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佛曰:无间有三,时无间、空无间、受者无间。犯五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终极之无间。”——《地藏菩萨本愿经》
十四年前,《无间道》横空出世,迷倒了那时年少的我们,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带坏了我高中时代的哥们儿,而他的《无间道》给大学的我们某种补偿,让很多“小男生”意识到最酷的不是蹲在街头烧烤摊的热血少年,而是写字楼里隐忍的中年大叔。
时至今日,仍然怀念这个系列,片子里曲折离奇的心理交锋,与哲学相关的人性沉思,当年只是觉得“酷”,而今我们毕业、结婚、娶妻、生子,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除了“生活”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生存”。十四年前的青春年少给我们带来人生第一次青涩的人生思考,十四年后的无奈彷徨也渐渐带给我们无法阻止的中年忧思。
诚如《看,这是哲学II》的作者唐纳德•帕尔默在书中所说,敏感的青少年花大量时间为生命、死亡、艺术和社交等事情的意义而烦恼,但当许多人经历中年危机的时候,这些大问题会再次出现。年少时读哲学,就像模仿《无间道》里的梁朝伟和刘德华,三分好奇,七分虚荣,而今再读哲学,就像独处时随手翻看这部老片,嘴里同期背着熟悉的台词,三分回忆,七分感慨。
唐纳德•帕尔默这位教了三十余年哲学导论课的美国马林学院荣休教授,终于要对一生的哲学认识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了,这一点有点儿像《文德尔班哲学导论》的作者文德尔班,两位教授都是一生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的典范,所以对这样的作者,我们从来都是充满着敬意的。而其作品,总体上的阅读体验就是非常有厚重感,不炫技,不吐槽,就是安安静静给我们讲着一门似远实近的课程。就作品的叙述风格来说,如果一百多年前的文德尔班还是学院范儿十足的话,唐纳德•帕尔默则充满了活跃幽默的“喜剧精神”,文风轻松活泼,再加上四百余幅充满喜感的原创手绘插图,让《看,这是哲学》系列很有些邻家友善大叔的味道。
然而,《看,这是哲学II》讨论的却是更加严肃的话题,就像其副标题所注明的,全书是以“中心是否保持不变”为引导,对哲学中的“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开篇的问题,那个“中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当我们提出与实在、知识和价值有关的问题时,我们能够把拥有的答案合并在一起吗?这些答案是永远有效的,还是相对有效的,亦或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是永恒的未知。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这些“中心问题”似乎并不难,因为“变化是永恒的嘛”,我们脑海中只有高考题里反复出现的赫拉克利特的那句格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不知道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在哲学史上被视为极端悲观主义,遭到了主流哲学的无情拒斥。
这本书是唐纳德•帕尔默一生的哲学感悟,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等多角度体味这本书,我们就仿佛经历了整个西方哲学史。更重要的,在对“中心问题”不同角度的探讨过程中,由于作者联系实际的写法,让我们能够不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收获到一种人生的思考。
◆ “对不起,我是警察。” | “谁知道。”
《无间道》里刘德华饰演的黑帮卧底警局的刘建明和梁朝伟饰演的警察卧底黑帮的陈永仁最终对决天台,有了标题那一段经典的对白。很多时候,事情的性质到底如何,甚至包括人对自身的认识,都面对着类似的尴尬,如何证明是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而哲学上很多“中心问题”的思索,就像是对立的双方在上演一出《无间道》,总是想要揪出对方的破绽,千百年就这样一直纠缠下去了。《看,这是哲学II》中将认识论的内容分为两个章节来写,不管是“真即是美,美即是真”的理性主义者的认识论,还是“所见即所得”的经验主义者的认识论,都给人一种天台对决的感觉。
认识论有很多大问题:什么是知识?知识和意见的区别是什么?知识需要确定性吗?知识的限度是什么?知识事实上是可能的吗?作者从西方哲学的开端进行梳理,不难得出两个相反的阵营:一个是理性主义,他们把知识的首要来源视作“理性”,这个“理性”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逻辑、数学应用和某些形式下天赋观念,或者天生的心灵结构的应用。另一个就是经验主义,他们将心灵视作一张“白板”,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后天的。
