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莎无所不能——亚古丁和塔拉索娃的盐湖城周期

 

廖莎无所不能——亚古丁和塔拉索娃的盐湖城周期


盐湖城冬奥周期(1998-2002)的花滑男单,毫无疑问是亚古丁的时代。他第一个赛季13场比赛11场获胜,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参加职业锦标赛,力挫常胜将军柯特·布朗宁。随后的几个赛季,他顶住了昔日同门师弟普鲁申科的挑战,最终在奥运赛季实现前无古人的大满贯。盐湖城也是传奇教练塔拉索娃最好的时代,她退休前最后一个完整的周期。随着6分制时代的终结,亚古丁的满分数量最高纪录永远封印。而塔拉索娃,似乎再也没有这样倾尽所有地关爱过一个弟子。她执教过的学生获得的奥运金牌总数,坊间众说纷纭,7枚、9枚、11枚的说法都有,得看怎么定义“执教过”。金牌弟子十余人,无所不能的廖莎却只有一个。

廖莎和塔太只合作了一个奥运周期,却情同母子,至今保持密切联系。连小熊这个昵称都与塔太有关。经qq群友提点,小熊的来历是这样:塔太穿毛皮大衣,人称Russian bear,她的爱徒就成了小熊。

亚古丁和塔拉索娃的盐湖城周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各种意义上都是如此。首先是6分制时代落下帷幕。6分制下的暗箱操作人尽皆知,但改成COP规则之后,打分项目的黑暗本质就可以避免了吗?廖莎表示期待,而塔太并不乐观。我和廖莎一样更喜欢新规则,但塔太的担忧不无道理,多人匿名打分,操纵空间未必比以前小。当然现在看来,匿名实名早已不是最大的问题。

以及,廖莎(及其同龄人,包括小普)是俄罗斯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最后一代受益者。他小时候学滑冰,上的是公办的集训班,家里花费很少,算是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成年组以后,没有了公家资助,但比赛奖金足以承担训练开支,盈余还相当可观。而且新体%制&下,他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可以亲手掌握自己的命运。亚普争雄时代过后,俄罗斯男单一蹶不振,改//革//的阵痛大概是诸多因素之一。与廖莎家境相似的孩子,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在这项昂贵的运动上崭露头角。

廖莎的成长道路不复可能,而塔太的教练方式也难以为继。塔太退休以后,全能型、亲人型教练,终将绝迹于江湖。大势所趋,怀旧无益。随着各领域的专业化,服装、编曲、编舞、体能、营养、心理都需要专家参与,甚至最基本的跳跃和滑行训练,也需要专门的技术指导。主教练即使像塔太一样,一天工作16小时全年无休,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普通人也不太可能像塔太那样,随时随地为学生考虑,必要时还跟学生住在一起。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很多行业都曾有过这样的师承传统。美好的温情固然值得怀念,但这种培养模式本身失去了适合它的土壤。廖莎曾经感慨,自己不可能成为恩师那样无私奉献的教练。廖莎,不是你缺少这份心意,而是实在没有必要,请不要因此排除当教练的可能。学而优则教,桃李满天下,依然是竞技生涯最美好的归宿。

塔太的自传出版于2001年,2007年出了第二版,但新内容目测不太多。可见在她看来,盐湖城周期确实是她职业生涯最后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网上能找到的英翻版本只讲到2000年亚古丁第三次登顶世界冠军。塔太的口授文字,详尽,冷静,细腻。周期后半段的波澜壮阔,盐湖城后的黯然伤别,俄语渣只能从纪录片和比赛录像略知一二。

收留亚古丁之前,塔太已经培养出6位奥运冠军。长野冬奥会结束,她开始认认真真地考虑转型,不再担任顶尖选手的教练,甚至开始展望清闲的退休时光。廖莎·亚古丁的一个电话打乱了她的退休计划。电话那边,廖莎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恳请塔太收留。塔太随口问了一句,你这么联系我,米申知道吗?没想到廖莎给了个憨厚可掬的回答,说偷偷联系下家是不诚实的做法,所以米申已经知道他要离开的决定。塔太从来没见识过这么实诚的孩子,为了光明磊落,不惜破釜沉舟。而她心里清楚,米申并不是这样的人,他作为俄罗斯冰协的红人,用官场伎俩欺负过她以前的学生。塔太天生傲骨,虽然原则上不挖本国教练的墙脚,但决心收留亚古丁,对米申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她当然知道,明摆着得罪权贵,师徒二人都会陷入窘境,赛场上必须展示出毫无争议的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每次比赛,别人都希望有本国裁判撑腰,她和廖莎反而不希望有俄罗斯裁判执裁。

