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就像打牌,你没法决定自己拿什么牌,但是你能学会打好它 (功课170621)

目录
一、“知行合一”与“认知不协调”
二、性格就像打牌,你没法决定自己拿什么牌,但是你能学会打好它
三、不管怎样,总要信任
四、“妾”曾经是自由恋爱的象征
五、“鼓励”是一种最重要的刚需
六、每个人都可以有的另一个职业-老师
七、三种职场聪明人


白的原意是人的大拇指甲。古人普遍皮肤很黑,而大拇指甲就显得很白,所以用大拇指甲指代白色。

——蒲寅《【乐】娱乐的胜利》




一、“知行合一”与“认知不协调”

1、什么是认知不协调

什么是认知不协调?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知行合一”,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行为。一般我们认为,没有好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没到,所以要提升观念。但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

有“知”不一定有“行”;

不一定靠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行为,其实先改变行为也可以反过来改变认知。

2、有“知”不一定有“行”

认知不协调是人的固有天性,我们先来讲第一点,有认知不一定有行为。还记得昨天讲的霍桑实验吗?霍桑实验里有一个主导人物——哈佛商学院的大教授梅奥,下面我就用梅奥的故事来说明“有认知不一定有行为”的认知不协调。

梅奥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透彻了,但你能想象他的人际关系如何吗?从现有的传记资料来看,他就像实验中那个绕线工一样,搞非正式组织、对人不友善,干了不少对组织建设有害无益的事。拿“对人不友善”来说,梅奥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恶作剧,比如他曾谈过一本叫《沉沦》的书,在宴会上大讲读后感,这种时候就会有人附和说自己也看过这本书,也来谈心得体会,但事实上根本就没这本书,你看,梅奥的这个表现和在接线柱上吐唾沫的那个电焊工有什么区别?

梅奥在哈佛有个非常重要的同事叫罗里斯伯格,罗里斯伯格和梅奥一起进行了霍桑实验,他也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大宗师,后来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管理与员工》。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因为有了这本书,群体、影响力、社会地位、非正式沟通等这一系列的概念就进入了管理学的话语体系。

也因为这本书,罗里斯伯格在美国名声大噪,只要是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没人敢说自己没读过这本书。面对这种情况,梅奥就不平衡了,尽管是一起研究的伙伴,但从现在可以查到的一些文字里还可以看出梅奥不能接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结果。总之,梅奥的名气很大,但是他在哈佛的人际关系却一般,讲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是梅奥的个人品性有问题,要么觉得梅奥就是个特例。但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自以为是、嫉妒、羡慕、恨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也是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另外要说明的是,这段时间的课,我们重点讲人,会涉及到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内容,所以请你摒弃固有的所谓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这种学科界限,后面我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以往的管理学,是用理性的角度来看人的,但现实世界中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回到我们的主题,梅奥就属于有局限性的情况,不是他品性有问题,而是认知不协调,就是知行不一,但却以为知行合一。这种情况我们身边的人常有,我们都会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努力做到,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都是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却做不到,但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没做到,他们会认为自己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好,这就属于认知不协调,有认知,但却没有外界公认的应该有的行为。

在王阳明看来,知而做不到不算真知。
知而做不到可分为两类:一类相信所说所知,但能力所限,就是做不到;还有一类人,说一套、做一套,有意为之,就是伪君子了,也有点像孔子所说的“乡愿”,所说的(包括表面做的)是为了得到相应好处,内心里其实并不真的相信。
不过两类人并不能严格区分,比如后一类人伪君子,开始时确实是撒谎,但人是会自己骗自己的,会选择性的保留对自己有利的记忆,谎言说多了就信以为真了,因此伪君子通常不认为自己是伪君子,小人也通常不认为自己是小人。
当然小人与伪君子(乡愿)是不一样的,小人并不虚伪,只是逐利。相比之下孔子更痛恨信愿。
我们一般管这种掌握了一小点权力就使劲用,往苛刻里用的人,叫做“小人”。
今天我们说某某是个小人,那就是说这个人爱挑拨离间和打小报告。
其实小人的本意,是格局小、胸怀小,仅仅受利益驱动的人。
所以你看没人承认自己是小人,你认识的最奸诈的人,发朋友圈的时候,也说他自己最近犯小人。
孔子是第一个爱讲君子和小人的老先生,他描绘了很多君子的特点,比如: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君子不器(应该成为通才,而不是工具)……
但他没有给君子和小人任何一个详细的定义。
但是所有的描述里,最基础的是这条: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系攻略《小人攻略》

