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怎么赚钱?谁监管他?

一、国内保险公司的经营种类和方式

在携程买过机票的朋友,也许买过那些搭售航意险的机票套餐,这些航意险背后就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携程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

在淘宝买过东西的朋友,付款的时候有个选项是问你要不要运费险,那么这个运费险背后也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淘宝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

在我国境内经营保险业务、不管是销售保单给自然人还是企业,根据保险法,必须持有保监会批准的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并接受偿付能力监管所以从申请成立那一刻起,保险公司就要接受审核,审核通过才能被允许开展保险业务,套用一句歌词“保险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

外国保险公司想在我国境内经营保险业务同样也得拿牌照,比如英国保诚在中国与中信集团各出50%股份成立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的保险牌照允许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

根据业务类别大致有4种牌照: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其中前3种牌照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所以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公司只分为两种:寿险(说人身险、人寿保险也是一个意思)公司和财险公司。

精算实际也对应分为寿险精算和财险精算。保监会也分别有人身险监管处和财产险监管处监管这两种市场。

以大家熟知的“中国平安”为例,“中国平安”旗下有非常多的业务,其中由“平安保险”负责集团的保险业务,而平安保险实际再分为: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平安养老和平安财险四家保险子公司负责。这四家公司各持有一块牌照,也就是中国平安一共有持有4块牌照经营保险业务。每家子公司都需单独接受偿付能力监管,集团还有总的偿付能力监管。

如果你买了平安的车险,那一定是平安财险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财产险牌照,你保险合同上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财产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如果你买了平安的重疾险保单,那一定是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和平安养老主要是团险业务,为方便讨论这里暂时忽略)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人身险牌照,你保险合同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你买了车险要理赔,肯定是找平安财险索赔,即使你找平安人寿,虽然他们都是“中国平安”旗下的,但肯定是不会理你的。

但是财产险公司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允许经营短期(即保险期间为一年期及以下)人身险业务,这是和人寿保险公司经营范围重叠的。

当然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只有一块保险业务牌照,要么经营人身险,要么经营财产险。

刚才特别提到了保险公司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这是受益于目前社会的互联网化,网上现在出现很多所谓的互助保险、众筹保险、抱团保险等等,打的都是更便宜和更方便的保险的口号。

然而,这些组织全部都不接受偿付能力监督(需要注意保监会是允许设立相互保险的,但是相互保险也必须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网上互助保险很多都是冒名相互保险,不符合保监会相互保险的定义),差不多是野鸡P2P之于银行的区别。他们不接受偿付能力督导意味着如果你上错了类似e租宝这类型的坑,或者到最后发生理赔他们没钱赔给你,我上面和你们说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保障基金还有那些精算师们都不能在你被坑的时候帮你一把。你只能找个地方拉横幅申冤去了。

保险牌照目前是稀缺资源,保险公司牌照是非常值钱的。

尤其是安邦保险、前海人寿等在二级市场和海外并购上屡屡弄个大新闻,让大家知道了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各种妙用。据说各种在保监会排队等批牌照的公司目前超过了100家!

但是,保监会对新保险公司批筹一直持非常审慎态度。一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虽然保险法规定至少要有2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但现实中没有20亿以上真金白银是很难办成这事的。而即使这20亿元不是问题,如果出资股东背景鱼龙混杂,那拿牌照一样不会是容易的事。

二、保险公司的赚钱方式

保险公司有三个利润来源,专业术语称为三差:死差(发生率差)、利差、费差。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如果这个产品还是分红险,那么这些利润的一定比例也会作为红利支付给保单持有人,这也是你们买分红险时看到所谓红利演示里面的最后真正能到手的红利。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利差,而且是大头!!!其次是死差!最后才是费差,而且很多公司其实是费差损!

这是因为目前死差的根源,比如死亡率或者波动稍微高一点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其实都相对比较稳定了,保险公司能很好的预期,实际发生的概率和预期发生的概率不会相差非常大。而且,保险公司经常会把这些发生率风险通过再保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

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储蓄性产品”,储蓄性产品的风险保额比较低,打个比方,可以简单认为,1000元保费只能买回来1200元保额,因为保费的大头,比如其中的900块都要用于投资,给你带来投资收益的,而只有50块才是为你带来真正的保险保障,那么丁点保费占比可想而知死差贡献有多少。现在市场以“储蓄性产品”为主,利差对保险公司利润的贡献非常大。

这时会有人问:现在既然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了,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同时还有不少人埋怨中国保险公司理赔太差,甚至同样一个保险责任(比如旅行中的境外救援、癌症理赔),同一个保险集团下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竟然还有两种处理手法等等。

而现在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投资收益,他“故意”少赔一百单可能比他把收益率做上去0.01%都不如。还要冒着被你们上访、拉横幅、涂鸦、责骂、殴打、砸营业部等等风险,就为了省那么点钱,有必要么?