廖莎告诉塔太,他对米申视之如父,米申却只关心普鲁申科和乌尔曼诺夫,对他不管不顾。米申对亚古丁究竟什么态度,外人不得而知。但我仔细看了看长野赛季的比赛录像,对比后来盐湖城和都灵周期普鲁申科的比赛录像,相信亚古丁说的是真话。米申的确是个不苟言笑的严父型教练,等分区万年不变正襟危坐,不像其他教练一样激动欢呼。但米申对普鲁申科是有笑容的,有时还替他挥舞毛绒玩具娱乐观众。而对亚古丁,只有在他分数不错的时候漠然一笑,发挥不甚理想的时候,听完分数扭头就走,一甩手让亚古丁跟在他后面。我无法忘记长野冬奥会自由滑等分区,米申拂袖而去,亚古丁眼神落寞。那时的亚古丁尚无冲金实力,但年仅18岁就拿到冬奥会第五名,日后前途无量,教练不应该鼓励下?何况自由滑前夜流感转肺炎住院,40度高烧坚持比赛,别人可能觉得稀松平常,教练您一点儿也不心疼?亚古丁一个月后世锦赛夺冠,成为史上第二年轻的世界冠军,米申终于难得地拍了一下他,以示嘉奖。2002年冬奥会前瞻视频,亚古丁简短透露过离开米申的理由,“it was a difficult decision to leave Mishin, but I needed something

or someone to open up my soul”(离开米申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我需要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帮我打开内心大门)。这句话,各种意义上都是十分精确的总结。仅从字面意义上也说得通:亚古丁是个喜怒必形于色的孩子,他更需要一个能跟他并肩作战、心意相通、同呼吸共命运的好战友,而不是一个不动声色盯着他成绩的官家御用教练。

早在离开米申的前一年,亚古丁在巴黎参加欧锦赛,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塔拉索娃。她的上一任弟子伊利亚·库里克带病比完赛,亚古丁跟他闲聊,塔太进进出出好几次,关心库里克的情况。当时他就觉得,这是一位非同凡响的教练,明明是个闻名遐迩的大咖,却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

塔太知名度绝不逊于米申,但在冰协面前不得宠,跟廖莎的境遇多少有点类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塔太决定收留廖莎的那一刻,还不能预知他的前途。按照她以往经验,世界冠军轮流坐,过一两年不见得是他。但廖莎刷新了她的认知。终于有一天,她胸有成竹地说,廖莎,你会成为奥运冠军。廖莎自己当然是半信半疑,但事实证明她没有看错。

长野周期的小熊,虽然是公认的少年天才,但各方面能力并不出众,艺术表现力更是为人所诟病。解说员一度认为,他就是个冰上小飞人,速度快可以弥补一切不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看了他长野周期的比赛录像,觉得他的编舞动作虽然没什么章法,但天然的乐感显而易见,分明是块浑金璞玉。那个年代,步法衔接作为编舞元素的意识可能还不够普及,而他偏偏又不喜欢陆地上的正规舞蹈训练,自然不被看好。平心而论,米申是个不错的技术教练,小熊在他门下从青年组比到成年组,跳跃和旋转的基本功相当扎实。而且他自己也承认,他从米申那里学到了重要的一课:所谓跳跃的稳定性,不是十次成功九次,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成功一次。

而到了塔太门下,他蜕变为全面型选手,难度和表现力均无人能及。塔太高瞻远瞩,预见到未来几年大家都能做四周跳,步法衔接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她对步法和编舞的重视,与廖莎本身的跳跃天赋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盐湖城周期的绝对王者。更难能可贵的一点,塔太虽然以强势著称,却能包容廖莎很多与众不同的特征。比如他不擅长平地干拔跳跃、完全做不了意象训练、不喜欢提前太久到赛场热身,俄罗斯的集训模式恐怕很难包容这些。最近看俄罗斯女单的训练纪录片《冰火之路》,面姐要求所有学生一个接一个做平地干拔,廖莎要是在她组里,估计会被批评得很惨。

盐湖城周期的比赛和表演,观感比长野周期愉快太多。有钢枪紧握战刀亮闪闪的角斗熊,也有深情款款宛若无骨的情歌熊。我印象最深的是1999年那场绝版的Soon,仙袂飘飘的廖莎。最喜欢这句歌词“troubles behind me,

you will find me homeward bound, safe and sound”(辛酸皆过往,还乡应无恙)。这句出现两次,廖莎第一次做了hydroblading,第二次做了刀齿转圈圈,两个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动作。滑着这句歌词的廖莎,当时还是个踌躇满志的小少年,也许正在展望着安然返故乡的那一天。我会记住他开场的笑容,日后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他依然是那个音乐迟迟不响就会嫣然一笑的人儿。

他的跳跃,高、远、飘,空中轻盈,落冰稳健。一袋土豆砸冰是没错,可那是因为高度逆天,砸得响。有友邻说,他大伤之后,一袋土豆砸冰才变成了常态。心塞,从升组到退役,他何曾有过无病无伤的平安赛季。刀尖上的舞蹈,说的就是他。

