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道家&新道家

道家:杨朱、老子、庄子
《世说新语》
新道家:主理派(向秀、郭象)、主情派


隐者,“欲洁其身” 的个人主义者,某种意义上算败北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太坏了,不可救药。大多离群索居,遁迹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出于这种人。但也并非普通的隐者,道家是这样的人,退隐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

第一阶段:杨朱

最早的代表人物:杨朱,生卒年代未详,但一定是生活在墨子(约公元前 479 - 前 381 年),和孟子(约公元前 371 - 约前 289 年)之间。(P62)

现代学者已深深怀疑《列子》是伪托的,且《杨朱》中的思想与其他先秦可信资料中所记载的杨朱思想不合(《杨朱》的主旨是极端纵欲主义)

《列子》是公元 3 世纪的著作(P223)

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显然反对墨子的兼爱)

在《老子》《庄子》《吕氏春秋》中都能见到杨朱基本观念的反映(P64)

先秦道家哲学发展三阶段:

  • 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
  • 《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
  • 《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
  • 这里说大部分思想,是因为《老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阶段的思想,《庄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阶段的思想。这两部书都不是成于一人,而是不同时期不同人写的,实际上道家著作、言论的汇编。《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所以很简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常无联系。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李耳,字聃,约公元前571 - 前 471 年),楚人(河南省南部),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很称赞老子。《道德经》,被当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现代学术研究,认为《老子》的年代晚于孔子很久。

1 — 道,无名

“形象之内” 的一切事物,都有名;无名者都一定超乎形象。道家的 “道” 就是这种 “无名” 的概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P93-95)

  • 天地、万物都是由命
  • 但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

2 — 自然的不变规律

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但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不变。《老子》里的 “常” 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是可以认为是定规的东西。

万无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 “物极必反”,这并非老子原话,是中国成语,但思想无疑来自老子。

3 — 处世方法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 我们要知道自然规律,并据此指导个人行动,老子称为 “袭明”,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多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此的回答与解决是: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

  • 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 谦虚与骄傲相反,若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极限远没有达到的标志;
  • 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

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 “反者道之动” 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著名的道家学说 “无为”,也可从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无为” 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为的目的,是把某件事做好;为的过多,事情就做的过火了,其结果比万千没有做可能还要坏(如,画蛇添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过程,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 “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地是什么,就是它的德。

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按照 “无为” 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必要的” 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绝不可以过度;“自然的” 是指顺虎个人的德而行,不做人为的努力。这样做的时候,应当以 “朴” 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

朴(simplicity)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

老子强调寡欲,弃智。

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随着知识的增加。人们就不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位了。

4 — 政治学说

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但两家也有不同:

  • 儒家:圣人一旦为王,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
  • 道家: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少因为许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圣王首先要消除乱天下的一切根源,然后就无为而治。

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它自己能做的事。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庄周,约公元前 369 - 约前 286),先秦最大的道家。生平知之甚少,很小的蒙国人(山东省河南省交界处),隐士生活,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

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但今日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 3 世纪郭象重编的。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事实上《庄子》是道家著作的汇编,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有些第二阶段,有些第三阶段。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庄子自己的哲学,但也不全都是庄子自己写的。

1 —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逍遥游》,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一样。

《庄子·秋水》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士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2 — 政治、社会哲学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所持理由不同。

  • 老子:强调的总原理是 “反者道之动”,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
  • 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3 — 情和理

《庄子》有很多关于死亡的讨论。畏惧死亡,忧虑死亡的到来,都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

道家认为,圣人对于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忧乱,而享有所谓 “灵魂的和平”。

如斯宾诺莎所说: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伦理学》第五部分)

4 —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道家思想的另外一个方向,强调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庄子·逍遥游》里讲明了这种幸福。

5 — 两个层次的知识

《齐物论》,讨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

  • 较低层次的知识(与惠施 “十事” 中的知识相似)(P109):证明了事物的相对性,每个个人从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观点所形成的意见。既然有限,必然片面,按自己的片面观点辩论,既无法得出最后的结论,也无法决定哪一面真是真非。所以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观点。要从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即 “照之于天”,就是从超越有限的观点,即道的观点,看事物。(《齐物论》的目的是要驳倒名家,因为名家确实相信辩论能够决定真是真非)
  • 更高层次的知识:“不知之知” (P112),做到这点的方法是 “弃知”,这也是道家求得 “内圣” 之道的方法。知识的任务就是做出区别,知道一个事物就是知道它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以弃知就意味着忘记这些区别。
  • 无知:是原始的无知状态,是自然的产物;
  • 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是精神的创造。

