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人去拉萨都有一个理所应当的理由,失恋、失业、逃离城市的喧嚣,信仰、自由、洗涤满是尘埃的心灵,但我始终认为西藏并不会神奇到像84消毒液一样能帮你洗涤心灵净化灵魂。
湛蓝的天空、巍峨的雪山和碧蓝的湖泊,有虔诚的信徒、淳朴的藏民和五湖四海的旅人,还有屹立千年的布达拉宫和承载着无数祈求的转经轮……这一切,只要你用心感受,就好。
16.09.05 纳木错
在格尔木青旅遇见了鹏哥,搭了他的车我们上了青藏公路109国道,从格尔木出发,目的地拉萨。
在青藏公路上的第一天,基本都在青海路段,四周都还是一些荒凉的景象,隔壁荒野。昆仑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一路怀着各种期待。
开了大概几百公里之后,我们遇上了超级大堵车。往前一看,原来路边大卡车侧翻,车毁人亡,有点痛心。基本在青藏线上除了少量的我们这样的游客车辆,大部分还是满载着进藏物资的大卡车。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卡车也是每天来来回回游走在这条线上,每多运一些,收益就高一些,因此卡车的重量可想而知。堵了8个小时之后,总算看见了一丝光明,因此在这提个小醒,出门远途意外难免,还是多带点路粮填饱肚子。
一路上我们碰到了很多驻扎军队,我也是第一次超近距离的看到了现役军用坦克。还有长的高大威猛的野狗先生们,之前在青旅有听到过骑行的朋友们最怕遇上野狗了,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赢,不过据说经验分析还是拼命跑比较靠谱。
到沱沱河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实在累的不行,吞下一晚炮仗面,路边随意找了一家青旅,匆匆入眠。
第二天路上情况就好多了,路上的风景也开始有了变化,不再是一片荒凉,开始有牦牛,有野驴,有藏羚羊,有雪山,有植被,有小措。天蓝蓝,云低低,水清清。去年爬玉龙雪山每看到雪一直是个遗憾,没想到这次直接给我来了一片雪山,有点被爽到。
唐古拉山口应该是青藏线的海拔最高点了,在这里感觉气温骤降,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忽而就飘起了小雪。有点神奇的是,我们一行人之前多少都有些不适,到了唐古拉山口蹦跶了几圈突然就觉得神清气爽了,之后也没什么高反。
进拉萨之前,我们先去了纳木措。作为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我觉得应该用清纯来形容,天生的美人胚子。湖面绵延数千米,不时还有水禽略过水面。
在湖中央的半岛上留宿了一晚,隔天清早起来看日出。只是天公不做美,等不到太阳,却迎来了蒙蒙小雨。正当我们失望而归转身却发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边。
旅行中处处都有小惊喜。
16.09.09 拉萨
在拉萨待了4天。
西藏最繁华的城市是拉萨。走在拉萨街头,现代都市的气息和藏式风情交叉着融汇着,不分彼此。古老的故事在久远的建筑、唐卡、顶礼膜拜的信众中传说着,虔诚和善意在不经意间流露。
这里,太阳特别害羞,日子都是从中午开始的。其实整座城市并不大,每天出来游荡一会儿,感觉已经解锁了拉萨。公交还是蛮多的,一块钱随你到哪儿。
莫名其妙在这里爱上了一家串串店,在北京中路那,连着两天过着吃完数串串的日子,荤素都是六毛一串。
赶上了拉萨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雪顿节的尾巴,我们去了大昭寺旁边的古树酸奶,然而牦牛酸奶并不喝得惯,加点糖会好一些。
布宫没有进去,不过在布宫广场拍了很多照片,晚上9点之后有音乐喷泉,灯光下的布宫更好看一些。
去了色拉寺,很多藏佛的习俗我们并不知道,主要感染一下气氛。下午3点有辩经,藏语完全听不懂,也就看看各种肢体动作,感染一下气氛。
拉萨的日子过的还是蛮舒坦的,每天晒晒太阳喝喝茶,酥油茶可能喝不太惯,甜茶还是可以的味道有点像奶茶,买个三两茶,坐上一下午。
大光明茶馆推荐是必去的,往往里面都是座无虚席的。藏民们在这里打牌、聊天、嗑瓜子,打打牌,当然也有很多藏漂和慕名而来的文青旅游者。自取茶杯之后,只要把零钱和茶杯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穿着白色大褂的阿佳便会提着暖壶为你添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甜茶,临走前抽取六毛的甜茶费。
八廓街里,光明茶馆与大昭寺,磕长头的朝圣者和喝茶打牌的藏民,还有看不见的玛吉阿米。
16.09.09 珠峰
从拉萨出发,一路向南。租了一辆牧马人,四人六天。
第一站羊卓雍错羊湖,是藏区的第一大圣湖,湖水碧绿碧绿的,就像翡翠一样闪闪动人。如果你自驾的话完全没必要买门票,沿途哪一站停下来都是风景。
可能是从甘肃、青海那一带过来习惯了一片荒凉,到了藏区,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来了西部,山上有植被,山下有河水,青山绿水相互环绕。直到遇到了雪山,驶进卡若拉冰川区之后,绵延的雪山映衬着飘扬的经幡,神秘圣洁。