不光比赛节目赏心悦目,等分区师徒互动也温暖可爱。相比于呆若木鸡的米申,塔太真可谓童心未泯,在场边时而紧张兮兮、时而欢呼雀跃。廖莎在纪录片里回忆,他在场上无暇旁顾,但过后看录像,看到塔提亚娜·阿纳托利耶夫娜(塔太的父称)紧握冰刀套,时时刻刻屏息凝神,非常感动。

这对师徒相依为命的经历,读起来妙趣横生。廖莎孤身一人来投奔她,师徒两人从意大利搬到美国,在新泽西定居训练。51岁的明星教练和18岁的世界冠军,收入却不甚可观。师徒两人合租一套房子,孤儿寡母携手创业。廖莎第一个赛季大获成功,休赛季软磨硬泡求着塔太同意他养狗。塔太一时心软,于是家里多了一条名叫Lorik的西班牙猎犬。Lorik的名字来自师徒合作的第一套自由滑“阿拉伯的劳伦斯”。塔太温情满满地回忆,它和廖莎一样温柔可人、鬼灵精怪、狂放不羁,连走路姿势都跟廖莎一模一样。那年塔太脊椎出了问题,几乎双腿瘫痪,廖莎搀扶她去理疗,但恢复过程极其困难。Lorik是她战胜瘫痪的动力,为了每天6点起床遛狗,她真的是拼了老命连爬带走。休赛季过去,她不得不把Lorik送回圣彼得堡,由廖莎的妈妈代为照顾。

   冰下慈母,冰上严师。塔太素有铁血教练之称,绝非浪得虚名。库里克听说廖莎要移师塔太,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警告他,“真的吗,会死的喔”。果不其然,廖莎平生第一次尝到白天死去活来、晚上怎么也睡不够的滋味。第一次跟塔太训练,正在磨合新鞋,痛苦不堪,然而塔太不管,硬是把他逼到极限。塔太也暗暗吃惊,她的训练计划,没几个弟子扛得住,但是廖莎可以。他每天做若干遍合乐练习,这个训练量基本无人能及。她还发现,廖莎是个倒时差高手,刚刚飞越半个地球,晚上就能酣睡14个小时,简直惊为天人。

   1999年的纪录片《塔拉索娃学校的一天》,有个广为流传的可爱片段,可以窥见师徒二人小吵不断却又亲密无间的相处模式。先插一句,廖莎常穿的黑色三道杠训练服,我刚好有一套同款,惊喜。合乐练习不顺,塔太要求重做,廖莎一百个不愿意,两人相持不下,塔太怒吼一声“廖莎”,只见他赧然一笑,飘然滑走,折回来答应重做圆形步,塔太立刻要求加上后面的蛇形步。练完这两段步法,塔太又让他再练三分钟,练完再解放。廖莎简直愣在当场,可怜兮兮地求放过,塔太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不过还是笑容可掬地搂住乖儿子的肩膀,骄傲地对摄影师说,他是最优秀的,他还可以更优秀。都夸到这份上了,这三分钟大概是怎么也逃不掉了。

    想起平昌冬奥会过后,陈巍的教练RA接受采访,记者问他对学生的忍耐极限,他说多年前有一次看见亚古丁对塔拉索娃出言不逊,心想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态度。RA也真是,通篇指责自己的学生也就罢了,还把老前辈的陈年旧事牵扯进来。亚古丁和塔拉索娃的交流方式,一个旁观者有什么资格置喙,更别说还是走过路过断章取义。

    廖莎和塔太讨价还价的片段笑得我呼天抢地,然而紧接着下一个场景,顿时收敛了笑容。她说,他往后一直不断地进步,30岁达到巅峰,30岁后转职业选手,依然可以保持巅峰状态。19岁的廖莎也随声附和,争取滑到30岁。倔强的小少年,和睿智的老人家,都没有想到,他只滑到23岁就被迫退役。塔太自己19岁伤退,化遗憾为动力,桃李满天下,职业生涯得以延续。没想到自己最心爱的弟子,也没能躲开竞技体育的终极梦魇。

    廖莎职业生涯的短暂,塔太真的没有一星半点的预感?但不管怎样,这对她来说,一定是痛彻心扉的领悟。2017年,小软卡Yulia

Lipnitskaya因伤退役,参加成年组比赛仅仅五年。塔太在8月28日的Sport Express上发表了一段动人的评语,“Yulia is a star. Some

stars shine for a long time, while others will shine too bright and burn out.

