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那些事:生活大课堂,家务小能手

1.

生活,是学校之外的另一个课堂,有很多好玩又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钻研学习。在Q妈的耐心指导下,晴妞经过反复练习,竟然过关升级渐渐变身家务小能手。

不但拥有了诸如削果皮、擦皮鞋、烤蛋糕这样的个人技能,还学会了分析问题,权衡利弊,修改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更在各种家务劳动体验中获得了无数快乐。

亲手来团糯米团子

无比热爱美食的小吃货晴妞,最喜欢和Q妈一起制作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像冰糖山楂、微波炉烤地瓜、电饼铛牛排、一分钟蛋糕等等,且不管滋味怎样,都会欢欢喜喜吃下去。

某天,她决定尝试,全程自己动手制作糯米团子。

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是周末,我准备做一道好吃的点心——豆沙糯米团子。先把粘米、大黄米做好的粘米饭晾凉,再用勺子把煮得熟烂的红豆加糖压成糊糊,就可以开始包饭团了。先用勺子盛一勺粘米饭放在手上,把它按平,在里边放些豆沙馅,再把它揉成圆球放在盒子里,加上白糖,一个香甜的粘米饭团就做好了。我把饭团带到学校,中午的时候和好朋友一起吃,大家都说:“真好吃,下次多带点。”我可开心了!”

在家务劳动中,手工制作食物可以锻炼孩子手部小肌肉的各种精细动作,这有助于孩子握笔写字画画的能力提高。同时,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满足感,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美女私房菜,pose我最帅

切菜,也是晴妞经常做的家务活。她常常把这件事当成游戏来玩,结果就是切出来的片厚薄不均,块形状各异,丁大小不同。Q妈强调了好几次,如此形状不同的菜下锅,容易烧的大块还生小块已烂后,晴妞努力调整,刀工渐有进步。

她又在切菜游戏中,开始另一个方向的探索,尝试美食栏目主持人的模仿秀。

这天Q妈做晚饭,安排晴妞把要用的配菜切成指定的形状。她高高兴兴洗了手,戴上Q妈给她做的卡通围裙。拎着她的专用小菜板、小餐刀,爬到高高的吧台椅上坐好。开始一板一眼的切黄瓜丁、素鸡丁、胡萝卜丁、土豆丁、葱花。再把切好的菜,分别放在Q妈为她准备的水晶碗里。

切切玩玩很开心,晴妞一边切菜,一边模仿美女主持人沈星的口吻:“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做的这道菜叫做炒五丁。喏,这是配菜,我们已经全都切好了,下面先开始炒肉丁。”

边说她还边做个请看锅里的手势,Q妈一边忙着往锅里倒调料翻炒,一边回应晴妞:“好的,给美女主持一个特写,然后把镜头拉回锅边。”

晴妞立刻面带微笑,摆了个自以为很漂亮的pose。剪刀手,八字下巴齐上阵,玩的不亦乐乎……

在家务劳动中,切菜的难度系数相对提高,需要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否则就有切到手的危险。而且,要达到快速均匀的技术层面,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细微感知的调整,这对孩子的脑部发展很有帮助。

擦皮鞋的小技工

擦皮鞋是一项简单的家务活,想要干好却不容易。Q妈给晴妞讲解示范了几次。先用抹布擦干净皮鞋上的灰泥,晾干后,把适量鞋油挤到鞋面上。左手托着鞋,右手用鞋刷的小刷头均匀涂抹各处,之后再用鞋刷的大刷头反复擦拭,直到鞋面发亮为止。

晴妞认真的按步骤做下来,仍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纰漏。不是某处泥巴没清理干净,就是鞋油挤得过量,只能再找双鞋来擦。

最有意思的一次,晴妞的鼻尖脸颊蹭的乌黑油亮,转过头对Q妈说话时,就像一只无辜呆萌的小浣熊蹲在地上,逗得Q妈捧腹大笑。

多次练习之后,晴妞的技艺越来越熟练。完全做到手净、鞋净、地净且快速优质完成任务,晋级擦鞋小技工。

这种包含专业技能的家务工作,需要孩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出现的状况,为求完美,对自我要求不断提升。动手动脑,尝试各种改进方案的过程,就是孩子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那些事:生活大课堂,家务小能手_第1张图片
Q妈给晴妞亲手制作的卡通围裙——美羊羊


2.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呢?

