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对不起

编者按:这篇文章,传媒1号想与读者分享的,是折叠在辱母案背后的、新闻深度报道的日渐式微。当新媒体悄然改变当代人的阅读习惯,祝愿《南方周末》,仍保持“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初心,祝愿坚守深度报道的记者,扛得住压力,最好不要因此受委屈。

本文共计3433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1张图片

3月24日,《南方周末》发布《刺死辱母者》一文,网易等网络媒体转载后,经过一天多发酵,已形成巨大的舆情漩涡。

作为《南方周末》曾经多年的读者,既为它点赞,也有点担忧。

当此群情激愤之时,这篇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甚至《南方周末》报社,很有可能承受着巨大压力。

不过,同为媒体人,无论如何都应该为这篇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和可能改变当事人于欢的命运而感到高兴。

因为,这就是记者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深度报道的作用。

《南方周末》也曾改变我的人生

10多年前,刚上大学,第一次在校园读到《南方周末》,没多久就路转粉了。

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有被《南方周末》深深吸引的经历。

因为,它的报道、文章散发着一种深深的理想气质。

那种阅读的快感,与我们在中学时期接触的教科书,和有限的课外读物,差别非常大。

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读的课外书比较少,无论知识还是三观,局限性都很大。

《南方周末》无异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2张图片

于是,《南方周末》出摊的周四,成为我最期待的日子。

现在仿佛还记得,奔向报摊的那种快乐。

那几年的《南方周末》,很少让读者失望,重磅报道、优美文章非常多。

其实,即使放在十几年前,《南方周末》也并不是很容易读。

动辄整版的报道,比较考验读者阅读耐心。不少文章、专访,内容厚重,不容易吸收。

那时候,我通常要两三天才能渐续读完一份报纸。周末时,一看就是整个半天或晚上。

可是,对于一个渴望认识世界的青年人,《南方周末》实在是太优质的食粮。所以,即使读起来累,也总是爱不释手。

现在再也不可能有这样大把的阅读时间了,回想起来既幸福,又奢侈。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3张图片

更重要的是,《南方周末》重新点燃并坚定了我进入新闻业的决心。

高中时,因为经常在报栏看《中国青年报》,内心逐渐滋生学新闻的想法。

只是那时候视野非常狭窄,身边也无人可交流、咨询,所以并不太明白新闻、记者是怎么回事儿。

高考填志愿时,一开始第一志愿填的四川大学新闻系。可是老师说,你一读理科班的,跑去学新闻干什么?

因为不明白,所以不可能坚定内心的微弱想法,遂茫然改成了当时较为火热的经济学。

不知道是大学课程本身乏味,还是不喜欢经济学,总之一度上课就昏昏然,期末考试经常挂科,感觉自己失去了方向。

直到《南方周末》让我明白,“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 ,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

这话是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说的,但我觉得在《南方周末》,体现得也很明显。

因此,后来考研我选择了新闻学专业,并最终进入媒体工作。

《南方周末》曾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我是其中普通的一个。


《南方周末》,对不起

说来惭愧,我已经有两三年没买《南方周末》纸质版了。虽然关注了它的微信公众号,也并不常看。

作为一个曾经连续十多年基本每期都买的读者、粉丝,这样做似乎有点不够意思。

我也曾多次犹豫要不要继续买,但最终决定放弃。从此路过地铁口的报摊时,我不再专为《南方周末》而停留。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不可否认,《南方周末》的质量已经不如当年(最近两年情况未知,以我放弃时的观察为准)。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4张图片

如果是媒体圈儿人士,大概知道其中原因,不用明说。总之,那种每期封面都有重磅报道的情形,已基本不可能出现。

因为很多报道做不了,加上纸媒整体不景气的原因,《南方周末》内部的优秀编辑记者大量流失。

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南香红、方三文、陈菊红、郭光东、郭国松、余刘文、迟宇宙、方三文、孙保罗、刘洲伟、寿蓓蓓……早已飘落四方。

年轻一点,我接触过的付剑锋,也曾是《南方周末》的优秀调查记者、编辑,因《卧底番禺传销》等传销系列调查获荐央视2004年度“中国风云记者”的候选。采写过《砍手党来自小山村》《神雕之死》等深度调查,后因劝服、报道“少年阿星杀人事件”中的杀人者阿星投案自首,引起很大轰动。