She lit up everything. I want to wish her a wonderful life, which she deserves,

for she is a very good, very smart girl and very kind”(尤利娅·利普尼茨卡娅是一颗明亮的星。有些星星能闪耀很久,但另外一些,光芒过于耀眼,很快燃烧殆尽。她燃尽了一切。祝她今后一切都好,她是个很好的孩子,非常聪明,非常善良,她值得拥有美好的生活)【见Yulia Lipnitskaya英文维基词条】。也许,廖莎就是她见过的一颗光芒过于耀眼的星星。

    而廖莎无时无刻不在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他像海的女儿,时时刻刻在刀尖上跳舞。塔太哭笑不得地回忆,他是个毁鞋狂魔,冰鞋三周破一次、三月毁一双,仅仅第一个赛季就换了五双鞋,足够打破世界纪录。具体原因不详,网友们猜测,他的跳跃高度逆天,那个年代的冰鞋无法承受那样剧烈而频繁的冲击。每次磨合新鞋,都是一场旷日持久、鲜血淋漓的酷刑。一毫米之差,对新手来说毫无分别,对顶尖高手而言简直要了亲娘老命。最要命的一次,1999年1月欧锦赛,离正赛只剩6天,冰鞋又穿坏了。廖莎温柔体贴地恳求塔太,接下来两天训练请不要来看,他自己想办法快速适应。塔太同为战斗民族的勇士,都不忍心想象这两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奇迹般地做到了,仅靠最后3天,训练水平恢复如初。战斗民族真可怕。

两个月后的世锦赛,塔太第一次要为廖莎长期以来莫名其妙的腿伤担惊受怕。当时的X光技术落后,诊断不出任何病变。直到2003年,才靠CT诊断出髋关节先天缺陷,右侧软骨发育不全,比别人承受更多的磨损,何况日复一日剧烈冲击。当时虽然无法诊断,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间歇抽搐,跳跃落冰、步法、旋转都无法顺利完成,止痛针完全无效。塔太很惶恐,廖莎却很镇定。他放弃止痛顽强训练,但资格赛后走路稍有些踉跄,哪能逃过媒体的眼睛。各方人士一哄而上,问他要不要退赛。没人看好的情况下,短节目暂列第二。廖莎冲冠一怒,腿伤奇迹般地不治而愈,第二天自由滑第一个上场,完美发挥,摧毁了对手们获胜的希望。勇气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真正的勇士,老天也会为之让道。

花滑选手们是一群多灾多病的孩子,而花滑是一项高精度的运动,头疼脑热也会大大影响发挥。盐湖城周期,亚古丁健康参赛的次数寥寥无几。冬奥会出征前六天,髋关节钝痛复发。而那时的廖莎,经历过上个赛季屡屡失冠的打击,再加上奥运会的压力,难免有些气馁,与往日那个气冲霄汉的少年判若两人。塔太勃然大怒,廖莎一时冲动请她走开,她戴着戒指狠狠拍了他后脑勺。然后,情同母子的师徒俩,在这节骨眼上,像两个小孩一样冷战起来。【看到这段,我特别不争气地爆笑好久。一看b站弹幕,爆笑的不止我一个!】像所有闹脾气的小朋友一样,他俩很快言归于好,再次并肩作战。上天对亚古丁残酷至极,但终究不忍心夺走他的高光时刻。冬奥会正赛期间,髋关节痛感神秘消失。幸好他抓住了机会。可惜大满贯成就解锁以后,命运再也没有对他网开一面。2002年新赛季的采访,细心网友注意到他坐姿稍稍向左倾斜,才知道他髋骨右侧已经无法承重。2002年大奖赛美国站,他短节目发挥不错,但自由滑训练无法落冰,在塔太建议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退赛。2003年,他接受了髋关节碎骨清扫术,疼痛暂时缓解,但几个月后又卷土重来,他被迫宣布退役。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亚古丁的职业生涯有太多伤心的故事,除了比赛失利伤病缠身,还闹过一次禁赛风波。1999年休赛季,他商演结束打算和朋友们一道去纽约庆祝。塔太仿佛有不祥的预感,忽然对他说,廖莎,不要去纽约。结果他真的在纽约惹上了麻烦。美国不到21岁不能喝酒,他的一个朋友明知他才19岁,还是递给他一杯酒,他也没有拒绝,被酒保报了警。这个错误,连同其他几桩误会,导致商演主办方剥夺了他的演出机会。媒体疯狂造势,把这件事渲染成“酗酒斗殴”,俄罗斯冰协本来就看他不顺眼,正好借机找茬,考虑剥夺他下赛季参赛资格。由于实在没有证据,最终决定“有条件禁赛”,伤其自尊,挫其锐气。令人寒心的不只是官方的决定,更是周围人的明哲保身。廖莎脾气好,亲和力强,平时朋友不少,而且他古道热肠,从来不怕为朋友两肋插刀。曾经一位女选手比赛失误,冰协考虑不带她参加世锦赛。廖莎直接找到冰协主//席,声泪俱下痛陈利害,力保队友的参赛资格。结果现在他自己遭遇无理禁赛,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一句真话,包括那个劝酒的所谓朋友。