而且现在一个风险管理良好的保险公司都会为自己的承保风险进行周全的再保险安排,很多时候理赔的大头是背后的再保险公司兜底,又不是保险公司掏钱,为了更好的知名度,他还乐意赔呢

只要符合保险条款中保险事故定义的理赔,无论你买的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保单,保险公司一定会赔,槪无例外。各地保监局也会提供消费者保护机制,你们可以上保监会官网查找您居住所在地保监局的联系方式,在有纠纷的时候,这个是比直接找保险公司客服更管用的方法。

但是,还是请注意你的理赔必须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比如你不能拿原位癌的诊断证明去找重大疾病保险索赔,因为重大疾病保险中恶性肿瘤的定义已经明确将原位癌排除在外了。精算定价时,你的保费也不包括原位癌的发生率。市场上有额外保原位癌的重大疾病保险,但是保费肯定会更高,一分价钱一分保障。

很多人觉得诸如重大疾病保险中的定义实在“繁琐冗长”,但是正是因为“繁琐冗长”,才能保证疾病的可量化性,大家才能在实务中进行鉴定操作,进一步统计出发生率进行保险产品的定价。而且重大疾病中的最基本的25种重疾的定义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发布的,并不是某家保险公司随随便便说了算。

也正是这样”不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是保险公司理赔部门最经常做出的拒赔理由,也就是这种“拒赔”经常莫名造成保险公司故意不赔的形象。所以很多情况下,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没有仔细看合同,花那么多钱购买保险,一定要了解清楚。

很多人会说保险条款太复杂,看不懂。其实看保险条款有一个窍门,很简单,就看保险条款里“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那两节即可,任何保险公司任何保险合同都有这两节,其他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

三、保监会监管保险公司的方式

国内监管保险行业的机构是保监会,全称“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监会银监会一样都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但还是事业单位,而央行直接是正部级单位,实质是副国级部门)。

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购买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

这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包括最顶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以及保监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我们保险界常说的“天条”。

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保险业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

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换句更直白的话说,中国的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或阪神大地震为50-100年一遇,或者各种股灾),没有例外。

所以,不要提到中国金融业总觉得我们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在什么纽约伦敦面前我们抬不起头,我们金融业也是有领先全球的时候!

偿付能力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最低资本),如果低于150%,保监会就会采取措施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督,如不能报批新产品等。所以保险公司要自己想办法把偿付能力提高至150%以上。如果回不去,也尽量不要再去跌破下一档安全线100%。否则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可行方法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这些“可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增资、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比如创业板股票等等。

偿付能力可以通过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信息披露栏目查阅,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也属于重要的偿二代监管环节。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天朝这种官僚机构,吹的都好听,实际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实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因为在全世界包括中国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由精算人员专门负责,这就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合规性和专业性。

在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工作及其他精算相关工作(如产品定价等)全部由精算人员执行,并得到总精算师审阅并签名同意后上报监管,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保监会相关规定中法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不是随便张三李四都能去干的。

为了保证专业性,包括总精算师在内的精算工作人员都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考试并持有精算师认证。一般人员也至少会过几门,并且以考出精算师资格为最终职业目标)。

就专业认证难度来说,考出一个FSA(北美精算师认证)的时间平均是考出CFA时间的三倍。而精算师认证中的FIA(英国精算师认证)更是普遍认为难度是FSA的两倍!如此艰难的精算师考试就是为了确保精算人员能具备合格充足的专业知识以解决各种实务问题。即使考试通过,每年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继续教育以保证精算师跟紧最新的精算技术和保险监管发展。

但你此时一定会想:不就考试难一点么,高分低能的人多得是。这样想你们就太小看精算师的工作了,精算工作者接受保监会、精算师协会和公司管理层三重监督三重压力不说。在中国,监管机构有权力是可以终身追究你曾经的工作错误的!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are.精算师中的佼佼者,各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是有可能被终身追责的。

因此,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执行人员来看,中国保险公司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非常可靠安全的。

不过还没完。光有健全的保险监管和专业人员等,还是会有人说这些都是虚的,那就来点实际的。我谈的当然也不是营销员常说的中国保险公司不会破产这些。这其实是错的!因为根据我国保险法,中国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倒闭的!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句,在中国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会倒闭。新闻里面偶尔出现几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在业内不算大新闻,实际上在写这篇文章的2016年1季度末甚至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对的,是负数,也就是技术上来说,资不抵债。但是再提醒一次,即使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他们这些保险公司离真正意义的破产还是实在太远了。因为能开保险公司的股东们都不缺钱,还有那些觊觎保险公司牌照的人想借机掺和的也不缺钱,随时可以注资。

但是如果万一,如果万一保我保单的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

如果真有保险公司破产,还有保险保障基金来保证保险你的保单安全!

和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一样,中国还有一个与这些不同类型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东西,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这个中保基金或保险保障基金前身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是我国金融业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

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保监会可以指定已经破产的保险公司的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同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会提供救助,以人寿保险为例:

 第二十一条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

以上的救助标准是非常仁慈的。而且,中国银行业同类型的保障机制-存款保险2015年才正式实施,每个账户赔偿50万封顶。而在无数人觉得买保险要比在国内好的香港,从2001年提议成立和我们类似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PPF)至今,事实上还处于纸上阶段。而且鉴于目前香港立法会的特殊情况,未来5年正式推出这个东西都非常难。也就是香港目前是没有保险公司破产消费者救助体系的。

救助破产保险公司并不是保险保障基金唯一用途,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

(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

直到目前为止,保险保障基金一共真正出手过两次,都是为了舒缓保险公司的经营乱状。一次是为了新华保险,另一次是为了中华保险。这两次出手后保金最终都全身而退,这两家公司现在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保金退出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A股仅有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之一。

所以有人说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其实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才是。

现在保险保障基金规模将近700亿了,主要来源于各位购买商业保险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人会说目前700亿的保险保障基金规模也不算很大吧,国寿平安这种市值都好几千亿了,你们救得了最大的那几只巨无霸么。在救援制度下700亿实在绰绰有余了,新华保险其实就是巨无霸了,保金当年照样能救。保金前几年都觉得自己钱太多,因此还特意降低了保金保费的缴纳比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险公司怎么赚钱?谁监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