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为啥独爱李安版绿巨人

(真相在后面)

看完《神奇绿巨人》(The Incredible Hulk, 2008)之后,俺决定彻底忘记李安的《绿巨人》(Hulk, 2003)。

和李安的希腊悲情英雄版相比,这个新版实在拍得太好玩了,从头到脚都很好玩,好玩到死。

单单一众演员的表现就足够让人忍俊不禁。

作为一个严肃的演员,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对角色的演绎向来是丝丝入扣的。从相貌来说,他并非属于“英俊”一类,更谈不上“威猛”。即使是他在银幕上最壮实演出的《野兽良民》(American X History)中,他也完全说不上“肌肉发达”。但是,谁说变身为“绿巨人”的班纳博士本身就应该是猛男呢?他就不能是瘦弱宅男么?

可以说,诺顿对于班纳的演绎给俺不少“惊喜”。首先,他没有采用老版悲情内敛的基调,而是尽量搞得轻松喜感。看着一脸络腮胡子尖下巴的诺顿在银幕上坏坏地笑着、装作很幽默很轻松的样子,俺果然中招,非常不合时宜的“乐”了起来。慢着~~~既然人家是要喜剧化表演而你又乐了,为啥又是“不合时宜”呢?

因为俺“乐”的不是地方——确切的说——不是编导和演员想让俺乐的地方。他们想让俺乐的地方——比如说拿班纳生涩的葡萄牙语开玩笑啊、拿小两口之间浪漫的事情开玩笑啊——俺看着都巨寒,想笑也笑不出来。相反,那些一本正经地、似乎想要表现啥细腻演技的地方——例如表现痛苦思念的紧锁眉头、紧闭双眼的镜头、初见面时的深情拥抱、满脸严肃地回答着女友“请问你变身时有什么感想”等等——俺看着都巨可喜,当场就不顾嘴巴里塞满了爆米花而狂笑起来,引起邻座优雅资本主义老美人士们的“友邦惊诧论”。但我作为流氓无产阶级战士的优秀代表,显然是不怕他们的,还他们一个白眼:俺看电影就是只看热闹与否,图个开心,难道想笑都不行么?可见,资本主义民主并没有俺们想象的那么普及,其实是披着温情脉脉的伪善面纱的。看电影而思阶级格局,《神奇绿巨人》简直让俺的乐趣像班纳变身一样膨胀起来。

但是,诺顿哥哥还远远不是最好笑的。他在银幕上的女友,丽芙泰勒同学比他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指环王》系列中,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丽芙MM对阿拉贡的深情呢喃,没想到她还能将那种优良传统保持到了《神奇绿巨人》中,听着她面对班纳每次说话似乎都要深吸一口气、然后拼命让嗓音显得颤抖而娇喘吁吁的样子,俺浑身的鸡皮疙瘩立马像愤怒的绿巨人一样兴奋。其中最经典的是“雨夜桥头相拥”一幕,其意境正好是《魔戒同盟》中“月夜桥头付真心”的反面一极,那种“不要走,千万不要走”的深情呼唤,俺不相信有任何男人能够抵抗得了——班纳哥哥自然是没走成,但我猜他是因为被“雷”得浑身酸软、迈不动脚步了——就像银幕下的俺一样。

看《神奇绿巨人》中班纳哥哥与螺丝美眉之间的浪漫情事,总让俺想到我中华文学的伟大传奇人物琼瑶奶奶——更确切的说——也许应该是琼瑶奶奶的电视剧,看着银幕上绿巨人在螺丝美眉身边没事对天乱吼的时候,“吼王马景涛”的光辉形象宛如一道最温柔的闪电,击中了俺脑海中最敏感的部位,让俺立马抽搐不已;而螺丝美眉总是一副饱含热泪、要滴未滴的得瑟劲,也勾起了俺对刘雪华、俞小凡、陈德蓉等一众美女的旖旎而温馨的回忆。在一部以“喧嚣动作”而闻名的商业电影之中,还能让人有这种片刻黛色的“宁静”(或者说“瘫痪”),影迷何其幸也!