这件事,塔太讲述得很冷静,只是摆事实讲道理。连警方都没说他酗酒,只有媒体在吹风,“酗酒斗殴”从何而来。我读着塔太冷静的记述,却悚然心惊。美国酒吧是个什么地方,未成年人喝酒多了去了,酒保那么容易发现?一群顾客个个长得像年轻人,21岁和19岁的区别,陌生人一眼能看出来?廖莎刚到美国一年,懵懵懂懂,分明是被熟人摆了一道。好在廖莎是个天性欢脱的孩子,塔太是个不畏权势的女中豪杰。两人都没有因此影响训练比赛。大概必须经历过全世界的背叛,才能清醒地热爱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

塔拉索娃有一双发现天赋的慧眼,也有化悲愤为艺术的超能力。执教亚古丁的第一个赛季,她着力挖掘他的表演天赋,让他学抛球杂耍,力求呈现生动逼真的冰上马戏团表演。廖莎浑身是戏,扮演角色、营造气氛,几乎手到擒来。经过禁赛风波,塔太开始培养他在赛场上的情感表达。新赛季自由滑选用汉斯季默的《断箭》原声,塔太将节目命名为“复仇”,因为廖莎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她希望他展现出激烈的情绪和强大的内心。演好自己比演好别人更难,想演好自己,首先得探索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复仇主题显然不适合廖莎,2000年世锦赛前一个月,师徒一致决定换下这个节目,改用普契尼的《托斯卡》。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歌剧盲,看过亚古丁的演绎,才隐约感受到其中的壮烈与绝望。被诅咒的托斯卡的一生,正如被诅咒的亚古丁的职业生涯。只不过,2000年的塔太不会想到,她创作的自由滑竟然一语成谶。伴随着《今夜星光灿烂》的旋律,托斯卡意识到自己的爱人不是假装中弹,而是真的已死。2003年和2007年的亚古丁,两次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是短暂受挫,而是再也没有机会了。诀别之夜,星光灿烂。

2000-2001赛季,亚古丁的节目,更是以情感充沛、荡气回肠为人称道。短节目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世锦赛上获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解说员激动赞誉,‘it was all about heart and guts’(精彩全在心血和胆气)。Heart and guts,心脏和肝胆,简简单单的两个词,质朴而具象。还记得大一那年Marian老师对我们说,英文之妙在于小词。本来想译成“心灵和勇气”,后来一琢磨,感觉这两个词虽然文雅,却多少有点虚飘飘的感觉,传达不出剖肝沥胆、呕心沥血的意味。所以最终还是敲定了“心血和胆气”,显然不够典雅,但似乎更贴切一点。这场解说还有另外一处精彩点评,“pouring his heart out”。中文刚好有对应的表达,“出肺肝相示”。

自由滑《角斗士》,道破了竞技体育的真相。运动员正像古罗马角斗士,明知是奴隶主眼中的玩物、命运手中的傀儡,但他们愿意拼尽残躯,为了生命和尊严奋战到最后一刻。

《角斗士》的表演滑版本更为精彩,双手各持一把玩具匕首,表演角斗士与对手短兵相接。表演滑道具常用花束和丝带,做技术动作会暂时放下,否则很难成功。只有廖莎敢尝试手握锐器跳跃旋转,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兵器迷如我,简直难以遏制熊熊燃烧的中二之魂。表演滑动作全无限制,因此更能淋漓尽致地渲染戏剧效果。角斗士受伤倒地的情景,自由滑用一段伏地滑行来表达,表演滑直接往冰上一躺,辅以精准到位的眼神杀。2000年大奖赛美国站表演滑,他开场动作摆了老半天,音乐迟迟不响,他忽然做了节目结尾刎颈自杀的动作,观众捧腹大笑。导播估计没料到他这么机智,那一瞬间镜头一抖,错过了抓拍时机,电脑前的观众气得直跺脚(是我本人了)。廖莎是用绳命在娱乐观众,虽说顺势后躺是个可控动作,但也是平白无故多摔一下好嘛。何况那次美国站,举办地点海拔较高,他始终没能适应缺氧环境的训练和比赛,自由滑一度口中噙血。表演滑照理说应该悠着点儿,结果还要给自己加戏。这套节目后来做了些道具改进,美国站用的玩具刀过长过粗,显然妨碍了技术动作。后来改成袖珍匕首,短小而明亮,用起来轻便,观感也更好。

特意补了《角斗士》电影。整整两个半小时一直在想,难怪廖莎特别喜欢角斗士这套节目,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也难怪男主演Russell Crowe会在2001世锦赛期间送给廖莎一幅签名海报,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激励他继续战斗到底。本来我更喜欢持双刀的表演滑版本,看过电影后觉得自由滑版也很传神。手中没有道具,可以演绎各种各样的角斗场景:弯弓搭箭,钢枪紧握,赤手空拳。廖莎的冰上演技,出神入化。