唐纳德•帕尔默不愧是师者仁心,没有太多的说教,没有罗列铺天盖地的理论表述,完全是例证法,举了很多非常吸引人的实例,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哲学变得很好看,更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解释的非常清晰。
在理性主义一章主要出场的自然是柏拉图和笛卡尔,柏拉图的部分主要是介绍几个基本概念,如影像、可感事物、概念、理念等。当作者说到类似于弗洛伊德和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柏拉图积极认真地对待记忆,并把它当做自己知识理论的核心特征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唐纳德•帕尔默的博学带给读者的那种行云流水的美感。在笛卡尔的部分,作者并未吝啬篇幅,这是我在通俗哲学史这一类型的书籍中遇到的对笛卡尔最为详尽的介绍。除了全面介绍笛卡尔的理论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切入点的定位更加平易近人,有时候甚至让人忍俊不禁,比如第59页那幅“哲学专业的学生在做梦中之梦”的原创插图。不管是柏拉图还是笛卡尔,理性主义者会告诉我们所了解的物质世界并不是表象世界,而是感官呈现给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真实性问题将衍生出无数的玄妙,当然也衍生出无数的电影,比如《黑客帝国》系列、《异次元骇客》等。
经验主义阵营的章节更像是一次“痛说革命家史”,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反对开始,洛克的“白板”理论,贝克莱对洛克的修正,再到修谟对贝克莱的极端化,直至经验主义极端化的巅峰——逻辑实证主义上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能够了解到经验主义的核心要义。这里要提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将借作者之口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解释的更加通俗清晰,这个概念就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即“如果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用较多的(东西)去做就是浪费”,用现代术语重新表述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对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各自的弊端,教了三十多年哲学史的唐纳德•帕尔默最终给出了言简意赅的结论:理性主义忽视了奥卡姆剃刀,而经验主义又滥用了这一剃刀。最后用康德为此作结也很巧妙,事实上康德确实也做过折中的努力,但康德本质上更偏向理性主义一些,个人认为认识论的巅峰必然带来本体论无限循环的蝴蝶效应,因为康德终其一生也只是走到了“理性王国”的边界,那么同样的逻辑下,整个哲学的“中心问题”在各个分类里都将面对终极拷问。
◆ “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大!”这是卧底黑帮的梁朝伟对上司黄秋生的抱怨,最有“无间”味道的台词之一,所谓“无间”,是指趣果无间,命终之后,直接坠此狱中,无有间隔;受苦无间,坠此狱,直至罪毕出狱,其间所受之苦无有间断;时无间,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命无间,劫之间,寿命无间断;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其中而无间隙。
人类逃避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种“无间”的本能恐惧,因为哲学会将人类的思想引向某种极致和边缘,而在那个边缘,我们却得不到“中心问题”的确定答案。本体论是对“实在”或“存在”的理论,但千年以降,我们仍然逡巡在什么是实在的,什么只是表象,是否有一种理论能够区分实在和表象,同时解释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或者实在与表象的区分总是带有语境性,是一种临时的、非正式的区分。
由此引出的“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虚无论”等,却仍然不能给我们确定的答案。我们可以自得于用踢一块儿石头的例子就将贝克莱的唯心主义一元论驳得尴尬无比,但柏拉图、笛卡尔以及洛克又如何,他们即使上升到二元论,仍然不可避免走向极端,就像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稿也不得不加上副标题——“论……灵魂不朽”。笛卡尔的“松果腺”就像黄秋生给梁朝伟的生日礼物,那块儿手表并不能让其摆脱“无间”,而确定将松果腺作为身体和心灵交互场所的笛卡尔正试图写文章解决这个问题,却死于了一场感冒,这不是哲学的黑色幽默,而是冥冥中的人类思维悲剧。
