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诺基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文/字芽

在诺基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一、它并没有倒闭

诺基亚,人们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想出一部手机,那部刻在记忆深处最坚固的手机,而这可能也就是大部分人对诺基亚的全部印象。因此在2013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的消息出来之后,大众的第一感觉就是:诺基亚倒闭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刚进诺基亚那会,亲戚朋友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诺基亚不是倒闭了吗?”,害的我每次都得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解释。即使是现在,当我跟别人介绍我是在诺基亚工作时,别人也会脱口而出一些类似的问题。

在进诺基亚之前,我跟大部分人一样,也以为诺基亚只有手机业务。我进公司时,其实进的是家合资公司,叫NSN(Nokia Simens Networks),是由诺基亚和西门子合资的一家通信公司。我入职没多久,微软就完成了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收购。同年,诺基亚收购了西门子股份,开始主营通信业务。

那年年底,公司大楼的LOGO也由黄色的NSN变成了蓝色的NOKIA。我算是进了真正的诺基亚。

后来,随着对公司业务的了解,我知道诺基亚那时的业务主要分三块,通信,创新,和Here地图。

一年后,也就是2015年,诺基亚又将Here地图卖给了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BBA。2016年,诺基亚又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

由此可见,诺基亚的发展路线已经十分清晰,卖掉已经无法掌控的手机业务,还有和手机业务息息相关的Here地图,增强通信业务上市场竞争力,企图狙击竞争对手爱立信和华为。

所以诺基亚不仅没有倒闭,而且还活得越来越滋润了。

另外,现在新出的诺基亚安卓手机是由HMD生产发布的,诺基亚只是从中收取品牌授权专利费用。全新的诺基亚手机和诺基亚关系不大,但是HMD的CEO Arto Nummela是诺基亚原来手机业务的老将,所以情怀满满的诺粉们还是可以捧捧场。

二、结缘诺基亚

我来诺基亚其实是在意料之外的。

2014年,我大学毕业,带着单薄的简历和对未来的迷茫开始寻找工作。我海投了一些简历,也面试了一些不靠谱的公司,结果都是不了了之。正当我沮丧之时,NSN给我打来了电话,约我面试。后来我知道,这次面试也不是因为我投了简历,而是他们在学校人才库找到的我。所以,大学把成绩考地漂亮点,然后多参加些竞赛,还是有必要的。

诺基亚有两轮面试。

第一轮是技术面。当时是一个老外面的我,把我仅剩的那点英语基础给榨了干。每次那老外问我的问题稍微长一点,我就听不懂了。旁边的一个好心的美女就帮我翻译,还跟老外说叫他说的慢一点,说的短一点,她就是我后来的LM(Line Manager, 直线经理)。开始是自我介绍,虽然之前人事提醒过是英语面试,我也提前做了准备,可是真到了老外问我,我就慌地忘了个七八,只能想多少背多少。接着老外问我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我的简历问的,问了我大学时期做的东西,怎么做的之类的。面试总共花了30分钟左右,然后就是回去等消息了。

第二轮笔试和群面。笔试不难,都是 C/C++ 基础题,还有几个逻辑推理题,做好准备基本没啥问题。笔试完了直接群面,一次五个人。我那组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有研究生,也有像我一样的本科生。面试官有七八个,包括前面说的LM。群面的任务是开发一个荒岛,建造一个动物园。桌上是一张大地图,还有很多建筑和动物的小卡片。时间要求是15分钟,前5分钟我们只能用英文交流,后面10分钟可以用中文。我们需要合作规划完成任务,最后给出一个完整地解决方案,由一人总结发言。完成之后,我们需要给团队和自己打分。群面主要考察我们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所以只要尽自己能力为团队任务做出贡献即可。

群面完了之后,我的LM就直接告诉了我结果。带着兴奋和喜悦,我满怀期待地加入了这家百年老企。

三、工作环境

在诺基亚工作三年,最深的感受就是人性化。

诺基亚非常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在PM2.5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公司的办公大楼内就第一时间安装了新风系统,并且实时监测播报PM2.5指数,让员工时刻知道自己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电话室、哺乳室、健身室、浴室、按摩推拿、心理咨询等各种齐全和人性化的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就连茶水间的饮水机也用的是德国进口的,保证员工饮水健康。公司还会定期举行消防演习,提高员工安全防火意识。此外,公司每年还会提供一定的旅游补贴,鼓励员工劳逸结合。

诺基亚非常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在尽可能符合公司发展的大前提下,你的工作内容是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自主选择的,工作需要的时间也是可以和PO(Product Owner,Scrum角色之一)商量的。甚至,你还可以做你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我有同事就是对web开发感兴趣,LM就安排了一个额外的web开发任务(这本是别的组的工作)给他。注意,我们可是一个做底层开发的团队。

