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一年,我最重要的三堂课

毕业一年,我最重要的三堂课_第1张图片
2015年6月25日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照

2015年6月26日,我从南开毕业,虽然大三时候已经在校外创业,但从毕业那天起,心态上才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社会人。1年过去,看到朋友圈里学弟学妹们在新一轮的毕业照片里笑得灿烂,突然意识到,300多天已经过去,当年的我们也成为了不同的人。这篇文章回顾了自己过去一年心智上的摇摆与成长,挑出了对我来说最关键的三个词,如果能给20岁出头的小伙伴们一些启发,更是再好不过啦。

1. 选择

努力很难,选择更难,但选择之后能踏踏实实得坚持下去才是难上加难。

人生不同阶段,难题各有不同。

上大学之前,难的是努力。人人都有清楚的奋斗目标,考好成绩上好大学嘛,但只有那些能在日以继夜的埋头苦读中坚持下来的孩子,才能收获更好的机会。

上大学之后,努力学习依然重要,但除了成绩之外,牛逼闪闪的人生还需要更丰富的履历。选修课,学术研究,社团组织,实习......我们的选择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精力的承载力,这时候“聪明”的选择比埋头努力更让我们接近目标。从小并没怎么接受过“选择”训练的我们,渐渐学着如何权衡机会成本。

毕业之后,选择更是琳琅满目。我们随时可以听到那些比我们跑得快的同龄人的故事:创业成名的少年英才,个性各异的网红博主,逍遥自在的“斜杠青年”......加上各类媒体对种种现象的解读,我们更容易给这些年轻人打上潮流趋势的标签,蠢蠢欲动得观望追逐。

当选择过剩时,常常难以权衡高下,此时难的便不在选择,反而是不被选择所困,重新回归踏实做事的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此处分享下我的经历。今年上半年,我先后从事了3份工作。从创业受挫到百度作业帮;在作业帮期间,接到过几家公司的邀请;最后决定重回创业阵营。可以说在这几个月间,面临了多重选择的难题。当时的感觉是这么多选择,难分高下,因此寝食难安,感觉自己未来的走向就掌握在这些选择手里了。但是在新工作进行几周后,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对当下的我来说,选择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不论是基本靠谱的创业公司,还是大企业,提供的机会与资源,对于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都足够用了

20多岁的年纪,天才凤毛麟角,如若说有过人之处者,鲜有能独自撑起一大盘局的,多数表现出来的也只是潜力而已。成长对于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不是做成什么事,而是将潜力内化为能力的过程。内化的过程夯实的是一脉相通的底层技能——比如严谨的逻辑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对万物求真求知的心态等等。这种夯实过程,可能你手上的很多选择都能提供,只要自己足够有心。从这点投射出来,对我的启示是,只要我踏实做一份工作,能够让我在底层技能上更加差异化,它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前两天看到一个更精准的概括——如果一件事情能够帮助你提升自我认知,那么专心投入,踏实去做,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这里的“自我认知”,可以从“是否加强了他人对你的认知”这个角度来判断。对公司而言,看是否让他人对你做的事情理解更清晰了;而对个人,就看是否让他人对你的评价更确切了:在他人眼里,通过做这件事,你是否思路清晰辩证,表达有层次,善于调节情绪,协调资源...?如果是,踏下心来继续好好做。

还有人说,我做的事情不是我喜欢的,怎么办?

其实20来岁,很难说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是什么,但是你可以清楚得知道有哪些技能和认知,是你需要提升,从而能在未来帮助你完成所谓的事业的。

与其费心思琢磨“我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不如先扎进去,让自己成为事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万法同源,万川映月。认真做,结果都一样。


2. 好奇

一切障碍都是认知的障碍。

说完了选择,再聊聊选择之后的修炼。工作这一年和很多人聊过天,但发现真正“有趣”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不为“容易”的假象迷惑,求知求真,对“真象与本质”保持好奇与孜孜不倦得求索。而与之相对的,是更多人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如果仅仅是日常闲谈,听者其实并不在意这两者的区别,但是不同思考过程对说者自身的影响,随着时间积累却越来越大。

记得魏则西事件讨论得沸沸扬扬的那段日子,最开始几天,朋友圈和自媒体感觉像炸开了锅似的,理性人化身愤青,评论几乎压倒性得都在指责百度,极少有思考整条利益链条和其中最大责任方的。两三天后,才渐渐有一些理性的声音,探讨事件涉及的各个角色,用事实求证责任归属。

魏则西事件已经和诸多社会热点事件一样,过了就被人遗忘了。但同样是谈论与思考,前后两种方式给谈论者留下的痕迹却不一样。前者只是满足了一时参与舆论的快感而已,而后者却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深层查证,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又加固了一层。