在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狼狈的同时,一元论却迎来注定的复兴,唯物主义和一元论的联姻显示了强大的化学反应,唯物主义在西方取得了流行的优势,行为主义、心脑同一论、取消式唯物主义、功能主义大行其道。然而科学越是发展,我们反而在“中心问题”的边界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哲学在与心理学姘居之后,反而再次向笛卡尔世界转向的原因,因为一元论没有能力将本体论带出“无间地狱”。
当维特根斯坦横空出世,不知道是他成就了多元论,还是多元论成就了他,但多元论者的宣言仍然具有普世意义:“二元论者宣称世界上每个事物必定适合两个盒子(心灵或物质),唯物主义者则宣称世界上每个事物必定只适合一个盒子,但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他们的观点呢?”一生与哲学相伴的本书作者唐纳德•帕尔默不由感慨:“正如大多数哲学任务一样,本体论的任务也还没有完成”。
就像康德、牛顿等这样站在人类思想巅峰的人物一样,当人类的认识来到“中心问题”的边界,“终极”将具化为宗教哲学,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中心问题”将有意无意指向同一个方向:是否有充分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存在或不存在,哪个上帝存在,哪个上帝不存在,对人类来说,上帝的存在与否意味着什么?人类在这个问题上也在“无间”中挣扎,譬如罗素,在罗素18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无神论者,他那时断定“第一因”的论证是无效的。然而当他在剑桥呆到第四个年头,他又成了有神论者,他得出结论说用其他方法证明上帝存在是有效的。故事还未结束,后来罗素又发现他的论证有缺陷,于是又回到了无神论,真应了《无间道》那句台词——“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显示了博学的一面,将哲学关于这一问题的各个流派做了很全面的展示,从本体论的论证到宇宙论的证明、以至目的论的证明、连同马克思的观点、弗洛伊德的宗教精神分析、宗教和进化论的纠缠、超自然主义、对宗教的意志辩护、宗教神秘主义、宗教存在主义等,为我们尽量展现了宗教哲学的全貌。但在最后结论部分,作者又相当克制,他并未顺势无视“无间”的存在,而是从同源观点整合的角度,说出了一个客观事实,即没有哪一项论证能够彼此整合,宁可留下悲观主义的尾巴,也不做乐观主义的强颜欢笑,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家。
◆ “只要男人好,要我做什么都行。”
上面的标题是《无间道2》里刘嘉玲说的,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这是最让男人感动的情话。这是让女权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恨得牙根儿痒痒的话,“犯傻犯贱”是她们的口头语,刘嘉玲的角色在片尾被杀,又让她们欢欣鼓舞了多少年。当年鄙夷这句话的女同学,貌似今天都过的不是很好,这个世界冥冥之中自有自己的运算机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心里打打小算盘就能赚的清的。刘嘉玲这句话永远会闪耀价值观的光辉,而噼啪乱响的小算盘永远不能与其相比。
价值论,哲学和世俗的桥梁,哲学家在这座桥上驻足,感受“中心问题”之河在脚下流淌而过,也在这座桥上“仰望头顶的星空”。我甚至怀疑唐纳德•帕尔默是一位新康德主义者,也许他真的暗暗继承了海德堡学派的观点,不然如何解释涉及价值论的部分占据了本书的半壁江山?从关于自由的哲学,到伦理学的两章展示,再到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再到美学,不仅丰富而且精彩。当然,这也许只是我自己有了怀疑主义的倾向,因为价值论在当代社会确实应该有更大的市场,而全书后半部的内容也达到了可读性的巅峰。
曾几何时,很多文青总喜欢将“自由意志”挂在嘴边,却不知道这涉及到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当德谟克利特开端了决定论的伟大体系,以“拉普拉斯的恶魔”之名著称于世的“天才”概念却给决定论埋下了辉煌的陷阱,当斯金纳将决定论推向无以复加的巅峰,我们知道非决定论终将与其划江而治。虽然“自由意志”那样有名,但其实非决定论包含的内容更加精彩,以至于大科学家海森堡渐渐变成了哲学家,最终直接写出了那本著名的《物理学与哲学:现代科学的革命》。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大师们手里攥着心理学的门票,却全部挤进了哲学的咖啡馆,因为哲学在当代已经关乎我们能否逻辑地续存。萨特的存在主义成了多少伪文青把妹子推倒的利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堕落的自由”又给多少朋克注入了信仰的吗啡,自由,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婊子。
