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难以置信的是,20年来,Web 1.0 时代成名的博客新闻整合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 )仍然每天给传统媒体网站导去数以百万计的流量。德拉吉报道导引给各大媒体网站的流量没有谷歌、Facebook 多,但决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它导引的流量甚至超过了许多声名显赫的社交媒体。美国科技媒体网站 Digiday 今天披露的一些图表信息耐人寻味。
上图显示,2015年1、2月份媒体网站流量来源统计,德拉吉报道占比高达1.1%,排在几大搜索引擎谷歌、雅虎、必应以及几大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之后,位列第7。
上图显示,2014年,Bloomberg、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来自德拉吉报道的流量占其网站总流量的比重分别为7.2%、5.1%、3%。
随着美国大选年的到来,热衷于美国国内政治新闻的德拉吉报道将更为炙手可热。
德拉吉报道二十年来我行我素,始终保持着特立独行的风格,连网站主页设计也没有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网站。也许,杰罗姆1999年的文章《德拉吉报道与崛起的新媒体》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原载1999年第2期《新闻实践》杂志。(下图为2015年4月15日德拉吉报道首页)
一年前,即1998年1月23日,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尼尔·享利(Neil Henry)在他的大众传播课上,按计划想和同学们谈一谈沃特·李普曼,但是他的学生们立即打断他,要求改谈麦特·德拉吉。
美国历史上最卓越、最有思想的新闻记者李普曼因此被冷落在一边,享利和大家谈起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德拉吉,一个因特网上的新人。这个人名声不怎么样,在追逐新闻时时而十分鲁莽,因而官司缠身;但他具有众多的消息来源、拥有众多爆炸性新闻。他关于克林顿总统的消息震惊了全美国。
曾为华盛顿邮报王牌记者的享利教授当天下课后在接受旧金山纪事报采访时说:我用了整个讲座的一半时间来谈论麦特·德拉吉,这些天所有媒体都被他牵着鼻子在走。
享利教授并没有言过其实。在美国所有传统媒体关于此事发表第一个字三天之前,全美国几乎都听说了莫尼卡·莱文斯基(Monica Lewinsky ),她与总统的关系,她的履历,她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她所熟练掌握与使用的软件。这一切全是麦特·德拉吉这个无名小卒一个人通过因特网干的。
享利在采访中预言:已经不断地使传统媒体感到困惑与窘迫的德拉吉,将因为这组报道,而从无人问津的”边缘人”最终走向主流。
享利的预言是正确的。他发表这预言的第二天,美全国广播公司(NBC)即邀请德拉吉在其名牌节目”会见报界”(Meet Press)中,与来自新闻周刊与纽约时报的代表共同接受采访。自那一天起,他的个人网站每天平均有20余万人到访。
一年后的今天,克林顿因为德拉吉率先报道的上述丑闻而被众议院弹劾、被参议院审讯,此时来回顾德拉吉的所作所为,来检阅他通过因特网告诉人们的一切,因特网这一新媒体的崛起,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西方一些媒体研究者认为德拉吉代表了因特网新闻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他的新闻伦理观及可信性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我们接触的材料看,这种争议是充满戏剧性的。
CNN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拉里·金在节目中坦言:”德拉吉的读者是愚蠢的”。
白宫现已辞职的新闻发言人马克·麦柯里在德拉吉发布新闻后的新闻吹风会上申明:他拒绝回答任何基于德拉吉报道提出的问题。(事实上,麦柯里也拒绝回答几乎所有有关此绯闻的问题,无论是否与德拉吉有关。)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新闻学院院长奥维里·斯卡尔( Orville Schell )对德拉吉的观感与白宫方面有相同之处。他说:德拉吉是”电脑病毒”。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病毒会污染整个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很少约束与限制。事态的发展越快,这种病毒的危胁越大。”
当然,德拉吉的律师曼尼尔·克劳斯纳不同意这种观点:”由于种种原因,种种传统媒体有时候没能取得象德拉吉那样的成就。他对于他的工作是负责任的、谨慎的。” 他补充说:”传统新闻界象一个俱乐部,他不属于这个俱乐部,他属于网络俱乐部。”
旧金山纪事报记者的观点比德拉吉的律师走得更远。纪事报政治记者罗伯特·杰尼尔森写道:”事实上,许多新闻俱乐部已经向他打开了大门。1997年底举行的一次白宫记者协会午餐会上,德拉吉就是众望所归的明星。”
见仁见智的德拉吉,究竟是谁?