不过,要和接下来这位出场的老兄相比,诺顿哥哥和丽芙美眉都得俯首称臣。因为他就是伟大而低调的提姆罗斯(Tim Ross)同志。说实话,俺不清楚他为啥硬要搅这趟浑水,据说是为了让喜爱漫画“绿巨人”系列的子女们高兴,这种作为父母的慈爱精神令人感动,接下来他所展现的“牺牲精神”更让俺五体投地。众所周知,提姆哥哥扮演的是一位特种兵精英中的精英——简称“老精英”。俺不知道老美特种部队的纪律如何,显然应当比吾等“钢铁长城”要自由化一些,因为提姆哥哥一上场就是胡子拉碴、乱发三千丈的气势,令人猜想他也许是想向《指环王》系列中的阿拉贡哥哥致敬。

然而,看到后来俺想通了,原来编导是故意创造一种战士老去的沧桑感、从而才有对于“超级战士秘方”的迫切渴望,于是就有了对于提姆同志身体的惊心动魄的展示。那是怎样的身躯啊:苍白而羸弱的皮肤,驼背的身躯,还缩着脖子显得有些畸形,矮小的身材站在高大的罗斯将军(General Thaddeus “Thunderbolt” Ross)身旁更是显得渺小,而穿上军装时完全没有任何“英挺”意味,反而有股二流子的猥琐派头……这一切无不提示着提姆同志所做的自我牺牲。虽然这颇让人迷惑:他凭这样的身板当初是如何混进特种部队的,但是这些“细枝末节”在伟大的编导眼里是微不足道的,观众唯一要记住的,就是这是一部“力求打得好看”的电影,什么剧情啊、对白啊、表演啊,都应当无视,否则是自取其辱,莫怪人家片方没提醒。

提姆哥哥的牺牲,还不止是袒露了触目惊心到令人惨不忍睹的身躯,他还贡献了自身有史以来最为程式化的演技。作为一个动作片影迷,俺得忏悔,因为有时候也受了艺术人士的荼毒,总觉得要看什么“自然而内敛”的演技,提姆哥哥以实际行动证明:俺们英明的编导不玩这些花架子,我们就是要没心没肺,让观众无法体会到和角色的任何感情联系,以便创造一种单单等待动作场景的“纯粹”期待。《神奇绿巨人》在这一点上显然做得很绝,因为他不仅毁了提姆哥哥,还顺带毁了老戏骨威廉赫特(William Hurt),俺在银幕下只看到他一次次气急败坏地发命令、然后一次次失败的茫然,除此以外,别无表情;嘿~~更不要提他与女儿之间因为班纳而纠葛的关系,因为他与女儿在一起时都是木口木面的,照着编剧写好的台词呆板念出来就行,反正观众已经恶心了李安式的“代沟情结”嘛,索性置之不理好了,还是那句话:等着看动作场景呗。

说到本片的动作场景,俺可就兴奋了。可以说,早在看到剧场版预告片和几个动作场景的视频时,俺就“坚定地”叛变了:《神奇绿巨人》的动作,绝对是老版《绿巨人》无法比拟的。老版中绿巨人太“环保”了,砸烂那么多东西,连个火星都不冒;特别是连摔烂直升机都不爆炸一下,简直一点都不“火爆”。新版终于满足了偶们没心没肺动作狂们的破坏欲,看最后决战时,两个大家伙掀翻了多少辆汽车啊,关键是那些汽车都着了火,显得很“真实”的样子,李安看到这样的场景真应当感到害羞,当初干什么去了,不懂得雇佣一个“火工头陀”么?潜规则害死人啊~~~再说回这个新版《神奇绿巨人》,第二段“校园包围战”其实比结尾决战精彩一些,特别是绿巨人抡着两块铁板与“注药版”布隆斯基(Emil Blonsky)缠斗时,最是让人惊艳,因为总算有了一点新鲜感,不再是两个傻蛋轮番锤对方,后者正是结尾大战的主要内容,而且最精彩的在先行视频中都已经泄露了……

慢着慢着~~~怎么说着说着似乎就不精彩了呢?怎么那些想象的激动全消失了呢?俺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猛然醒了过来——原来俺是看完《神奇绿巨人》后受打击很大,所以宁愿沉浸在一个无脑版本的alter ego中,以至于有了上面这段回忆…..

