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指标分析初探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信息与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其商业模式与数据流量息息相关,因而会产生面向运营的产品设计等诸多方法。

流量统计是指对产品使用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运营分析是指在获得流量统计的基本数据前提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访问和使用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分析指标是基本类似的,但移动互联网产品用着自己的特点。

1.常用指标

1.1. 数据流量KPI

数据流量统计的KPI是最常用来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的统计指标包括:

1)访问量(PV):即应用打开或页面浏览量及点击量,用户每次访问均被记录1次。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值累计。需要注意的是,产品中有的页面是从服务端获取的,有的是客户端本地的,注意数据的获取和融合。

2) 日均访问量:指对应时间范围内,所有用户每日的平均访问量。

3)最高日访问量:指对应时间范围内,某一天获得最高访问量。

4)PV 百分比:指选择时间范围内,某个类别的PV占总PV的比例。

5) 独立设备:指在一天之内(00:00-24:00),访问产品的独立设备总数。互联网中一般使用IP,相同IP地址只被计算1次。但是移动互联网中不能用IP区分,而是使用移动设备标识进行区分。

6) 独立用户(UV):产品中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类型,注册用户想对容易统计,但对于非注册用户,一般将每台独立设备视为一位用户,指一天之内(00:00-24:00)访问和使用的用户数量。一天之内相同设备的访问只被计算1次。

7) UV百分比:指选择时间范围内,某个类别的UV占总UV的比例。

8) 活跃用户:某个用户或移动设备再次访问计为一个活跃用户,它的数目即为活跃用户数量。

9)活跃用户百分比:活跃用户占全部用户的比例。

10)活跃用户使用数量:是指某个用户或移动设备除第一次访问之后,又访问或使用产品的次数。

11) 人均使用页面数:指对应时间范围内,每个用户使用产品的平均页面数。

1.2. 用户行为KPI

用户行为KPI主要反映用户是如何访问产品、在服务上停留了多长时间、访问了哪些页面等,主要的统计指标包括:

12) 访问深度(Depth of Visit):在一次完整的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所访问的页面数。访问页面越多,深度越高,访问深度可以理解为是平均页面访问数的另一种形式,也是衡量网站粘度的指标。

13) 新增用户数:某个移动设备的首次访问作为一个新用户,新增注册用户的价值更大。

14) 最近使用的用户数:最新用户统计,最近一段时间内使用产品的独立用户数,按“进入时间”倒序排列。

15)同时在线人数:在一定时间范围在线使用的UV数,例如1分钟,对于有长链接服务的产品,可以通过某个时间或时段的长链接个数判定。

16) 最高小时在线人数:指对应时间范围内,在某一小时内最高同时在线的唯一用户数。注:“天”以24小时(00:00-24:00)为单位。

17) 使用入口的页面占比:每次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从首页进入的第一个页面

18) 使用出口的页面占比:每次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结束使用时的最后一个页面。

19) 点击密度分析:直接反应用户在产品的页面上点击了哪里。

20) 用户停留时间:用户使用产品的持续时间。

21) 平均停留时间:所有用户的使用过程持续时间的平均值。

22) 来源分析:分析用户的来源类型,来源页面统计。可以关注用户在产品内部的页面之间进行跳转而产生的流量。

23) 总数据:产品自上线之日起至今的各数据量总和。

24)使用量变化率:指对应数据项在当前时间段,与上一个时间段相比较,使用产品的同比变化率。例如,上周的访问量变化率为 ↓21.1% ,表示上周的访问量比上上周的访问量下降了21.1%。又如,今日10:00-11:00的访问量变化率为 ↑1.3% ,表示今日10:00-11:00比昨日10:00-11:00的访问量上升了1.3%。

25)被访页面:分析产品中除首页和登录页外各个页面的流量分布,以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6) 访问路径:每个用户从进入首页开始,一直到最后离开,整个过程中先后浏览的页面称为访问路径。

27) 访问频度:指用户每日访问的频率,用于揭示产品对用户的吸引程度。

28) 点击次数:是指用户点击页面上功能按钮的交互次数。

1.3. 用户访问方式KPI

用户访问方式KPI主要反映用户使用的地域、设备、操作系统版本,软件版本、操作系统等,主要的统计指标包括:

29) 地理位置:用户来源于哪个省、市、自治区或国外。

30) 网络服务提供商:用户所使用的网络,是移动,电信,联通 还是WIFI。

31) IP段:用户所在的IP段。

32)移动设备类型:用户所使用的移动设备类型。

33)屏幕分辨率:用户所使用设备的各种屏幕分辨率。

34)操作系统:用户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

35)软件版本:用户所使用的产品软件版本。

2. 重要指标

用户数据是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分为如下两类:

2.1. 用户和流量增长KPI

36)用户增长百分比:即UV的增长百分比(一般是同上个月或上一周来比较)。

37)流量增长百分比:即PV的增长百分比(同上)。

38)渠道推广用户占比:从各个应用商店或渠道获得用户的占比。

39)新用户占比:新用户占全部用户的比例。

2.2. 功能及内容效率KPI

40) 每次使用的平均页面数:总访问量/访问人次。平均页面访问数代表了产品的粘度,粘度越高,用户看的页面越多,平均页面访问数也就越高。

41) 每个独立用户的平均使用次数

42) 回访率:活跃用户占所有用户的比例,用于揭示用户的忠诚度。

43) 新用户与老用户的比例

44)用户在不同逗留时间(0—30秒,30秒—2分钟等)的数量

45)不同访问深度的用户数量

46)首页跳出率(Main Page Bounce Rate):指仅浏览了首页就离开产品的用户比例。

3. 特殊指标

如果产品有搜索或推送功能,会用得到这些指标:

3.1. 搜索效率KPI

47) 使用搜索的用户百分比

48)每次访问的平均搜索次数

49)得到”0结果”的搜索百分比

50)从搜索结果中得到”0点击”的百分比

3.2 推送效率KPI

51) 消息推送的到达率

52) 消息推送的及时到达率

53) 消息推送的打开率

54)消息推送的有效转化率

4. 营销类指标

4.1. 营销效率的KPI

55)每个用户获取的平均成本

56)每个用户的平均收益

57)新用户和老用户的收益比较

58)新用户对老客户的收益百分比

4.2. 对于移动电商而言,购物车的KPI

59)每个购物车的平均商品数量

60)每个购物车的平均商品数量

61)每次转换的订单平均价值和平均成本

62)购物车放弃率:指在购物过程中途放弃的比例。

63) 开始购物率:指添加第一个商品到购物车的用户数量除以总的用户数量。

64)开始结帐率:指点击了结帐按钮的用户数除以总的用户数。

65)完成结帐率:总的完成付款购物的用户数目/点击了结帐按钮的用户总数。

4.3. 转化率KPI

66) 活动转化率(Activity Conversions Rates):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67) 注册用户的转化率

68) 活跃用户的转化率

69) K-因子: 每个用户平均发生邀请的数量/收到邀请转化为新增用户的比例

头有点晕,撇开移动电商,也有63个统计指标,这还只是自己的初探而已,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如果进行数据的时序分析,就大概是大数据分析的范畴了。

你的产品能够获得这些数据么?你如何看待这些数据呢?在产品设计上,你是否考虑过这些运营层面的非功能性需求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指标分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