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最后能成功吗?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汤问》

语文教科书上的愚公移山故事众所周知,寓意是只要人坚持,有恒心,哪怕移山这样天大的事也能完成。可落在现实层面上,愚公真的能移山成功吗?

且看愚公对智叟讥讽的回答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假定“子子孙孙一定能继承他的意愿”,如蝼蚁挖山般最后肯定能成功,那就这个假定来分析一二。


1. 子孙未必会继承他的意愿。“数典忘祖”一词提醒着我们,后代不一定都记得当初先辈们的雄心壮志,可能褪色成了“红二代”,虽然心中还残存着那份理想,但那也只是理想罢了,说说而已,谁又会当真?挖山毕竟是一件苦事情,头几天兴奋可以,可是之后看着巍峨高山而一分未动,再看看周边花花世界,那么有些人就会离开挖山队伍。谁愿意来糟这份罪?【理想最好是近期的,能较短时间内实现的,否则后来者不一定会循着先人足迹继续走下去,反而可能成为重度拖延症患者】

2. 子孙除了挖山就不能再有其他追求。挖山需要全族人都投入大量体力和精力,如果某一子孙不喜欢挖山,而是希望绕开山进城去学画画,怎么办?是要强迫他放弃自己的爱好而投入到挖山队伍中,还是会任由和他一样有不同理想的人丁离开?我能想象的是,他会被族中长辈叫到愚公的遗像前跪下,让他痛哭流涕中反省自己的“不孝”。【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理想不能绑架其他人或者下一代人的理想,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权利,全世界只有一个理想,岂不很无聊?】

3. 子孙们挖山时不一定会团结,反而可能矛盾重重。挖山作为一项需要历代族人毕生奉献的事业,族人间的团结是必须的,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不同意见,彼此之间可能会因此而产生矛盾与冲突。举例而言,在线路选择上可能有多种意见,如何协调是一大问题,若是因线路选择而涉及到拆迁祖屋,更是难上加难。【理想的实现可能有多条路径,不能因为路径的不同而污蔑他人为“修正主义”,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谁也不比谁更加“道路正确”】

4.子孙中间可能有搭便车或者磨洋工的人。挖山对于大家都是好事,像郭德纲说的“Wifi信号会更好”,但如果不用自己里,能搭个便车岂不是更好。现实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农业合作社这一反面例子,干多干少一个样,就让“三八红旗手”和“劳动模范”这些“爱出风头”的人去干吧,我们在旁边帮忙吆喝两声就行了。如果没有合理的奖惩机制,只会越来越多的人喊个到而已。【对于理想的实现,有人积极有人消极,那么胜利果实如何分是个问题,是家家均分还是论功行赏?】


愚公是个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他或者他这一代人的理想,去付出,去努力,去坚持,这份勇气值得后人敬佩。但也正是因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而忽视了现实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认为单纯凭借人的意志和勇气就能完成移山这件事,简单化使他们众志成城而觉得理想就近在眼前,但却不知那一步之遥的路途是多么的艰难而曲折。

所以故事的结尾是“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移山最后靠的还是神力,因为现实中愚公真的不一定能移走那两座大山,“勇气可嘉,谋略不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愚公移山最后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