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魏格纳朋友的陈那

大S薛大侠定鄂的弟子巴斯,目前好像混迹于澳洲昆士兰大学,但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捍卫其师的”The Mind of Wigner’s Friend”还是比较经典的. 文中提到的大S的两个前提似乎可以和唯识纷呈诸论点的”佛地经论”互相印证一番,后来用归谬法摧毁掉关于独立意识思维的分析也似乎是陈那的胜义上的无漏的无分别(Nirvikalpa)认知的一个现代语义注脚.

比如巴斯提到的第一个前提:”My body with it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xplored to any future degree of physiological completeness) functions as a pur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laws of nature. Furthermore, quantum mechanics is the ultimate basis of the mechanism”, 参考陈那”观所缘缘论”中关于”相分不定”的论点很是有趣, 这个Nimitta(玄奘似乎刻意在原梵文的”相”的意思上注入了”相分”的中文归类意义)按唯识逻辑其状态是”非决定的”,这个”不定”(Anaikantika)是一种不导致真假断定的论述,保持了其”未决定”的框架, 而大S的第一前提里面的基于量子力学定律的”模糊状态”, 也是在谈论介于两个或以上可能性之中的”既/又”(Both/And)灰色阴影有条件世界. 由相分到见分, 可以套用巴斯一句很精辟的话叫”责任止于观察”,也就是说行相对所缘的的认知解决了这个在Quantum mechanics支配下的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精神苦恼, 不再纠缠相分如何构造自己的了.

而巴斯提到的第二个前提: “I am aware, by incontrovertible direct evidence, of knowledge (information) entering my consciousness”, 通过意识发挥作用把无意识的可能性积层跳跃为有意识的事实,则简直更是唯识中关于现量在心识中”注册”的翻译,说明自证分为现量提供的一个已注册过的感官知觉的辨识感.

巴斯在文中分析了两个前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毅然否决由魏格纳朋友假设导致的第3个假设:”宇宙中至少有两个独立而有意识的思维”, 其中牵涉到的一系列观察者对前一个带意识的所缘的无穷退后的窘境,不能不说映射了唯识中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意识到自己正在意识)理论中被挑战的”量”(此处应该是二声,动词的含义)的有效性造成的类似无穷后退的同样命门. 关于这个,佛地经论里面提到的第三种理论有一个善巧的解释: 非想象的无漏无分别认知, 消除了所有认知的距离和”阻碍”,与其说所缘将形相传递到心识, 不如说心识能够自发自然地产生对象的映像,两者之间没有中介,进而说明心识的无漏种子和对象的不即不离:如是境想同无漏心. 巴斯的现代解释方法完全类似,他在指出问题出在假设3后, 他分别阐述了认知的这个能缘和认知能缘的结果, 意识作用的结果当然是在时空中的,但意识的作用本身则不能说是在时空中的,否则假设1 和假设2 之间的矛盾则无法调和,界乎于每个人大脑(对应于伪独立认知思维:Quasi-independent perceptual minds)更高层面上的思维和其他所有思维不能独立存在,必须是统一和有机结合的.

F. Wolf提到一个狡猾的双关话: What’s matter? Never mind! What’s mind? No matter! 物质思维这对冤家, 的确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为魏格纳朋友的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