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帮派间的风云际会说到底都是利益的争夺,跟今天商场的角斗没有什么两样,一个帮派要想在腥风血雨的武林中立足扎根,必须要有一个靠得住的领导人,如果想在江湖中打造一个帮派,更是需要多项过硬的素质。纵观金庸笔下各教派的领导人们,虽然不乏青年才俊,但很少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全才。明教教主张无忌太面,七省盟主袁承志又过于老好人,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终究有些抛不开的书生气,巾帼英豪黄蓉的丐帮帮主一半是客串的,日常事务多年来都由鲁有脚在打理。从小被重点培养、历经各项考验的乔峰也深知自己不是个完美的领导人,比如性子太疏阔,不喜欢跟心思细腻之人结交,尤其不善于安抚员工家属,因此得罪了副帮主马大元的夫人,被马夫人设计从帮主大位上一把揪了下来。数来数去,情高、智商双高,武功、经营都懂的领导人,个人首推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先生。
张三丰既是个武术天才,更是个创业大师,他从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逆袭为一个冠绝武林、光耀千秋的一代宗师,各方面都独有一把刷子。金庸的男主角们虽然很多都是屌丝逆袭的样板,但是他们仅限于练成一身武功,没有人能像张三丰一样创立一个武当这样强大的流芳千古的门派。
张大师少年时代在少林寺的藏经阁工作,跟他的师父觉远和尚一起做图书管理员。友情提醒一下年轻的朋友们,可千万不要小看图书管理员这个貌似平淡无奇的职业,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从这里开始踏上光明大道的。少林寺藏经阁的图书管理员也不可小覻,觉远师徒要是无灾无难过下去,那就是妥妥的两代扫地僧啊。非常不幸的是,少年张大师因为一个意外事件触了少林高层的霉头,被迫离寺逃亡,变成了个流浪汉。
人小志大的张三丰(那时候还叫张君宝)是个要强的青年,他放弃了去襄阳投奔郭靖、黄蓉夫妇的大好机会,立志要自己创立一番事业。那时候他跟着师父练了几年“强身健体”的九阳神功,武功招数嘛,一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于华山之顶蒙神雕大侠杨过指导传授了四招基本功,二是从郭襄送给他的一对铁罗汉玩具里学了几招少林拳,这就是他全部的启动资本。他身上背负着少林逃徒的烙印,早年间只能隐居深山苟且偷生,即使成名后也经常被少林寺的人拿来说事,这对他的创业生涯又是非常大的一个阻碍。总的来说,以他的有限的资源,成功创立了武当这样名列江湖TOP3的帮派,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况且与之比肩的少林和明教都是海外背景,武功(核心技术)、法度(运营模式)都由国外的总舵传承而来,只有武当才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国货”。
在武侠世界里,男人们对武功的痴迷几乎胜于一切,他们中的许多绝顶高手都可以为了练武抛弃一切,到了一定程度,连男性尊严也可以放弃,比如东方不败和岳不群们,男女情爱更是在割舍之列,比如坚持光棍一百年的张三丰,一百年啊亲!如此的决心和毅力为他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概正是因为没有恋爱结婚,所以才能保证有全部的精力用来创业,同时也能令他的“纯阳无极功”更加精纯,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作为一个江湖门派的创始人,张三丰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赋,武当一门的武功招数基本上都是他自创的,随意写一套书法就是一套“倚天屠龙功”,二十四个字能变幻出无穷的威力,“真武七截阵”和“神门十三剑”等更是威势惊人。老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直到一百一十岁上仍然在坚持创新,自创了“太极拳”和“太极剑”,千百年过去,街心公园的大爷大妈们还在兹兹不惓地练着,其生命力比我们所熟悉的“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等强了不止百倍。不单是张三丰本人能够破陈出新,他的弟子们个个都是资质超群,他们不但各承师门所学,并且能够依自己的天性和优势另创新招,满门上下都热衷于发明创造,其活力可想而知。
