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之“照黄鳝”

儿时记忆之“照黄鳝”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照黄鳝”,成都客家人读作“zhao wong ×ian”,读音大致为“照王仙”,是我儿时生活在农村时,夜间在稻田里捉鳝鱼的绝妙方法。

“照黄鳝”必得备齐三种工具,一是煤油灯(家中条件稍好点就准备的手电筒)。鳝鱼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夜间被灯光照射下会像发呆一样纹丝不动,这就为“照黄鳝”提供了绝佳条件。煤油灯一般是用小玻璃瓶改制而成,瓶口要小,上面用一块铁皮作瓶盖,铁皮中间挖一小孔,塞入足够长的棉纱线作灯芯,然后用铁丝做成网状兜住玻璃瓶,再用一根与身高相匹配的铁丝,一端绑住瓶口处,另一端绑在一根约一米见长的木棍或竹竿上,最后,往玻璃瓶里灌入煤油,就这样,一个简易的“照黄鳝”煤油灯就做成了。二是“黄鳝夹”,材料选用较为坚硬的客家人称作“硬头篁”的篁竹做成。将篁竹削成3片长约30至50厘米、宽约5厘米左右的竹片,交叉成剪刀状,一边两片将另一边的一片夹在其中,中间交叉点用螺丝钉固定,夹子的一头做成锯齿状,然后用一根弹力橡皮筋拴住夹子两端,便于开合。这样,“黄鳝夹”也做成了。最后一种是用来盛装鳝鱼的工具,我们把它叫作“垒婆”,也是用竹子制作而成,形状与沿海地区使用的鱼篓差不多。它的制作必须得由会竹篾手艺的大人编制而成,所以我们一般都会花钱去买一个用上好几年。

工具准备齐全,单等四、五月间,稻田刚犁完,并且灌满了水,赶在插秧之前的空闲时间内,我们就能动手“照黄鳝”了。

每当夜幕降临,晴朗的天空星光点点,田间一片蛙叫虫鸣的时候,正是“照黄鳝”的绝佳时机。我和附近院落里的三五个玩伴相约晚饭后,各自腰间别着“垒婆”、左手支起煤油灯、右手提把“黄鳝夹”,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远处泛着白光的田间走去。一段充满惊喜和极富乐趣的“照黄鳝”行动即将开始了。

到了田间,我们各自为阵、一字排开统一下入水中,前方支起煤油灯,猫着腰严阵以待,如同工兵扫地雷般缓缓前行。一旦发现“敌情”,立即血脉迸张,右手却异常小心地将“黄鳝夹”缓慢地伸入水中,将锯齿状一端插在鳝鱼的头颈部,然后迅猛果断地合拢“黄鳝夹”,成功夹住鳝鱼提出水面装入“垒婆”,一件“战利品”就这样到手了。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将鳝鱼装入“垒婆”时有一个小窍门,得先将鳝鱼的头部连同“黄鳝夹”一并装入“垒婆”,然后再松开“黄鳝夹”,反之则极易让鳝鱼一跃窜入水中逃之夭夭,使得前功尽弃。

大约到了半夜零时左右,附近稻田扫荡完,我们就汇拢到一起,各自炫耀着战利品凯旋而归。到第二天傍晚,我们几家的晚餐上必有由自己的母亲以鳝鱼为主料做成的一道大菜。当然,那个时候由于条件限制,为了节约,各家的这道大菜大多加入了很多的辅助蔬菜,且佐料和油也放得极少,虽经母亲用尽浑身解数做成,但相比如今的鳝鱼菜肴完全没有可比性,可是在我们几个小伙伴心里,这绝对是一道值得骄傲的珍馐佳肴。等母亲把菜做成,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聚拢在一起,各自端着一个大土碗,碗里米饭上盖着一层厚厚的鳝鱼大菜,或蹲或站围成一圈,一边相互交换鳝鱼品尝着母亲的手艺,一边交流着“照黄鳝”的心得和讨论今晚该去哪里开辟“战场”……

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周边农村耕地逐渐被征用建设,加之鳝鱼也能人工养殖,各大菜市场都能买到现成的鳝鱼,吃鳝鱼再也无需小伙伴们到田间去“照黄鳝”了,这一初夏必玩的一项极富乐趣和冒险的游玩方式也随之成为了我们儿时的记忆。

儿时记忆之“照黄鳝”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记忆之“照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