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挑刺,才会想事

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对逻辑、理性、批判性思维等概念的了解,然后与生活中的案例对照,发现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

例如,有一次,自己帮一客户做售后服务,本来按照我们行内的规矩,是要收10元的服务费的,可在做完后,对顾客说出收费标准后,哪知顾客却生气了。

嘴里边嘟囔着,“我总是在你们店里买东西,而且以前老板帮我做售后收费也没这么多;”边从随身带的钱包里掏出2元钱递给我,“给,这是配件的费用,服务费就算了。”

怒火在心里燃烧。那一刻真想把配件拆下来,不要她的钱!

不能那么做。待我稍稍冷静下来,在心里想着该想出什么样的策略来避免以后再发生这种情况。

于是,深呼吸,把钱收下。

这件事给我提了个醒:如何让自己的假设:我觉得应该收10元的服务费——做成你自己想要的结果?

认真思考,发现没有矩阵思维和列清单的习惯。

按照矩阵思维大致把客户分成四种:

1. 高兴并百分百付款的:对服务很满意并愿意付费;

2. 不高兴但愿意百分百付款的:对服务满意,面对服务费用有点不高兴,但最终还是百分百付费;

3. 高兴但不愿意百分百付款的:对服务满意,但对服务费却不愿百分百付费,意愿在一半至80%之间。

4. 不高兴也不愿意付款的:对服务费不满意,有较大的情绪,只想付很少的费用。

不同场景,每个人的情绪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主要是参考点不同,受到禀赋效应、损失规避和瞄点效应的影响。

想要精确地对不同的人做出准确的判断,你需要养成列清单的习惯:

1.对顾客的预测: 与顾客进行前期沟通,倾听并观察,要发现并找到顾客的需求,以此推测出目的和意愿。

2. 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对产品故障的原因进行事前分析,尽可能地列出所有的原因,并分析出顾客送来产品的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费用,以此观察顾客的情绪与意愿。

因此,对于矩阵中最难缠的第四种情况,必须给出止损方案,不能让顾客存在侥幸心理。

其它三种情况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因素,你只有多记录、反思,并找到最小行动方案,然后完善。

当然,问题要靠行动才能解决,行动才能知晓结果,才能知晓你的假设对不对,才能知晓如何纠正假设。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自己挑刺,才会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