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与做人》等。
以下为梁漱溟先生1928年应邀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的部分内容,节选给大家,来共同体会梁漱溟老先生对思维的八种境界的解读!
大约从14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这样一路走过来。
为什么会不断有问题呢?
这是由于我很容易感觉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觉到没有道理,或看到两个以上的道理。当我觉出有两个道理时,便犹如失去主见,不知如何才好。
眼前有了两个道理或更多的道理,心中便没了道理,很是不安,却又丢不开,或许学问大都以这种感觉为起点吧。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并不是谁都可为之,还分着不同的境界。以下分八层,来说说我走过的路:
思维的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说是主见,亦可称偏见。或许很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有所见,便将之视为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
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有主见就是学问!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很行。
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亲切有味,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思维的第二层境界:提出问题
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
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思维的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
心中有问题,就想要求解。
那么,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此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思维的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会发现自己当初的浮浅见解,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的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和思密,是学问的必要条件,最不好的毛病是说自家都懂。
亚里士多德懂吗?懂。佛家懂吗?懂。儒家懂吗?懂。老子也懂;康德、牛顿、柏格森……全懂得。说起来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对于前人之学,不要总说自己都懂。因为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浅陋,却看人家浅陋。想当然地对别人批评攻击。
我与此类人相反,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总疑心对方比我高明,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为什么判断不同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两句话希望大家常常存记在心: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最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后来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为自己非常担心的缘故,才去留意人家对佛家儒家的批评,才去努力了解西方的道理。
思维的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这就是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果说肩上背负着许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果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什么也没有,那就对了。
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反之,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思维的第六层境界:学问归于己用
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
比如: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发现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所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思维的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透。
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思维的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
上述八层,前四层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
少时,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学问;二三十岁,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问题益转入具体的国家社会问题上来,心思之用又别有所在。
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走上哲学这条路,只因我喜欢提问题
哲学不是人人所能学得的。没有哲学天才的人,便不配学哲学;如果他要勉强去学,就学一辈子,也得不到一点结果。
哲学这项学问,只是少数人所能享的一种权利,是和艺术一样,全要靠天才,才能成。与科学又完全不同,学科学的人,只要肯用功,多花些时间,总可学个大致不差。
与科学不同,学哲学不仅要有天才,并且还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寻常随处遇到,深远难知究竟。
因此,各种科学都有进步,独哲学自古迄今不见进步。实则哲学问题并非没有进步,只是进步无法与人共享。
科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摆在外面,与人共见;哲学问题的解决,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能从头追问。
我不但从未动过研究哲学的念头,而且根本未曾动过求学问的念头。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End
3HR是一个致力于在专业领域互帮互助的组织,来到这里,你可以收获专业的知识与经验,更可以结交到优质的同行与朋友,通过互动分享,案例分析以及一个个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难题的解决,实现在专业领域解决专业的问题。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