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1773天】:“贵大想迁湄潭?”

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1773天)

1944年11月22日(周三)遵义,晨大雾,11°C,27.35",校内7°C,晚16.5℃,27.12",星月满天。

        战事: 美第七集团军已突破Vooges山防线。70架"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日本九州大村(飞机制造厂)。

        晨六点起。八点至校。上午作函数封。今日接贵大校长张梓铭来电,表达贵州大学理、农二院有迁至湄潭与浙大合作之意。随即复电,告以湄潭房屋紧张,教员与学生宿舍无着落,嘱其来函说明准备来湄人数。又,外传唐山交大已开始从平越(贵州福泉县)迁往重庆,且已停课。由此可知贵阳一带之恐慌与紧张气氛。所幸数日来广西龙胜、怀远之敌寇尚无新的动向。

      午后两点至校。三点到子弹库打球,到金岱峰、钱令希、陈卓如、章张图等。遇雨岩(蒋作宾,张侠魂之五姐夫)作日本公使时之秘书黄君之夫人及其妹杨女士,广东人。

        五点至柿花园一号洗浴。

        晚阅 Charles Singer(辛格)《A Short History of Science to the 19th Century》 (十九世纪前之科学简史》。

        晚赵松乔来,聊遵义至仁怀、茅台、打鼓新场即金沙一带之地形。他说,遵义至仁怀乃大路,即一直以来运盐之路,计二百里,三天可到。治安、粮食无问题。有出路至赤水,自茅台走水路(赤水河)三天可到。六十里至鸭溪,又六十里至枫香坝,始有高山,即娄山山脉,此处名长岗山,入仁怀界。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1773天】:“贵大想迁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