,OpenStack通过强大的社区集结了几乎所有云计算相关厂商相互支撑,构建了全面的生态系统。

在七年时间里,OpenStack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成为一个优秀的开源私有云架构平台,而且还带动了开源SDN和SDS的快速发展,促成了OpenFlow成为标准SDN协议之一以及Ceph成为主流分布式存储。仅从这几点而言,OpenStack社区及其自身软件开发无疑是非常成功。

如今,OpenStack已经发展到包含虚拟化管理、网络 SDN、SDS 服务编排和容器管理等功能覆盖全面的开源项目集合,并且被主流操作系统、硬件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厂商等全面支持或集成,其将成为未来企业面向互联网转型时的最佳架构。

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_第2张图片

目前,已有百思买、宝马、Comcast、迪斯尼、沃尔玛等11个财富100强企业正式将OpenStack用于大规模生产环境部署,从而使其在市场上变得更有活力,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转型契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2013年Docker问世,由于其简单易用,性能无损耗及沙箱机制,很快就流行了起来。当时就出现了容器会取代虚拟机的声音,因此OpenStack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快速的技术革新,OpenStack基金会后来将项目管理变成了“Big Tent”模式。从此OpenStack的子项目数量发了质的飞跃,也促进了大量优秀OpenStack子项目的诞生。

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_第3张图片

在Gartner发布的《竞争格局:2017年OpenStack分发和支持服务市场》报告中这样写道:OpenStack和Kubernetes等主流容器编排技术的集成,将可以获得灵活性和云原生应用发展能力,使得OpenStack发挥更大价值。

报告强调了容器,特别是Kubernetes和OpenStack从社区、技术、企业到案例上的紧密配合,将可以从业务应用和基础设施两个层面来共同配合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随着OpenStack基金会关注更多地开源社区和项目,如Cloud Foundry、Kubernetes、Apache Hadoop/Spark等,头部OpenStack企业的战略也在趋于多样化,为其他开源项目和产品提供更多的支持服务。

因此,未来是否具备竞争力取决于企业将OpenStack与其他相关软件垂直整合的能力,以及产品化能力和方案组合的能力。

OpenStack的中国门徒  全面拥抱开源加速崛起

从近两年OpenStack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在其产业版图中来自中国的力量开始加速崛起。

去年,OpenStack基金会中白金和黄金会员新增了8个,其中就有5个是来自于中国的企业。在OpenStack基金会的24个董事成员中,包括中国台湾在内已经占有5席,其中有两名独立董事。与此同时,中国还诞生了一批提供OpenStack实施服务的初创企业。

在拥抱OpenStack的中国门徒中,既有EasyStack、九州云这样的创业型公司,也有华为、浪潮、新华三这样的老牌厂商;同时,像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银联、中国银行等一批国字头的大型企业也都纷纷加入部署OpenStack的阵营,这充分表明了OpenStack在中国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中国企业积极拥抱开源的态度。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OpenStack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完整的架构和成熟的IT的生态,给用户带来很多开放共赢的机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让用户有机会跟更多厂商合作,而不是被某一家厂商绑定。

另外,OpenStack也带来了基础设施的敏捷性,资源可以按需供应和按需进行调度,业务可以按需进行灵活扩展。在成本方面,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去年3月,华为晋升为亚洲首个OpenStack白金会员。在此之前,只有AT&T、惠普、IBM、英特尔、红帽和SUSE等国外企业才是OpenStack白金会员。

华为于2012年加入OpenStack,对OpenStack Juno及其后续版本的代码贡献持续提升。截至去年2月底,华为对于OpenStack社区核心项目的代码综合贡献,在国内持续保持在第1位,其在全球建设了众多基于OpenStack的多种部署模式的云,推动了OpenStack作为企业级平台的快速成熟。

华为在全球为电信公司、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建设了许多基于OpenStack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其旗舰产品FusionSphere是一个基于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统,具备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公有云和NFV云等各项功能。

具体项目上,比如为德国电信构建基于FusionSphere的开放电信云、为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搭建公有云服务的平台Open Cloud、帮助中国电信打造的天翼云等等,这些OpenStack落地应用都是华为所承担的。

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_第4张图片

另一老牌厂商浪潮自2014年加入OpenStack社区后,短短两年就跻身基金会金牌会员,在OpenStack O版本,Sahara、Rally、DragonFlow等模块贡献全球前五。

围绕开源,浪潮推出“云图计划”, 该计划从技术的研究与研发、方案的验证与优化、服务的便捷与完善三个维度入手,通过平等、开放的“合伙人”框架,全力构建融合、开放、安全、共赢的云生态版图。

在OpenStack的技术路线下,浪潮云海OS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从4.0版本开始融合OpenStack架构,囊括了InCloud OpenStack发行版、云管理平台InCloud Manager等在内的组件,实现私有云、公有云、托管云的融合。

去年4月,浪潮发布云海OS 5.0,云海OS 5.0全面基于OpenStack架构,并提出“F.A.S.T”云计算产品设计理念,即功能性(Functiona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安全性(Security)和工具化(Toolchain),进一步扩展云服务目录,采用微服务架构,支持docker快速部署,实现用户业务的自动感知,资源的智能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交付。

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_第5张图片

作为2017OpenStack竞争格局新晋八强之一的EasyStack,其以最初200万融资的背景在短短三年内,与巨头比肩这不得不让人眼前一亮。

在OpenStack眼中,企业用户已经不仅仅需要单一的开源云产品,而是多种组合起来的开源云技术构建软件基础设施,从而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开源云市场上多种技术的软硬一体化大集成,因为降低了云技术的应用门槛走向普及市场,而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工程化能力的开源企业将赢得市场。

基于此思路,EasyStack在开源和客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即通过ESCore这个由计算网络存储核心组件+高度定制的Linux OS云内核来满足开源技术的发展,又采用 EsCaaS、ESCloud,ESCloud+等平台化的产品来最终解决客户场景化难题。

EasyStack希望用简约的产品化交付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EasyStack基于Kubernetes+OpenStack+Linux的操作系统,垂直向下兼容各种硬件、横向兼容多云和混合云、向上还能够支撑应用,这是EasyStack产品化的重要战略。

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_第6张图片

OpenStack在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战略和创业浪潮,自主可控的政策导向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企业级市场向开源的靠拢。同时,正由于OpenStack的开放与融合,让未来企业的IT建设有机会汲取各家精华,这不仅是中国众多企业实现云计算战略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更奠定了中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影响力。在未来的道路上,OpenStack也将因中国厂商的参与而焕发出更加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科技云报道原创】

微信公众账号:科技云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OpenStack走过“七年之痒” ,中国门徒的阵营如今更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