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小抄——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诗词小抄——相见欢_第1张图片
人生长恨水长东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条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长河!

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条长河 汇聚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多少曲折离奇的人物,乱石穿空,大浪淘沙,波涛翻滚流传着一个被誉为“千古词帝”的李煜的哀愁。

李煜(937—978),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个亡国之君。

作为一个君主,李煜缺乏政治头脑却深具文艺细胞,他精通诗词绘画书法音律,整日与宠妃嬉于深宫,研究吃喝玩乐、时尚潮流而荒废政事。

为了求得安宁,李煜并不是精兵强将、巩固国防,而是向宋赵匡胤俯首称臣,年年进贡大量的金银宝物。每当有宋朝使臣来察视,李煜便脱去龙袍,臣子打扮恭敬迎接,但即便如此卑屈苟且,依然无法阻止赵匡胤“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眠”的一统江山的野心!

鸵鸟政策没有办法抵挡现实的残酷,不久赵匡胤驻兵长江对岸,可李煜和他的一班朝臣心存侥幸,以自己倚仗长江之险阻而轻视宋的进攻。哪知赵匡胤却广采方案,密建浮桥,渡长江天堑,在李煜还被他自己手下报喜不报忧,吹捧愚弄的时候攻下都城。李煜带着部下袒露半身出城投降。

为了安抚民心,赵匡胤没有直接处死李煜,但他册封了他一个讽刺意味的“违命候”,并严加监管,期间李煜回想繁华落幕,往事如梦,常常写诗词缅怀悲悼过去,流露伤感之情。

谁知更不幸的日子还在后面,赵匡胤在“烛影斧声”的传说中诡异暴死后,其弟赵匡义登基,赵匡义垂涎于跟随李煜归宋的小周后,借口罪臣命妇要定期觐见,将其强留宫中,还变态地请画师画下合欢场景,便有了《熙陵幸小周后图》的春宫图。

面对小周后的泣责,李煜只能悲泪长流,而当他的悔恨怨气发散于诗词时,太祖乘机用毒酒赐死又厚葬了他。

李煜的命运还使我联想起一个人,也是一个优秀的诗人皇帝,一个悲剧的亡国之君陈后主。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唐代杜牧的诗作里所提到的“后庭花”正是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叔宝所作的《玉树后庭花》,陈后主十分雅趣,对诗词歌赋也极为爱好,可惜多是些调情取乐的淫词艳曲,靡靡之音。

他迷于张贵妃、孔贵人等女子,经常招来文臣一起填词唱曲,饮宴游玩,“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歌词仿佛暗示前景,这种奢华靡烂的日子果然不复久。

几年后陈国力日衰,隋兵侵入南京,国破家亡,他带张贵妃,孔贵人一起逃亡,躲在一口枯井中,还是被俘,一根缆绳将三人束缚吊出,真是贻笑千古。看中张贵妃的将领被劝阻,言其祸水,最后聪颖婉转、仪态万方的张贵妃因红颜惑主被杀。

不过陈后主的结局比李煜要好一些,因为他成了亡国奴后极力奉承讨好当权者,写诗颂扬赞美他们(够不要脸的),表面上没有一丁点留恋哀伤的情绪,好像一开始就是隋的忠臣,从来没当过君主。私下里也是纵情饮酒,长醉不醒。隋文帝也就不把他当做危险的人物了,由他自然生灭吧!

虽然李煜命运不济,但我还是更偏爱他,感觉他的为人更真情,文章也写得更扣人心弦,他做国君时国家经历了几代昏庸无能的统治,已经积重难返,也不能全怪他不知振兴。他为人敦厚宽仁,只是容易听信谗言,他信仰佛教,兴建了很多寺宇,却不能永佑他的家国……

世间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轮回,那些励精图治的和那些亡国破家的都是何其相似,渺小而短促的生命往往不辨前后,唯有从历史的长河中掬一汪水当镜观照,才略通一二。

补充一个历史的朝代序列,以厘清陈叔宝和李煜的时代: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两晋
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陈叔宝)
隋 唐
五代 十国(李煜)
北宋 南宋
辽 西夏 金
元 明 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词小抄——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