人说“德艺双馨”,不管是一个人也好,一个帮派也好,光有硬实力还不够,还需要从文化上、口碑上、情怀上获得威望,俗称软实力。作为一个空前绝后的创业大师,张三丰也深谙其道。
首先,他对外亮出了“抗元复汉”的大旗,赢得了广大同胞和武林同道的认同,又派门下弟子长年在民间行侠仗义,抓小偷,打流氓,惩贪官,诛叛逆,帮绿林劫狱,助寡妇伸冤,其业务范围囊括了公安、纪检、消防、街道、红十字会等多个方面,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其次,张大师非常注重品牌美誉度,全派上下个个洁身自好,坚持不与任何邪魔歪道扯上关系,张大师本人更是起带头模范作用。他在汉江之上从蒙古官兵手中救下了常遇春,虽然敬他忠义勇敢,但是知道他是明教弟子以后马上就后悔了“早知是魔教中的人物,这件闲事不管也罢”。常遇春是起兵抗元的周子旺部属,武当派也是主张抗元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家既是同胞又是战友,但是仅因为常遇春是明教中人,张三丰便十分地看不起人家。他苦口婆心地劝常遇春改投武当门下,洗心革面重新作人,不得已托常遇春带张无忌去蝴蝶谷求医,再三叮嘱不得要张无忌加入明教,并且声明就算治好了他武当派也不领明教的情。告别时连一句“后会有期”也刻意忍住不说,掩饰不住的嫌恶鄙薄。
当初张翠山带殷素素回武当的时候,张三丰所作的表态让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心胸豁达、不拘泥于正邪之分的老头:“翠山啊,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大师,常遇春的事情又怎么说呢?)。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殷素素此时已与张翠山成婚十年,早就立誓向善,并且当年俞岱岩受伤并非她的直接责任,回到中原以后她连娘家都没回,直接就跟着夫君上了武当,其诚心日月可鉴。按照张三丰的说法,她理所应当被武当派接纳,但是在这夫妇二人死后,武当派立即与天鹰教翻了脸。张翠山夫妇死去(尤其是一个谢罪一个殉情,纵使生前有罪责也该全部抹去了),他们的夫妇关系不能抹煞,也就是说,武当与天鹰教的姻亲关系还存在,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孩子。各大门派联手逼死了这夫妇二人,按理武当应该跟天鹰教同仇敌忾联手复仇才对,但是武当迫不及待地与天鹰教划清了界限,一面把所有的礼物都退了回去,还把来使暴打一顿以示决裂,一面给张无忌灌输无论如何不得加入魔教的概念。可见张三丰心中并非没有正邪之分,当初那番说辞不过是场面话而已,张翠山已经把人带回来了,生米已煮成熟饭,孩子都满地跑了,作为一个大家长,这点胸怀和风度当然还是要有的。只不过夫妇二人死了以后,那就不用再卖给谁面子了,该坚持的原则还是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当时江湖的主流价值观。后来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武当的二代弟子除了瘫痪的俞岱岩之外倾巢而出,可见其态度有多么明朗。
后来张无忌执掌明教的时候,武当又摆出了十分接纳认同的态度,这又不得不说张大师真的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虽然心中有“正邪”之分,但是懂得灵活变通,不像灭绝师太那么钻牛角尖。在中国,很多时候做事就是做人,甚至做事还不如做人,张三丰能够在改朝换代的乱世和腥风血雨的江湖中活到一百多岁,已然证明他是个人精。他的徒弟们也很好地继承了师尊的优点,虽然功力不及师尊深厚,但是也算是个个会说话,能办事,懂做人。江湖中很多人爱好行为艺术,喜欢不走寻常路,语不惊人死不休,言行出位这种险招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失足成千古恨,比如屠狮大会上被炸死的司徒千钟便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经典范例,不是大咖的话千万不要玩这招,最好还是向武当诸侠学一学为侠处事之道。
