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新那么难?

今天玩手机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看Filpboard,却越来越少上Quora?

记得之前用Quora的原因,是听说这是国外的知乎(其实是知乎模仿它的),希望这个软件能够让我看到国人思维与外国人的思维的差异性。

但是后来用了Flipboard,却对这个将各类门户网站的新闻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形的新闻软件着了迷。它包罗万象,同时又比腾讯新闻真实,比凤凰青年丰富。

然而用久了之后,我却发现,我越来越宠爱后者,越来越少打开前者。究其原因,除了在工作上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少了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相比起Quora的讨论式学习,我更能接受Flipboard的输出式学习。

无论我们怎么谩骂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伤害,长达十六年的教育终究在我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决定了我们接受知识的方法,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自学和吸收的效果。

比如在国外,很重视课堂的互动。他们的互动并不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一言不发地听,而是强调不同人的思维在碰撞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宁可激烈讨论,不可盲目灌输。

于是Quora上的老外喜欢对什么问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而倘若是中国人上去答问题,则会发现大家的观点几乎都是一样的,前者所说的,正是后者的观点,读起来丧失趣味,而且没有亮点可言。

所以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微信公众号能够如此红红火火,普通人也可以涉足,而知乎则偏要精英群体才能驾驭。其实不是后者故意抬高逼格,只是有独树一帜的观点的人本来就属于少数,而这类人又往往能够在适合的领悟做出成绩罢了。

而前者,则是典型的输出式教育,它讲求写作者对阅读者的情感教育和思想教化,重在教导人怎么怎么做,而不重于询问群众内心的想法。有时候公众号们为了达到互动效果,也会鼓励群众分享自己的故事。但这又变成了阅读者对写作者的单向输出,本身没有平等的对话可言。

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符合了广大接受中国教育的群众的需求。公众号写作,很难找到标新立异的观点,一来大家都习惯了别人的有意灌输。推文们往往像一盘菜一样被摆上餐桌,读者们犹如食客般,根据自己的正反牌进行打分。

结果往往只有正面或者反面。

二来写作者们和阅读者们都早已对获取知识的方法深谙于心,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分析批判。在种种能够清晰分类的思维方式中,人们所做的往往是判断真伪,评价错对,找到合适的突破点,然后再把文章的立场变成自己的立场,把文章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

却不会去想,这前人的智慧结晶还有没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于是人们的观点走向了千篇一律,越是习惯于用灌输的方式来学习的人,就越是没有独立的精神。

因此有时候读得书多并不是一件好事,除了缺乏思考这一人人都会下意识想到的原因之外,更多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方式决定了我们会有这样的思维模式。

甚至更糟糕的是,很多人一辈子只愿意,又或者说只有机会去接受这样的教育,并深谙其道许多年,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博览群书而思想空洞的人。

因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出国梦。用外界环境来改变思维方式固然有其可行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意识到教育所带给我们的副作用,并有意识地去扭转,会不会在环境真正改变之前,就改变了自己的内心以达到跟出国一样的效果呢?

诚然,我们的教育没有教我们如何主动捍卫自己的想法,如何在激烈的碰撞中形成一套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它更没有教我们对前人的学说也要心生警惕,去怀疑而不是全盘接受,去整合而不是照搬套用。

但是当我们终于遇到与自己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时,能不能放下偏见不去抗拒,鼓起勇气去尝试和改变?这个过程意味着辛苦,但是能否把握好这个节点决定着我们往后的思想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最后,回答题目这个问题。为什么创新那么难?除了社会的不认可,前人的打压,旁人的嘲笑等众多外界因素外,我认为习惯了输出式学习而不自知也是国人难以做到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学习模式如若毫不察觉,将伴随着我们一生,让我们只能对现有的东西修修补补,又或将他国的经验拿来如法炮制。

而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意识到并逃离这个输出式的学习,那么创新精神也会大大提高。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给每个人分发一张画好的画,让他们进行临摹,临摹得不像还要批评惩罚。只需要让他们各自挑选工具,讨论彼此想画的东西,将讨论中产生的想法画下来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创新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