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022】童雋:中国园林,是一场梦

【CQ-022】童雋:中国园林,是一场梦_第1张图片
《大家小书·论园》


《论园》是童雋老师的一系列与园林相关的文章合辑,我重点阅读了其中关于中国园林的特点的部分。在这里把笔记分享给大家。


1

在整体上,中国园林分为走廊和庭院,房屋而非植物起支配作用。童雋老师的概括是:“悦人,洒脱,有趣”。

中国园林从不表现宏伟,造园是一种亲切宜人而精致的艺术。拒绝对称,寻求悠闲而非理性。


2

在功能上,中国园林几乎全不供起居,仅供玩赏。

通常宅、园相隔,主人偶尔涉足,有时甚至好几年都锁着大门。这是中国园林易废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园林多用于观赏,因而园林内的建筑通常或一面或多面开敞,形成亭、台、楼、阁。同时,又以植物掩饰。芳香流溢的花卉,常青常绿的竹、松、柏,则成为“文人赋诗的无价之宝”。


3

在手法上,四个字:“师法自然”。

中国园林中的植物不带任何人工痕迹。中国园林的布局也不屑用直线对称,同样无视条理秩序。

园林中的漏窗样式变化无穷,一座园中极少出现雷同。门洞形如月亮、花瓶或花瓣。

墙少直行。或曲折波转,或于亭侧山边终止,或以弧线优美地停顿,或以一屏山石而续行。墙顶蜿蜒起伏,加以首尾,比拟游龙。“模拟自然而几临幻境”。


4

在交通上,游人是“漫步”而非“径穿。

游人之所见,只是诱人景色中的一部分而非全貌,在漫游过程中,他将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意外。

长廊、狭门和曲径,台阶、小桥和假山,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地。


5

在特色上,中国园林最具魅力的恐怕就是“假山”了。

中国假山多由经过水侵蚀而形状奇异的石灰石组成,这就是“湖石”。“湖石”经数百年水浪冲击,使成漏、瘦奇形,再由人们从湖底捞起。它们逗人的形状、坚固持久的品性,深得中国艺术家喜爱。中国园林少不了假山,它们或峰、或岸、或丘、或穴,甚至统领全园。

假山在中国园林中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调和了自然与人工,使植物、水与建筑群巧妙结合,成为了“自然与人类创造的中介”。

历史上著名石园,现仅“狮子林”一座幸存,其假山为一高僧垒于1342年。


6

在体验上,中国园林讲究“迷人、喜人、乐人”,可以达到让游人“忘却而沉湎”的效果,也就不再感受到尘世沉浮的烦扰。

中国园林是为了想象。富人们渴望乡野朴实的幸福,希望沉醉于蓝天白云、明月清风。他的环境是一种虚构,他的生活是一种哲学,他的宇宙是一个梦想。只有与世隔绝的人,才能体验到完满的快乐。

可以说,中国园林,就是一场梦。


7

在意象上,“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一幅写意中国画。”

中国造园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逻辑理性,也无规则。例如弯曲的径、廊、桥,除了具有绘画美之外,没有什么别的解释。

窗格虽然形象无穷,但是简洁有力的纹样方为上品,绝非争奇斗巧者。小径铺地的图案,若是做成逼真的鱼、鹿、莲或鹤形,也几近庸俗。

诗、画、园三艺术息息相关的结合,正是中国造园学说的最高成就。


8

在精神上,中国园林向来不事炫耀。

它用高墙与外界相分离,用隔墙掩藏内秀,只留门洞花格让游人得以一瞥。

南方园林中的墙面总要刷白,除了衬托出竹影,还具有一定的宗教含义。对于禅僧来说,这就是终结和极限。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园林中的“石”与“亭”,现存园林的分布,详细解读了随园、满洲园和北京长春园(圆明园的一部分),以及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日本园林之间的对比和关系,波斯、西班牙、希腊等地的代表性园林等。

虽然整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是涉及的内容很广。童雋老师用笔精炼、博闻广识,《论园》绝对值得一读。


书籍信息:

大家小书·论园

童雋 著

北京出版社 出版

32开本 138千字

2016年7月第1版

定价:36.00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CQ-022】童雋:中国园林,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