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

题引: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犯罪率领先世界。

可是从90年代开始,全美各州市的犯罪率就像商量好了一样,集体开始滑坡。

那么,推动全美犯罪率滑坡的幕后推手究竟是什么呢?

当时美国的各路专家在各大报刊上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十多年。

最终,一位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赢得了这场辩论赛的冠军。

他得出一项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颠覆性的结论

促使全美犯罪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堕胎的合法化。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张图片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

㊣其次,畏之;

(再其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

㊣其次,侮之。

(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

㊣悠兮,其贵言。

(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第二句】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1、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最高级的“有为”看起来是“无为”。

既然一个领导者“无为”,那么人们自然就意识不到其存在,即“不知有之”。

2、

首先,我们从医学的角度来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妇孺皆知的神医叫秦越人,外号扁鹊。

魏文王有一次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是医生,谁的医术最高明?”

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听得一头雾水,扁鹊解释道:

“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尚未成形之前,就扼杀了病根,所以他的名声只在家门以内;

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崭露头角之时,就铲除了病患,所以他的名声不出闾巷之外;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扩散蔓延之后,病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只好求我来医治。所以我的名声传遍天下。”

魏文王恍然大悟。

——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2张图片

毋庸置疑,扁鹊的大哥医术才是最高明的。

但戏剧性的是,大哥的名声反而是最微不足道的。

只有关起门来自家的兄弟心知肚明,出了门,或许都没有人知道扁鹊的大哥是个医生。

为什么呢?

因为大哥其实从来不给人看病,他有一个绝招:

就是在任何病情尚在孕育之时,就能让其“胎死腹中”。

也就是说,

扁鹊大哥从来都不给病毒生长发育的机会,而是在人体里创造出一种不适宜病毒生存的环境。

换而言之,扁鹊大哥的医术本质上:

是维持和激活人体本身的免疫力,从而在病毒尚未入侵到你身体的“核心阵地”之前,就将其一举歼灭。

所以,你永远不会生病。

3、

其次,我们从细胞生理学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

众所周知,人类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处在“新陈代谢”的状态中。

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旧细胞死亡,新细胞诞生的过程。

每个人每天新陈代谢的细胞数量不只是成千上万,而是数以亿计。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

有一些细胞会在“脱胎换骨”之后变成“反叛者”,俗称细胞变异。

这些细胞拒绝遵守基因的命令,强烈要求自由和民主。

于是宣布独立,从此自主地进行繁殖和分裂。

最终这些细胞们会在人体内发展成两种形态:

一种是良性肿瘤(癌症早期),一种是恶性肿瘤(癌症晚期)。

没错,这些“反叛”的细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细胞。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3张图片

4、

接下来,还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数据: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每天至少都会“意外”产生3000个以上的癌细胞。

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有的数据说是1万左右。

那么如此说来,现在地球上的人类应该全部都是癌症患者才对。

如果谁身上没有肿瘤,不好意思出门或者孤独终老倒是其次,最可怕的是一定会被科学家们关进实验室里当小白鼠。

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统计:

世界上登录在册的癌症患者人数只有1400万。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部,一定存在着一个“扁鹊大哥”式的“人物”,将我们新生的癌细胞提前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5、

事实也的确如此,现代的细胞生理学已经找出了这位隐藏的“大哥”。

它就是一直住在我们免疫系统里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简称NK细胞。

NK细胞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锦衣卫”,游移在血液中,专门监视和捕杀癌细胞

而且它们个个都是大内高手,有关研究已经证实:

在一个NK细胞躺倒之前,平均可以斩杀27个癌细胞。

它们简直是就是当代电影里的超级特工。

当我初次接触到关于NK细胞的英勇事迹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浮现出了扁鹊的大哥。

原来我们之所以没有罹患癌症,正是因为有NK细胞多年以来一直在暗中进行保护。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4张图片

6、

前几年,世界两大顶级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都刊登了同一项科学研究。

这项研究由丹麦、瑞典、德国、美国的科学家共同在两组小白鼠身上实验的(过程略去),结果表明:

慢跑运动能够有效激活动物身体内的NK细胞,从而大量捕杀癌细胞,减小肿瘤,甚至可能痊愈。

这个实验的成功意味着:

癌变实际上是由于身体免疫力的下降,NK细胞的减少而引起的。

健康人体的NK细胞的值高大约是23.8%,而一般肿瘤患者的NK细胞值高只有7%左右。

也就是说,

预防癌症其实很简单,只要保持NK细胞的正常值高就可以了。

可见,NK细胞扁鹊大哥的意义是等值的:

都是“太上”级别的存在,都是在人体内创造和保持一种不适宜病毒生存的环境。

可惜的是,我们面对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位客人”的态度却是:

“不知有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们对一些肿瘤医生治癌专家的态度则是“亲而誉之”。

这一切是多么地出乎意料,可转念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7、

扁鹊的回答告诉我们: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欠扁鹊大哥一片掌声。

NK细胞的故事也告诉我们:

我们所有人, 尤其是没有罹患癌症患的人,都欠NK细胞一个鞠躬。

8、

第三,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说。

先讲一个典故,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则寓言。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代名相叫孙叔敖(约前630~前593)。

有一天,小时候的他在野外游玩。

不料遇见了一条两头蛇,于是回家痛哭不已。

母亲问:“你哭什么?”

小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只要见了两头蛇的人都必死无疑,我恐怕要不久于人世了。”

母亲又问:“蛇呢?”

小孙叔敖说:“我怕其他人看见也难逃一死,所以把蛇杀掉埋了。”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5张图片

当然,后来他并没有死,而是当上了楚国的令尹(军政最高长官),名垂后世。

后来司马迁写《史记》,还把他排在了循吏列传第一名。

其实这则寓言,除了思想美德的启示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我们假设这个故事属实,古时候真的有两头蛇,见了两头蛇的人几天之内也真的必死无疑。

孙叔敖两头蛇“同归于尽”之后,自然有一些其他的村民会路过两头蛇曾经出没的地方,但那时两头蛇已死,所以他们并没有性命之忧。

那么请问:

这些村民们会感谢孙叔敖救了他们一命吗?

先别急着回答,我们继续往下探讨。

9、

再举一个例子:

譬如,有人种了一颗树。

白天施肥,晚上培土,日夜辛勤照料。

如果树有感情,长大以后最感谢的一定是种树人,这也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心态。

但是,如果我们从本质上思考:

促使一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最大因素真的是种树人吗?

其实不是,只要稍微有常识的人就一定知道。

真正使植物得以生长的必备四大要素是:

水、空气、土壤以及阳光。

而人力的影响其实是最微不足道的,可我们最常见的实际排序却恰恰相反:

树会忽略,无视空气,感觉不到土壤,意识不到阳光的存在,唯独对种树人感恩戴德。

也就是说,树对水、空气、土壤以及阳光的态度是

不知有之。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将这个场景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当中来观察。

10、

前不久见诸报端有这样一则新闻:

安徽省的一位小学生在雨中骑车狂奔,不慎碾到马路上的一块石头,当场摔倒在地,满脸是血,意识昏迷。

幸亏周围有几位好心的路人把他送到医院就诊,事后,少年对施以援手的路人们千恩万谢。

当地政府亦向几位路人颁发奖金以及见义勇为证书,以资鼓励。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6张图片

这则新闻的结局皆大欢喜,的确值得让人欢欣鼓舞一番。

可是,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了另外一幕场景(地点是山西大同):

一个中年男子也是在马路上骑着自行车,碾到石头摔了一跤。

但是他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回去。

将梗在路面上的石头抱起来扔到了马路外,然后才骑车离去。

过了一会,又有几辆自行车沿着他的轨迹驶过,全都安然无恙。

我当时在车窗内看到这一切,突然明白:

其实有时候,我们在人生的某一段路上之所以没有摔倒,可能是因为有好心人替你搬走了那些“绊脚石”

然而,我们从来都没有感谢过这些搬离“绊脚石”的人,因为我们至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11、

如果时空穿越一下:

山西的中年男子跟安徽的小学生在同一天同一地点,一同骑着自行车。

中年男子骑车在前,然后摔倒,接着搬走了马路上的石头。

过了几分钟,小学生骑车驶过,最后安然无恙地骑回家。

那么,这个小学生会知道有一位中年男子提前搬走了石头吗?

