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乌镇:夜与秋千


有些地方,你从未去过,却早已在心头念叨上几十遍了,就像久已相识但素未谋面的朋友。

乌镇乌镇:夜与秋千_第1张图片

那么这背后,通常会有一个故事。如若与爱情有关,这个故事便要浪漫的多。可,封闭而懵懂的小城姑娘,又那里能有机会做上这样一个如电视剧般的梦呢?是了,原来是电视剧惹的祸。明明是彩色电视机,记忆里的画面偏偏固执地选择了黑白。刚刚下过雨的青石街道,破旧年老的小镇图书室,满眼的木头房子,推窗可见的水和桥,还有冒着白汽的深夜汤圆以及早早就到来的傍晚,都静静地落下来,组成了北方小城姑娘关于南方小镇的所有想象。当然,如若只是美景,大概这想象会如同挂历上被翻过去的一面,渐渐地发黄,发脆,被人遗忘。一个淡淡的,文雅的,带着少许遗憾的爱情故事,恰如其分地钻进了这个想象中,于是这个想象开始饱满起来。

这一切都缘于初二那年,某卫视频道播放了《似水年华》。那时候,黄磊还不是多多爸,身体也还没发福,大概厨艺还没修炼地如现在一样好。刘若英还未嫁做人妇,淡雅温暖的气质里隐隐地冒着少女的倔强。那个我一时想不起来名字来,在电视剧里叫默默的姑娘,有着冒灵气的黑眼睛和天真调皮的笑容,刚刚好为这稍稍有些沉闷的小镇添上了一份灵动。在人要昏昏沉沉睡去的时候,青石小巷的那头远远传来她的笑声,那是她来找文哥闹了。故事的结局早已记不清了,唯一清楚的是,单恋的那个人总是要学会长大。

乌镇乌镇:夜与秋千_第2张图片

很多年后,第一次读到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良夜》,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并不是那高大上的宇宙洪荒,却倒是十年前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场景:曲折似乎无尽头的桥,安稳地伫立在黑而沉静的夜里,桥上的灯淡淡地开着黄色的花,伴着河风微微摇摆着。这座桥有一个听起来就有故事的名字:逢源双桥。看电视时暗自记在心上:这夜可真美,一定要去看看。

没想到真正实现竟是十年后了。

一行人在大雨前夕从金陵出逃,恰逢上明净的天空,大朵的白云,远处整整齐齐的青白色马头墙,还有路边随处可见的无名紫色花。朋友圈里清一色的“水漫金陵”图,愈发让眼前所见显得不真实。如若不是车站旁面包车师傅们招揽游客的吆喝声,我倒真真以为是在做梦了。

来之前,便已从友人处知晓,乌镇唯西栅夜景与晨光不可辜负,遂不惜“花高价”入住西栅。当你走进西栅景区大门的那刻起,一场精致的人造“桃源梦”便开始了。买罢票,办完各种手续,来不及先寄存行李便兴冲冲地闯进这场梦里了。时已近傍晚,日光稍有收敛,小风也开始扬起来,白日在绍兴的闷热和烦躁自一进入乌镇便有所缓解,不由得让人先爱上这里一秒钟。进入西栅景区内部,有两种方式:或是搭乘景区提供的免费摆渡船,走水面捷径;或是搭乘自己的免费11路,穿过青石小道,经过木心美术馆,再走上几座桥可达。被摆渡前黑压压的人头吓到的我们,爽快地选择了自力更生。曲折的青石道尽头,一大片湖水铺展开来,远远地与落日光相接,被美景惊呆的我们,只能俗气地一面“拍拍拍”,一面喊着“豁然开朗”。进入主街道后,远远地望见几米高的蓝色印花布在栅栏里飘着,原来是著名的“宏泰染坊”到了。满眼皆是蓝花,手提包、头巾、挂饰、衣服,“期待视野”里的小镇颜色一半已有了。站在柜台后的老爷爷,手拿着蒲扇,漫不经心地摇着,并不十分热情地招揽顾客,问上一句便答上一句。耐不过诱惑,央其为我取了一块蓝花头巾,笨手笨脚地试戴着,追问老爷爷“这头巾在以前,是用来做什么的?”。我私以为这头巾,定和西北女性爱佩戴的头巾一样,有某种实际用途,或防灰防尘防味道或可做临时擦汗的帕子。谁知道老爷爷瞪圆了双眼,无语地说:“装饰,好看呗”!看来自己到底是北方姑娘呀,真是不懂南方女孩子的秀美洒脱!

