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阳明心学精髓所在

        人常把“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当成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以为“心即理”是本体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方法论。而“致良知”又是“知行合一”的在晚年更圆融更切实更简易的说法。所以王阳明晚年只说“致良知”三个字就把所有说法都涵盖了。然而“致良知”也需要做“致”的工夫,阳明认为需要静和动两方面兼修。如果只做静的工夫,如静坐,那么就会流于枯槁,一旦遇事就会自乱分寸,所以最主要的是做动的工夫,即事上磨练。只有禁得住做事考验,才能真正做到“动亦定,静亦定”。也就是说要“致良知”需要做“事上磨练”的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目的。所以我说阳明心学精髓所在就是“格物致知”四个字。对格物致知四字的不同解释,正是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根本区别。

        首先看致知。阳明将《大学》里的“致知”和孟子的“良知”揉和到一起,提出“致良知”。“致知”之知,就是良知,而不是一般的客观知识,这是王阳明和朱子的根本分歧之一。其次看格物。朱子给《大学》“格物”做了补传,简单说是即物而穷理,穷天下事事物物之理,希望用力之久,一旦达到外物和我心豁然贯通。这样也就等于把我心与外物判然为二。阳明则认为《大学》根本没有缺漏,不需要做补传,并把“格物”解释为正事(格为正,物是意所在之事,物即事)。这样“格物”就是在事事物物上正心,这样外物与我心浑然一体。从这里看,阳明的解释显然更简易更圆融。这是阳明与朱子的根本分歧之二。这样经王阳明心学理论解释的“格物致知”,就成了他的学说根本,即“致良知”(把“致知”之知以孟子的“良知”来解释)和致良知的根本工夫是“事上磨练”,即格物,即在事上正心。所以说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就在“格物致知”四个字上,“致知”即王阳明心学总纲“致良知”;“格物”即致良知的工夫“事上磨练”。“格物”是“致知”的工夫,“事上磨练”是“致良知”的工夫。

        用心学讲格物致知,格物就是在事上磨其心,事上正其心,从而使良知在事事物物皆得其致。王阳明在讲“致良知”的两种工夫时,静的工夫如静坐越到后期提的越少,最后根本不提甚至否定,认为一味静坐会流于枯禅。专说动的工夫——事上磨练,也就是“格物”的工夫。因为阳明教人“致良知”不是悬空虚寂而致,必须在事事物物上致,归根到底,致良知的工夫只有一个——格物,即事上正心,事上磨心。离了事,如何致?心斋坐忘,定慧禅修,正是离事空致,即便修成正果,也不过是抛却世事的方外高人。凡人世间,日常所遇无非是“事”,大事小事,难事易事,好事坏事,成事败事……无一不是事。单从王阳明的心学着眼在“事”上这一点看,王阳明的学说就与众不同,因为它是为了解决人生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产生存在的。进一步看,心学不仅看到了“事”,更看到了“心”与“事”的关系,即在“事上磨心”,大事大磨,小事小磨,事有大小,全在立志,志大做大事,大事大磨练,所以阳明心学特别强调立志,有志者事竟成。人生无非就是解决事的过程——遇见事,处理事,解决事。但凡遇事,祸福相倚,常人见祸事忧,见福事喜,圣贤的态度见祸亦忧,见福亦喜,虽同是随事喜怒,但贤人能够做到事去心空,不滞于物。因为圣贤将事事都当作磨练本心的机会,时时遇事即磨,久久心镜光明,才能够照物不昧,所以才会做到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

        总之,“格物致知”四个字一经阳明心学解释,已然囊括了阳明心学精髓所在。

格物致知——阳明心学精髓所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格物致知——阳明心学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