当然不知道,这恰恰正是所谓的“太上不知有之”。

好,那我们再进一步假设,这个小学生其实目睹了中年男子搬离石头的行为。

那么请问:

这位小学生会跑过去激动地握住中年男子的手表示感谢吗?

好像、似乎、大概、应该不会的吧......

但是,如果是他摔倒的情况下,却会对施以援手的路人们千恩万谢,完全是一派“亲而誉之”的态度。

12、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7张图片

谈到这里,我们或许就明白“孙叔敖杀蛇”问题的答案了。

其实村民们并不会感谢孙叔敖对他们的救命之恩;

就跟小学生并不会感谢中年男对他的“搬石之恩”一样;

就跟病人不会感谢扁鹊大哥一样;

就跟我们不会感谢NK细胞一样。

因为我们只会感谢那些将我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的人,而从不会感谢那些让我们提前避开困境的人。

一方面我们确实是“不知有之”,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我们知道。

也会认为那些让我们提前避开困境的人,不仅没有实施具体的帮助,有时候甚至还讨厌至极。

这不只是我们普通人的心态,就算是古代的帝王一样难以免俗。

13、

第四,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

《汉书·霍光传》里演绎了这么一个剧情:

在汉昭帝时期,大将军霍光独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当时的霍家威风八面,许多霍门子弟都骄奢放逸,肆无忌惮。

有一位叫徐福的官员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参了一本。

内容比较多,我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希望陛下对霍家适当的控制一下,让他们学会收敛。

否则长此以往,必有二心,到时候就会自取灭亡。

奏折连续上了三封,最后汉宣帝看得不耐烦,只好批了一个字:

阅。

就再也没有了下文,果然,几年后霍光去世。

霍氏一族失势,企图谋反,全部被诛杀。

事后汉宣帝对灭霍的功臣们加官晋爵,每个人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封赏,唯独落下了徐福。

或许是遗忘了,汉宣帝拟定的功劳簿上,根本就没有“徐福”这两个字。

也就是说,汉宣帝徐福的态度是:

“不知有之”。

两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不难心算出徐福心理阴影面积。

幸亏后来有人上书提醒,汉宣帝这才勉强赐了徐福布帛十匹。

然而,这一切本来就不会发生,如果汉宣帝当初......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8张图片

14、

这个上书提醒汉宣帝的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姓名。

但是,此人却无意中泄露了人性的一大天机。

什么天机呢?

他上书时,为了说服汉宣帝功劳最大的人其实是徐福。

讲述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外地人路过一户农家,见农主家的灶台下堆积了许多干柴。

于是劝道:“赶紧将干柴移走吧,否则会失火的。”

农主白眼一翻,置若罔闻,此人只好悄声而退。

没过一会,果然失火。

幸亏左邻右舍们眼疾手快,提着水前来相救,才算保住了房舍。

事后,农主杀鸡宰羊,盛情款待这些救火者。

却唯独对先前劝他移走干柴的外地人不闻不问,好像此人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然而,如果农主再聪明一点,当初......

