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在爱中绽放(4)

刘乾也爱学习了

黄传修

昨天晚上九点多了,刘乾问我:“老师,一至四单元课文后字词写几遍?”我回复:“写一遍,但是必须会,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今天早晨七点多,又发QQ问:“《读书笔记》第一页抄写《骆驼祥子》原文吗?”我回复:“按要求概括读的章节内容,摘抄好词好句和优美语段。”

一个学生连作业都记不住,其学习习惯肯定不好,但是知道问,说明还想进步,这一点就值得庆幸。刘乾是30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七门课总分200多分,为什么学习成绩如此差的同学,我还不断鼓励,不断给他打气,希冀他进步呢?答案很简单,先成人后成才。

如果单纯从教学成绩而言,确实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可是如果刘乾同学语文都能及格话,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种督促与激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体悟到只有艰辛付出才有收获的甘甜。如果从木桶原理讲也说得通,决定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

另外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更重要。

人在什么年龄段必须做什么事,该上学时就必须接受教育,这个教育既包括有形知识

教育,也包括无形的人文教育。前些日子,在微信上看到这样的内容:

2000年4月1日深夜,来自江苏北部沭阳县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德国人普方(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

案发后,4名18岁~21岁的凶手随即被捕,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这起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涉外灭门惨案很快结了案,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就在那年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希望他们能完成中国法律规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他们认为处决犯罪的根源比处决罪犯更重要。多么残酷的刑罚都无法阻止别无选择或贪婪到失去理智的人铤而走险。所以,这个社会需要法庭和监狱,但是更需要的是互助与教育,前者通过资源共享让困乏的人免于绝境,后者通过开发人的智慧与道德让人学会正确抉择。只有做好了这两项,人类才能真正远离恐怖和暴力,否则,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犯罪的目标,这才是最可怕又最可悲的!

案发后,普方先生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在了解了案情之后,老人作出一个让中国人觉得很陌生的决定——她写信给法院,表示不希望判4个年轻人死刑。贺杰克解释说,“我们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

在当时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德国记者转达了普方家属希望宽恕被告的愿望。外交部方面回应:“中国的司法机关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来审理此案的”。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4名被告的上诉,维持死刑的判决。

与此同时,更多的在南京的外籍人士已经开始寻求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纪念普方一家。庭审中的一个细节给他们触动很深:那4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其中有一个做过短暂的厨师,有一个摆摊配过钥匙。

“如果你自己有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普方协会现任执行主席万多明努力用中文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有机会的话,人就不会想去做坏事,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一个学生如果在校期间没时间学习,他一定会有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一个公民如果在社会上不能奉公守法,他一定会有时间做不应该做的事。

再次回归到我们从事的教育,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说:“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言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儿在爱中绽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