3、改变行为可以改变认知

而第二种认知不协调,就是我们以为先有认知,后有行为,认知会决定行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有时候领导管理下属常常会说要改变观念,不换脑袋就换人,什么意思呢?他就是希望让你用他的观念去实施你的行动。

但现实世界中,不仅态度、观念会影响行为,其实行为也会反过来改变态度,这就是第二种认知不协调。我今天之所以讲这点,就是希望你要利用这样的认知不协调,先引导人改变行为然后再改变观念。

第二种认知不协调是1976年学者们在研究选举的时候发现的。他们发现:相对于投票前的选民,投票后的选民更倾向于相信他们所投票的候选人会取得胜利。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有了行为,先投了票,投了票之后他就把希望当成了胜算,这种认知不协调,在学术上叫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我们身边常常有这种现象,比如你买了一只股票,因为你买了这支股票,你看这支股票的眼光就不客观了,你总是希望它涨,因为你希望它涨,所以你就不能用理性的心态去考虑什么时候把它卖掉。

其实政治家们在选举社会里,就有意识地利用了人的这种认知不协调。他们先去给选民承诺,然后选民就会用行动支持他。当选民用行动支持之后,选民就会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个人就是最能代表你的人,然后就会特别希望这个人当选。

所以大学者阿伦森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喜好某件事情,你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情,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也就是说,改变一个人不仅要考虑怎么改变他的观念,也可以考虑先改变他的行为,特别是让他跟你一起完成某个行动,说不定完成行动以后他会更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总结一下,前面讲了两种认知不协调:第一,知行不一定合一;第二,先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随后他就会自己去改变态度。

4、面试的技巧

最后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到的面试,我会建议你充分地利用面试官的认知不协调。因为面试官也是人,如果面试官最开始建立起了对你的好印象,那接下来他就会自己去寻找证据来支撑他的最初印象,所以你一定要让面试官先对你有好印象,让他发生这样的一个行为,这是要点,因为一旦他有了这个行为之后,他再听你讲话的时候就会寻找支撑他这个判断的证据。

那怎么让面试官建立最初的好印象呢?一般的面试第一个环节都是自我介绍,很多人用自我介绍来热身,你就需要在这个上面做文章,建议你先研究一下这个组织的模范人物,特别是当下最受欢迎的人物,看看他们身上哪些品质是你也有的,再研究一下这个组织最近领导讲话提倡过什么东西、有哪些也是你身上具备的,然后再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好好包装一下,揉进你的个人介绍里去。并且很重要的是,要让面试官意识到这一点。有的时候,面试官是很容易落入最初印象陷阱的,比如你跟他有共同的爱好,或者你的某一句话,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都是最开始你要去做的,一旦他内心里形成了好印象之后,他就会不断的去找能支撑他这个判断的证据。

所以面试的最优策略是先讲价值观,后半段的时候再强调你的能力,我自己在面试别人的时候不喜欢玩“先介绍一下自己”这种惯常的热身,原因就是我知道人极其容易落入认知不协调的陷阱。

——宁向东《007讲: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袁希娟
我来谈谈第二种认知不协调。我家是个男孩子,整天的心思都是放在如何玩上面,学习一点也不上心。我知道这是男孩子天性,但是上学后还是要跟上学业的。之前我非常苦恼,如何让他去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如果有了学习重要这个认知,他就自己主动学习了。于是我给他讲大道理,但是发现,他根本听不懂,或者说他也不想听。我这心里啊,那个急啊!各种恨铁不成钢,烂泥糊不上墙!但是迫于学校学习压力,我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先开开心心地做到桌子前,陪他做作业,期间每次他打野,遇见不会的题目来情绪,我都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手段,让他开心起来,最后终于完成作业,到后来还能做一些我们额外布置的任务。我们在结合他学习实际,分析他学习中的收获和乐趣。听完宁教授的课,我才意识到我这就是在先改变孩子的行为,行为再慢慢改变孩子的思想的过程。醍醐灌顶,谢谢!


附:熊逸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因何而来

昨天内容的结尾,我讲到了科举制度和科举内容的错位:制度上鼓励大家“自媒”,削尖脑袋往官场里钻,但考试内容偏偏是传统儒家经典,尤其是礼学,总在教人做矜持的君子,教人不要做“自媒”那种无耻勾当。然后我留下了一个问题:如果换成是你,你会调整到怎样的心态来参加科举呢?