到日喀则已是下午,去了鹏哥强推的一家川菜店,他们家的蒸蛋和猪耳朵超级好吃。整顿一番之后,我们去了扎什伦布寺,班禅额尔德尼的常住地。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快晚上7点了,虽然阳光还是有点刺眼,但门口已是稀稀拉拉,重点是没有收门票的僧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重楼叠宇,金顶红墙,气势恢宏。我们进去之后还有几个观光团,我们也就顺便蹭了一下导游。
第二天路过了拉孜,听说是藏刀之乡。拉孜一直是上海的援助对象,因此就有了下面这堵墙,也算是一个景点。
过拉孜之后,安检站多了起来,也意味着珠峰快到了。天公作美,一路上景色如画。
进山时的九九八十一拐拐的有点刺激,真正进珠峰之前就有好多观景台了,可以下车做个深呼吸,拍拍照。
真的看到珠峰之后真的只会惊叹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在蓝色天空的掩映下、在周围群山的簇拥下,珠峰显得如此圣洁、端庄、美丽,虽然她只是静静的注视着我们,但她征服一切的魅力却似一只无形的手早把我们这一行人的心撩拨的激情荡漾了。
距离“珠峰大本营”标示碑还有4公里,大本营内有景区大巴,25RMB就可以来回。本着挑战极限的决心,我们选择徒步。
在高原的四公里步步维艰,到终点已快天黑,等不到“日照金山”有点遗憾,便启身返程。
回大本营依旧徒步。不知道是我们的运气真的很好,还是在路边祈福的经幡起了神奇的效果,一转身竟然就看到了珠峰金色的尖尖角。
晚上在留宿在了营地帐篷里,里面有暖炉,整间屋子都暖烘烘的,就是那种冬天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视觉感。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裹上羽绒服冲锋衣,拿着单反三脚架,出门看璀璨银河。肉眼看还是觉得蛮震撼的,可惜晚上多云,有点影响拍摄。
16.09.09 山南
出发之前我对珠峰是最为期待的,回来之后让我到如今还念念不忘的却是山南。如果进藏,请一定要来山南。
人们都说日喀则是“后藏”,那么山南和拉萨就是地地道道的“前藏”了。在回拉萨还是去扎囊的问题上犹豫了一下,到扎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路上还被一场冰雹突袭了一下,真的是狂风暴雨,雷鸣电闪的节奏,我发誓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场冰雹,虽然是坐在车里还是感觉有人就在头顶向你砸石头。
在扎囊转了一圈愣是没有找到一家住宿的,我们还是上车到了桑耶。住宿的地方就在桑耶寺旁,于是第二天就被明媚的阳光和僧人的念经声惺忪唤起。
继续出发,前往勒布沟。这一天似乎运气有点好,路上竟然捡了一箱泡面。
翻越海拔5100m的香加拉雪山后,到达中印边境神秘的勒布沟。
每次出发,都带着期待。不是期待路上的美景,而且期待享受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在路上,有风景,有音乐,有欢声笑语,还有你。
勒布沟真的可以说是藏在大山深处的桃花源。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沟,它是喜马拉雅山东段向南伸展的一条大峡谷。踏入勒布沟必须穿过漫无边际的皑皑雪山,走过狭窄危险的盘山路,历经艰险,写文时我查了一下上下落差高达7000多米。
天空白云缭绕,翩迁起舞,山顶白雪皑皑,银光闪烁,山腰娇翠欲滴,云烟袅袅,山下溪流蜿蜒,泉水潺潺。丰富多彩的层次美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山脚下的勒布沟气候宜人、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悬崖峭壁林立其中,飞泉瀑布遍布其间,装饰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个勒布沟就是一个世界,是远离喧嚣的人间乐土。路上还偶遇了害羞的山间野猴,似乎是没有多接触过外界事物,对我们始终保持着警惕。
开到一半还扁了一个轮胎,正好还是我坐的位置下的,还被剩下三人集体围攻。哼,生气。
颠了好几个小时总算到了边境,进了印度大兵,换了点印度卢比,差不多就返程回拉萨了。
一路上我没有多拍照片,害怕双眼会错过某一处风景。真的,有些地方一定要亲自来看看。
16.09.15 拉萨
中秋正好回到了拉萨,又过上了没事出门晒太阳的日子。在拉萨,川菜还是随处可见的,我们打了几次出租遇见的师傅都也是四川人。中午,四个人搓了一顿火锅,开了几罐青稞酒,也超幸运的吃上了月饼。
来西藏这么久其实还没好好吃上一顿正经的臧餐,下午寄了明信片之后就来了尼玛餐厅。承党的伟大政策,藏民们生活的成本并不高,因此他们对饮食的要求还蛮高。餐厅环境超棒,正值中秋还有现场的演出。但其实说实话,并不吃的惯。
0916,Z166,拉萨—上海。
一路上我们的队伍每天都在变化,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人,竟然还在一家青旅里遇见了同校毕业好多年的学长;也听了很多的故事,虽然好多都成了后来吐槽的梗。
因为旅行,我们都开始有所不同。
我把我们走过的每一站基本都写在了这里,还有一些可能因为时间或者脑容量的问题有所遗漏,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