张三丰虽然活了两百岁(百度百科说的),但是个人力量始终有限,一个门派要想发扬光大,还是需要有一支得力的执行队伍,于是,他亲力策划打造了“武当七侠”的品牌。他在收徒之先着重考察了每个人的品德行为、资质悟性,因此弟子们入门之后无一不成大器,个个独当一面,这样他就可以专注研发创新。武当七侠各有所长,老大宋远桥精通易理,性情儒雅平和,负责总管内外事务,老二俞莲舟武功最高,老三俞岱岩精明稳重,即使是瘫痪多年以后仍然能临危受命执掌大局,老四张松溪机智过人,老五张翠山悟性最佳,文武双全,老六殷梨亭温柔多情,剑术最精,老七内外兼修刚柔并济,最难得的是他们之间的团结精诚,七人如一,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团队。武当七侠纵横江湖多年,不整容、不炒作,妥妥的实力派兼偶像派,就算是昆仑、崆峒这些名门大派的掌门人,名声也不及他们响亮。张翠山从冰火岛回来,一想到又可以跟兄弟们联袂行侠共享荣光,在路上就高兴得心痒痒,这种集体荣誉感远非一般门派可比。
《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可以说是金庸笔下最为光明、正面的一个门派,作者十分推崇书中男子间的情义,尤其是武当一门师徒、兄弟间的感情,这一点当然仍是张三丰之功。张三丰活了一百多岁,为人又十分幽默亲切,不拘小节,这些无一不在影响着他的徒弟们。他以“武林第一人”之尊,又兼百岁高龄,不惜为了张无忌一个小小孩儿自堕威名,拉下一张老脸前去少林求告,足见其对弟子门人的真诚爱护。是以门人弟子们也纷纷效仿,张翠山被各大门派相逼,师兄弟们人人争先恐后殚精竭虑要为他洗刷罪责,尤其是当他从冰火岛回来的时候,殷梨亭已经是个年近三十的大小伙子了,还跟小时候一样闹着要跟师兄一起睡,兄弟之间的情谊已非寻常手足可比。
百岁老人张三丰虽然对弟子们慈爱有加,但是掌毙宋青书一节又显示了他的威严果决。宋青书所犯之罪人神共愤,可以说是武当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一是私窥友帮峨眉女弟子的寝室,下流无耻之尤;一是为了掩饰罪行杀害了师叔莫声谷;三是擅算叛出武当加入别派。但是他被带回武当的时候已经只剩一口气了,双臂折断,头骨碎裂,并且是伤在俞莲舟手上,也可以说是已经受到惩罚了。如果是个像郭靖那样的糊涂领导,大概会说两句冠冕堂皇的话,揭过这一页,可是张三丰十分干脆地一掌结果了这个逆子,又免了宋远桥掌门弟子之位。不明白的人也许会觉得老道太过残忍,明白人却是知道,他此举实乃大将之风。宋青书已然生不如死,他死了,既为莫声谷偿了命,赎了他自己的罪,也能让他的父亲宋远桥直起腰杆作人。另外,也是对同门之人的一个警醒,显示堂堂武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即使是内定的第三代掌门人也不能豁免。
说到经营帮派,我还想举一个起点最高、跌得最惨的反面例子。逍遥派最初应该是金书中最让人仰慕的一个门派了,武功境界之高接近玄幻,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他们的武功招数“天山折梅手”“白虹掌”“凌波微步”,光听听这些名目已经要倾倒了。但这是一个“不务正业”的门派,除了武功之外,还教授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农林水利、机械建筑、戏剧杂艺等等,在这所综合性的“学府”里,武功练得好并不能得到导师的认可,倒是武功以外的“杂学”练到家才能得导师欢心。逍遥派的掌门人、导师兼党组书记是无崖子老先生,这位老爷爷长得太帅武功又太好,是一个资深自恋狂加外貌协会会员,他收弟子的原则之二是聪慧和好看,别看丁春秋在书中是个“老魔小丑”,他也是个大帅哥,仙人之姿有目共睹,只不过人品实在欠佳。最后好好一个门派被毁得不像样子,连无崖子自己也被徒弟丁春秋给坑害了,这不得不说全怪掌门人用人失察和经营无方。
与武当同时代的少林倨傲自大,固步自封,峨眉骄傲冷酷,偏激狂妄,明教内部争权夺利四分五裂,幸有张无忌力挽狂澜,但是最后不过为他人作嫁衣,成全了朱元璋而已。只有武当的形象可亲可敬,众望所归。作为一个门派,武当有技术、有人才、有活力、有法度,作为一个创业者,张三丰有毅力、有胸襟、有情怀、有分寸,这样的门派如果不成功简直天理难容。所以亲们,要是想创业又不能去读长江商学院的话,不妨看看金庸,学学张三丰,也许有意外收获哦。
图片来源:2003版《倚天屠龙记》剧照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