我们用今天的心理学知识来看,这样一种错位会导致认知失调,我们的心态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调节,总要达到认知一致性才算妥帖,谁也无法长期忍受一种近乎于精神分裂的状态。

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儒家的“经、权”转化理论:“经”就是原则性,“权”就是灵活性,我们既要有原则性,但也要懂得变通,所以,虽然经典上教育我们不能“自媒”,但为了更高的追求,为了在做官之后实现更大的善,变通一下又有何不可?

调整心态,这总比改变现实来得容易。用今天很流行的鸡汤语言来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那么最有效的改变是这样的:管他经典怎么说,考试考什么我就学什么,我就是要考试做官,学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这样一来,经典当中的内容就不再是神圣的真理,而是纸面上的死知识,你大可以不喜欢它,不尊敬它,不相信它,它只是你通往光辉彼岸的桥梁,过了河当然可以拆桥,念完经当然可以打和尚,卸了磨当然可以杀驴,否则就是食古不化,就是愚蠢。

当全社会弥漫着这种心态,那些死心眼的人当然看不惯,觉得这些“聪明人”怎么全都说一套、做一套呢?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就是为此而发的。如果我们只看他的学术逻辑,会觉得这个命题无论如何都没法自圆其说,甚至近乎荒唐。王阳明确实很不具备现代学术所要求的那种逻辑能力,他那么讲,只是想改变那种心口不一的社会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有笃行之力的社会活动家,而不是一个逻辑周详的学问家。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明里暗里接受的逻辑训练远远强过古人,所以理解王阳明才会格外困难。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再换上古人的思维方式,才能搞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做什么。

——熊逸《6.5 | 礼下庶人:国家立法让穷人讲礼》




二、性格就像打牌,你没法决定自己拿什么牌,但是你能学会打好它

如何区分内向和外向

大部分人都误解了外向( Extrovert )和内向( Introvert )。

外向和内向是被误解最多的性格倾向。外向并不是话唠,内向也不是羞涩。 外向指从与外界接触中吸取能量,而内向指更多从自我接触中吸取能量。 如果用电池来打比方,外向型的人是太阳能的,吸收外界注意力充电;内向型的人是插座型的,自己独处的时候,插上插座,给自己充电。

一个外向的老师喜欢很多学生听课,比如隔壁的薛兆丰老师。一个内向的人则喜欢独处,站在台上时对他来说是释放能量,结束以后,他需要一个人呆很久。但是在1-2人的小群体里,他却能侃侃而谈。

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都能很好地沟通,只不过外向者的重点在当场,他们是即兴发挥者,是随问随答者;内向者则把更多地把时间花在了事前的思考、设计、判断中。所以外向的人倾向于朋友满天下,容易自来熟;而内向的人则倾向于有几个知心好友,交往很深。

讲完了如何吸收能量,接下来谈谈如何释放能量。

如何区分计划型和应激型?

计划型的人倾向于定计划、做决策、喜欢掌控和有序;计划型的人是长而软的橡皮筋,一头在自己手上,一头锚定在目标上,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拉向目标。

应激型的人则倾向于找可能、喜欢灵活;他的释放机制是硬弹簧,一开始都是放松的,只有目标压在他身上,他才开始发力。

计划型是掌控的空间越多,能量越大,总希望尽可能赶在进度前完成工作;应激型的人能量是压力越大,能量越大;总是最后一秒能量才爆发。

计划型的人周末出去玩,周三就做好了计划,一整天下来,在安排的时间点上到了家,感觉很有成就感;计划性的人总说:“让我们开始个计划吧”。(我们称这类人为 J )

应激型的人则喜欢探索、开脑洞、跳跃性思考,最开心的时候,是常规事情有了新可能的时候。他开着车,突然停在路边,然后看人钓鱼一下午,晚上满意地回家。P型的人(我们爱称为大P)总说,“让我们再看看”。

如何恰当地释放能量?

