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C➕02➕69 年轻真的是资本吗?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今天在走访企业的时候,忽然介绍到了公司最年轻的同事,小虎,98年出生的,2016年3月进入我们公司,当时刚刚过完2月的18岁生日,现在19岁。

我和几位年轻的企业家,虽然说年轻,但也是80后的人了,一起感叹一句,年轻就是资本啊!

可内心忽然有个声音,在我18岁的时候,可曾真正地意识到,年轻就是资本呢?或者说,我曾经的年轻是否创造了资本?

这周尹沽城老师的读写训练营的作业安排得是,写一本你最偏爱的书,以及为什么喜欢?

这个作业我思考了很久,忽然发现过去读过得那么多书都还给了作者,因为能让我印象深刻并且记到现如今的寥寥无几,而真正改变了我生活的书竟然是最近读得几本,而其中我用得最为得心应手的就是《把时间当做朋友》,非大家写作,属于畅销书,或者说没有尹老师说得那般符合文学的审美,但它的确对我影响最大。

恰巧,今天也和俱乐部的企业家会员们交流了一部分关于时间的认知,更有助于和大家分享这本书。

绝大多数人习惯把时间上安排得不合理,都定义成为时间管理不好,其实归根结底无外乎是因为无法管理好自己。

因为我们所有人每天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每个人的时间价值截然不同,所以从来不是需要管理好时间,而是需要管理好自己。

这本书里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读书有限,我不清楚到底是李笑来老师创造或者引用,但是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就是“心智”!

过去我们习惯讲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但在这本书,心理年龄上升到了心理智商,简称“心智”。

我不清楚别人是如何理解,我是这样理解这个词了,心理智商,不要去看所谓的情商、智商各种测试的结果,而去看一看自己的心智是否符合。

它不仅仅用在对时间的合理利用上,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得上。

比如:

对手机的依赖,不是你真的需要,而是你的心智没有达到合理利用工具的级别;

对父母的依赖,不是你真的无能为力,而是你心智上还认为自己可以像个孩子一样;

对孩子的期许,不是你真的渴望因为孩子过上怎样称心如意的生活,而是你心智上不想为你的梦想付出对等的努力而嫁接在孩子身上;

对时间的各种浪费,不是你不清楚时间的价值,而是你心智上还没真的理解可以如何创造更高的单位时间价值!

等等,还有许多!

综上,心智决定我们的行为!

看完这本书,我才真正陷入了对时间的恐慌之中。

我不得不感叹,为什么没有在18岁这样年轻的年龄有这样的认知,那时恐怕年轻就是资本,的确就是事实。

很显然,现在对于不太年轻的我来讲,我曾经年轻的资本未曾真正变成资本。

每当在各种微课、学习成长社群里相遇那些大一、大二的学生出没时,从来未曾后悔得我,是真的后悔了。

后悔未曾真的懂得时间的意义;

后悔未曾真的利用好时间;

后悔很多年过去了,一切还得重新开始!

书中有一句话,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

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死得!

的确,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死得!

可区别就是在活着得时间里,我们是否创造出了属于我们真正的价值?

而真正决定这个价值大小的,就是心智的力量强弱。

在这本书里,心智的理解让我明白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经历。

下一个影响我的,也是我最多和身边人分享的,就是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大脑所控制。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拿起手机,中止正在处理得相关事务,一阵梦游归来,发现时间过去了不少,这时,其实是我们的大脑舒适区的需要控制了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心智占了下风。

很多时候,当我们为自己不想做某些必须要做得事情找出无数借口时,是我们的大脑在舒适区命令我们不要让大脑太辛苦,我们的心智再次占了下风。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对身边最亲近的人都用各种不怎么样的沟通方式,是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对亲人可以不用太小心,反正怎样都是亲人,我们的心智直接跑出九霄云外去了。

最近看书习惯按照 原文 思考 行为的模式,所以很多书并没有真的从头读到尾,而是读到哪里认为可以修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可以让自己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就按照什么模式来行动,慢慢的让自己更好!

由此,我认为,当你懂得不断锻炼自己心智的力量让它愈加强大,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时,你的年轻才能真正变成资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YGC➕02➕69 年轻真的是资本吗?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