老师的民宿就在这附近,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参观”去了。民宿盛名果然不虚,倒真也对得起它的价格了:房间不大,却五脏俱全,一桌、一柜、一床、一盥洗室,一人住足可称之为享受了。一顶素纱帐子悬于铺着蓝色印花点缀的素白被子上,再加上全木质的地板和窗子,古镇的味道便浓浓地溢出来了。叽叽喳喳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已到晚饭时间,在绍兴吃的状元楼半俸菜早在午后的日光中消化干净了,遂冲下楼,点菜去。老板娘是一位干净矍铄的老太太,年龄应在六十上下吧,因为她的孙子已经上小学了呢。这怎么知道的?甫一进门,我们就看到满墙的奖状,没来得及细问。这会子等菜,便同老板一家闲谈起来。老太太颇为得意地说道,我们世家都居住在这里。虽然西栅改制了,但一家人守在一处做生意倒也乐活得很。刚谈到儿子,儿子便从厨房端上来一碟刚出锅的青菜。作为一个“不辨蔬菜”的北方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认识的绿色蔬菜统统称之为“青菜”,这可笑坏了满桌子南方人。“你连马兰头都不识?”先前已因不识秋葵,被笑过一次,这下又多了一笔账呐!不管其名,先入口品味再谈。不知是不是因为早饿了,还是这一盏黄灯几人围坐吃饭的气氛太好,竟觉得出奇地好吃。其余人也同我一样,不住地吃,没等到米饭,一碟小菜已经被几人瓜分地差不多了。剩下来的菜,从白水鱼、白斩鸡到大名鼎鼎的红烧羊肉等等,几乎样样如此,味道称不上惊艳,却有一种旅途难得的家常菜的温馨暖胃感。

乌镇乌镇:夜与秋千_第3张图片

在我们吃饭的空档,夜从窗缝里渗进来,静悄悄地,谁也没发觉。待到心满意足地停筷后,我们这满桌食客才后知后觉,原来已是晚上了呐,正是时候赏一赏这著名的西栅夜景了。夜并不寂寞,满街华灯,游客甚至比白天还多些。临街店铺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大家莫不是欢欢喜喜地擎着吃食或手工艺品。一种杯子会发光的饮料卖得出奇地好,或是冰冰冷冷的蓝色,或者艳极了的红色,衬在这夜的黑里,叫人不得不侧目。不远处的一家灯笼店也是人山人海,挤了进去,被挂满房顶的纸灯笼惊艳到,五颜六色,但却并不俗艳,或是用墨笔勾勒了淡花,旁边缀着一句诗,或是用粉彩描摹的各种花朵。不由得掏出钱袋来,买上一枚。

美是美,好玩是好玩,可这乌镇到底和自己来之前想的有些不一样。哪里出了问题呢?擎着刚刚入手的纸灯笼,和小伙伴们慢慢地向旅馆方向走去时,才恍悟,到底是有些过于热闹了。是时已是晚上十时许,游客渐渐散去,店铺也开始打烊了,人声静下去了,便能听见水流动的声音,鞋敲打青石板的声音,还有我们低声说话的回声,这才觉得是真正进入乌镇了。于是四人便在这夜色里踱着,穿过无数座小桥和巷子,最后竟走到大名鼎鼎的酒吧街来了。夜更深了,酒吧里的人并不多,也不吵闹,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一边啜饮一边讲着故事吧。许多店铺都关了门,可橱窗里的各种物件还未休息,借着灯光,偷偷地跟我们打招呼呢。走累了,便停在一处秋千前,欣欣然地在夜色里荡起来。不远处,便是“文哥”黄磊开的酒吧“似水年华”,不知道这会子,“多爸”会不会正坐在里面喝着小酒,想着过往的故事。遂又与同伴提起这部电视剧来,却都未看过。故事到底是一个人的呀。终究未能忍住,便在夜风里放了那首刘若英唱的同名主题曲。“奶茶”低低的声音一出来,回忆就满了。来乌镇的念想,于这夜与秋千上总算是有些满足了。