计划型的人更加喜欢以做计划、盯进度、安排流程等方式来工作;他们更加适合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工作。

应激型的人则在头脑风暴、开脑洞、探索新事物中更加享受。他们更加合适在不确定、变化的领域中工作。一个组织需要同时拥有计划型和应激型的人才。

……

——有人会很困惑,我在演讲、管理场合很外向,在家里则特别内向,我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其实人就是复杂、多面的,如果你都分不清,为什么非要搞清楚哪个更底层,哪个才是更真实呢?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不同情景有不同倾向——关键要知道如何利用好这种倾向性——在公司用外向型优势、在家里用内向型优势就好。

利用> 弥补>克服

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配合,让应激型的 P 来开脑洞和探索,让计划型的 J 来负责组织、风险评估和推动;自我管理中则可以用工具来弥补,P 往往有最好的头脑风暴流程、而 J 则应该有最好的时间管理软件。

更好的方式用一些巧妙的设计来平衡。 计划型的人不妨排一个“计划性出轨”,计划出20%的时间做不靠谱的事,发现可能性。而应激性的人,最好的方式是设定“主动性底线”,主动设定3-5个最终期限 。对自己说下周要交文章了,不如说“好,下飞机之前,一定要要完成第一篇,然后回家路上吃串去。”这些主动设计的节点让你的爆发期多了5个,不会再拖到最后爆发。

性格就像打牌,你没法决定自己拿什么牌,但是你能学会打好它。

——古典《MBTI: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分类工具》

内向型+应激型。




三、不管怎样,总要信任

当我们谈到道德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觉得道德是跟实用,跟日常的事物没有关系的,它只是一种规范,它是一种限制性的,规范性的力量,就像警察他是不搞生产的,警察是来维护秩序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道德不是这样的, 道德不仅仅是像警察一样是来维护秩序的,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他有一句名言叫“德性就是力量”。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一旦说一个人道德高尚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这是一个讲义的人,不是一个讲利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和义往往是水火不相容的。

但利和义的关系远不是那么简单,说到道德的义的那一面,我们就会想到很多的道德典范,以及关于道德的种种名人名言。比如说德国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毁灭,我今天仍然要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下一棵小苹果树”。它是一种无视环境、坚守原则的态度,听起来让我们觉得肃然起敬。

还有一个例子。有些同学可能读过德兰修女的那首著名的立场诗,她是这样说的:“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要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要做善事;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要做善事;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诚。”这听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

但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道德的确是一种力量。我们可以聚焦在一个小的话题上。对他人保持信任,首先是一种道德诉求。所谓信任就是在自己有可能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对对方保持正面期待。所以,当你要保持信任的态度的时候,你就面临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危险,那就是你要受到伤害。

套用德兰修女的话说, 你会受到伤害,尽管如此,你还是要信任。 这是不是在喊口号?我觉得不是。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周讲的那个离职奖金的案例吧?离职奖金里头就包含信任。因为当你设置离职奖金的时候,你就面临一个风险,有人会白拿钱走。

信任的杀伤力

当你对人充分信任的时候,这里头包含着两种力量:一种是正面的力量,一种是负面的力量,或者说叫杀伤力。 所谓正面的力量是指如果这个人是值得信任的,他是一个善良的、正直的人,你的信任将会对他产生巨大的激励,会让他更加投入地去工作,更加投入地来合作完成一件事情。这种力量是相当强大的。那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你还那么信任他,那将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不是一个纯粹的道德主义者,你会悄悄地在这个信任里头设定一个安全范围,或者说悄悄地让你的信任具有一种自我防御的力量。一方面它是一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管理行为。

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当你给予他充分信任的时候,他就会胡作非为。尤其是当你还不太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不妨用德兰修女和马丁·路德的原则,他不值得信任,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信任他。当你这样信任他的时候,他的恶习,他的破坏性就很可能暴露无遗。或者说,让他尽早地暴露有可能在后面形成巨大伤害的那一面,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一种很有杀伤力的防御措施。

说到最后,我就跟大家讲一个小说里头的情节,有助于大家理解什么叫信任的杀伤力。这本小说我推荐很多朋友都看过,叫《遥远的救世主》,那里头有一个大家一看就是坏人的人,叫刘冰。有一天他跟主人公丁元英说,“公司总经理肖雅雯不信任我,她很可能有一天会想办法把我从这个公司里头撵走。我作为公司的创业元老我希望丁哥你能够保护我,能够跟我说句公道话”。丁元英想了想说,“好吧”。既然这样,他就从他的里屋拿出一个档案袋,他拿出来的时候,这个档案袋已经蜡封了。他告诉刘冰,“这是公司的一份绝密材料,我们刚刚打赢了一场官司,这个材料一旦公之于众,这场官司就很可能翻转,所以你要保护好这份材料。如果肖雅雯要开除你,你就拿这份材料给她看,她就不敢开除你”。这个人听了以后,就“好好,谢谢丁哥,谢谢丁哥”,满怀感恩地出来了。