新道家

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 “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

新道家研究了惠施、公孙龙,将他们的玄学与名理结合起来,叫做 “辩名析理”。

值得注意的是,新道家,至少有一大部分,仍然认为孔子是最大的圣人,原因有二:

  • 孔子在中国的先师地位已经巩固
  • 有些重要的儒家经典,新道家已经接受,只是在接受过程中按照老子、庄子的精神进行重新解释

新道家,尽管是道家,却认为孔子甚至比老子、庄子更伟大。他们认为,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孔子也没有说无欲,因为他已经无欲于无欲。(P210)

王弼,玄学大师之一,他的《老子注》《周易注》已成为经典。

现在的《庄子注》,虽然只署郭象,却像是《庄子》的向郭义,可能是郭象(约 312 年卒)和向秀(约 221 - 约 300)的二人著作。(P210)

新道家分:主理派(遵从理性而生)、主情派(强调任从冲动而生)


主理派代表:向秀、郭象

1 — “道” 是 “无”

向郭注对老子,庄子原来的道家学说作了若干重要修正,第一个就是:道是真正的无。(P211-212)

  • 老庄以为,道不是一物,所以不可名;
  • 向郭注以为,道是真正的无,道 “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也”《大宗师》

2 -- 万物的 “独化”(万物自生)P212

万物不是任何造物主所造的,可是物与物之间并不是没有关系。每一物需要其他的每一物,但是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不是为其他任何一物。

3 -- 制度和道德

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社会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随形势而变化。形势变了,制度和道德应随之而变。如果不变,“即为民妖”,成为认为的桎梏。

新旧制度和道德的不同在于它们的时代不同,各自适合各自时代的需要,无优劣可言。

向郭不像老庄那样,反对制度和道德本身,他们只反对过时的制度和道德。

4 -- “有为” 和 “无为”

社会形势变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们自己发展,就是顺着天和自然,就是无为;反对它们,固执过时的旧制度和就道德,就是人和认为,就是有为。

一个人在他的活动中,让他的自然才能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就是无为。反之是有为。

向郭还对先秦道家的 “纯素之道” 做出新解释。P213

5 — 知识和模仿

老庄都反对社会上通常公认的那种圣人。先秦道家文献中,“圣人” 有两个意义:

  • 完全的人(按道家的标准)
  • 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

老庄攻击知识,所以反对后一种圣人(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但向郭没有反对那些是圣人的人,他们反对的是企图模仿圣人的人。认为:

  • 模仿是无用的
  • 模仿是没有结果的
  • 模仿是有害的:丧失自己的自然本性

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是 “任我”,这也就是实践 “无为”。

6 — “齐物”(万物同等)

7 —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

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

如果某物只在其有限的范围内自得其乐,则其乐也一定是有限的。


《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撰,刘峻(463-521)作注;记载了许多著名的清谈家,生动地描绘了公元三四世纪信奉 “风流” 思想的人物。

魏晋的新道家和佛教朋友,以 “清谈” 出名。清谈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最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只能在智力水平相当高的朋友之间进行,被认为是一种最精妙的智力活动。

汉(公元前 206 - 公元 220)、晋(265 - 420),彼此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征都很不相同,文学艺术的两种不同风格,以及两种不同生活态度。

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


主情派:

强调任从冲动而生,思想在《列子·杨朱》中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这篇《杨朱》并不代表先秦那个真正的杨朱思想)P223

刘伶(约 221 - 约 300),竹林七贤之一。追求快乐,但对于超乎形象者有所感觉,即有超越感。这种超越感是风流品格的本质的东西。 P225

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求纯肉感的快乐。

《世说》记载了当时 “名士” 的许多古怪行为:王子猷、钟士季、嵇康、钟会、阮籍、支遁等(P225)

庄子认为圣人无情,因为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以理化情”。

新道家强调妙赏能力,加上自我表现的理论,于是道家的许多人随地排遣情感,又岁时产生情感。(P228,王戎的例子)

在西方,浪漫主义往往有性的成分在里面。可是,晋代新道家的人对性的态度,似乎纯粹是审美的,不是肉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简史》-道家&新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