诺基亚还有完整的在线学习系统,不管你是走技术还是管理方向,你都能从上面找到合适的课程供你学习。公司还经常高价邀请一些国内外各领域专家来公司讲课,满足员工对技术的深入钻研。此外,公司要求每个员工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甚至强制要求员工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安排一定时间在学习上。

诺基亚提倡开放沟通。在和同事领导沟通交流方面,因为大家都用英文名,所以也不存在上下级的一个称呼,大多都是直呼其名,有时开玩笑也会叫几声老板。这样的称呼大幅度地削减了上下级之间的一个屏障,拉近了不同级别之间的距离。而且,所有的管理层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而是和基层员工坐在一起,十分融洽。不说诺基亚内部没有官僚主义,就从我这里看来,至少比一些友商要好得多的多。

四、薪资福利

薪资:行业中上的薪资水平
额外补贴:交通,生日,节假日
假期:N+5的年假、超长的病假、适当的事假(婚假、产假、陪产假、丧假......)
公积金:以工资全额为基数缴纳公积金
保险:除公司帮员工缴纳商业险外,员工还可给家人优惠缴纳商业险
工作制:真弹性工作制,不打卡,每天工时满8小时即可。

因为诺基亚的工作量相对国内其他一些IT公司的确少很多,而且基本不加班。所以在薪资待遇的绝对值上,总体是脱离了第一梯队的。但是在第二阶梯上,诺基亚的信价比绝对是有竞争力的。我曾经有打算跳入某安防龙头公司,薪资谈下来总体来说还是太低。996的工作制度,工资却没有比诺基亚高多少,而公积金还要按工资的80%为基数来缴纳。即使加上3-5个月的年终奖,平均到每个工作时间,还是诺基亚性价比更高。

再说假期,注意,上面提到的假期可都是真真切切的带薪假期。而且,如果你在非法定节假日的任何时间加班,你都可以用来调休。所以当你的年假用光了,你还可以领一些加班的工作,便又可以休假了。诺基亚加班的机会本就很少,但并不是没有。项目紧张的时候,我甚至有过半夜三点还在加班的经历,不过三年中也只有一次。

诺基亚采用真正的弹性工作制,不打卡。虽然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但是还是有很多人9点过后才陆陆续续来的办公室,住的远的10点以后到的也有。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别的公司的人都已经坐在办公室了,诺基亚一楼还排着等电梯的长队。公司不要求打卡,但要求登记工时。我们的规定是一天工时要满8小时,其中2小时可以是吃饭和休息,算下来一天真正工作满6小时就可以。所以一般来得晚的人也都自觉的晚点下班就可以了,老板也不会来质问你。加上公司给我们配的是笔记本,有时候你还可以申请在家办公,这也只需跟LM说明下即可。比如大雨天,小感冒之内的,LM一般都会同意。

另外,我们不要忘了,时间就是金钱!诺基亚给了我们这么多自己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创另一番事业。而实际上,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做的。拿我自己举例,你以为我写文章的时间是哪里来的?

五、问题

“诺基亚就是个养老的公司,你个年轻小伙子,老待在诺基亚不行的,多出去历练历练。”

这样的声音从我进公司一年起就没停止过。对我说这话的有上了年纪的前辈,也有跳槽了的同龄人。其实我理解他们说这话的道理,而且待在这里越久,这种理解就更深刻。

因为诺基亚的人性化,它成了以下一些人的工作首选:

  1. 准备生育的女性
  2. 上了年纪又拖儿带女的人
  3. 不差钱,工作只是体验生活的土豪
  4. 安于现状,混日子的人
  5. 追求生活质量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公司由这样一群人组成,技术发展环境势必会受到影响。而这几类人中,第五类的数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顾虑,目的单纯,在诺基亚的环境中任然能够贡献自己。而其他人,尤其是第四类,少了资本剥削和金钱诱惑下产生的压力和冲劲,工作中自然无法做到全力以赴。

那么诺基亚的人性化有问题吗?没有,人性化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

其实除了那些混日子的员工,其他几类都是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切实贡献的。但是诺基亚如此安逸的工作环境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我们都知道,人都是安于现状的生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样的环境下,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其他几类人可能会慢慢向第四类人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跟我说叫我不要待在这里的原因。

这样的转变是大概率事件,但不是既定事实。在诺基亚,也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人,他们按时上下班,勤勤恳恳工作,努力学习完善自己的技能。恰巧我身边就有一个。

我曾经问他:大家都拿差不多的工资,你这么拼干嘛?值得吗?

他说:你要记住,你的努力和拼搏都应该是为自己拼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家公司值得你去无偿地为它付出。其次,诺基亚给了我们这么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你应该庆幸。别的公司都是把你当机器,当牛在使。而诺基亚,给你钱还培训你,你是不是应该心存感激呢?诺基亚的人性化是一把双刃剑,勤劳的人用它披荆斩棘,懒惰的人为它自甘堕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诺基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