《革命》和《角斗士》的赛季,诸事不顺,伤病交加,屡屡失冠。浴血奋战却无力回天的角斗士,正是他这个赛季的真实写照。大奖赛总决赛和世锦赛遗憾摘银,该流泪的时候他却笑了。仔细一想,他似乎很少因为比赛失利当众流泪,输了只会软萌软萌地苦笑。而他流泪的理由,是那样不可思议,读着自传里的描述不由得心惊胆战。2001年世锦赛,脚踝扭伤、脚背肌腱发炎,打五针封闭滑完短节目。骨科医生说,你要是我儿子,我绝不允许你上冰。赛后在更衣室,和同场选手Elvis Stojko坐在一起流泪。小伙伴是因为比赛失利无缘领奖台,他是因为药效过了疼痛难忍。我第一次读到这里并没有想太多,后来联想到他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才悚然心惊。廖莎的意志力何其惊人,做完那么大的手术,似乎没打过吗啡一类的强效止痛,几乎全靠止痛片控制。而那场世锦赛,到底是怎样的伤势,才能让这位脱胎换骨都不怕的勇士疼到落泪。这种情况下继续出赛自由滑并夺得银牌,非常震撼。他的勇毅,无法想象,更无法形容。

然后迎来了波澜壮阔的盐湖城冬奥赛季。上个赛季阴霾笼罩,他痛下决心艰苦训练,结果心力交瘁,得了厌食症。塔太看得出他力不从心,不建议参加赛季初的友好运动会,劝阻无效。友好运动会不啻是一场灾难,短节目4-3连跳撞挡板,后续的跳跃也失误连连,技术分只得了4分多,跟少年组差不多。自由滑四周跳失败,塔太在场边提醒他补做一个四周跳【这时就有点怨念录像版的消音效果】,他依言行事,勉强保住铜牌。我一个外行都能看出来,撞挡板不是技术失误,而是失去了思考能力。第一个四周跳落冰成功,离挡板已经很近,这时候本应该直接滑出,他却要硬接连跳。解说员随口瞎猜了一句,“看他这么累,大概是休赛季没好好训练”。这位解说大叔,我虽然不知道您是谁,但我还是想感谢您,提醒我永远不要轻易揣测、妄下结论。

塔太不愧是个贴心又睿智的教练,总是在合适的时机做出合适的选择。她虽然不赞成他参赛,关键时刻却依然力挽狂澜,赛后也没有批评他急躁。平时廖莎训练想偷懒、比赛想退缩,她哪能给他商量的份儿。但这次赛后,他心灰意冷想提前退役,两个星期没上冰,她没有表示震惊失望,反而给了他一个温柔的眼神,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廖莎真的很幸运,如果没有塔太此时此刻的温柔理解,一旦消沉下去,后果绝不只是提前退役这么简单。由此看来,塔太对廖莎,不仅有知遇之恩,也有救命之恩。

赛季初的触底反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旦走出低谷,随之而来的求胜决心,势必摧枯拉朽。果然,他夺回了失去的桂冠。2001年底大奖赛总决赛,他在普鲁申科之前出场,等到小普的分数打出来,他在后台听到观众的欢呼,躲进塔太怀里激动落泪。

凤凰涅磐的奥运赛季,塔太为她无所不能的廖莎,创作了三套传世经典——短节目《冬天》,自由滑《铁面人》,表演滑《征服》。最近才知道《铁面人》电影改编自《三个火枪手》的续篇,有点像续篇的同人作。电影本身不算上乘之作,但音乐大气磅礴、火枪手英姿飒爽,难怪入了廖莎法眼。廖莎演绎冰上火枪手,神来之笔。最后一段绚烂的步法,真的好像开挂的火枪手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廖莎真的好喜欢(也很适合)利剑出鞘血染沙场的题材。从角斗士到铁面人,他完美演绎过的勇士角色,也是他自己内心的投影。唯大英雄能本色,那些年一次次泪洒赛场,又一次次向四面观众挥手微笑。他擅长驾驭节目中的情感,也毫不掩饰自己真实的情感。粉丝们戏称他是个哭包熊,宠爱着这个隐藏在戎装与铠甲之下的率性少年。只可惜,《铁面人》是廖莎现役最后一套自由滑,这大概是来自达达尼奥的诅咒?

