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

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时代:一九三三或一九四零年####

期限:四日左右####

地点:英格兰德文郡沿海的士兵岛(个别翻译是印第安岛)的别墅里####


人物出场顺序:###

  1. 瓦格雷夫(法官)
  2. 维拉 克莱索恩(教师、秘书)
  3. 菲利普 隆巴德(雇佣兵)
  4. 艾米丽 布伦特(老派小姐)
  5. 麦克阿瑟(将军)
  6. 阿姆斯特朗(医生)
  7. 安东尼 马斯顿(富二代)
  8. 布洛尔(警察、侦探)
  9. 罗杰斯(管家)
  10. 罗杰斯太太(厨娘)

死亡顺序:###

  1. 安东尼 马斯顿(富二代)
  2. 罗杰斯太太(厨娘)
  3. 麦克阿瑟(将军)
  4. 罗杰斯(管家)
  5. 艾米丽 布伦特(老派小姐)
  6. 阿姆斯特朗(医生)
  7. 布洛尔(警察、侦探)
  8. 菲利普 隆巴德(雇佣兵)
  9. 维拉 克莱索恩(教师、秘书)
  10. 瓦格雷夫(法官)

被称为“推理女王”阿加莎的作品,一直媲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录》,而页数不多的《无人生还》,花二三个小时可看完,阅读过程着实让人热血沸腾。

文章篇头是我结合小说内容整理出背景年代、地点、案发的周期以及出场人物顺序和死亡顺序给大家阅读参考,最后也会提到个别漏洞。

然而,这称为个别的漏洞,或许只是小说主人公记忆的混乱所致,并不妨碍这本小说的可读性。

通篇文字对于剧情,我并不想透露,毕竟看小说,最爽的是过程,我们也不缺这几个小时,非要马上得知结局,所以以下更多是我看书方式的分享。


当拿到一本书看的虽然是剧情,思考的却是作者的背景、故事的要素等,看完后最好能够反馈输出,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读书有卵用了。####


首先看看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资料。

1890年9月15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从26岁开始写作到85岁去世,出版了68部长篇侦探小说,21部短篇或中篇小说选集,18个剧本,1部自传,2部诗集等,销量突破20亿本,只有《圣经》与莎士比亚的著作在她之上。

她的化学及毒药知识始于一战期间在医院里当药剂师的工作,结果置身于装着毒药的瓶罐包围圈中的她,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毒杀”作为主要的犯罪手段。

开创侦探小说“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以动机分析人性,展现特异怪诞的心理世界,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

看完资料,得知是德文郡这样的一个地方,出了一个阿加莎。而她更把德文郡设定为故事地点。那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现代英国的构成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而故事里德文郡属于英格兰的非都市郡。如地图所示,标注红圈的就是了。

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小说故事内容推断,背景时代是一九三三或一九四零年。英国的温莎王朝时代,由乔治五世或乔治六世当任国王。

现在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那乔治五世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了。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反法西斯二战爆发在即。


带着好奇心去了解背景年代,自然学习了英国的发展史,我们再看看从内容能学到什么?

阿姆斯特朗医生开着莫里斯汽车驶过索尔兹伯里平原。他万分疲惫......人难免为名声所累。

莫里斯汽车,一个阿加莎喜欢的汽车品牌,到底是什么鬼?我们来探究下。原来有多个系列,而我自动脑补是MINOR系列,就常说的老爷车。图片如下:

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果然是浓浓的英伦风味,再深究下莫里斯这品牌的发展现状。

MG(MORRIS GARAGE)成立于1924年,是英国汽车品牌,主要生产敞篷跑车。

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_第5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居然是国内的名爵,进入中国市场后,给国人起了这名字。记得某年羊城车展,MG展位上,那帅哥销售经理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说中,其中一句,“请记住我们的名字,我们不叫名爵,而是MG!”时至今日,羊城路面跑的车辆,MG也不多见。

以上便是根据故事背景的历史探索,结合故事提及的事物名词,进行延续性的学习。在探索过程,事物会环环相扣。这时,一个崭新的世界会翻腾在眼前。


接下来我们通过故事的要素稍微剖析下这本书####

构成故事要素,一般有几样东西。事件、场景、节拍、序列、幕、故事的高潮。

这里说的事件,指故事传达了一个变化,而这变化会呈现出一种故事价值观。像《无人生还》里,存在着邪恶/正义、沉沦/救赎、生/死、爱/恨等等。这些价值负荷随时走向反面的二元特质,就是故事价值。

例如书中,当众人搜寻了别墅,发现岛上除了他们十人外根本没别人,换言之凶手就隐藏在他们其中。谁是邪恶,谁是正义;生还是死;放弃抑或自救等等这些念头和行动,可能在瞬间发生改变。

接着说说场景,简单说就是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在可以感知的价值层面上,使到情境发生转折。书里,虽然场景都是岛上的别墅,杀人的动作一共有十例,谋杀的方式和地点都不同。每一次生与死的转换中,主人公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在改变。比如:小团队的结盟、互相的猜疑、各自的忏悔。这些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难以分辨真假。

其他要素这里不再详说了,有兴趣可以自行找罗伯特 麦基所著的《故事》学习。这篇文章,不像书评,更像本人看书习惯的一种分享,希望看过我文字的朋友略有收获,感谢。


最后说下所谓的时间上的漏洞####

原文:约翰·戈登·麦克阿瑟,1917年1月4日,你蓄意谋害了你的妻子的情人阿瑟·里奇蒙。
........
那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有十五年~十六年了吧?

由此推断麦克阿瑟将军上岛的时间是一九三三年

而产生混乱点的原文:维拉·伊命莎白·克莱索恩,1935年8月11日,你谋害了西里尔·奥格尔维·汉密尔顿。控诉时间却是一九三五年


再看看另外一个时间证据####

原文:爱德华·乔治·阿姆斯特朗,1925年3月14日,你造成路易莎·玛丽·克利斯的死亡。
........
幸好那桩事情总算对付过来了,总有十年~不,十五年了吧。那桩事情真是好险哪!他差点垮了台。幸好那次震动使他重新镇静下来。从此以后,他滴酒不沾。

由此推断阿姆斯特朗上岛的时间是一九四零年。


所以,关于小说故事的时代背景推断是一九三三或一九四零年。至于是混乱还是主人公年迈记忆力衰退描述不清,已不重要。因为故事的内容带来的紧张和兴奋已盖过一切,不是吗?


文章为本人原创,部分资料查询于百度百科和罗伯特 麦基的《故事》,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无人生还》,感觉像在写犯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