显然,您猜对了——看完《神奇绿巨人》,俺的确应该忘记李安的《绿巨人》,因为不忘记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新版的品质是如此的平庸,以至于根本无法忍受。

《神奇绿巨人》的品质,其实和导演的《非常人贩》系列不相上下:通过表现绿巨人“一味凶猛”再现了《人贩》第一集“老外玩功夫”的新鲜感,漏洞百出的剧情和生硬无聊的剪辑,则与《人贩》第二集一脉相承。撑死了,《神奇绿巨人》也就是个很一般的动作片。它要kick李安的ass,那自然是可以随便说的,至于实际是否“够得着”人家的ass,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表演方面不用累述,前面已经详细说明了,反正俺已经被“雷”得说不出话来了。就拿最木口木面的威廉赫特同志来说吧,他是俺最喜欢的演员之一,但凡有任何机会,他都会放光,例如在《辛瑞那》(Syriana)中仅仅出场几分钟,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可他在《神奇绿巨人》中满场晃悠,却始终是个摆设。

台词无疑是罪魁祸首之一。即使在漫画改编电影中,《神奇绿巨人》的台词也可以说是最没有创造性的;且不说达到《钢铁侠》的生动俏皮,它连镶嵌在场景中不让人觉得突兀都做不到。看一群优秀的演员被这些鬼台词折磨是件很令人无奈的事情,总让人怀疑演员自己是否觉得好笑,因为诺顿总是一副忍不住笑的样子。

如果是嫌弃李安版本太深沉了一点,想玩得轻松些,那也没问题,只不过这个“轻松”必须与整体设定相一致才行。编导在这里似乎陷入了两难,他们既想甩开了膀子玩动作,又抛舍不下对于班纳内心的挖掘,好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粗浅。本来,影片让班纳变身的诱因由心率来掌控,就是一个让观众更加关注班纳的内心、从而对他的痛苦与无奈更加感同身受;可惜,这种构想仅仅停留在剧本上,表现出来的结果不仅没有让人觉得班纳有多不幸,反而只是觉得好笑。像这种微妙的情绪,是需要多费些笔墨来经营的,否则那种感觉就出不来。显然,编导没这个耐心,还美其名曰漫画迷们也没这个耐心。

编导拙劣的掌控能力,更直观地体现在剧情硬伤和情节发展的不连贯上。当然,也许编导可以用“漫画设定本来就不应该当真”,来搪塞诸如“班纳身无分文从瓜地马拉直入弗吉尼亚”的纰漏,但这种借口在忽悠,也无法掩盖前后情节的不连贯。例如螺丝美眉的新男友,从罗斯将军和他的对话来看,他与班纳之间是有不浅的交情的,第一款预告片中也有他和班纳在一起的镜头,到了影片中却完全没有反映了。据说导演有意在将来出蓝光光碟的时候,增加约70分钟的加长内容,那也许能弥补目前的硬伤和漏洞;但是,这样一个故事却不能在114分钟之内交代清楚,这本身就说明导演的能力有问题了。

有人认为导演对绿巨人与螺丝美眉关系的处理,有向彼得杰克逊版《金刚》靠拢的嫌疑。这点根本不用嫌疑,那简直是一定的;但想法归想法,《金刚》中怪兽与美女之间的关系,恰恰是有大量的细节铺垫的,是需要氛围的营造的,这些在急功近利的《神奇绿巨人》中影子都见不到。绿巨人好不容易和螺丝美眉有个“雨夜共穴”的温馨机会了,却被前者莫名其妙地一通咆哮给搅黄了,导演甚至短视到不会给绿巨人一点点表现温柔的机会(例如伸手做作遮雨的样子,自然是没什么用,那样螺丝美眉就可以顺手把大家伙的手围在自己肩头……),所谓的向《金刚》学习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真可谓“心比天高,(能)力比纸薄”。

就算是新版唯一值得夸耀的动作场景,其实除了预告片中让俺惊艳了一把的“飞腾版布隆斯基”,其他真的很普通。也许又有人说,“绿巨人”和“憎恶”都是直来直去的大家伙,没有什么花招,不能期待像中国功夫式的飞天遁地。且不说在漫画的设定中绿巨人就基本上可以在第一宇宙速度之内任意弹跳——也就是说在大气层的高度以内他都可以出招——单说最简单的拳来腿往吧,人家金刚都可以在和恐龙搏斗时,做出种种令人惊呼、之后又大叫过瘾的动作,绿巨人难道做不出?

