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我和雅君在日本旅行,回程前一晚我们去泡温泉。
冬日的室外,空气清冷,温泉滚滚,闲适地难以言语。抬头一看,一轮朦胧的月亮,刚好的光亮。
我们不知谁突然说了一句:今晚月色真美。然后一起靠在石头上笑。
因为我们都想到了夏目漱石的那段翻译佳话 —— 当把“I love you" 翻译成日文,他说是“今晚月色真美”。
东方人的含蓄与诗意即如此。我们欣赏月亮,赞美月亮,有时还为月亮感到遗憾。全是我们的爱和想念。
一个人对含蓄的美感体会深切,很可能暗示了性情中的压抑成分。所幸的是,含蓄和压抑是完全两件事。前者不仅有美感,还有通畅的情感表达。
通畅而充满自尊地表达情感和诉求,是我今年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事情。这种表达能力,与才华关系甚少,与爱和自信心相关甚大。
爱就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有人告诉你“我在意你,无论你表现如何”。
自信是“即使我在这件事情上失败了,即使我的诉求在此时此地无法得到满足,我的自尊和价值并不必然减损”。
在我的女性朋友中,有两个姑娘在我看来情感表达明显比较充沛和通畅。她们性情完全不同,却在这一点非常相像。
她们会经常自然地说出让人觉得舒心又真诚的话,比如“我真喜欢你这样”、“真为你感到高兴”、“你真好”,没有羞怯也不过分夸张。她们在肢体上也容易呈现亲密感,又在礼貌得体的范围内。
也许因为自己缺乏却心向往之,我非常容易被这样的特质打动。我也承认自己是这一两年才学会自然地握住一个哭泣的朋友的手,用拥抱表达安慰或喜欢。
后来我发现这两个姑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接收过坦诚而直接的爱的表达,比如“妈妈爱你”,“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这样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也许很常见,但在二十年前的多数中国家庭里并不多见。有趣的是,隔代亲情里似乎更多些温情。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牺牲毋庸置疑,但这一切常常没有通过温暖、坦诚的表达的方式传达到下一代的生命中。相应的,孩子也没有在通畅的沟通中学会妥善地提出诉求、有自尊地接受被拒绝。
这种亲子关系中的表达缺憾,常在人的余生中都无法得到修正。
如果一个人成长中听到父母说“即使你学习不够好,妈妈也爱你“,”妈妈不同意给你买这个不是因为妈妈不爱你,希望你能理解“,我想他长大后更可能可以对父母说“虽然这件事我不能按照你们的想法行事,但我非常在意你们的感受,希望得到谅解”。
当意识到这些症结,我开始有意地练习通畅表达。我有两个小心得,一个是和小朋友练习,一个是用英文说。
和小朋友练习是因为我们和成年人的相处或交流模式更难改变,更容易觉得尴尬。比如和父母之间,即使感情很好,也很难换一种交流的语气。
但对小朋友就不同,无论陌生或熟悉,我们都可以更自在地用最动听的语言表达喜爱和宠溺。
至于用英文说,也是出于缓解尴尬(成年人心理负担真的很重诶,处处都是尴尬)。
语言很奇妙,它天然地带有文化性。就如东西方文化在情感表达的差异,让一些话用中文讲似乎拘谨,用英文讲却自然流畅。
语言表达像一道阀门,每一次有意识的调整,真的会改变情感和情绪水流的方向,从而改变一个人的能量场。
当然,通畅的表达也可能是沉默的,没有言语的。比如轻轻拍肩膀,抱一下,递一杯水,甚至一个眼神。而领会他人的善意,和体察他人的难处一样,是一种通透和情商。
我是在那晚的月色中理解这一切的。
理解到即使我们不擅长说“我爱你“,还可以说“今晚月色真好”,一定好过只说“这里温泉好舒服,花钱真开心”,甚至不该说的“我们昨天就该来这里,而不是去你选的那家难吃的餐厅”。
通畅而坦诚的表达,不是爱或信任本身,但一定是实现爱和信任的方法。
通畅的表达不只是擅长表白或提出诉求。在所有表达的障碍里,都暗含了避免被拒绝和冷落的自尊心。
一个人能否坦然面对可能的拒绝或冷落,是对自信和心胸的考验。
一个真正有自信心的人,不容易恼羞成怒,因为他了解自己的价值不体现在一人一时的态度里,而一个有心胸的人,不容易因一时失望迁怒他人,包括那个让他失望的人。
毕竟,一个人若能赤心照明月、看万物皆有情,那他心中自有一片宽阔和清朗。
一行禅师说:了解是爱的本质。如果不了解,就没办法去爱。
一个人希望被了解,是最正当的情感诉求。
沈从文先生曾在书中坦露艰难时刻的心境: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于是在同一时期,他如此描述读书的理由:因之历史如相连续,为时空所阻隔的情感,千载之下百世之后还如相晤对。
我们有幸不必经历那种隔绝与无望。我们可以学习倾听和表达,虽然这并不容易。
年初时某天我看完综艺歌唱节目,在朋友圈写道:
“好像有点了解这类节目为什么这么红了。陷于表达困境的多数人,因为表演的高质量而容易投入,会突然被了解、突然获得安慰。而对于高难度技巧的迷恋,大概是因为羡慕那种表达能力,通畅而自由。”
年末了,我还在月光下想这件事情并把它当做年度最想分享的发现。
当通畅而充满自尊的表达变成互动的常态,我们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会出现更多坦诚、更多信任。我们会创造更多爱的流动,与我们爱的人之间建立更“真实而深层”的关系。
新年要更快乐。
2017年,我们还在,谢谢你也还在。
当通畅而充满自尊的表达变成互动的常态,我们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一定会出现更多爱的流动,我们也会与我们爱的人建立更“真实而深层”的关系。而关于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和快乐的影响,推荐大家一篇Ted演讲:Robert Waldinger: What makes a goo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