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题

没有标题_第1张图片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某些方面独断专横,在极少数地方却又乖顺得像只小绵羊。

        就好比妈妈一直反对的,留学日本。严重排斥大和民族的她,怎么可能同意自己的孩子跑到那个在心中诟病了48年的地方。

        我喜欢日本的分工细化、秩序井然;欣赏独具一格的匠人精神;钦佩他们对人性化的细节追求。樱花,和服,俳句,清酒,禅意,每一样都令我心驰神往。狭长的,干净的太平洋上的岛国,人们沉默且有序地生活着。

        ——这里就是孤岛,这里的每个人也像一座孤岛。疾驰而过的洁白电车,低头匆忙走过的人群。想离这个国家近一点,再近一点。

        被父母撞破留日意愿后,毫不意外,没收所有的闲余股资。不多,但足够让我找一家好的中介,由雅思转托福,日语过N1,甚至试水GMAT,加大申请筹码。

        她们希望我走英研,最好能啃下博士,毕业后回国,在财大当教授,日子清闲,社会地位高。在家的那段时间,听得最多的话不外乎于:“你以为现在生意好做吗?垫的资大把收不回来,知道我们是怎么撑的吗?实业这么难,以后,没有技术,你怎么生存。”我呢?满脑子只想着升学后两边铲青,重回高三那种被她们定义为“变态”的发型。而规划,留日被砍之后换格拉斯哥吧,不需要自申,走项目就好。至于之后的生活,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概就是:有人住在高楼,有人淌在洪流,不为日子皱眉,只为吻你低头。

        曾经塞上耳机,抄着口袋,吊儿郎当地晃荡在街头,机车,翘课,打架,那段时光早已成了过往。所谓成长,不就是慢慢收起所有的锋芒,学会顾虑,学会接受,学会妥协,学会风险控制。

        当一件事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就不要再投入精力,不要再做无用功。长达一年的抗争无疾而终。由最初的毫不让步到选择放弃,从用英伦公众号填满自己的微信开始,即便我知道:日不落帝国的文化,居民的性格,看问题的角度,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统统都不是我的style.  不过没关系,真的。这不是已经在适应了吗?

        至于乖顺得像绵羊,虽然这种样子少之又少,但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比如,妈妈,和女友,很怕她们在我面前哭。泪水往下,我所有的心理防线会在那一瞬间崩溃,原本封在喉咙里随时都能吐出的,那些锋利的言语,会立马调转矛头,直刺自己。争吵的时候心口不一早已成了我的代名词,即使不悔于自己说过的每句话做过的每件事,我也不希望它们会伤到任何人,尤其是在冲动的时候。

        所以,又回到了从前呢:冷静,理智,洒脱,云淡风轻。或者说,冷冽,理智,洒脱,云淡风轻。不伤人,也不受伤,我就该是一个这样的人。

        晚上8:58,一个人在房间里,大门关上,隔开了两个世界,外面的嘈杂与我无关。从小到大,都喜欢安静,空旷,还有暖暖的灯光。可能我是真的从心底里排斥这种:毫无分寸感,说话不着边际,遇到问题只会向后躲的人吧。呼,幸好没跟她一间房。

随手拍的窗外夜景

        以后我家,一旦开始装修,老妈有插手的迹象便拒绝到底,毕竟...真的不敢苟同她的审美。

        进门就可以看到胡桃木的固态制冷酒柜,从地板延伸至房顶的大落地窗带着法兰绒材质的窗帘 让透进来的阳光更有质感,沙发、壁画、钢琴还有大理石纹的地砖,它们构成的线条简洁疏朗,不带高浓度饱和感的单色系填满的北欧性冷淡风,我家。

        很喜欢这段话:熬夜看电视剧、泡酒吧、逛夜店、纹身、买醉......这些事看起来很酷,但其实一点儿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有点儿钱、有点儿闲就都能做到。但更酷的是那些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读完一本书、坚持早起、有规律的健身、稳定体重等。这些在常人看来无聊且难以长久的事情才更加考验一个人,也更加锻炼一个人。

        同理,成熟的两个标准:独立,潇洒。

        独立是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了解自身的所长与所短,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自我反思却不自我否定,面对问题先去处理而不是先收拾情绪。

        潇洒呢,就是宏观视角。不一叶障目,找到真正的目标,放下主流的精力,把其他的事情当做陪跑。以及,做决定的出发点是:因为开心,然后,坚信这一点,毫不怀疑。


没有标题_第2张图片


        嘿,听说台风就要来了。咖啡厅歇业,这时候也许会坐在露台抽烟的我 只能躺下,清空思绪,闭眼,睡觉。

        Aug 22, 2017

        10:17 PM

        困意袭来

        那么,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