这只是个假设,不是说让绿巨人真的去学金刚,而是说动作场景的设计与调度,全靠想象力,最能体现动作指导或者说导演的能耐,他们一般会通过动作本身的复杂精妙程度、动作节奏的快慢、气氛营造以及镜头轨迹、视角变化来寻求更为酣畅淋漓的动作表现方式。退一万步讲,即使《神奇绿巨人》的导演编排不出什么新奇的动作,也能通过对场景氛围、镜头剪切的控制,来营造非一般的感官体验。看拍摄花絮的时候,特意提到这个导演是多么离不开多向位摇臂拍摄,这让俺很好奇他可以将镜头玩出什么空间体验的花样来,结果是令人提不起劲的平庸。单单最后那两个大号“流星锤”,就可以玩出多少花样来啊,可惜都没表现;如果说这就叫酣畅淋漓,俺只能说老美观众真是太容易满足了。

这似乎与他们对李安版《绿巨人》的挑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俺不禁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品质与受欢迎程度有如此大的反差。按照号称是漫画迷们的意思,仿佛是《神奇绿巨人》无论在形象还是精神内涵上,更能体现原著漫画的精髓;而李安的版本,则是偏离原著太多,故而不受欢迎。

说这种话的同志,俺不知道有几个是真正了解“绿巨人”漫画所有历史的核心漫画迷。如果“绿巨人”原著是指从创立形象的1962年5月的第一期《神奇绿巨人》以来所有的漫画的话,那这些自命漫画迷的同志可能要惊奇于到底哪个才是绿巨人的正宗、到底什么才是绿巨人的精神内涵了。原因很简单:这几十年中,在不同的作者手中,绿巨人的形象也好、性格也好、甚至其基本立场,都变化极大、根本就没有统一的规格。如果说新版中肌肉更加虬结的更靠谱,那李安版的线条稍微柔和的绿巨人岂不是更正宗?因为第一期上老祖宗的形象就是那样的,而这种不那么狰狞的形象,俺今天在超市的杂志摊上仍然看见了。至于说暗绿色的绿巨人才符合原著,那更是扯谈,因为第一期上“绿巨人”根本和“绿”没关系——那个老祖宗是灰色的,其实是“灰巨人”。

真正熟悉老美漫画的,都知道讨论“哪个形象更正宗”是很无聊而好笑的事情,因为每一任漫画作者,都是按照自己的演绎来画的;作为电影改编的导演,也当然拥有大致差不离的细节重设权利。且不说李安版的绿巨人还是符合历史形象主流的,就算他将绿家伙变成鬼怪摸样,那也还是靠谱的,因为无所不包的漫画世界里,恰好就有“魔鬼版巨人”(The Devil Hulk)。

既然以形象来批评老版《绿巨人》之路走不通,那么从精神内涵来看呢?现在网上喧嚣尘上的所谓漫画迷的意见是:“绿巨人”的精神内涵就是“Hulk Smash”(强调惊人破坏力),俺简直怀疑自己是否和这些同志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因为以俺显然算不上高明的逻辑来理解,“外在”的破坏力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为“内在”精神内涵的范畴的。如果“漫迷”们要坚持这种观点,俺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靠漫迷们“仙人指路”行不通了,那只能做点实际工作,从历史的故纸堆中“归纳”了。尽管历代漫画家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布鲁斯班纳同志创立了多种不同的人格分裂体,无论这些“灰巨人”(Grey Hulk)、“野巨人”(Savage Hulk)、“混合巨人”(Merged Hulk)、“失神巨人”(Mindless Hulk)、“罪感巨人”(Guilt Hulk)、“魔鬼巨人”(Devil Hulk)等等名号如何不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班纳共享一个肉体躯壳,而班纳的本真人格总是不断与他们发生或排斥、或消灭、或者控制等互动行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领悟到在“绿巨人”惊人破坏力背后的心理内涵;这些所有的人格分裂,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很俗套的人性善恶关系,其中恶的一面总是以代表“破坏神”的各式巨人形象出现,而作为善的本体的班纳博士,则总要想出各种办法来克制约束分裂的人格,从而又隐约充当了“创造神”的角色。

