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

炒股,是一种非常诱人的投资,也可以说国家认可的赌场,或者说是一场游戏。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股民数量过亿,其中亏损比例高达81.52%。

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_第1张图片
股民盈亏状况(图片来自网络)

参与股市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亏损的原因是什么呢?市场不健全?庄家?无良机构?......看起来都是,但如前所述,亏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自行负责,毕竟没有人逼着你去参与股市,这是可能盈利的基点。

那自己的原因是什么呢?人性的贪婪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克服贪婪的办法是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严格执行,很多人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却不能严格执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这样解释:当你买入了股票之后,你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而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认知不和谐

认知不和谐(Cognitive Dissonance)又名认知失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 1919-1989)提出的重要理论,指当一个人的两种知识、观点、信念或情感(“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

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_第2张图片
利昂.费斯汀格

1934年印度地震之后,灾区之外谣传更大的灾难即将到来。我想这些谣言也许是“焦虑合理化”----证实自己挥之不去的恐惧是一种合理的认知。从这点出发,我提出了减少失调理论----让你对世界的看法与你所感所为保持一致。

----利昂.费斯汀格

费斯汀格的理论来源于紧随1934年印度地震后广布全印度的谣言报道。谣言预测:在灾区之外还会有地震,而且规模更大,波及范围更广。这些传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费斯汀格很奇怪,人们为什么要传播如此具有毁灭性的耸听危言。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想到:也许谣言并非增加焦虑而是确认焦虑。也就是说,即使住在危险区之外,这些人仍然非常恐惧。这样就产生了认知不协调:对自身恐惧的认知与缺乏恐惧科学证据相抵触。所以散播将有更大地震的谣言就能确证他们的焦虑,减少他们认知的不协调。他们是先有感觉和行为,然后再设法将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与之相吻合。

认知包含两类认知元素:一是关于自身特点和自己行为的知识;一是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

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3种:无关系、协调一致的关系、不协调的关系

如果两个元素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一个认知元素对另一个认知元素就没有什么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无关的关系(relation of irrelevance)。另一方面,如果认知元素之间以某种方式相联以致于一个元素对另一个元素意味着什么,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有关的关系,这种关系或者是协调的,或者是失调的。

费斯汀格举例一个例子:一个人与职业赌博老手玩游戏,一直在输钱。继续游戏与对对手的关系的认知是失调的,但如果这个人想要输钱,那么继续游戏就与对对手的关系的认知是协调的。

认知不和谐理论很简单,但它的应用范围很广。这一简单的理论和某些基于它的惊人预测已经引发了几千项研究。

我非常惊讶的是,认知失调理论在发表40年之后,看起来仍然像当初一样有力和有趣。

----社会心理学家 Jack W.Brehm 1999

失调的程度

并非所有的失调关系具有同等程度。费斯汀格指出,两个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是这两个元素对于个体的重要性的一个函数。无论两个元素如何地不一致,不重要的两个元素就不可能引起严重的失调。相反,如果两个元素很重要,他们之间所产生的失调程度就会相当严重。在元素的集合中完全不存在失调的情况十分罕见,一个特定的认知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整个失调程度取决于该元素处于失调关系的其他有关元素的加权比例。

失调的结果

当认知不和谐出现后,也就是人的心理上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潜意识的“保持心理平衡”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形成了减少不和谐和避免增加不和谐的压力,这种压力所产生的结果从认知改变、行为的改变、选择性接触信息和观点上表现出来。

认知失调会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失调造成心理不舒服,促使个体做出努力减少失调,达到协调状态。例如一个人买了一辆新车,而他的朋友认为这俩车“差劲”,那么这个人会产生失调,并努力去减少失调。他可以通过卖这辆车(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使朋友想象这辆车实际上是相当不错(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或者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对这辆车质量良好的评价(增加新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第二结果是当失调出现时,这个人不仅努力去减少失调(如第一种结果所述),而且还会主动地避免可能增加失调的情境和信息。例如,刚购买一辆新车的人不会去阅读有关其他汽车的广告。追求新信息是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过程。

对于一个抽烟者来说,如果“他知道抽烟有害”这个认知和“他继续抽烟”这个认知相失调。这是他有减少这种不和谐的压力。他可以有两个选择:

1、改变行动,停止抽烟,从而改变有关行为的认知。那么他对于行为的认知同抽烟有害的知识就会协调;

2、改变有关抽烟效果的认知。这一点像是减少失调的独特方式,这也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简单地不再相信抽烟又任何害处,也可以努力去获得抽烟又好处的许多“知识”,从而使自己认为害处远远大于好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能解释为什么在抽烟者中认为抽烟很危险的比例要远远小于非抽烟者。这样通过改变认知,就会减少甚至消除行为与认知之间的失调。

对于这个抽烟者来说,他的努力改变行为或改变认知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他所做的努力也很可能会失败,于是他一直处于这样情境中:继续抽烟,继续知道抽烟有害。他的认知不和谐一直持续,并一直努力改变行为或改变认知,这种认知不和谐对于他来说就是习惯化了。