英明的汉宣帝看了奏折,也难免会有一点脸红,这才有了后来徐福受赏的事情。

这个故事讲得确实精彩,明喻暗讽,一语道破人性。

这种现象目前在心理学上似乎无以名之,所以我姑且将其称为:

心理性选择遗忘症。

一旦你窥破了这一条人性规律,就能轻易地看穿表象,直接透视到人类的心理暗室。

在人生路上,可以说对人性理解的透明度,决定了你前途的光明度。

正因如此,有一些人就会利用“心理性选择遗忘症”这条规律。

操控人性,欺下瞒上,从而让自己的人生走上捷径,驶上高速路。

所以,后来的西汉大文学家刘向(前77~前6)撰写《说苑》时,就收录了这个故事,并将其归到了“权谋”一类。

15、

那么第五,我们从官场职场的角度来说。

众所周知,在明朝的晚期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将军:

一个是李成梁(1526~1615)

一个是戚继光(1528~1588)。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9张图片

李成梁驻守辽东,戚继光坐镇蓟北。

但同样是边防重臣,李成梁的政治光环却一直比戚继光辉煌闪耀得多。

如果说李成梁霓虹灯,那么戚继光最多算是一只萤火虫

㊣李成梁后来官居太傅,全家封爵,子弟授官。

金银赏赐更是无算,连奴仆都成了一时显贵。

㊣戚继光虽然做到了蓟州总兵,但是一生从未封侯晋爵。

晚景凄凉,甚至无钱看病,最后在山东蓬莱郁郁而终。

同样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大将军,为什么在官场上会如此天差地别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两人的打仗风格,完全不同。

16、

李成梁驻守辽东前后三十余年,大胜小捷简直不计其数。

以至于《明史》都不得不承认他:

“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但是,李成梁却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消灭过敌人,哪怕是一天。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战术是“养寇自重”式

先扶植张三李四,等李四奄奄一息的时候,再将其放虎归山。

然后再勾结王二张三,等张三苟延残喘之际,再将其放龙入海。

接着又联合赵五王二,如此循环往复,保证年年有仗可打,朝朝有功可立。

最诡异的是,李成梁还亲手培养出了一个叫努尔哈赤的少数民族头领,后来对其失去控制,最终成为了清太祖

以至于李成梁究竟是无心卖国的还是有意通敌,已经成了历史学上的一桩悬案。

然而,朝廷对李成梁的态度却始终是“亲而誉之”,加官晋爵,祭告朝贺。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0张图片

17、

相比之下,戚继光就像是官场里蠢萌的小学生。

凡是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戚继光无不尽心尽力地按时完成。

因为他的战术属于“斩草除根”式

南平倭寇,则沿海升平,从此再无倭患;

北御蒙古,则蒙古直到明朝灭亡,再也没有侵犯。

也就是说,戚继光总是一次性就将敌人消灭净尽,或者安抚到位。

不给敌人留一点死灰复燃的可能,不给敌人创造一点降而复叛的环境。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朝廷对戚继光的态度是:

心理性选择遗忘

用老子的话概括就是:

不知有之。

就好像对待一双一次性筷子,酒足饭饱之后便将其遗弃在了垃圾桶里。

除非有战争发生,否则戚继光的佩剑就算在垃圾桶里生锈,朝廷也绝不会想起他。

18、

幸好,历史往往也会犯“选择性遗忘”的毛病。

历史通过时光这个“筛子”,帮我们筛掉了那些烜赫一时秕糠,而留下了彪炳万世米谷。

所以,我们今天记住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光,而不是官场油条李成梁。

19、

谈到这里,或许你心里会有一个疑问:

难道我们明白了人性中的“心理性选择遗忘症”的规律,除了玩阴谋诡计之外,就不能做点什么好事吗?

问得好!

答案是:当然可以。

20、

所以第六,我们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关于一个人之所以会犯罪的原因,至少有数十种理论流派争吵不休。

不过,我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看法:

一个社会之所以会有犯罪现象,跟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生病现象,本质上是一样的。

所以预防犯罪跟预防生病的原理也是一样的,最好的办法是:

创造一个不适合病毒罪犯生存的环境。

也就是说,我个人是偏向于犯罪根源在于社会的理论,当然特殊的变态犯罪狂除外。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1张图片

21、

在1938年,美国的犯罪学家弗兰克·坦南鲍姆在《犯罪与社区》一书中首创了一个犯罪理论叫:

