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

本文由看雪论坛 ixiaohuo 原创

之前逆过XP下的扫雷程序,感觉XP下的扫雷很简单,但是发现网上对于Win7下的扫雷逆向很少很少,于是就试着继续逆一下Win7下的扫雷。这一逆发现难度提升了不只一个等级啊,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整个逆完了它的扫雷算法。

首先在Win7下的扫雷不再是像XP一样在一开始就布置好雷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开始就读取雷区内存,比较坑的是win7下的扫雷是在你点击第一块儿方块时才开始布置雷区。这样我首先在rand函数下断点,发现有好多地方会调用rand函数,我把每个调用rand函数的地方下了断点,然后把一直在调用的rand函数的那几个函数断点给去掉,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程序的突破口。

不断退出当前调用,并在上层函数的call调用处下断点,直到找到了一个疑是算法入口的函数。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1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跟进函数,又发现一个call,继续跟进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2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发现这个函数便是调用rand函数的地方,估计核心就在此了,开干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3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要对每个call都倍加小心,需要都看一下,我们发现这里好像是一个申请数组空间并填充的操作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4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经过多次循环后,发现数组填充完毕,之后观察一下申请的数组空间中存储的东西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5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发现没有了00 01 09 0A四个值。因为我是点击的第一个方块,我们可以重新调试,点击其他方块试一下,发现这个数组会将点击方块周围的的9个值去掉(包括点击方块自己),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程序不会在第一次点击方块周围产生雷。

这时候我们估计就对这个程序有了一点点理解了,在点击第一块儿方块的时候,程序开始申请内存。这里它会有一个结构体存储了随机雷数组已用大小和总空间,然后生成一个数组,并将各个雷进行编号存入数组中。之后rand函数产生的随机雷就在这些数组中产生。接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跟进下一个call,发现这里申请数组空间,并存储随机出来的雷值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6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7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继续单步,发现有个小循环比较有意思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8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看一下rax存储了什么?

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_第9张图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好像是存储了多个数组的首地址啊,正好我们现在设定了9x9的雷区,这里正好9个地址,我们再跟进去这些地址看一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10处又存储了一个地址,继续观察,发现有个byte数组,存储了雷的状态,有雷就是1,无雷就是0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我们就基本搞明白了这个Win7下扫雷是怎么布置的了。可是问题来了,最初的记录雷区各个数组的地址从哪得啊?我们逆着代码去溯源。我们发现这个值是rax+0x10处的存储的值,而rax是rsi+0x58处存储的值,这个rsi是rcx作为上层调用函数传过来的参,我们走出这个函数看看这个参数从哪里得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值,在FFCFAA38中存储了我们所想要的rsi的值。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全局变量,存储了rsi地址。但是这个值由于RSLR机制而导致每次地址不一样。我们有一种方法得到这个值,我们先看当前模块加载基地址,然后用FFCFAA38(全局变量地址)-FFC500000(当前模块加载地址)=

AAA38(相对当前模块偏移)。这样我们可以用GetModuleHandle函数得到当前模块加载基地址,然后加上这个偏移AAA38就得到了全局变量地址。

这样我们就有了得到数组地址的方法:

Address = [[[[hModule+0xAAA38]+0x18]+0x58]+0x10]

这时Address就是存储雷区数组的首地址,每个雷区地址+0x10处就是雷区列状态数组(byte)地址。

其实,到这里我们也开始明白了,它所使用的应该是C++的vector,一个个push才产生这样的内存空间的,不得不说,这C++功力已经炉火存青了,各种数据结构弄得头都大了。

找到了雷区布置数组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了,我们通过计算鼠标坐标值来获得雷区格子,每个格子是17*17像素大小并加上1像素的边,所以每个格子大小为18像素,雷区边界为30像素。你问我这些怎么得到的?这些值肯定在某个内存存着,你可以下断点在GetCursorPos处,在你移动鼠标时会触发断点,然后跳出函数,发现下边有一个GetWindowRect函数,这个函数会传递窗口句柄,窗口句柄存储在一个全局内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窗口句柄。但是我用了更简单的方法,既然有窗口,我直接用工具测一下就知道每个格子大小了么。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鼠标坐标转换格子的公式:

int x = (xPos - 30) / 18;          //列

int y = (yPos - 30) / 18;          //行

最后,上辅助代码:

WNDPROC g_oldProc = NULL;