认知不和谐理论的意义

认知不和谐理论对下面四种情境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决策。

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_第3张图片
决策(图片来自网络)

决策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在绝对好的方案和绝对差的方案之间做出选择的决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策。在两个完全积极的或完全消极的方案之间,或两个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的备选方案之间,甚至是多个备选方案之间做出选择才是决策。

失调是决策不可避免的结果。对其中一个方案的选择会产生失调,失调产生的典型情况是在所选中的方案的消极面的认知元素与未选中的方案的积极面的认知元素之间。决定后的失调程度取决于决定的重要性、未被选中的方案的相对吸引力以及方案的重叠程度。决定越重要,未被选中的方案的吸引力越大,失调就越严重。两个方案的共同认知元素对于失调并无影响,因此认知元素重叠越多,由决策引起的失调程度就越小。减少决策后失调的压力可以从撤销该决策、改变备选方案的吸引力或创造重叠认知来进行

其次是强迫服从。

是指公开服从但没有伴随着内心观点的改变。这类公开服从是通过惩罚性威胁或者允诺奖励而产生。这时一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行为的认知和内心的观点之间产生了失调。失调的程度与内心观点的重要性和奖惩的大小有关。由强迫服从产生的失调可以通过随后改变内心的观点或通过对惩罚和奖励的夸大而减少。

第三是接触信息

如前所述,失调产生了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个体追求产生协调的信息,避免产生失调的信息。费斯汀格认为主动追求信息与失调程度呈现一种曲线关系。如果很少或没有失调,一个人既不追求也不去避免失调信息。中等程度的失调导致最大程度的追求信息或避免信息的行为。在接近最大程度的失调情境下反而减少了选择性接触信息,这时个体实际上可能去追求产生失调的信息。这个人会努力把失调程度增加到不能容忍的程度,从而使情境的某些方面发生变化,最终减少失调。

在被动的接触信息而产生失调的情境下,这个人会选择性的形成防卫,防止这个认知牢固地建立起来,不让它成为自己认知体系中的一部分。如当你认为自己找不到钥匙这个认知与放在桌上的钥匙之间产生矛盾时,你会选择性的看不到钥匙这个信息,不让看到钥匙这个认知进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这就形成了盲点,我们在后面的小节中会进一步阐述。

第四是社会支持

当一个人了解到其他人具有与自己想法的分歧观点时,也会产生失调。由于社会支持产生的失调的程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客观的、非社会认知元素与这个人现有观点相协调的程度;2、这个人所了解的与他具有相同观点的其他人的人数;3、元素的重要性;4、抱有分歧观点的人或群体与该观点的关联程度;5、抱有分歧观点的人或群体的吸引力;6、分歧程度。

这种失调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影响抱有分歧观点的人改变他们的观点或让自己认为抱有分歧观点的人与自己不可比较来减少

以事件发生或决策形成为时点,可以将认知不和谐分为发生前的前不和谐和发生后的后不和谐

前不和谐

前不和谐是事件发生或决策形成之前产生的不和谐,根据个人对事件的情感不同又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选择或为避免决策错误导致的选择困难

积极的情感下,如喜爱、爱情、向往等,会选择性的收集支持的信息,屏蔽掉反对的信息,这会直接导致决定的不准确。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在爱的作用下,选择性的只看到对方的优点,对缺点进行屏蔽。

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_第4张图片
情人眼里出西施(图片来自网络)

消极的情感下,如害怕、恐惧、愤怒等,会导致放大消极的信息,停止或放慢收集积极的信息,这会导致决策的另一种冲动,同样导致决定的不准确。如夫妻吵架时会把平时的小事都看出大错误,并对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做手术之前不太愿意多去医院。

在两种情感之间的是收集大量的信息,消极的和积极的都有,形成信息的过载,最终导致选择困难,越重要的决策选择越困难。如大多数人买房前会多次看,到处征求别人的意见,拿不准主意;有些人买东西也是要看来看去,不能决定买还是不买,该买哪个。

后不和谐

事情发生或决策形成之后产生的不和谐为后不和谐。这时我们经常会高度评价自己的选择,寻找和自己做相同选择的事件或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失调,如怀孕后发现和自己一样怀孕的人增多了;买了汽车后,大街上和自己一样品牌甚至同样颜色的汽车增多了;投注赌马的人会在投注后突然对自己的猜测更乐观了。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事情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人们做出了某个决定

耶鲁大学主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邀请4岁的孩子给各种贴纸用笑脸的个数进行评分。针对每个孩子,研究人员都拿出其中的3张评分相同的贴纸,然后随机抽出两张(贴纸A和贴纸B),允许孩子选择其中一张(A或B)带回家,孩子选择A或B的比例均为50%左右。接着让孩子从剩下的两张中(A和B中剩下的一张和C)再选一张带回家。有63%的孩子选择了C,孩子对自己第一次未选择的贴纸的评价降低了。研究者用猴子来做被试,用糖果替代贴纸,结果发现,猴子最后的选择与孩子们的选择类似,第一次的选择改变了它们原有的评价。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一些美国人开始减少他们的认知不和谐。这场战争是起因于推测萨达姆可能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战争开始时,仅有38%的美国人认为,即使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场战争也是正义的,大约80%的人相信军队可以找到这些武器,并且支持这场正在进行的战争。