善恶也好,阴阳也好,创造与破坏也好,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挣扎,同时也只有通过心理挣扎,才能表现班纳博士与绿巨人之间既分裂又融合的意义。如果一味强调外在的破坏力一面,那才是与“绿巨人”系列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应当说,《神奇绿巨人》的确是想到了利用这种善恶控制的关系,但是恰恰在表现手法上让人很难深入感受到班纳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这种挣扎,不是剧本上描绘几句、然后让演员在镜头前双眉紧锁、咬牙切齿一番就完事了的。真正对观众产生震撼力的表现,要根植于角色的细腻演绎之中、并通过情节的不断积累而达到某个爆发的高峰;《神奇绿巨人》少了这些铺垫和酝酿,所谓心理挣扎只不过是个空壳而已;就像其中的绿巨人本身,虽然外表看起来细节多了,表情也更“多变”了,却根本没有灵动的神韵,打来打去还是个会动的巨型蜡像而已。

而李安版的《绿巨人》,才真正是将这种心理挣扎积淀的过程,用慢火煲得至纯无比:片中伽马射线实验的事故只是外在诱因,内在诱因正是被压制的幼年心理创伤,而这个创伤又因为成年后父亲的突然出现以及冷酷要求而猛然激发……这样的“愤怒”才是自然而然而且无可避免的,又因为它与普世的亲情融为一体,因此更有感染力,从而能将班纳内心的痛苦以及愤怒的缘由更直观地传递给观众——理论上应当如此。

十一

显然,讨厌李安版的观众不这样认为。

但俺从各个逻辑角度都看不出李安的手法有任何错误与疏漏之处,所以原因只能是在观众这边:他们或者是真认为李安表现的“绿巨人”形象与行为偏离了原著漫画,或者就是单纯不喜欢李安的“演绎手法”。前者俺刚才似乎已经证明了不成为问题——李安的绿巨人和历史上的漫画没有任何不同,关于童年与父亲的紧张关系所带来的压制记忆,本来就是绿巨人漫画史上最核心的几条主线之一。那么,所谓漫画迷们的不理解不接受,其实原因就只有一个了:他们无法接受李安的电影风格。

任何艺术再现也好、创造也好,一个基本的原理是:同样内容、同样主题,是可以用不同风格来表现的;而且,风格的不同与差异,恰好体现了创作者的能力以及作品的品质。如果对这点没有什么意见的话,那说李安版本偏离原作精神的同志,其实也就是将主题内容与表现风格混为一谈了。李安版与漫画迷心目中记忆的差异,根本不在于绿巨人故事本身,而在于李安是如何演绎这个故事;是他的电影手法,超出了单单浸淫于漫画领域的“漫迷”想当然的范围。

实际上,根本用不着追根溯源电影创作的原理,单单以逻辑论逻辑,以事实论事实,“动漫改编最重要的是角色塑造、故事风格都应该尽量贴近原作”的这个论断,就无法成立。先不谈电影的事,就拿漫画本身而言,漫画公司旗下的长寿系列们,哪一个不是经过了角色塑造与故事风格的巨变?号称漫迷的同志们,是否记得历史上的蝙蝠侠曾经是何等的“坎普”(Camp),又是否想起九十年代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版的《蝙蝠侠:元年》(Batman: Year One)对该系列的风格作了何等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不同作者、不同版本的“绿巨人”之间,角色性格和画风也都是千差万别的。且不说米勒的《元年》是如何的商业成功,就是最近两年形象大变的《世界大战版绿巨人》(World War Hulk),也掀起了新一轮Hulk狂潮。漫画的世界里,没有应该与不应该一说,可谓画出来就有道理,只要核心要素在。漫画本身尚且如此,电影又为什么不能采用不同的风格呢,从风格体现能力来看,恰恰是在把握精髓的同时推陈出新的导演应当值得赞扬,而那些亦步亦趋的家伙们才应该被kick ass。

十二

要摆事实的话更容易。如果按照“尽量贴近原作”的逻辑,那《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电影版与电视版的成功就很难解释了,因为与士郎正宗的原著漫画相比,押井守的电影版与神山健志的电视版,恰恰是在角色塑造与故事演绎风格上都与原著漫画有很大的差别,三者形成有趣的三足鼎立的状态,用不同的风格构筑成一个关于公安九课与机械未来的令人神魂颠倒的立体迷宫。OK,又或者日漫的例子做不得数?算你狠。还来美漫改编,再提目前被媒体与市场证明为超级成功的《蝙蝠侠初养成》(Batman Begins),不知号称漫迷的同志们,是否觉得它与提姆波顿版的《蝙蝠侠》系列在角色塑造与故事风格上是完全不同的呢?如果所谓“贴近原著才能成功”是非此即彼的选择的话,又怎能解释二者在评论与商业上都是同样成功呢?