社会反应理论,也叫标签理论。

他的基本观点就是:

犯罪者是由社会制造的,犯罪者产生的过程,是由一个社区对有不良行为的少年给予消极反应,使其对这种消极反应产生认同,以致恶性循环,从而走上犯罪之路的互动过程。

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邻居的玻璃,就会背上“坏孩子”的名声。

再比如一个孩子偷了同桌的铅笔,就会被扣上“小偷”的帽子。

其实这种现象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像是过家家一样再正常不过。

但是社会上给予的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贴标签式的“消极反应”。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这些坏标签内化到自己认知当中,从而做出真正的犯罪行为。

22、

十三年后,也就是1951年。

另一位犯罪心理学家爱德温·利默特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学的两个概念:

初次越轨行为继发越轨行为。

他认为,其实所谓的越轨行为人人都有。

谁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没做过几件出格的、甚至是被视为“违法”的事情呢?

所以,只要一个孩子初次越轨后。

没有被贴上“坏孩子”、“小偷”等等一类的标签,基本上就不会有第二次越轨行为(即继发性越轨行为),也就不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路越远。

如果换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

坏标签相当于是小台阶,许多孩子正是踩着这些“坏标签”一步步走进监狱大门的。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理论呢?

因为爱德温·利默特给我们的启示是:

这两种越轨行为,其实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给孩子贴上一些“好标签”,使他们从犯罪的高台上一步步走下来。

这种方法能行得通吗?

先别急着否定,我们继续往下探讨。

23、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犯罪率一度领先全球,许多州市几乎成了犯罪的天堂。

尤其是纽约,号称“犯罪之都”,各项犯罪率是基本稳定在全美平均水平的2~6倍。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2张图片

纽约的市长和警察局长流水一样换了好几批,每一批也都实行了各式各样打击措施。

比如扩充警员、定点巡逻、加大惩处力度、甚至是禁枪等等。

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时候犯罪率不降反增。

直到1993年,新上任了一位市长叫朱利安尼,他又任用了一位得力的警察局长叫威廉·布拉顿。

两人联手,才终于扭转了这一局面。

那么,他们是如何将纽约“犯罪率”摁在美国水平线以下的呢?

24、

具体的法令和政策当然十分繁复,但是他俩的基本措施,说出来恐怕会遭人耻笑。

因为他们实行的最广泛的两个办法是:

清理环境惩处小恶。

比如净化小区、清洁道路、涤除小广告等等;

再比如打击逃票、严查酗酒、清剿赌博窝点、禁止随地小便等等。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

一年后,纽约市的犯罪率平均降低了17%;

两年后,纽约市76个警局辖区犯罪率全部实现了百分比两位数的下降。

这种情况,二战以来所未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25、

其实原因很简单,纽约市的前几任管理者,治理水平不可谓不高。

但是他们就像是扁鹊一样,总是在犯罪行为已经酝酿成熟之后,才开始治理。

威廉·布拉顿就像是扁鹊的大哥,总是将犯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①首先,一个城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好像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一样。

越是脏乱差的环境中,犯罪率越高。

假如一条街道洁白如新,四周的墙壁纤尘不染,即使你想吐口痰也会于心不忍,何况是打架抢劫呢?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3张图片

②其次,一个人如果不赌博、不酗酒、不逃票等等,他是难以直接去犯罪的。

这就是对爱德温·利默特提出的初次越轨行为继发越轨行为“反学反用”。

布拉顿也同样解释说:

一个人出门买票、不随地吐痰、又没有赌博等等的不良行为,已经接近于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明人士了,他再想犯罪,心理上就会有障碍。

这一项措施就相当于是:

布拉顿在一些潜在的犯罪分子心理上贴了一个“文明人士”的标签,引导着他们、或者说是骗着他们从犯罪的高台上一步步走下来。

26、

显而易见,布拉顿的这两项基本措施都是在提前预防犯罪。

在犯罪分子外在的身体上,创造了一个不适宜犯罪的环境;

