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局外人》
作者加缪笔下的荒诞就是如此,感觉就在你我的身边,一伸手就能看到影子。也可能,这就是现实本来的样子。
这本小说的好玩处在于,描述了一个不遵循正常人情世故的、对周围世界钝化、身处局外的主角,于是反过来映衬出世界太多“理所当然”的荒诞:对一个不那么按照文明社会约定俗成惯例生活的人,文明社会会下意识的抵触他,认为他是怪物。
最后,这个“怪物”被执行了死刑。
这是本很好看且让人回味无穷书,很多人对于它也有很多有趣的看法,而我看书中这世间,有时候荒诞得可以杀人。
这也让我想到了在《大象公会》看到另一个遥远的可能有点不切题的故事——和珅之死。在现代人们眼中和珅是巨贪之官,富可敌国,搜刮民脂,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因而,嘉庆皇帝一道谕旨送他上断头台,可谓是大快人心。
但是,和珅是大贪官么?他贪了多少钱?为什么嘉庆如此急于置他与死地?
要知道,和珅被杀距乾隆病死仅有十五天。嘉庆四年(1799 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病死于故宫养心殿,四天后,嘉庆便将和珅下狱,并在正月十五公布其二十条大罪,正月十八赐其自尽。
这种高效率并不正常。清朝入关后,历代皇帝极力宣扬孝道,康熙死后,雍正戴孝 27 日,斋居素服三年;雍正死后,乾隆守棺 27 日,行三年之丧。而嘉庆在先帝尸骨未寒时,就突然诛杀深受乾隆宠信、且受命主持其丧礼的重臣,手段堪称离奇。
并且处理案件的过程更是蹊跷得可怕。和珅位高权重,案情复杂,理应逮捕后细细查办,务求罪证详尽。然而从和珅被捕,到嘉庆公布罪行,总共只花了 7 天,从逮捕到处死,只用了 10 天。相比之下,抄家工作倒是足足用了近四个月。
而且嘉庆皇帝列举和珅的【二十大罪】,在今天看来绝大多数荒诞不经。
如第一条大罪,说乾隆册立太子时,和珅曾给当时还是皇子的嘉庆提前透底,这分明是和珅讨好嘉庆
第二、三、四、六、七条,例举和珅骑马乘轿入禁宫、嫌乾隆朱笔字迹模糊而另行誊写等事。但这分明是和珅极得乾隆宠信,关系实在太好,却被说成和珅对乾隆大不敬
唯一还算靠谱的,是说和珅对乾隆报喜不报忧,导致镇压白莲教久战不能取胜。而和珅的房屋违规、持有巨额财产等项,到最后才被提起。
这意味着,给和珅定罪最主要的依据,恰恰就是那些琐碎荒唐、将乾隆的宠信硬说成和珅大不敬的罪名,这些罪名便是嘉庆口中的【大逆】。
那么,和珅究竟有多有钱呢?
在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在目前能见到的野史笔记里,和珅被超没的家产有多个版本,数额均极为巨大。
除了徐珂《清稗类钞》提到的八亿两,还有史梦兰《止园笔谈》里的「银九千四百余万,金五千八百余万,玉器作价七千万,珊瑚等作价一百三十万」,《殛珅志略》里的「五千四百余万两」等。
在现代知名度最高的,则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一本《和珅犯罪全案档》。其中仅已估价的金银、人参、玉器等,便值两亿多两白银。
那么,这些数据可信么?实际上,在《清仁宗实录》中嘉庆四年三月二十八日负责抄家工作的绵恩、淳颖等人的奏章里已经给出了答案。
依照这份奏章,和珅的家产除难以计价的珠宝、书画之外,有现金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一两,现银三百一万四千九十五两三钱三分,房屋、土地、当铺、车辆等折价数十万两。统一折算成库平银,共计 355 万两。
若将按当时汇率折换,这 355 万库平两总计约 118 万英镑。按英格兰银行的历史通胀换算,约合 2016 年的 1.2 亿英镑,10.2 亿元人民币。
因此,和珅家族的资产虽然堪称丰厚,但换算起来,却只有 2016 年福布斯中国 400 富豪榜末位的约六分之一。相较和珅在官本位社会里取得的地位,这实在不能算多。
那么,嘉庆急匆匆的诛杀和珅,又是为了什么?
嘉庆的真正动机,在和珅死后,自己曾有所流露。
嘉庆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嘉庆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的批复里写道:朕若不除和珅,天下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
那么,【天下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这句话又怎么说呢?
原来,乾隆六十年(1795年),85岁的乾隆宣布禅位,把皇位传给儿子颙琰,自己当上了太上皇,新皇帝为嘉庆。
乾隆虽然退位,大权却不肯放手。他在传位诏书里就明确表示:「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
说明,新登基的嘉庆其实只是摆设,实权仍在乾隆手里。与此同时,乾隆又专宠和珅,而和珅又特别能干,拥有很多特权。这也造成了在初掌大权的嘉庆眼中,和珅是比历代任何奸臣都更可怕的威胁,嘉庆必须先下手为强,除恶务尽。
其实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正义?
在封建社会那个人治的时代,皇上是如何去判断一个人有罪或者无罪,罪大或者罪少呢?那便是看这个人或者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到皇权的利益,会不会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动摇,那么在现代社会一个倡导法制的社会,怎么去制定罪行呢?
局外人我印象最深的那个场景便是,默尔索站在庭上接受杀人指控,而当时的陪审团已经被情绪所感染,议论纷纷说他有罪,完全听不到默尔索周边的人所说他还是个诚实,善良的人的证词。他最终被判有罪——死刑。
蓦然的让我想到现在的“推特治国,微博执法”,很多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言论一出来,指责声不绝于耳,舆论导向完全倾向于天平的一边,过一段时间,相反的舆论导向又会让人纷纷打脸,很多言语就在这天平上来回游走,认为自己的立场便是绝对正义。“为什么不”“你怎么能”此类的用词也成了某一种标配。
有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看客,都是局外人,我们看到的会是事物原本的样子么?可能在评判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时候,需要多一点的时间去观察,需要多一点精力去挖掘。
本文由江小少发布
2017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