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床医学(西医)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方法

对于大多数医学类考生来说,顺利通过每年国家组织的临床(西医)综合统考实在太难。从1999年开始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增设学科综合全国统考以来,多数年份的及格率甚至比英语还低,实在令人吃惊和难以接受。事实上每年都有许多考生仅仅因为临床(西医)综合未能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而名落孙山,实在可惜。

【临床(西医)综合难考的原因】

每年考试成绩如此糟糕的原因,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重视:

1.对临床(西医)综合考试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考题都是选择题,因此考点广泛,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复习时仅仅记住书本上一些的梗概就想轻松过关,那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实,只有那些作了充分准备,对基本概念、基本病理、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深刻认识的考生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西医综合内容繁多

所考内容从前期的生理、生化、病理,到后期的内科、外科共五门课程。本科学习这五门课程的时间跨度达四年之久,再加上毕业工作已经三年以上,虽然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但很多学员工作忙,学校的学习也是丢三落四的,等到研究生毕业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对前三门基础课毕已忘得差不多了,复习时只有从头再来。而内、外科由于受复习的影响,许多同学因为工作专业或工作岗位的不同,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只能从书本到书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各种疾病都“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即使当时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由于没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没过几天就忘得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能记住几个月,坚持到考研结束。也没有弄清楚各病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性的考点更是不能准确把握,而这正是多选题考试的大忌。

3.学习方法不对,因此学习效果欠佳。

4.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了解考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以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呢?根据我们多年来对临床(西医)综合考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有许多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1.了解考点

事实上,自2000年全国统考以来,在所有综合考试的科目中,临床(西医)综合是考试大纲范围变化最小的科目之一。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2000年的考题,在16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答案仍可从第四版教材上找到。换一句话说,就是16年来,考试范围的变化并不大。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有许多试题,在不同的年份重复出现,甚至一字不差。至于试题内容大致相同的题目,更是多得让你瞠目结舌!不信,《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历年真题精解》(吉林大学出版社)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考生明确考点,掌握重点!

2.掌握重点

复习时要掌握最点,做到胸有成竹。对考题类型要熟练掌握多年来,各类考题数量基本稳定,其中A1型题70题(1-70题,占43.75%);A2型题77—100题, 占18.75%;B型题101—120题(占12.5%);C型题121题-140题(12.5%),  X型题141-160题(占12.5%)了解各门课程所占的大致比例,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所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如    内科所占分值为30%、外科和生理各20%、生化及病理各15%。前三门共占70%,勿容置疑,掌握内、外、生理的内容,实为获得高分的基石。

通过对近16年来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序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应该就是今后考生复习的重点。而生理与病理学历年来试题分散,每个章节的试题一般不超过15%,甚至连生理学“绪论”中都多次出现考题,这些都提示考生在复习时,每个章节都要认真对待。

3.突破难点

学科综合全国统考是水平测试,因此每年总有约15%~20%的试题,对考生来说“很难”(这部分显然属于拔高题)。只有那些掌握了相关前沿知识,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要想获得高分,必须对这类试题正确作答,否则,还没开始,就丢掉了15%~20%的分数,还怎么能过考试?如果是这样,考生也只能得80%的分数了,但考生是不能保证这80%就完全正确?!为此,有些即使教材中没讲到,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点内容,精讲班的辅导课上,我们都会重点讲解,以期让同学们能解答这部分“难题”。例如脊柱转移癌的特点,教科书上没讲,但经常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年临床医学(西医)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