在犯罪分子内在的心理上,又营造了一个不适宜犯罪的心境。

长时间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普通市民和一些“坏分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犯罪了。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

太上,不知有之。

所以,纽约市民一开始对朱利安尼和布拉顿的政策并不领情,反而对前几任长官“亲而誉之”。

尽管他们哥俩短短几年便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在位期间,却一直饱受非议。

纽约市民认为他们没有实质性的作为,只会乱弹琴,就好像有人骂扁鹊的大哥没有实质性的医术,只会乱看病一样。

我想这些反对的市民们一定没读过《老子》,所以才犯了同一个毛病:

“心理性选择遗忘症”

凡是患了这种病的人,只能看到冰山浮出的一角,而看不到海平面下的冰身

那么谈到现在,我们是否就已经看清水下的冰身全貌了呢?

恐怕未必。

接下来,我们不妨将犯罪率下降的事件放置于一个更加宏大的时代氛围社会背景中去俯瞰。

或许,又能看到冰身的另一个隐藏部分。

27、

第七,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

上文讲过,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犯罪率领先世界。

可是从90年代开始,全美各州市的犯罪率集体开始出现滑坡现象。

但是除了纽约,其他的四十九个州并没有像布拉顿这样的警察局长。

难道是犯罪分子们集体商量好要金盆洗手吗?

当然不是。

其实在布拉顿上任前,纽约的犯罪率也开始滑坡,只是比较平缓而已。

那么,推动全美犯罪率滑坡的幕后推手究竟是什么呢?

当时美国的各路专家,各行学者,在各大报刊上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十多年。

答案起码有八种,如果按照答案的热门度排序。

依次是:

1、新的巡管政策。

2、更加发达的监狱系统。

3、毒品市场的变化。

4、人口老龄化。

5、更加严格的枪支管控法令。

6、迅猛的经济增长。

7、警力的增强。

8、其他解释(死刑的实施、枪支回购等)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28、

其实,以上八种答案都是错误的。

或者,是以偏概全的。

这个结论可不是我信口开河的提出来的,而是一位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提出来的

2005年,他在出版的《魔鬼经济学》一书中,对以上这八种解释用无可置疑的论据逐一的进行了批驳和推翻。

最终,他得出一项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颠覆性的结论

促使全美犯罪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堕胎的合法化。

这个结论刚发表的时候,遭受到了全美国前所未有的攻击和谩骂。

但是今天,学术界已经基本公认史蒂芬·列维特是正确的。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29、

我们试想:

如果一个社会中堕胎是非法的,需要担负刑事责任。

那么,当这些本来不该出生的孩子,被弱势群体的母亲们迫不得已地送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

他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颜色?他们的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显而易见,他们更容易被“标签化”。

他们的命运无非是被遗弃、被孤儿院收养、流浪街头、由母亲单独抚养、或者母亲改嫁等等。

所以他们身上的标签基本上是这样的:

“杂种”、“野孩子”、“拖油瓶”、“没人要的小狗”、“捡来的垃圾”等等。

没错,在他们的世界里,天空可能永远是灰色的。

也就是说,他们难以生长在一个健康的“蓝天环境”之中。

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周围的人们赋予了一些“坏标签”。

一旦他们有“初级越轨行为”,社会就会给予他们“消极反应”,刺激他们“再次越轨”。

渐渐地,他们就走上了犯罪之路。

这就是犯罪学家弗兰克·坦南鲍姆爱德温·利默特对犯罪现象的共同归因。

30、

现在,真相大白了。

所谓的堕胎合法化:

其实就是提前将这些潜在的“犯罪分子”扼杀在了母亲的子宫之中。

而美国全面实施“堕胎合法化”的那一年,正是从1973年。

因为那一年,美国最高法院颁布了一条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判决之一”的布罗伊威德法令(允许堕胎)。