放手让孩子尝试,容忍所有错误。

1.5-3岁期间,是儿童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敏感期。用游戏加强肌体训练,可使左右脑均衡发展。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可促进手部发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还可增长智力。

此时,完全可以开始孩子的家务活动训练。

两岁的晴妞,负责每天饭前端碗、饭后收拾的工作。因为操作台比她还高,有一次,她直接把碗扔到水池里,导致碗摔碎了。此后她每次收拾碗筷送去厨房,都会一字排开,长龙一样摆在操作台上。Q妈洗碗看到这样的情景,总是忍不住哑然失笑。

更好笑的是,晴妞帮Q妈摘菜。青椒掰块、豆角摘筋、剥葱剥蒜,她都做得非常出色。有一次,却按照摘芹菜的方法,把香菜剥成一根光杆交给Q妈。换来了Q妈的一阵大笑,她却懵然不知这笑从何来。

当然,每一次错误都来源于经验不足。只要父母给予更多的耐心、细心、包容心,孩子都会在经历后成长。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是成功之父。

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适时点拨。

小学二年级的母亲节,晴妞早早起床给Q妈Q爸准备早餐。只是Q妈Q爸坐在桌前,准备开饭时才发现。三个包子没热透还带着冰碴,水煮鸡蛋是溏黄,没有粥,只能喝热开水。而且饭明显就不够三个人吃。

Q妈首先表扬,晴妞体贴父母的表现。再指出,她对每个人的饭量预估不足,造成的失误。提示她,做饭的总体规划,要在营养搭配,口味数量上多方权衡,才能做出一顿完美的早餐。

同时,Q妈针对此事,和晴妞进行了一次20分钟早餐任务的计时演练。晴妞手忙脚乱却仍未完成,急得大叫:“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Q妈趁机给她讲解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并现场演示。

蒸速冻的肉包子、玉米15分钟,期间淘米煮小米粥15分钟,搅拌粥的间隙切黄瓜丝、拍蒜、拌调料7分钟,香肠切片煎蛋6分钟。可见,在20分钟内是完全可以端上桌包括主食、粗粮、粥,一荤一素两个小菜的美味早餐的。

孩子在动手去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与调整的过程,可以让孩子更加坚信自己的力量。而父母适时点拨的助力,让她们愿意转换角度,逆转思路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受益也可惠及学习。

全家人一起快乐做家务,才能让孩子习惯成自然。

从小,在家务劳动中,晴妞都不是旁观者。

Q妈洗衣服,Q爸负责晾晒,晴妞负责运送,偶尔还可以给Q爸帮手。去超市购物,晴妞帮Q妈写购物单子,帮Q爸查看保质期,计算总金额。结账后Q爸搬运,回家后晴妞分类摆放。

在一篇日记中,晴妞这样写道:“家里大扫除,分工之后,爸爸一边打扫卫生间一边念叨:“你们谁都没有我能吃苦。”爸爸是自吹自擂型。我爬上爬下,把玩具收好,把书摆进书柜,拿抹布擦地,我是勤劳小蜜蜂型。妈妈放着萨克斯曲,听着音乐叠衣服、换床单、收垃圾,妈妈是享受劳动型。”

参与家庭活动,拥有一份平等的话语权,让孩子更有责任感。她会自然而然的确信,做好自己的内务是份内之事。

3.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 20 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 15:1,犯罪率是1:10,前者收入比后者高 20%,而且婚姻更幸福,离婚率低,家庭幸福度高,心理疾病也少。

这说明,一个人的家务劳动能力强,生活技能高,独立生存的能力就强。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自然会对生活充满自信心。面对种种困难,首先会想到如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放弃,视而不见。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0.2小时,即每天仅12分钟。

城市里的孩子,家务劳动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因为,他们正奔波忙碌在各个补课班之间。其实,父母们实在是有些本末倒置。

当孩子养成自觉的劳动习惯,锻炼出强大的动手能力。做事有条理,注意力稳定,合理安排时间,懂得分析思考。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怎么会学习落后?做为父母还需要为孩子忧心吗?

能做事即会做人,因为做事踏实肯干,肯钻研不放弃的人,做人也会重诺守信,勤勉担当,赢得众人的尊敬。


声明:晴妞Q妈所有文字作品均为本人原创,图片有原创也有临摹,已委托法律法律机构进行保护。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那些事:生活大课堂,家务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