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做客《开讲啦》,观众提问: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嘛?
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孙女在学校被小男孩欺负的案例:
孙女被同班小男孩抱起后扔下,直接磕到脑袋,肿了起来。
李玫瑾教授就鼓励孙女打回去: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一疼,他就把你放下了。
这个说法当时引来了众多争议。
有人说,这不是教唆孩子使用暴力吗?把孩子教坏了。
还有人说:对,就是要打回去,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吃亏。
1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要不要打回去?”
这其实一直都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家长们应该在很多文章中获得了以下解决方法:
先观察,家长不要过早介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告诉孩子勇敢说“不”,拒绝那些不合理的、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行为。
孩子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寻求周边成年人的帮助,如老师、家长。
告诉孩子,如果发生了难过的事,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如果孩子说了自己的困境,家长要重视和理解,并及时帮孩子解决问题。
这些方法都很实用也没有错。如果只是偶尔被打,这些常见方法就足够用。可如果被打是经常性的,家长就要予以足够的警惕了,这可不是个小事儿。
2
有研究发现,在孩子们的社交中,长期处于挨打、被排挤、被大家讽刺的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形成低自尊、没自信、过度顺从没主见等性格缺陷,
而越是这样的性格,越容易在上学以后遭遇“霸凌”,在社交中“被欺负”,越被欺负性格越软弱,周而复始,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说:“那就告诉孩子,只要挨打就打回去啊!”
“以暴制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打人能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也不需要法律了。这种片面教唆孩子打回去的方式不仅不提倡,甚至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被打后,家长告诉他“下次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于是之后再被打时,小男孩硬气地打了回去,可是无奈打人的孩子过于强壮,又把小男孩打了一次。
小男孩没有再继续还手了,因为他知道,不管他还手多少次,都是无用功,反而会被变本加厉打得更惨!
试问,这样的家长真的是在帮孩子么?
3
那到底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不必狭义地理解“打回去”。并不是告诉孩子“打回去”,孩子就一定得“打回去”。
读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胖胖的女生,一群男孩子总是揪她辫子、骂她“肥猪”。
有一天,一个男生又过去揪女孩的辫子,女孩搬起凳子砸了过去,大吼:
我爸爸说了,你再欺负我,就要打回去!
我打不赢,我爸爸就帮我打!
爸爸打不赢,就告诉警察,警察来帮忙打!
自此以后,这群男孩,再也没有谁敢欺负这个女生。
打回去或不打回去,都不应该由家长来判断和决定,更不能教唆孩子一定要“打回去”,因为打不打回去,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被欺负的问题。
4
我们从诸多的校园霸凌的事件中可以总结出:经常被欺负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沉默寡言、身体弱小、身体有缺陷等特征,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家长首先把要不要打回去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其次赋予孩子打回去的勇气和力量,帮助他们成为内心和身体都强大、拥有不被欺负气场的人,这才是真正能从根儿上解决孩子被打的关键。
具体怎么做呢?
培养自信心。家长需要多给予孩子一些关注、理解,并且认同孩子的优点,比如孩子喜欢唱歌,可以夸他歌唱的好听,孩子喜欢踢球,可以夸他射门很精彩。父母的夸奖,是孩子自信心最根本的来源。
带孩子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多陪孩子做一些体育运动,多做一些亲子游戏,不仅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更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不让”打不过“成为孩子不敢打回去的心理门槛,这也是我们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孩子爱的力量。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不管发生什么,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向我们寻求帮助。
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日常生活中,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家长要坚守自己的原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宝宝,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利伤害自己。
教孩子化敌为友的方法。帮孩子变强,并不是要他真正的打回去,而是希望他在社交中能够平等地和其他小伙伴做朋友。
写在最后:
冲突构成了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身为父母,我们应相信孩子有处理好问题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给予孩子打回去的勇气和资本。
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不被人欺负是一种气场。打回去,不是教唆孩子锱铢必较、以暴制暴,而是帮助他们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