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背叛

一次背叛_第1张图片


哈勒欣河战役,在日本被称为“诺门罕事件”,是1932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和建立伪满洲国以来,一直在酝酿的边界战争的大决战。

斯大林一直在担忧日本对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帝国野心。蒙古在名义上是中国一部分,但从1921年以来,一直处于苏维埃的影响之下。蒙古和日占区之间一旦因边界争议而爆发小规模的冲突,斯大林便派出他的精锐部队:5.7万步兵、集结的炮兵部队、500辆坦克、苏维埃空军的最好飞机,全部听从红军后起之秀朱可夫将军的指挥。苏维埃军队把关东军从日本坚持的边界哈勒欣河推回到俄国认定的边界诺门罕,即向东挺进了16公里。

日本惊讶于密集的红军坦克和炮火,要求于9月16日签订停火协定。苏维埃声称获得了巨大胜利,似乎证实了红军的战无不胜,这也是苏维埃宣传机器的说法。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鼓舞人心,苏方的损失远远大于政府所承认的:红军声称死伤共9000人,但实际人数却高达2.4万人,其中7000人阵亡。

与日占区的边界冲突,更加强了斯大林对腹背受敌的恐惧,担心同时卷入反轴心国的两场战争。

1939年春季,希特勒的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并没受到英国和法国的激烈反对。这两个国家仍在安抚希特勒,在斯大林看来,这无疑是在鼓励纳粹和日本向苏联发起侵略。尽管法国和英国仍在继续与苏维埃政府的谈判,以联手抵抗纳粹对东欧和波罗的海的侵略,但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向斯大林显示,西方列强并不真诚行事。

整个1939年的春天,英国和法国以波兰不愿让苏维埃军队越界作为借口,拖延与苏维埃的谈判。他们只希望苏联能在外交上阻止纳粹,但还不愿与苏联签署军事协定。

与此同时,德国人却向苏维埃政府暗送秋波,因为如要发动计划中的入侵波兰,苏联的中立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提出,把东欧划分成两个势力范围,让苏联获得波兰东部和波罗的海地区。到8月,斯大林不愿再等英法两国。他相信,欧洲战争迫在眉睫,苏联无法抵抗纳粹德国,特别是在那么多苏军驻在满洲的时刻。他认为没有其他选择,只得与希特勒达成协议。

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与希特勒德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说服他的是那些1939年的突发事件,而不是许多人以为的长远规划。

苏维埃领导人认为,该协定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让苏联武装自己,也能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创建起有效的缓冲地带。斯大林在两大势力的交战中保持中立,因为在他眼中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和法西斯国家都是反苏的,更希望看到这些国家在漫长冲突中相互耗尽,反有可能激起当地的革命(宛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激起了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他告诉共产国际:“如果他们打得精彩,互相削弱,我们并不反对战争。”

德国获得了苏维埃的中立,9月1日入侵波兰西部,两天后,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

不久,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将东欧分为德区和苏区的秘密协议,红军进入波兰东部。苏联进占波兰之后,又开始向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施压,要求他们接受领土变更和苏联军事基地的进驻。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决定妥协,签署了《国防互助条约》,让苏联红军占领他们的领土。内务人民委员会的有关部门,伴随入侵的苏维埃军队,实施了相应的逮捕和处决:1.5万波兰战俘和7000名其他囚犯在卡廷森林,遭到内务人民委员会枪决;至少有100万“反苏维埃分子”被逐出波兰和波罗的海地区。

芬兰却不愿俯首称臣,拒绝了苏维埃越境设立军事基地的要求。苏维埃在1939年11月向芬兰发动进攻,由于有先前在满洲、波兰、波罗的海的胜利,觉得自己稳操胜券。结果,对芬兰的战争却一再败北。苏维埃军队没做冬季战斗的准备,又无法攻破芬兰的坚强防御。4个月内,12.6万苏军阵亡,近30万苏军受伤。后援大军最终突破芬兰防线,迫使芬兰人求和。

对世界各地众多共产主义者来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无疑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大冲击。反法西斯斗争是共产主义团队精神和合理性的基石。稚嫩的信仰者怎么也无法相信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理由,基石也可以被抛弃。

那些在希特勒1933年上台时刚满18岁的苏联的年轻人,可以说,他们始终生活在将于德国开战的等待之中。对他们来说,那场战争开始于1933年,而不是1941年。就那代人而言,西班牙内战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原因是,他们太年轻,错过了激发他们英雄梦想的俄国内战;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热切地相信,西班牙内战只是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之间终极大战的揭幕,大战的高潮将是苏维埃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殊死搏斗。而在哈勒欣河,这场大战不再是虚拟的,不再是预料中的未来事件,而是亲眼目睹的现实事件。

当听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息时,这些年轻人最初认为,这是一条务实的策略,可以保证德国不会在背后发起致命一击。他们甚至欢迎苏维埃入侵波兰和波罗的海地区,视之为反对德国军事扩张的必要举措。但在道义上,他们却感到困惑,他们觉得,该协议背叛了欧洲,背叛了共产主义对抗暴君、保护弱者的承诺。

他们始终在现实和道义的矛盾中徘徊,无法取舍。他们怀疑,他们不被允许怀疑,他们甚至根本没有取舍的资格,当泥石流来临的时刻,砂砾是无法做任何选择的。作为国家机器上的一份子,只能跟随着国家、元首的指向前进。方向在此时并不重要,服从更加被赞赏。当这部不可一世的机器停转之后,每个曾经为之贡献的份子,都会陷入由矛盾带来的深深的恐慌之中,他们无法分辨为什么国家带来的背叛总是光临年轻的生命,只是随着生命渐渐耗尽,也渐渐明白这样的背叛也同样的伤害了那个他们曾经为之牺牲的国家。

背叛,最终也将被背叛。


2016.10.6    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