这就意味着,在1973年以后,绝大多数潜在的“犯罪分子”并没有来到人世。

所以,美国从1989年犯罪的巅峰状态开始,渐渐地走上了下坡之路。

期间相隔了十七年,正好是一个人从婴儿变成青少年成长周期。

原来,这就是全美犯罪率下降最根本的原因。

不仅美国如此,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同样是在“堕胎合法化”十几年之后,犯罪率出现了“滑铁卢”的现象。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4张图片

31、

至此,我们就可以勉强算是看到“冰山”的全部面貌了。

堕胎合法化的政策,其实就相当于是身体里的NK细胞,生活中的扁鹊大哥。

只不过前者是预防社会“生病”,后者是预防身体生病。

但是我们对堕胎合法化的态度同样是“不知有之”,同样是“心理性选择遗忘”。

32、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一共移形换位了七种角度去思考。

现在,可以坐下来做一个总结性报告了。

第一流的领导、像空气、像土壤、像阳光;

他们是企业发展的背景,是社会生长的环境;

也就是说,他们永远在创造环境。

这是一种最大的作为,但正因为是“大为”,看起来反而是“无为”,这就叫“无为之为”。

由于他们太过于重要,反而显得不重要,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导致“不知有之”

比如扁鹊大哥、NK细胞、孙叔敖、戚继光等等。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5张图片

33、

第二流的领导者像劳模,是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种树人

他们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是社会生长的守夜人;

也就是说,第二流的领导永远在树立榜样。

他们经常“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是一种“有为之为”,人们当然“亲而誉之”。

比如扁鹊、好心的路人、李成梁等等。


【第三句】【第四句】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1、

第三流的领导像火,像法律,通过激起人的恐惧之心来维持秩序。

这种领导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属于“强为之为”,强制性地将“社会乱象”嵌入严刑酷法的框架之内。

2、

比如:

汉朝就有一位传奇性的酷吏叫郅都,为人刚正不阿,执政唯法是从。

当时的山东济南有三百余家皇亲贵族,骄横跋扈,导致民怨沸腾。

下至太守县令,上到文武朝臣,没有一个人敢去招惹。

郅都上任后,凭借着汉景帝的信任。

二话不说,无论罪行大小,直接将首恶一族满门抄斩。

其他贵族纷纷噤若寒蝉,还给郅都起了一外号叫“苍鹰”

一年后,济南就路不拾遗。

——《史记·酷吏列传》

郅都并非是一个贪官污吏,从某方面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难得的好领导。

据传他镇守雁门关的时候,匈奴用他的雕像做了一个箭靶。

匈奴的骑兵由于太畏惧他,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

只是,他的严刑酷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虽然会得到一时的安宁,但无法换来长久的安定。

如果有一天他调离济南呢?

那些豪门贵族不是照样会死灰复燃吗?

历史也证明了这种现象确实非常普遍。

所以,使人“畏之”只能是第三流的领导。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6张图片

3、

接下来再说第二种“妄为之为”:

这一类领导的属于典型的“以自己为法律,以他人为奴隶”的暴君。

比如中国的夏桀说:

“我就是太阳!”

( 原文《尚书大传·殷传》 :“日有亡哉?日亡吾乃亡矣!”  

比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说:

“朕即国家!” 

( 原文:“从现在起,朕即国家, 国家的事务由我自己处理。我需要的时候,各位可以用你们的建议为我服务。”)  

所以在他们的统治下,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恐惧”的分子,使人呼吸颤栗,自然“畏之”如虎。

这一类领导中的“偶像”在历史上也是前赴后继,不绝如缕。

像家喻户晓的商纣王、隋炀帝、古罗马帝王尼禄等等。

他们的事迹基本都耳熟能详,不必赘述。

4、

最差的领导像尸体,除了“占地”以外,百无一用。

就是所谓的“尸禄素餐”,孔子的话说就是“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是一种真正的“无为”,完全无所作为。

所以人们会“侮之”。


【第五句】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会对政府失去信心。

2、

讲两个关于周武王的故事,记载于《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

第一个: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讨伐商纣王。

行军路上遇见了殷商的一个探使叫胶鬲,周武王亲切地接待了他。

胶鬲问:“你准备去哪里?不要欺瞒我。”

周武王如实回答说:“我要去殷商攻打纣王。”

胶鬲又问:“什么时候到达?”