1 德拉吉是谁
十年前,麦特·德拉吉,那时22岁的小伙子,从马里兰州的一个小城市西行来到了陌生的南加州。他不是一个好学生,成绩平均为 D。不过,他似乎从小就具有新闻鼻。 当他的伙伴们迷恋摇滚、影星汤姆·克鲁斯等等之时,他却对里根总统的演讲起草人佩基·努南和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摩伦·多德深感兴趣.。
他喜欢写作,但没有去念新闻系,也没有新闻机构颁发的相应证书。从常规的渠道,他看不到自己可以在新闻界找到一席之地的前景。
“谁会雇佣我呢?”他回顾当年。当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属下的加州一家礼品店找到一份工作后,他买了一台电脑,发现了因特网这一巨大的世界。这是一个开放的天地,德拉吉在这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他的新闻学徒生涯与众不同。 他最终成了礼品店的经理,在那里,一边工作,一边从人们认为无价值的资源中寻找有意思的资料并将其发往因特网上的新闻讨论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正走向何方,直到有一个读者向他提出,要订阅他所发布的各种信息。就在这个基础之上,在1995年 ,”德拉吉报道”诞生了。
在好莱坞的一间局促的卧室中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他的工作方式并不象纽约时报编辑部里的精英们。”德拉吉报道”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网上众多的猎奇性地摊小报而已。而这个似乎注定要崛起的信息之子以惊人的速度更新他的网页,并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电子邮件列表向人们发送他的种种报道。常常,他拥有一些独家报道,而主流报纸却没有。
大众化的技术杂志”连线”提出从他的新闻邮件中摘取一部分精华刊登。他同意了,前提是他们既不能干预他写些什么,也不能对他写的东西进行再编辑。
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商 — 美国在线也注意到了他的工作,提出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美国在线上 ,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他们成交了。借助于拥有14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德拉吉接触到了更多的读者,声名大噪。他的网上知名度也有助于他的报道工作,他独家报道了CBS 解雇著名华裔主持人Connie Chung 等一系列新闻。
美国著名网站”电子在线”(E!On Line)的掌门人安德鲁·布雷特巴特说:”开始读德拉吉报道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德拉吉是谁,我不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小组。当我最后面对他的时候,大吃一惊。他我行我素,并不理会人们如何工作,或者人们如何理解他的工作。他按照自己理解的因特网自身的特点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他是对的,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式。”
由于在法新社工作的”内线”的主动帮助,德拉吉在美国率先发布了黛安娜车祸身亡的消息,比美国各大电视网早七分钟。
很快,他的网站的点击率达到了每天4万次。他常常每天更新新闻好几次。对于传统媒体声望的成功挑战,使他为传统媒体所关注,时代杂志,新闻周刊,人物周刊,今日美国报、华盛顿邮报等先后对他作了报道。
他的倾向于保守的观点,遭到了来自自由派人士的批评,但是德拉吉福星高照,作为一个因特网上卓越的撰稿人,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为了保持独立,他拒绝了一份收入达6位数的工作。以自由派观点著称的美国名记者、被微软比尔·盖茨招到旗下创办网上杂志”石板”的迈克尔·金斯利不赞同他的政治倾向,但是对于其才华和勇气十分赞赏,他向德拉吉提供了一份”石板”的工作,也遭到了婉拒。而出版社也找上门来凑热闹,与其洽谈出书事宜。
接着,麻烦也找上门来了。
1997年8月10日,他在一则报道中提到有传闻说克林顿的新闻助理西尼·布鲁门多,具有打老婆的不光彩记录。虽然他在报道中引用白宫方面”这种说法纯系胡编”的声明,布鲁门多仍然勃然大怒,以德拉吉与美国在线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索赔3000万美元。
这是一场大象与蚂蚁的对决。身为美国政要的布鲁门多有美国总统、副总统的公开表态支持,他太强大了。但正因为此,许多行家认为布鲁门多几乎不可能赢,此案至今悬而未决。
莽撞的德拉吉此时倒相当冷静。他在记者面前承认,他被人利用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2 世界独家新闻
这一次故事是这样开场的。
1998年1月17日深夜,麦特·德拉吉向他的世界各地的近5万名新闻邮件订户发送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信息,这个信息同时也放到了网站上。
“在最后一分钟,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枪杀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德拉吉解释说:”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了他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就在见报前几个小时,这条新闻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
谁也不知道德拉吉的消息来自何方。不少人认为,消息很可能来自新闻周刊记者艾西科夫本人或者他的同事。
不管消息来自何方,对于一时无法判断其真伪的德拉吉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与陷阱。在一个索赔3000万的官司缠身之时,他会再次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吗?
