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派

有多少人在每次搬家的时候都曾立下“一年、两年、三年...不再买东西”的誓言,但在搬家后的第二个星期,这些话就被抛之脑后了。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把房间变成一个杂货铺?

极简派_第1张图片

-1-

“买买买”一直被认为是女人的一种自带属性。这种对物品的强烈欲望,或许来自从众心理,或许来自攀比与炫耀,或许来自占有欲,或许来自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又或许只是单纯的因为商场打折。

记得很早一季的《生活大爆炸》有一集里面,Penny想要安慰心情不好的谢耳朵,就对他说:

“你知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怎么做吗?我会去商场买一件可爱的上衣,这样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很多。”

然后谢耳朵说;”但是你只是成了一个穿着可爱上衣的心情不好的人而已。”

刚看到这里的时候,会很自然的觉得谢耳朵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情商,但是慢慢的开始觉得谢耳朵其实是一语中的啊。

“买买买” 只是用一时地新鲜感暂时麻痹了我们的大脑,3-5天之后,新鲜感褪去,一切又回归到它原本地面目,问题仍在那里需要被解决。而当购物成为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的时候,它通常会是冲动的,而冲动的结果就是带回一堆3-5天后就被闲置起来的物品。

-2-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乔书亚·贝克尔的故事。

28岁的乔书亚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掌管着150家店铺,拿着7位数的薪水,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儿子,20几岁就拥有了豪宅名车。看过去,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人生赢家。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乔书亚就给自己定下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可观的年薪,豪宅,名车; 当愿望被实现,就定下更高的目标 - 更高的年薪,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高端的电子产品...因为他一直相信幸福感来自富有度。

所以他越来越疯狂的工作,一周80个小时,一年362天。但当他越来越有钱的时候,他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拥有的越来越多,可幸福感却并没有增加。

相反的,他的生活变得非常糟糕 。他的身体变得很不好,每天需要服药入睡。妻子,儿子,母亲都对他抱有怨言。除了赚钱,他完全变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经过一系列的反思之后,乔书亚从清理自己的房间开始找到了幸福的切入点。

30天的时间,他丢弃了30件物品 - 他丢掉了从未穿过的衣服,丢掉了从未用过的器皿。这一丢,他竟然丢上了瘾,于是开始在家里挨个角落搜寻,所有那些用不着或者不需要的东西,都一并捐献给慈善商店。

乔书亚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然而他发现原因竟是如此的可笑:

买东西只不过是因为别人买了,

或者广告上说我“应该买”,

或者是害怕失去可能需要的东西。

最后他丢掉了家中90% 的东西,也不再购买别人羡慕而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他的生活里只剩了288件物品,而被留下的每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他也放弃了那份7位数年薪却让他无法好好休息,好好吃饭,好好与人相处的工作。从此他拥有了大把的时间 - 能够静心的做一顿美食,能够约朋友喝个下午茶,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更让乔书亚高兴的是,他终于有时间去完成儿时的梦想 - 他终于拾起那支笔,两年后,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

-3-

还记得《瓦尔登湖》吗?

1984年,美国著名学者梭罗,独自一个人,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在里面,梭罗独居了2年2个月零2天,以此来验证和传达给世人他所悟出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的享受人生。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4-

有人说你房间的样子就是你生活的样子。当你的房间杂乱无章的时候,你的思绪也会变得混乱。房间整齐了,心情是不是也好了很多?

大概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里也暗含着这样的道理吧。

你所居住的房间是你自身的折射,呈现出你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貌。而打扫房间也是整理心灵的过程。

-5-

关于断舍离:

断,就是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舍,就是舍弃多与没用的东西。

离,就是脱离对物质的执念。

去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欲望,不攀比,不盲从,不跟风,不买不需要的东西;而需要的,就买最好的,然后让它价值最大化的被利用起来。不囤积东西。

-6-

定期的打扫房间,清理物品能提高幸福度。因为在清理的过程中,你会加深对自己的认知,理清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东西,从而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守着一堆杂物,混沌的生活!

“凡事力求简单,直至不能再简。” - 爱因斯坦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转发和关注哦!

公众号:啰啰嗦嗦

极简派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