DWORD   dwArrOffset = 0xAAA38;   //这是重定向之前全局变量相对于模块基地址的位置

DWORD64 dwMineAddress = 0;       //雷区列数组位置

BYTE    *pMineMap;               //自定义一个数组存储雷的布局,便于访问

DWORD   rows = 0;                //行

DWORD   cols = 0;                //列

LRESULT CALLBACK WindowProc(

_In_  HWND hwnd,

_In_  UINT uMsg,

_In_  WPARAM wParam,

_In_  LPARAM lParam

)

{

if (uMsg == WM_MOUSEMOVE)

{

int xPos = GET_X_LPARAM(lParam);

int yPos = GET_Y_LPARAM(lParam);

int x = (xPos - 30) / 18;          //列

int y = (yPos - 30) / 18;          //行

int nWidth = 30 + 18 * cols;

int nHight = 30 + 18 * rows;

if (x>=0&&y>=0&&x

{

if (pMineMap[x*rows + y] == (BYTE)0x01)

{

SetWindowText(hwnd, L"!!!有雷!!!");

}

else

{

SetWindowText(hwnd, L"扫雷");

}

}

else

{

SetWindowText(hwnd, L"扫雷");

}

}

//F12键一键扫雷

if (wParam == VK_F12)

{

int i = 0;

do

{

for (int j = 0; j < rows; j++)

{

if (pMineMap[i*rows + j] != (BYTE)0x01)

{

int x = (i * 18) + 30 + 9;//定位到格子中心

int y = (j * 18) + 30 + 9;

LPARAM point = MAKELPARAM(x, y);

//发送鼠标点击消息

PostMessage(hwnd, WM_LBUTTONDOWN, NULL, point);

PostMessage(hwnd, WM_LBUTTONUP, NULL, point);

}

}

i++;

} while (i!=cols);

}

return CallWindowProc(g_oldProc, hwnd, uMsg, wParam, lParam);

}

// CMineSweeperWaiguaApp 初始化

BOOL CMineSweeperWaiguaApp::InitInstance()

{

CWinApp::InitInstance();

OutputDebugString(L"已加载!\n");

//获得雷区数组地址

HMODULE hModule = GetModuleHandle(NULL);

// 雷区列数组获得公式 [[[[hModule+0xAAA38]+0x18]+0x58]+0x10]

DWORD64 v1 = *(DWORD64*)((DWORD64)hModule + dwArrOffset);

//v2+0x8处存储了雷总数(DWORD),v2+0x0C处存储了行总数(DWORD),v2+0x10处存储了列总数(DWORD)

DWORD64 v2 = *(DWORD64*)(v1 + 0x18);

//申请一个存储雷区的数组空间

rows = *(DWORD*)(v2+0x0C);     //行

cols = *(DWORD*)(v2+0x10);     //列

pMineMap = (BYTE*)VirtualAlloc(NULL,rows*cols, MEM_COMMIT, PAGE_READWRITE);

if (pMineMap ==NULL)

{

OutputDebugString(L"申请内存失败!\n");

}

OutputDebugString(L"申请内存成功!\n");

//v1处存储了列总数(DWORD)

v1 = *(DWORD64*)(v2 + 0x58);

dwMineAddress = *(DWORD64*)(v1 + 0x10);//存储雷区列数组地址,有多少列就有多少数组

//数组地址首位显示的是行数

for (int i=0;i<*((DWORD*)(v2+0x10));i++)

{

//v1处前4字节(DWORD)储了行总数  ,后边两个内容没搞懂(10 10)

v1 = *(DWORD64*)(dwMineAddress + i * 8);

BYTE *v5 = (BYTE*)(*(DWORD64*)(v1 + 0x10));

for (int j = 0; j < *((DWORD*)(v2 + 0x0C)); j++)

{

//将雷区状态赋值到数组中去

pMineMap[i*rows +j] = *v5;  //第i列第j行

v5++;

}

}

OutputDebugString(L"雷区赋值成功!\n");

HWND hWnd = FindWindow(NULL, L"扫雷");

if (hWnd == NULL)

{

OutputDebugString(L"未找到目标窗口!\n");

return FALSE;

}

//更改指定窗口的属性

//返回值是之前的窗口函数

g_oldProc = (WNDPROC)SetWindowLongPtr(hWnd, GWLP_WNDPROC, (LONG_PTR)WindowProc);

return TRUE;

}

到此,我们大功告成,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要点击一下一个格子再注入动态库。不过,我的F12一键扫雷并没成功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么?希望不吝赐教帮我解决一下,嘻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手逆向学习--Win7下64位扫雷逆向以及辅助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