《征服》,后来成了他自传的标题。他征服了困境,也征服了观众。步法创意照例是一大亮点,冰上太空步技惊四座。一般人在陆地上都很难走好太空步,他在冰上反倒做得轻松愉快。纯黑色考斯腾很难驾驭,搞不好跟训练服没两样(虽然廖莎的训练视频同样帅出天际),但这套节目,通体玄素刚好切合主题。勇敢的心,照亮纯黑的环境。有网友脑洞大开,给这套表演滑配上星球大战的原力光剑,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而《冬天》,是廖莎自己非常喜爱的节目,也是花滑历史上最伟大的短节目之一。不是所有优秀的节目都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冬天》值得所有的溢美之词:从容有力的跳跃,极具创意的编排,美妙的音乐,灵动的步法,缱绻的温情。其中有一段刀齿步,本身是个简单步法(按现今的打分规则只能定一级),却与复杂步法结合得天衣无缝,再加上轻盈活泼的手臂动作,博得观众一片喝彩。但在我看来,完美的技术和完美的演绎,远远不是这个节目的全部。《冬天》的灵魂在于,它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忘我的廖莎。北国俄罗斯的冬天何其严酷:风雪交加的冬天,滴水成冰的冬天,暗无天日的冬天,冰雪覆盖伏尔加河,朔风席卷西伯利亚,细长小路通往风雪边疆,三套车呻吟前进,山楂树沉默招摇,大雁歌声消失在远方……这是廖莎无比熟悉却阔别多年的自然环境,故乡与故人正像这冬天,给过他太多太多伤心失望的理由。节目开场,朔风呼啸,主人公被风声惊醒,却微笑着向广阔天地撒出阵阵冰花。时气沉郁,万物沉眠,却隐隐约约传来小桥流水百鸟和鸣的声音,如梦似幻的曲声发自热爱生活的心灵。热情的人们呼朋引伴,轻歌曼舞,打雪仗堆雪人,从此冬天不再凄冷。世上有朵英雄的花,一路芬芳满天涯。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也要热烈地、骄傲地生存下来,守住生命复苏的信念。感谢勇敢可爱的塔太和廖莎,这套《冬天》帮我彻底告别了冬季阴影。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好像都不怎么记得,一方面可能是大脑本身的防御机制,但更要归功于平昌冬奥会的Yuzu,和盐湖城冬奥会的塔太和廖莎。

撒冰花的创意,来自廖莎无意间一个微小的善举。有一天他与别人共用冰场训练,一个小女孩摔伤膝盖,他捧起冰面上的碎冰屑为小女孩冷敷治疗。他说这是冰场上常见的急救方法,却一不小心激发了塔太的创作灵感,将这个动作编进了短节目。有趣的是,冬奥会自由滑《铁面人》,最后一个跳跃落冰不稳,调整动作却异常优美,沿着重心倾斜的弧线,顺手抄起一阵冰花。不知道是急中生智,还是纯属巧合?

2002洛桑欧锦赛,《冬天》发挥完美,《铁面人》却失误连连。同场对手Alexander Abt自由滑表现出色,廖莎站在场边为萨沙鼓掌,眼神里有钦佩,也有忧愁。萨沙最终以微弱差距憾负于廖莎。不愧是美人萨沙,宠辱不惊,嫣然一笑。反倒是廖莎,得知自己失误依然夺冠,连连摇头,脸色阴沉。看他俩的反应,不知道的还以为萨沙夺冠了呢。看来廖莎只有在自己完美发挥的情况下,才会因为对手失误而窃喜。平时那点儿阴暗小心思,太实诚太可爱,看一次笑一次。而这次,他结结实实地把我感动到。

很多情况下,一场比赛能不能成功,看看滑行准备就知道。盐湖城,人生最关键的两场决战,上场做最后确认,闲庭信步,好整以暇,渐入佳境。他的眼神深不见底,沉静、笃定。

盐湖城夺冠,是个情感喷发的时刻。廖莎在纪录片里回忆,塔提亚娜跟他一起激动落泪,感谢他为她赢得第七枚奥运金牌。而在他看来,这枚金牌是她给的。同年世锦赛,实现单赛季大满贯的那一刻,两个人反而显得那么轻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似手到擒来的幸福,离不开塔太的顽强和廖莎的善良。奥运会后,塔太生了场重病,未必赶得上世锦赛。廖莎表示,她不去他也不去,最后她及时康复,师徒俩照例一起出征。廖莎一定是故意用激将法,逼着恩师迅速康复。

2002年世锦赛资格赛的角斗士,是对2000-2001赛季的角斗士最好的安慰。多灾多难的角斗士,现役最后一次亮相,是一场完美发挥。起跳振翅欲飞,落冰如游隼天降,death drop飞龙在天,大一字翩然滑翔。编排动作,拔剑出鞘的角斗士和受伤倒地的角斗士。结束时的粲然一笑,截图截得停不下来。毕竟,那个骄傲庄严的角斗士,内心始终是热烈温柔的少年。

可惜岁月不能定格在幸福时刻。大满贯后支离破碎的赛季,主题是伤痛、手术和告别。诊断结果出来,听到“再不手术将无法行走”的判决,塔太沉痛地回忆,“那张X光片仿佛刻在我脑海里,一辈子也不能忘记。但廖莎无所不能。人只要有希望就无往不胜,廖莎也战胜了自己的伤痛”。“廖莎无所不能”是塔太的金句,她身边的奥运冠军往来如织,而廖莎带给她的震撼最深。我不敢想象塔太看到X光片的心情。说出来的感受毕竟只是冰山一角,不知道她会不会想起一幕幕往事:两天磨合新鞋的廖莎,一瘸一拐也不肯退赛的廖莎,比赛期间低烧持续五周、烧得瞳孔放大却安慰她没关系的廖莎,打六针封闭上场比赛的廖莎,冬奥会前被她错怪、跟她大吵一架、很快又找她道歉的廖莎。我们作为普通观众,看完纪录片回头再看比赛录像,都不忍再看那一个个高度逆天的跳跃,何况亲历过这一切的塔太。