然而,美国人没有找到这些武器,战争的支持者开始体验到了认知不和谐。尤其是他们看到了战争的经济和人力损失,战后的混乱,传统盟国和穆斯林国家的反美浪潮,更加狂热的恐怖主义后,他们的不和谐感觉加剧了。为了减少这种令人不快的失调体验,一些美国人修正了关于开战的主要原因的记忆。原因变为:从残暴的和种族灭绝的统治下解放被压迫的人民,并为中东的和平与民主打下基础。战后三个月,曾经少数的支持性观点变为了多数的观点:58%的美国人认为,即使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然支持这场战争。

他们是否找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关紧要,因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了。

----共和党民意调研员 弗兰克.伦茨

一旦决定做出,它就会自圆其说。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在买入之后,出现了认知不和谐。他开始关注对他持有股票的利好消息,屏蔽不好的消息,相信一些想象中的未来,甚至有了“利空出尽是利好”的说法,当股票开始下跌时,他会认为只是一时的下跌,股票没有问题,由短线转为中线、甚至长线。对于股民来说,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严格执行可以规避认知不和谐的影响,我认为,对于手里的股票要经常这样的归零评估如果手里没有这只股票,是否愿意现在买入?如果不愿意买入,要考虑是否应该卖出的问题,而不是相信那些一厢情愿的理由。另外一种方法是经常进行卖出假设,收集支持卖出的信息,和支持持有的信息进行比较,才能相对客观的判断操作的方向。通过加仓的方式来摊薄成本,这往往是越陷越深的开始,导致更大的损失。

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_第5张图片
股民的看法

事件对自己越重要,认知不和谐就会越严重。在股市中要先用少量的资金去测试自己的交易系统和评价自己纪律情况,测试通过后再加大投资,避免由于严重的认知不和谐造成巨额损失。

认知不和谐理论的应用

有一个关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研究由加州大学的艾洛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和桑塔.克鲁斯(Santa Cruz)合作完成,其研究重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冒险性行为。性活跃的学生被要求制作一张关于避孕套如何减少感染艾滋病危险的短片。在完成带之后,一半学生被要求分组讨论为什么大学生要抵制使用避孕套,并引用他们自己不用避孕套的经验。换句话说,这些被试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总是坚持刚才录象带中所提倡的观点。他们必须面对自己的矫饰,其它参与制作录象带的学生则没有进行以上的讨论。当给所有学生买避孕套的机会时,比起仅制作录象带的那组,矫饰组中有92%的学生说他们每次性交时都用避孕套,而另一组中只有55%的人这样报告,但这里没有要求他们公开承认态度的转变。这是一个认知不协调理论应用的典型范例。你越是面对你的信念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你越会感到认知不协调。因此你就越有改变行为的动机

作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积极倡导者,阿伦森强调了认知不协调理论在真实生活中改变人们行为时的重要性,他解释道:“我们大多数人终日做着矫饰行为,因为我们会自我蒙蔽,但如果有人来强迫你面对这种行为,恐怕你就无法对此付之一笑了。”

当我们去参加一些免费的营销活动,如试乘试驾、房产推介、免费体验等后,会出现认知不和谐,开始为自己的参与行为找一些“正确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在营销活动中已经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展示了出来,大脑选择了其中的一些来接受。老年人抱着肯定不会买的心态去参加某些保健产品组织的活动,参加次数多了,认知不和谐逐渐积累,这些保健品对身体有益的想法开始占主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洗了脑”,这些想法与没有买产品的行动之间出现了不和谐,尤其是看到有人买了,自己与别人不一致,认知不和谐进一步加剧,只有买了,心理的平衡才能恢复。这些情况都是我们的认知不和谐被人所利用,我们要注意防范。

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_第6张图片
对来年人的骗局(图片来自网络)

浪费水、电的居民,在签下承诺书保证自己节约用水用电后,其使用量会显著减少。由于他们原有行为和承诺保证二者出现矛盾,居民通过改变原有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认知协调。

对自己的目标进行书面承诺或公开承诺,现实与承诺之间的清晰差距会导致认知不和谐,大脑出现不平衡,保持心理平衡的动力会自动的缩小这个差距,促成目标的达成(在第四单元我们将会进一步阐述)。


认知不和谐不可避免,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认知不和谐发生的形式、程度和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领域也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认知不和谐对别人产生影响;对自己来说,既可以通过认知不和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要认识到自己会有认知不和谐,做重大决定时,多想想自己刚开始接触时的观点和有意的收集反对的观点,会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本节重要参考书目:

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 《认知失调理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END-


本文编码:(BABU连载之26)

已完结单元

第三单元:认知不和谐

3.0 单元目标与概念(连载之25)

3.1 认知不和谐(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


《做更优秀的自己》公开课

BeABetterU

重构认知  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  改变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