德拉吉明白自己的利用价值。正是出于这样的自信,对于他可以利用的资源,他充满了信心。
从他发布的新闻看,他决心再赌上一把。我们不知道德拉吉的思想斗争有多激烈。但是,从他的决策看,他是义无反顾的。
新闻的题头上赫然写着:”世界独家新闻”。
德拉吉的故事迅速传播。很快有人将德拉吉的报道转贴到一个个网上新闻组中。星期一早晨,德拉吉报道更新了新闻,第一次直呼莫尼卡·莱文斯基的芳名,指出她就是总统的情人,并提供了莱文斯基的简历。
到了星期二,德拉吉在哥伦比亚电台( CBS Radio) 的 “玛丽·玛特琳谈话节目” 节目中谈论自己的报道,同时,他又不断地将新的报道推上网。星期二晚上,德拉吉挥出了致命的重拳:联邦调查局特工手中有一盘电话录音,进一步证实了有关白宫绯闻的报道。录音中显示,莱文斯基告诉他的小姐妹,她有一条深蓝的裙子上沾有克氏的精液,她将永远不会洗这条裙子。
诸多主流媒体此时在干什么呢?直到此时,它们仍保持沉默。当然,其记者事实上早已经猎犬似地在四处奔忙了。星期三早晨,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开始介入,但低调处理了这个消息,且两报都没有追朔到麦特·德拉吉。至此,CNN开始全力追踪此消息,不断地推出最新的信息。美联社等各大通讯社也紧接着开始冲刺。其他的电视网及其所办的因特网网站立即跟进。
一场史无前例的白宫绯闻追逐战正式揭幕。
1998年8月,克林顿被迫承认绯闻,并向人民道歉。如果没有德拉吉,白宫绯闻会曝光吗?答案很简单:会,没有德拉吉,会有吉拉德。
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追踪克莱绯闻至1998年初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1998年1月17日,克林顿在保拉·琼丝提出的性骚扰诉讼中向陪审团秘密作证。作证时,他被问及他与曾任白宫实习生的莱文斯基是否有性关系,克林顿断然否认。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巨大的圈套。克林顿的回答使他在法律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如果他被证实与莱文斯基有染,他也就被证实作了伪证。外遇在法律上几乎不是问题,但伪证是问题。
具有内线消息来源的艾西科夫选择此时发表他的调查新闻,杀伤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他原来在与新闻周刊同一报系的华盛顿邮报工作。如果他的稿件顺利分娩,如果白宫因此易主,也许他还有问津普利策奖的机会(他的两位同门兄弟 — 华盛顿邮报记者,就曾因为将尼克松拉下马来而得奖)。
但是,他的稿子在付印之前的最后一分钟被打入了冷宫。在这样的情况下,艾西科夫或者编辑部的其他同仁一怒之下拿着稿子另找出路是顺理成章的。他们不会在乎对方是德拉吉还是吉拉德,只要他能成功地将绯闻稿被扣的消息捅出去。
德拉吉不过是命运选择的一个幸运儿。
也许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因特网,这条新闻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吗?这就不那么好说了。新闻周刊对于这条新闻的态度以及美国其他一些主流媒体的迟疑不决是众所周知的,这是否向我们暗示了些什么?而如果这条新闻的确是新闻周刊人员泄露的话,那么,艾西科夫们对于其从业的与白宫统治集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统媒体的绝望,及对因特网的坚定选择,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提供注解。
那么,因特网使这条消息的流通加速了吗?毫无疑问。各种社会力量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因特网上的传闻及”莫须有”的故事,以及人们在因特网上发表的意见。而当因特网在不断地传播这个消息,电视也开始跟进之时,报纸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屈辱地介入这个行列。
此时,德拉吉可以松一口气了。他还在卖力地报道,但是,他将接力棒交给了报纸、电视。无论如何,第一枪,第二枪,甚至第三枪都是他打的。他为此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没有人能抢走他的”世界独家新闻”。
3 崛起的新媒体