这种差别,我理解为是认知的差别,前者认为现象即事实,媒体导向即事实;后者却愿意突破现象和舆论构建的认知壁垒,直捣“事实”背后的制度根基,商业竞争与人性。

毕业这一年,我对这两种认知方式带来的差别,也深有感触。自己经常也会对信息和知识不求甚解,了解到一点东西,就着急“卖弄”出去,换取到一点社交价值也是欣欣然自喜。但是谈论完之后却感觉到依旧空虚,那个自以为了解到的知识,还像一个巨大黑洞一般,瞪眼瞧着我,我却依旧看不懂他。流于表层的知识,既无法让我在看待事物时更理性;也指导不了往后的决策。这个时候,知识就像一个伴侣一样,你不真诚,他也报以假象。

知其然容易,但知其所以然,却需要极强的好奇心与勇气。信息网络中并不缺少现象与新闻,稀缺的是对现象剥洋葱一样的拆分与解读。可是如果凡事都要刨根问底,岂不太耗时耗力。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当我探寻信息的根源时,会惊讶得发现,知识的底层,竟然都是一脉相通的(事实也是,知识学科的分野也就是启蒙运动之后的事,但在此之前有很多像达芬奇一样的通才并不是偶然)。30年前的新闻,背后的逻辑也可以用来解释今天的头条;一个巨头陨落的教训,也可以指导初创企业的创新。每当我把知识挖掘到这个层面时,才真切得体会到“知识”这位伴侣带来的持久快乐。

打破认知假象,融通知识的底层根基并非易事,而所谓牛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也正在于此了。


3. 诱惑

那些分分钟让你沉沦的,都在延缓你成长的步伐。

毕业这一年,第三堂课是如何和诱惑共处。

诱惑对20多岁的成年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词,从小老师家长就教育我们,要适时对诱惑say no。但是学生年代,诱惑的处理有独特的语境,第一经济不独立,生活费还得依赖爸妈;第二,时间不独立,至少逃课的话肯定得被捉回来做思想工作;第三,见识有限,花花世界跟一个穷学生还搭不上什么边。这时候我们不太可能任性得挥霍钱或时间。

但毕业之后就迈入新天地了,经济上,比学生时代多出来十几倍几十倍的生活费;时间上,我花在哪谁也管不着;见识上,我们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窥探到这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时候,我们发现很多欲望难以自制,总想将金钱和时间花在能给我们带来及时快感的事物上。对女生,可能是跟随街拍达人的时尚节奏买买买;对男生,可能是与游戏相伴度过长夜漫漫。

但是,当女孩从购物app里抬起头,当男孩的游戏突然断电,那种沉浸其中带来的畅快,很快就衰减了。这就是诱惑的本质短期给我们带来高“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快乐,想象或是虚荣。但收益的半衰期也是极短的,过程一旦结束,“收益”也几乎随之结束。

买买买和打游戏,都还是比较初级的诱惑,但生活中,还有很多“精装”的诱惑难以识别。与那些初级诱惑带来的瞬间空虚感不同,这些诱惑会让你误以为获得了丰厚的长期收益。比如说,旅行于我,就是一个“精装”的诱惑。你们可能会奇怪:旅行难道不是长见识的好事嘛,怎么成诱惑了。如果参照上面说的诱惑的本质,就很容易理解,当旅行带来的收益半衰期非常短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诱惑。

过去一年,我花了大笔银子在旅行上:曾在巴厘岛享受水疗spa,在大都会看木乃伊,在东京品尝最纯正的天妇罗...美其名曰行万里路长见识,但回来后一反思,只是长了“见”,并没长“识”。一是因为在目的地停留时间太短,难以窥探到全貌;二是本身不具备理解当地风貌历史的知识。真是应了那句话:“看书太少,走再远只是个邮差”。再加上这种旅行开支在我的收入中占比很高,实在还不如在家读几本书来得实在。与其说是学习,更多还是走马观花。当时挺high,回来还是原来的自己。

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带着冠冕堂皇的包装,但实际带来不了长期收益。比如一些耗神耗力的社交活动或重金购买的培训课程。在这一年中,我也渐渐学着识别、过滤这些选择。标准就是上面提到的,判断收益的半衰期,十分方便受用。当我忍不住要将大笔时间或金钱投入一件事情上时,会先暂停,思考一下这件事情带来的收益半衰期有多长,是不是很快就衰减掉了。如果是,要么cut掉,要么给这件事设定一个时间和金钱上线,当要触线时,立即叫停。

目标太远,时间太短,那些只能给我们一时之快的事物,先让他们靠边站吧。

这就是毕业一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三堂课——经历了困难的选择,面临过认知碰壁后的空虚,也跪给过难以抵制的诱惑。明白了20几岁的年轻人,尚没有建立起独挡一面的技能之前,没有所谓最好的选择,尽可能打破认知壁垒才是第一要务。在此过程中学会不被诱惑左右,是加速成长的必修课。

最后,祝愿所有16年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心有所愿,亦随所愿~~!


一个一心想借助知识和互联网改造世界的姑娘。90后连续创业者,19岁到23岁,累计服务上百万用户。读书、对话、创业,这里有我的好故事与你共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一年,我最重要的三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