但是,坏人常常不是说什么时候都坏,他只是大多数时候,或者说关键的时候坏。满怀感激之情地出门的时候,他心里头就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把这份材料卖给竞争对手,我将会得到一笔巨款。”所以他就拿着这份材料去找那一家跟他们打官司的企业的老板。这个老板看到这份东西的时候,他想了想,“这样一个拿着公司的绝密材料来卖给我的人,他是什么都可以卖的。我如果跟他合作的话,我将会非常的危险。”那个人想了想说,“不管是什么,我不买,我不干这样的事情,我输了就输了。”

这个刘冰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但是他还不死心,他又拿着这份材料去找公司的董事长,说,“这份绝密材料,我要是公布出去的话,公司就要完蛋,你必须安排我做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给我配一辆35万以上的车”,等等等等。这个董事长想了想,一拍桌子说:“你不用威胁我,我是从摆馄饨摊做起的,我不怕。”

一下子这个人就傻了,他发现手里头这份宝贵的东西居然卖不出去。绝望当中,他就想,反正也没用了,他就撕开了这个档案袋。结果,他发现里头是一沓白纸。

其实这是丁元英早已经安排好的,因为他在给刘冰的时候说,“这个东西你只可以用来保护你自己,而不可以用来去威胁别人,或者为你自己谋利益”。当时刘冰当然是满口答应的,但是他认为这个东西也就说说而已。他没想到,不听丁元英的话代价是什么。这个时候,这个人就等于是自绝于所有的人。这样一个拿着公司的绝密材料到处卖的人,他已经没办法在这个社会上混了,所有的梦想都已经破灭,最后他只有一条路,自杀。他就爬上了一个十层的楼,让这一沓白纸随风飘逝,自己就从那个楼上跳了下来。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丁元英为什么要给刘冰这沓纸?他是担心这个公司会出坏人。一旦出现坏人,如何除掉这个坏人?当然, 如果他不是坏人,他就根本与这个杀伤力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是不是会想到刚才说的6个字:信任的杀伤力。

——吴伯凡《6.20丨信任是一种杀伤力》


但是森舸澜特别强调,中国先贤说的无为,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就是“天 ”和“道 ”。
中国人不讲上帝也没有一神论,但从周代开始,中国人很讲“天”。比如我们至今说话还爱说“苍天有眼”之类。天有精神,可能还有人格,它滋养万物,并且充满善意。如果你做事符合天的规律,天就会回报你。而天的规律,就是“道”。
无为,就是做事符合道。更准确的说,是你放松自己,把自己交给“天道”——这么一个你认为确实存在,而且比你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达到了无为的状态,天会给你一个回报,这就是“ 德 ”。用今天的话来说,“德”好像是一种能量,也可能是一种辐射,或者一种光环。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有“德”,那么他身边的人就会自动被他吸引 —— 他不用搞什么奖励和惩罚别人就爱听他的,人们在他身边就感到特别自在,特别信任他,愿意亲近他,就连鸟兽都对他好。
如此说来,古人说的“德”,跟我们今天理解的“道德”可太不一样了 —— “德”不是好人的一个品质,而是一种力量加持!古人修道,不是为了反省自己去做个好人,而是为了获得“德”的法力!
——万维钢《日课049|科学版"无为"2:心理学家的心流和中国的道》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道德有一个基本的定义,他不是从善和恶的角度,他是说你的这个行为是否具有逻辑的普遍性以及在这个行为本身可不可以持续。比如说钱钟书先生说有一类人的基本理财方式是借钱不还,那这个借钱不还到底道不道德呢?
我们就从这两点分析:第一,它是不是普遍的?就是说你借我的钱不还,这个行为它在逻辑上是不是普遍的,如果把这个逻辑倒过来用在你身上,你愿意不愿意,如果你愿意那就是这个是道德的,当然显然你是不愿意的,所以它不具有逻辑的自洽性,它不是一个通行的规则。
第二,有没有可持续性,就是说我借了别人的钱不还,我下次还可不可以借到,或者你这个借钱不还的名声自然而然会传播,你以后能不能够继续采用这种理财方式,你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没有普遍性、不可持续,这就叫不道德的,我们可以说把那种东西就叫做恶的东西。
——吴伯凡《本周问答丨为什么做坏事容易,做好事很难?》




