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残雪被落选说起

《大理风光》俞米拍摄

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残雪没有获奖,也在意料之中。但由此引发的话题讨论和各种关注,已使残雪成为大赢家。她又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虽然很有可能再次沉寂。

实验文学是孤独的,它主动筛掉了大部分读者,只留下少数能与它同频共振的。残雪称之为高级读者。

两年前无意中接触到残雪的短篇,咬牙看完了一本《神秘列车之旅》,那阅读体验太差了,各种混乱无逻辑,读得头昏脑胀。不甘心又刷一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欣赏那篇《神秘列车之旅》,强烈的恍惚感令人头晕目眩,一种物我不分的感觉阵阵袭来,难以描述。

也不是每一篇体验感都那么强烈,印象最深的是《神秘列车之旅》和《老蝉》,说不出来什么感觉,就是感觉好,越读感觉越好。后来干脆打印出来,捧在手里看。流畅的语言,奇特的意象,带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感。这种感觉是很少在其它阅读中出现的,但是体验感很赞。

读这样的实验文学,必须要抛弃线性思维,过分计较语言和逻辑,就难以开启审美模式,影响意象的生成。在这里,语言只是工具和媒介,只是敲门的板砖。隧道里面的神秘世界,需要你本真的体验和感悟。

短篇刷完了,可以刷刷长篇,《黄泥街》和《五香街》是不错的选择。但作为残雪的入门级粉丝,个人更推介《黑暗地母的礼物》,较强的的故事脉络能够让人安静下来。

关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双方论争了近百年,互有损益。但是要关照如今这个流光溢彩的现实世界,光靠现实主义恐怕是不行,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也要借鉴,表现方式也要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人文关怀、哲学深度才是新型读者的价值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残雪被落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