周武王说:“甲子日(1月9日),你可以回去向纣王禀报了。”

胶鬲离开后,天气骤变,狂风暴雨三日三夜。

军师们一致建议休整,但周武王说:

“我如果失信,胶鬲一定会被纣王“欺君之罪”处死,我必须赶路才能救他一命啊!”

于是坚持行军,最终在当天准时到达牧野

与商军开战,史称“牧野之战”

这个故事,证明了周武王是一个守信的君子,所以才能征服八百诸侯的首领。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7张图片

3、

第二个:

周武王打败纣王后,在当地拜访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

请教道:“本来国富民强的商朝为什么会灭亡呢?”

长老双眼微闭,说:“想知道吗?那就明天中午过来。”

第二天,周武王一大早就更衣沐浴,前去拜见。

结果苦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长者来赴约。

武王的弟弟周公得知后,说:“这叫不言之教。”

周武王问:“何以见得?”

周公说:“长者以实际行动告诉你,殷商之所以会灭亡,就是跟他一样不守信用导致的。”

周武王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从另一面证明了商纣王是一个无信小人,所以才导致自己信用“欠费”,威望“停机”,最终失去民心。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8张图片

4、

老子在周朝的图书馆里,早已对这些典故烂熟于心。

所以才会感叹: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六句】

㊣悠兮,其贵言。

1、

所谓“贵言”,就是把政令看的当做是社稷的地基,立政的根本。

绝不会朝令夕改,一日三变,这就是“萧规曹随”的可贵之处。

所以“贵言”的另一层含义是:

很少发布政令。

也就是说,

统治者只要为人民创造一个有序运行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在老子眼里:

好的统治者扁鹊大哥或者NK细胞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一切美好表象的“幕后推手”。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_第19张图片



【第七句】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

如果一个人在寿终正寝前,你问他:

你为什么没有得癌症呢?

他一定会说:我身体本来就不会有癌症啊!

其实他的回答既正确,但也不正确。

因为他忘了,是由于NK细胞提前捕杀了他身体里癌细胞,所以他才能安然无恙的终老。

2、

同理,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公司的健全、一个社会的安定、一个民族的团结。

这些所有“功成事遂”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NK细胞一样的存在物

我们看不到,所以才天真地以为这一切都本来如此。

所以老子说: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七章【完】


90后酷说《老子》(16)▏唯物主义错了,其实我们只能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90后酷说《老子》(15)老子为什么不说真相?释迦牟尼为什么欺骗信众?

90后酷说《老子》(14)▏鬼魂和意识原来就是暗物质?爱因斯坦错在哪里?

90后酷说《老子》(13)▏曾经的国王,如何一步步沦为乞丐?

90后酷说《老子》(12)▏吸毒者戒不了海洛因,而我们戒不了欲望。

90后酷说《老子》(11)▏幸福的真谛在于: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90后酷说《老子》(10)▏催眠实验告诉你,每个人身体里的潜能有多大。

90后酷说《老子》(9)连老子都想不通的人类心理,一直主宰着人类社会?

90后酷说《老子》(8)▏千万不要试探人性,每个人都有恶的基因!

90后酷说《老子》(7)▏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90后酷说《老子》(6)▏老子最先提出“性本能”才是人类最根本的内驱力?

90后酷说《老子》(5)▏是陈毅为政不仁,还是金庸书生误国?

90后酷说《老子》(4)▏道: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减肥。

90后酷说《老子》(3) ▏成功的上限,取决于你对人性理解的下限。

90后酷说《老子》(2) ▏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90后酷说《老子》(1)▏道:老子与霍金,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归?


喜欢我的文章吗?

其实我的文章也喜欢你!

那还等什么?赶快关注表白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