这些报道我都看过,印象深刻。但2012年他已跳到腾讯新闻中心,后任腾讯大浙网总裁。

在《刺死辱母者》一文末尾,看到编辑是苏永通,这也是一个曾经挺熟悉的名字。只是,这样的“熟人”,在《南方周末》上很少见到了。

二是由传统媒体独家推出重磅报道的机会越来越少,买报纸不再成为必须。

在PC时代,传统媒体是舆论场的引领者,很多大事儿都是最先由《南方周末》等传统媒体报道,然后门户网站转发,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事情解决。

因此,那时的报纸,有看头,也有看的价值。

但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2010年之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迅速壮大,舆论场的规则开始改变。

更多时候,一件事情是先在网络上发酵,然后才是传统媒体跟进调查、报道,之后报道在网络上产生更大影响,从而推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解决。

虽然,传统媒体的报道仍是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因为新闻的先入为主性,以及易碎性,很多事情如果在网上已知道大概,其实已没有必要再看媒体的深度调查报道。

至少在最近五年,那种传统媒体一则报道出来,网络沸腾、举国关注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南方周末》也不例外。

傅剑锋还在《南方周末》工作时,曾向他约稿,并就此有过探讨。即《南方周末》是否还能引领舆论场,而不是也跟在网络热点屁股后面追?

当时,他思考后写来《奢侈品  慢新闻  创新力 —— 传统媒体选题与发展的独特之道》一文。他说,“我经常自问的是,《南方周末》的报道与写作,能在热点消褪后还被人所记忆与称道吗?能真正为记录、解释这个时代提供有分量的东西吗?能把‘易碎品’做成经得起时间与思想考验的东西吗?能留下与这个时代交相呼应的新闻作品吗?”

对于这些问题,他的回答是:“当互联网把新闻做成‘速食品’时,传统媒体尤其是周刊周报,应把新闻做成‘奢侈品’,做成信息生产中那个金光闪闪的金字塔尖——那种能深入核心、娓娓道来地提供重大事实与权威解释的作品。只有如此,传统媒体才能实现与互联网的差异化竞争,实现信息生产的价值最大化。”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5张图片

这个方向也许是对的,但并不容易实现。毕竟,如卧底富士康报道,让实习记者进入一个工厂卧底28天的操作,越来越不容易做到了。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6张图片

而他2011年参与操作的,关于百度李彦宏的报道《漩涡中的中国首富》,用时近半个月,投入5名骨干记者,“到李彦宏的老家山西阳泉、曾经就读的北大等地采访,对百度的数十名前核心员工进行访谈,同时也对李在美国的经历进行了分析与采访,并前往东京采访百度日本分公司的状况。最后还到云南丽江,找到正在开会的李彦宏,希望采访他本人。”

傅剑锋自己也评价说,这是“几近奢侈的投入”。现在的传统媒体,还会这么操作调查报道吗?应该已经是凤毛麟角吧。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7张图片

三是社交媒体确实改变了阅读习惯,深度报道越来越不容易被接受、传播。

过去一年,多次观察到一个现象,即《新京报》、财新传媒等推出的长篇深度报道,虽然媒体圈儿认为很重磅,但有的很长时间都突破不了10万+。

在10万+到处都是的今天,为何深度报道反而步履艰难?这跟大众的阅读习惯改变有关。

社交媒体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已让多数人不再习惯长篇阅读。国外最新调查显示,很多人在用手机看深度报到时,连一屏都不翻就放弃了。

作为媒体人,因为长期的训练,我的阅读忍耐力要好很多,但最近逐字逐句看完的长篇报道,应该还是2016年8月底大火的《1986,生死漂流》。

《刺死辱母者》这篇,老实说一开始在朋友圈看到转发,我并没有点开看。直到看到逐渐刷屏,我才在25日上午看了全文。

这个标题实在克制,在网络舆论场还是太吃亏。网易转载后取的标题《母亲欠债遭11人凌辱 儿子目睹后刺死1人被判无期》,就要抓眼球得多。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8张图片

网络舆论场就是如此,情绪更容易获得传播。严谨的操作规则,反而容易限制传播。只是,为了避免翻船,传统媒体不得不谨小慎微。

好在,因为网易新闻等网络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加上事件本身对于普通工人而言极强的代入性,这篇报道成功引起了大众的注意。截至25日20:00,网易新闻的参与人数超过180万,跟帖量近7万。

这样的场景,仿佛十多年前《南方周末》影响力的再现。这还能成为常态吗?我不是太有信心。

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读者,我想对《南方周末》说一声,对不起。这么多年过去,你仍然值得支持。

也祝愿,你能扛得住压力,最好不要因为这篇报道受委屈。更希望,未来你能继续推出这样的良心之作,让我们依然能“在这里,读懂中国”。

编辑:浅度

《南方周末》,对不起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方周末》,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