在此后相当一段日子里,德拉吉的日子并没有因此而好过一些。甚至,他比此前更难过了。接下去的事态发展十分曲折。莱文斯基不合作,白宫方面合作的积极性有多大也是可以想象的。特别检察官斯塔尔的调查并不顺利。更糕的是,德拉吉率先报道,众媒体跟进的那条引人注目的裙子迟迟没有露面,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德拉吉本人)最后都相信这条裙子不过是一个莱文斯基的想象。
人们责难媒体,不愿意提及德拉吉的众媒体此时提起了德拉吉:裙子是德拉吉提的头。言下之意,是德拉吉使追随他的众媒体身陷窘境。
好在这条裙子最后终于出现了,而裙子上的DNA与在美国联邦特工见证的下提取的克林顿血样中的DNA完全一致。否则,德拉吉的履历上又得多一条不可饶恕的劣迹。
德拉吉不再只是因特网上的名人了。他在与白宫新闻助理布鲁门多的诉讼中就已为美国公众熟悉。现在,他成了真正的公众人物。
美国福克斯电视新闻网资深副主席切特·科里尔告诉记者,德拉吉是”因特网上的第一明星”,”很明显,他有众多的消息来源,他知道如何制造轰动效应。”基于这样的认识,福克斯与德拉吉签订了三年合约,由德拉吉领衔来制作一档新闻闲话节目。
1998年6月2日,德拉吉走上了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的讲台。一个因特网上的”声名狼藉”的莽汉应邀向全美新闻界精英发表演讲,这本身就是新闻。路透社当天就此事播发的特稿标题为”德拉吉单骑勇闯’虎穴’”。
全国新闻俱乐部主席道格·哈伯莱切(Doug Harbrecht) 在介绍德拉吉的时候,少不了溢美之词,但是,同时也没有忘了揭一下德拉吉的伤疤。
他说:德拉吉的工作方式在绝大多数新闻记者眼中仍是充满疑问的。他以网络空间的快节奏工作,批评家们指控他不对消息来源进行核实,为了赢得轰动效应而不计后果,草率行事。这也正是他目前官司缠身的原因。
德拉吉为自己进行了强有力的辩护。他说,近来,美国主流媒体所出现的长长的重大差错清单是一个生动的说明:大型新闻机构并不拥有可信性、真实性、准确性或其他美德的专利。他犯过错误,在布鲁门多殴妻报道发表24小之内,他就撤回了报道,并在华盛顿邮报上进行了公开道歉。他说,他的差错,以及华尔街日报、 CNN、新共和杂志等的类似差错并不能说明这些权威的新闻机构及他本人发布的其他新闻也不可信。
他的演讲妙趣横生,演讲后的问答火药味很重,但德拉吉的回答相当得体。
道格·哈特莱切最后握住他的手,友好地说:谢谢你今天勇闯”虎穴”。
德拉吉有很多批评者,也有不少支持者。其支持者对于他的坚定信念,一点儿不逊色于反对者对其赶尽杀绝的决心。
迈克尔·金斯利为身陷重围的德拉吉专门写了一篇”为德拉吉辩护”。
大众传播研究学者琼·杰尔曼在1998年7月21日写道:未来,也许100年后,大学新闻学院及令人肃然起敬的新闻奖将以现在在一些人看来”声名狼藉”的网络记者麦特·德拉吉的名字来命名。而此时,CNN的拉里·金及彼得·阿内特 ( 曾在海湾战争期间在巴格达为CNN现场直播联军的攻击行动)等可能早已被人们忘却了。那时,德拉吉将被全世界的新闻学者与学生们作为研究对象。
杰尔曼的预言大家可以置之一笑。德拉吉不必是一个杰出的记者、作家或者学者。他在历史上的独一无二的位置,奠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他较早地认识到了、并且全力发掘因特网这一崛起的新技术平台的巨大潜力。通过革命性的且十分便宜的、空前高速的信息采集及”广播”方式,德拉吉事实上展示了一种新的新闻样式。甚至他的最大声的批评者现在也被迫承认,德拉吉恰好利用了一种在新闻业引起巨大变革的势不可挡的力量。
如果十年前有人预言,借助于一台个人电脑,一个不知名的礼品店经理在好莱坞一间狭小的房间里能单枪匹马地聚集起比时代杂志更多的读者,能不断地播发震撼全美国的独家新闻,那么,这个人一定失去了理智。
今天,这是现实。
新闻史上这一仍在发展的章节的特殊的意义在于,一种崭新的媒体正在崛起,无论你对于这种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如何评价。
在美国众议院通过对克林顿的弹劾决议,参议院对克林顿进行审讯之时,不知道受人尊敬的享利教授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给那些比他更多一些计算机知识、比他更迷恋网络的下一代人上课时,是否会再次被要求改变议题?
或者,享利教授本人在走上讲台之前,是否已经志愿地改变了教学计划,准备了一份新的讲义?
因特网走向大众的历史还太短。大家认识德拉吉们的时间还太短。德拉吉还将如何演出?因特网还将造就出怎样的网络英雄?
而因特网本身又将如何成长?
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令人敬畏的时代。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