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三种解法---精读《僧侣与哲学家》之八

懒惰的三种解法---精读《僧侣与哲学家》之八_第1张图片
哭泣的小兔.jpg

先问两个小问题:今天,你懒惰了吗?假如你在人来人往的地下通道里看到一个大约4岁的小女孩在独自哭泣,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 “只想做简单的事,甚至不想做事”**
任何概念,如果要对个人产生作用,就要对这个人产生冲击力。比如“懒惰”,它真实地存在于生活中,人们却对它视而不见。事实上,懒惰事小,责任事大。中文辞典里,“懒惰”的定义有两个: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具体的表现是,“只想做简单的事,甚至不想做事”。心理学把懒惰归类为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如果要提问,懒惰者厌倦什么?为什么厌倦?深入追问下去,这回变成一个心理学话题。
不过,今天我们要来看看一般的定义之外,宗教是如何看待“懒惰”的?在此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笔者在《精读之五》里提到的说法,即佛教的道路是一种心灵发现的道路。这条道路可科学的道路不同。科学只承认可用具体或数学方式证明的事物,而心灵的道路处理的是只是无知以及快乐和痛苦背后的原理,承认禅定经验所生出的深刻信心。在这个意义上,懒惰无疑可划归无知的范围。
"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达到完美”
如何定义懒惰?佛教认为有三种懒惰。第一种:把所有时间用在吃饭和睡觉上,简言之:只想吃和睡。第二种:告诉自己,“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达到完美”。也就是:信心不足,无法认真修行。佛教认为,这种懒惰会让你觉得努力也没有意义,永远无法达到心灵上的成就,这种懒惰让自己灰心,反而令自己试都不会去试。第三种:把生命浪费在次等重要的工作上,永远不去面对最精要的问题。也就是只顾细节不顾重点。正如《精读之四》所言,不难看出,佛教实际上支持“正面的野心”,对第二种懒惰的定义再次体现了这一点。
所谓正面的野心,也就是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无独有偶,中世纪的但丁在《神曲》中把懒惰定为七宗罪之四。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会造成一种失衡:不懒惰的人不得不付出更多。因此但丁的懒惰明确的指向怯懦及无责任心。这种说法的正面表述自然是:责任感和利他主义。正如马修所说:所有参与公众或政治生活的人,他们的目的不应该是去赢取别人的赞扬和认同,而是要诚恳地改进人类的处境。
三种关于懒惰的解法
再看看佛教关于懒惰的三种解法。第一种解法:经常去思索死亡以及万物的无常。结论是:没有任何时间可以去浪费,我们必须快速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情。第二种解法:思索修行所带来内在变化的好处。第三种解法:认清唯一能结束一切做不完的事情,就是立刻把它们放开,转向真正给予生命意义的事。
最后,回看一下本文篇首提的小问题,回答可能多种多样。生活的真相可能是,我们总在懒惰着、拖延着。或许这是本性使然,如果有改变的欲望和动力,不妨试试三种解法。另外,第二个场景中,小女孩哭泣并呼喊妈妈,妈妈迟迟未来,大人们间或问一句“这是谁的孩子”,然后匆匆而过。这个时候,有一个和她同龄的小姑娘,正牵着爸妈的手行来,看见哭泣的她,便走过去,对她说:我陪你等妈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懒惰的三种解法---精读《僧侣与哲学家》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