善是什么?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有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之类的东西么?做有道德的人究竟有没有道理呢?不管作者如何用两个独立篇章来介绍伦理学的枝繁叶茂,我仍然固执地选择去做一个康德主义者。虽然唐纳德•帕尔默也承认很多当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人心甘情愿地称自己为康德主义者,然而就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康德的定言命令在许多方面仍然是对古老道德智慧的高度技术化再现,比如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如果某人那样对你,你有什么感受”。我想,其实这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也就足够了。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不应对道德怀疑论者表示鄙夷,休谟、逻辑实证主义者、文化相对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们至少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我们不可能发现道德的基础,请永远记住,虽然没有根基的房子会很糟糕,但道德永远不是房子那么简单。
前段时间读格伦•廷德的《政治思考》,其中的内容在唐纳德•帕尔默这本书里得到了两相印证,只是唐纳德•帕尔默更加全面地展现了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而格伦•廷德则得益于其对政治学现象入木三分的解剖。就像对“自由”和“道德”的看法,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也是“二律背反”的鲜活例证,最终我们会会心一笑:原来没有十全十美,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天堂留给上帝,价值论决定世俗的一切,说出“只要男人好,要我做什么都行”的女人才是真智慧、真性情、真女人。当全书在第365页讨论社会哲学的时候,坦然将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普通分支列入其中,并将马克思作为一名普通哲学家进行了客观地评价,我想对于我们,这是一本很开眼界的书。
佛家讲,只要身在“六道轮回”就不会有真正的解脱,你我业障重重,恐怕三生三世都还得继续轮回。少时不知愁滋味,长大后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才开始明白“无间”的味道。这个社会渐渐拉下含情脉脉的面纱,我们见到了她艳若桃李的面庞上,留在嘴角的那抹狞笑。英国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在《山民》中警告我们:社会群体在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类天性中更为邪恶的一面就将被激发,那是一个没有底线、自私而充满戾气的社会,孩子会被扯着耳朵提离地面,老人倒在地上也没有人会去搀扶,“无间地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为了留在心仪的城市,为了每天的柴米油盐,为了还在老家吃苦的爹妈,为了对我们一往情深的伴侣,为了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为了自己活着的证明,每天在忍受无休止的加班,忍受狭隘而卑劣的上司,忍受斤斤计较的同事,忍受大城市土著的趾高气扬,忍受不可理喻的房价,忍受毫无道理的雾霾,忍受挤公交地铁时身旁陌生人突然的暴走……“无间地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否认这个“无间地狱”的存在是徒劳的,哲学的作用不在于让我们否认现实,而在于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和态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开启自己的灵魂。读哲学、学哲学,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就像每个人都是未来佛,如果一个人从未就“无间道”中的那些“中心问题”发过问,他的灵魂恐怕必定会枯萎,那么这条“无间道”就是真正的“无间地狱”。我们要做的不是逃离这条没有终点的“无间道”,而是学会在这条“无间道”上好好活下去,顺便腋下夹本哲学书,如果旁边正在“釜山行”的丧尸不怀好意地问我们为什么去读哲学,我们只要回答“因为我是人”,这就可以了。
十四年前,《无间道》横空出世,迷倒了多少少年少女,那个时候大学内外还是一派莺歌燕舞:没房没车据说也是能结婚的,各种“门”还都是用来走人的,科比还是8号还不知道伤痛为何物,没人会特别注意一个叫什么C罗的年轻人,专家就是指在某领域知识最丰富的人,教授就是指在大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富士康的人们还在乐观积极地生活,学校周围的小旅馆还斗不过旁边的网吧,菊花也还只是一种花,顶多用来泡茶,它还没学会一紧……
下一个十四年呢……
“在探究哲学时,我们会感到仿佛已经割断了绳索,飘进了外太空的冰冷黑暗。”——尼采
但是人类终将在这冰冷黑暗中得到自我救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