四、“妾”曾经是自由恋爱的象征

微信公众号“法之彬彬”,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想解释这个现象。原来,“妾”这个字,在民国时期发生一个奇妙的变化,前后大概十年时间。

民国刚开始的时候,观念陈旧,妾是小老婆,大家瞧不起。而到了民国十年,也就是陈洁如嫁给蒋介石的时候,“妾”的含义其实出现了重大变化,成了自由恋爱的象征。

与妾相对的是什么?是包办婚姻,是原配夫人,那是父母之命,是没有爱情基础的。

所以到民国十年的时候,良家女子、青年女学生甘愿做妾的新闻,报纸上经常能见到。但是这样的“妾”,已经是“新式妾”,而不是过去那种走投无路才被迫做的妾。

当时社会上,为了追求自由恋爱的理想,给那些难以和原配离异的男子做妾,是先锋女青年无视礼教的新思想,不仅不丢人,反而很光荣。

例如,鲁迅与许广平,郁达夫和王映霞,他们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时,实际上鲁迅和郁达夫是已婚男人,家里有原配夫人。

那个时候,大人物的宠妾可以公开出入盛大场面,事实上的地位,比正妻高的多。甚至以妾欺妻的事,也时常会发生。

——罗辑思维《第280期丨旧词新物》

性格就像打牌,你没法决定自己拿什么牌,但是你能学会打好它 (功课170621)_第1张图片



五、“鼓励”是一种最重要的刚需

说一个看似不相关,但实际上很形象的例子。“鼓励”其实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刚需,而能够提供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你看看周围有多少人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又有多少人愿意真诚鼓励他人,就会知道这么一个简单的刚需被多少人忽略了。

而这个刚需本身,也恰恰是“利人利己”的最佳例子。我这些年,单单是因为几句“你可以的”,就与很多人产生了强关联,并且很多次获得了他们的帮助。大家也可以试着做一下,效果往往超乎想象。

尽量少传播负能量。有的人喜欢在群里转发负能量消息,他发上来的视频不用点开就知道肯定是拆迁纠纷啊、偷肾割肾啊、城管欺负小贩啊,满满的怨气,实际上是比较惹人烦的。


六、每个人都可以有的另一个职业-老师

我曾经说过,一辈子只有一个职业: 学生 。虽然我在这些年做过很多事情,比如做销售,做教师,做投资,做专栏作家......但是有一个职业是从来没有放下的,那就是学生。因为不论在任何领域,你都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成长。

反过来,这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就是每个人除了自己从事的职业之外,其实也可以一直抱有另一个职业: 老师 。把自己在这个领域所积累的技能教给别人,把自己独到的方法传授给他人,这些是你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做的。

比如,虽然服务业因为行业性质不能把一份时间卖出多份,但是如果你把老师的角色引入进去,其实就能从另一个维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那些健身教练,通过拍摄健身视频,来实现一份时间卖多份;或者一些医生,通过写书,来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

所以每一个想要升级个人商业模式的人也不应该忘记:你可以有另一个职业,那就是老师 。

——李笑来《问答01 | 升级个人商业模式的一个捷径》




七、三种职场聪明人

不仅公司如此,其实我们人也是如此,常常不太可能对谁都好,因为很多时候,你所负责的对象之间是矛盾的。比如在职场上,老板、下属和周围同事,以及公司都是我们要关注的、负责的。虽然很多人想着同时让三者都满意,其实做不到。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特长保住一头,要么对老板负责,要么对周围人和下属负责,要么对公司负责,当然并不是说要去损害其他两方的利益。

对公司负责的人,即便老板不喜欢,但是公司缺不了你,老板只好认了,更何况稍微聪明一点的老板会把这种人看成自己的资源。对老板负责就不用说了,只要老板不倒台,就有人罩着,不过老板倒台了,自己也就不保了。对周围同事和员工负责,其实是用下属和同事绑架了公司,当这种人和老板有矛盾时,公司会保护他,甚至赶走老板,因为这个人一走,可能会带走一大堆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看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特长,其实才是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如果想脚踩三只船,最后只能掉到水里。

——吴军《第251封信丨三种好公司和三种职场聪明人》

脚踏三只船不行,一只船都不踏只顾一己私利更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格就像打牌,你没法决定自己拿什么牌,但是你能学会打好它 (功课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