可见,漫画改编作品的演绎风格,是和表现主题与内容,是没有任何固定关系的。更重要的是,对于演绎风格的喜好,不能成为评判改编作品好坏的“先验”标准。如果仅仅因为对演绎风格的不适应,而无法理解作品的妙处,进而对影片横加指点,这种做法,恐怕不是一个有逻辑的人应该做的。

十三

当然,电影观众群(或者说俗称的“影迷”)作为一个整体,其实就是一个无逻辑无理性的傻蛋,创新也好,守成也好,都面临同样不被接受的风险。这就好比那个经典的“推销商到非洲部落卖鞋”的笑话一样,第一个推销商认为原始人不穿鞋没市场而退却了,第二个推销商却认为人家不穿鞋正好开拓市场,结果他成功了。但我想说的是,这个笑话在本文的语境里还不完全,它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使是第二个推销商成功的经历,其实也是不可复制的,不可就此断定所有的不穿鞋的原始部落都会接受鞋子;这个家伙跑到另一个部落的话,很可能铩羽而归。

李安对于《绿巨人》的演绎,对于简单翻阅漫画而号称“迷”的观众来说,就是相当于那到到原始部落推销鞋子的家伙,只不过那次的测试结果是不接受而已。从创新的本质以及概率论各方面来讲,这都是很正常的。对于制片方来说,也是很正常的。片方与导演的合同,是平等的双向条款:片方邀请导演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影片,导演尽自己的能力演绎脑海中的构思;他们面临的风险是一样的,而且这个风险无时不在,因为观众的口味作为一个整体是无法预计的,不能由个体意愿简单叠加而成。李安版《绿巨人》没有取得设想中的市场成功以及观众反映,根本无法作为“浪费雇主投资”的一种职业过失来批判——尤其是在对影片本身说不出什么符合逻辑的批评的情况下。

十四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谬论,只适合作为集权主义愚民政策的装饰。在历史的进行时中,“群众”作为一个整体,其眼睛恰恰是浑浊而无法判断是非的,个体的“雪亮”也无法左右群体的浑浊,即使发生了领袖作用,那已经是个体先行雪亮了,群体还是盲从。群体雪亮唯一适用的,是历史的过去时,也就是通称的“马后炮”。对电影来说,一部作品的价值,也许在刚推出时得不到承认、甚至遭到围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可能如“浪沙淘金”一样逐渐显现出来了。而当时被大众接受的东西,最后有可能被证明是历史的笑料。

当然,任何个体都是无法绝对声称自己就代表了“雪亮”的,所以,我们根本不应该自以为“雪亮”地以暂时的群体接受程度来论成败。特别是作为影评而言,其核心是应该从作品创作者的思维出发,以评论者的逻辑判断去证明作者是否有效地实现了创作意图、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也就是说,理解创作者的思维是基础条件,否则开始就按自己的思维横加判断,那就不成其为有意义的评论了。

十五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的确是应该从“商业动作片”的角度来评判《神奇绿巨人》,可作为一名还算热血的“商业动作片”迷,俺发现这个影片不仅远不如媒体和市场吹嘘的那么神奇,反而在表现手法上不是显得平庸就是流露潦草。

我认为真正的漫画迷是有种“情结”的,也就是真心喜爱那个漫画形象,愿意从感情上得到亲近,更愿意这个形象得到某种具有价值的表现。俺认为俺心爱的绿宝贝不该被《神奇绿巨人》如此糟蹋,而他在李安版的《绿巨人》中则让我动容,那种“纵然横越天地,也无法排遣与生俱来的伤痛”的感觉,让俺真实地感受到电影改编力量之伟大,之神妙。也许,李安版绿巨人那种不被理解的孤寂,也是与俺有同样感觉的朋友们必须背负的宿命;不过,我更愿意认为那是种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俺为啥独爱李安版绿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