夜的凉意和白日的倦意慢慢袭来,只好回旅馆休息,毕竟明日的晨光还等着我们呢。不知过了多久,晨光照进来,忽然惊觉该起床了,抬手看时间,五点一刻,还好不晚,便匆匆收拾好,带上一只小包,下楼去喽。天已亮透,路上几无行人,暑意也还未升上来,静悄悄,清新爽快,惬意极了。一个人走走停停,有些桥昨夜已来过,却觉得和昨晚大不同了,独属于夜的神秘瑰丽在日光下褪作朴素日常了。原来桥同人一样,都是“伪装者”呐。日光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可也未惊醒那些临街店铺,门板合的严严实实,我想吃的梅干菜饼大概还是面粉状吧。不远处的白塔和各色小清新咖啡馆,在日光的影影绰绰间独自散发着清晨的好味道。走累了,便一个人坐在青石上发呆,忽然看见不远处的桥上,走过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也看见了我,便走了过来。原来是同伴,惊诧道:“你不是要多睡会的嘛?”同伴无奈地扁扁嘴,“我倒是想,同屋的大叔,那个呼噜声,叫人怎么入眠?还不如在这晨景里走走呢。”前面就是一片湖水和一座长长的木桥。两个人还未踱过去,便看见水面上荡起的水花。奔过去,原来是耐不住寂寞的小鱼儿跑到水面上透气来了。仔细望下去,水中的鱼儿可真不少,一尾又一尾,各个欢实得很。忽然有些羡慕起这些小东西来了,竟生活在这样一场美梦里。

乌镇乌镇:夜与秋千_第4张图片

日光不早,要穿过长长的风雨长廊回旅舍取行李去了。这长廊大概有二三十米长,两侧全是朱红色的柱子。几丈高的柱子高高地擎起一方天空,风雨不侵。写《江南三部曲》的格非定是来过这地界,否则这地界、这名称怎么与书里写的花家舍这么相似呢?要说这相似之处,并不单单只这一长廊,更有龙形田让人心生错乱。这是一片花田。是时七月,荷花正盛。清透粉白的花瓣,水盈盈地擎在湖云之间,安然清洁,净极了。穿过荷花塘,经过一座不高的木桥,便进入一片紫色的天地。惊讶于这紫的纯粹,数十亩竟无一点其余颜色。一眼望去,郁郁葱葱,很是“罗曼蒂克”。原以为一定是那偶像剧里常作为定情信物出现的薰衣草了,可仔细看花瓣,却并非此物。遂只好无头无脑以“紫色花”问“度娘”,未果。正发愁“只识美人面,未知真姓名”时,一路过的花衬衫大叔忽开口说道,这是马鞭草呀。我早先是做药材生意的,见多了,准没错。再以“马鞭草”问度娘,果然是了。这么美丽娇艳的物什,却有着一个如此刚硬的名字,真是令人诧然。

相较于西栅的整饬娇艳,东栅显得朴素寂寞多了,可这密密匝匝的巷子间沉淀着更多的故事呀:茅盾故居在这里,逢源双桥在这里,民俗馆、酿酒坊在这里,我念念不忘的乌镇图书馆也在这里。没了西栅统一管理的古板端正,东栅的一切都是原生态,充满烟火气的。一进门,便是高高耸起的逢源双桥。果然如印象中那般,由一座影壁隔成两半。跃上去,好奇地由一侧绕到另一侧,想象着文哥和英,在黑夜里的灯影中一次次相遇又最终错过的场景,想象着默默在桥上奔跑、舞蹈、唱歌、想心事的样子,想象着爷爷走在桥上送文哥离开的样子。当手指触摸到影壁上已有些看不太清的浮雕花纹时,明白自己终是没白来。在沿河的饭馆里,手拿蒲扇,吹着湖风,吃罢中饭后,便进入主街道参观手札上早定下的各色景点。可未曾想到唯“失望”而已矣。巷子窄极了,三人并行,便已显得有些不富裕了。去时正值上午十时,人多拥挤,声音嘈闹,气味混杂,由西栅得来的轻松惬意先在这路上挤掉了一半儿。另一半儿,在进入徒有名头、实物乏善可陈的各色“景点”后,也几乎丢失殆尽。茅盾故居多为翻新复制,旧味几无。艰难地穿过人海,终于来到一路上心心念的“乌镇图书室”。虽然游兴已在倦意和热意的双重攻击下几无所剩,但在看到熟悉的剧照和场景时,还是惊喜地叫了起来。一个人走过去,静静地看着那扇曾经被老爷子取下来又合上去的门,一架架布满灰尘的书,记忆中那碗深夜送上楼去的汤圆似乎又开始冒热气了。

待到飞雪飘窗,我想一个人来看看,看看这里的夜与秋千是不是还泛着神奇的光,逢源桥上是否还走着一对心照不宣的少年和姑娘,巷子那头的默默还是不是会唱着歌奔向车站来接文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乌镇乌镇:夜与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