2002年那个萌出一脸血的采访The Zone,他应观众要求,对着镜头轻声说自己的名字。这个采访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主持人问他如何应对伤病,他笑着调侃,“我们运动员之间流传着一个笑话,假如哪天早上醒来没有疼痛,肯定是死了”。(若干年后,男子体操的一代天骄内村航平也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也正是这个采访,油土鳖网友留意到他向左斜靠的坐姿,但谁也没猜到他伤势严重到什么程度。

这个赛季固然沉痛,但也有过温馨的时刻。加拿大Sears Open公开赛,他赛前训练摔了3T和3F,塔太心疼地直掉眼泪,他赶紧安慰她没关系,不是因为腿伤,只不过还没有适应冰面。短节目开场,刚做完滑行准备,忽然有观众大喊一声,“Alexei you’re hot”(美颜无双!!),只见他笑逐颜开一秒破功,转身重滑几圈,再次进入状态。解说员们前一秒还在忧心忡忡地讨论他的伤势,后一秒笑成一片,欣慰地调侃,“好了这下可转移注意力了”。加拿大是他的福地,从观众到解说,大家都那么宠爱他。这份幸福,难以割舍。

2002年大奖赛美国站,廖莎最后一场业余比赛,解说令人发指。真的,气得我当场暴走好几圈。他做出完美的4-3连跳(也是他最后一次四周跳[悲伤]),解说竟然——竟然来了一句“I guess every skater should have an injury, huh?”(看来每个选手都应该受受伤)。这位解说大叔,看您敢不敢对前线士兵说,“受伤挺好啊还能拿勋章”。搭裆解说当场沉默,很客气了,我内心只想说一个字:滚。

随后的自由滑,廖莎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退赛。按他一贯作风,越是重大挫折,越是笑容灿烂。这位解说大叔【是的,又是他,我记得他的声音】再次发/功,对着屏幕上廖莎的笑容,脑补了一句,“what, a gold medal?”(笑得跟拿了金牌似的)。已气炸。

对比一下2001年世锦赛CTV的解说Tracy Wilson,境界判若云泥。没错,就是Yuzu那位慈眉善目的滑行教练。崔姨不愧是貌美心善的人儿,解说廖莎那三场堪称壮烈的比赛,语气里充满了关切和敬畏。这才是优秀解说面对优秀运动员应有的态度。想起平昌奥运会后,陈滢姐姐在微博上说过,“但愿我的解说能对得起他们的努力”。

2003年10月,大奖赛加拿大站邀请他举办谢幕表演。30岁功成名就缱绻告别的美梦就此破灭。一般选手自知已到极限,会选择大赛退役,华丽谢幕。廖莎却不曾预料到,手术效果不甚理想,回归赛场希望渺茫。鲜衣怒马少年时,本可以创造更多奇迹,无奈天妒英才,给了他超乎常人的天赋,却扣留了一小块健全的软骨。他站在塔太身边,听主持人介绍他的辉煌战绩,看主办方制作的致敬视频,眼睛里有星辰大海。塔太愁云满面,他反而转身笑着对塔太说了一句话。他的致词简短而温暖,渣翻如下:

“请容我占用大家一点时间,简单讲几句。【观众哄笑】谢谢。今天有幸与大家见面,多年以来,你们早已成为我的朋友,无论我身处高峰还是深陷低谷,你们始终在支持我。每个民族都有可爱的人,而我十分幸运,在这个国家(加拿大)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温哥华世锦赛,医生中途离开朋友的婚宴,赶来为我治疗。2002年,我乘坐的航班机票超订,一位老奶奶放弃她的机票,为了让我按时赶去比赛。【观众鼓掌喝彩】2002年备战奥运期间,卡尔加里善良的人们热心帮助。这些时刻,我会永远铭记。同样感谢俄罗斯人民的喜爱与支持,感谢国际滑联和大奖赛加拿大站,给我这次机会与在座的大家相聚。过去这些年来,我一直为你们、为公众滑冰,为了你们的微笑、掌声与欢乐。所有的荣誉和奖牌,都见证了你们的微笑和欢呼。再次强调,我没有告别滑冰,而只是结束职业生涯的一页,准备开启新一页。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呈现新鲜有趣、激动人心的表演。我不想说再见,我还在这里,不会离开。只有杀了我,才能阻止我滑冰。”

月魂在天终不死,涧流赴海料无还。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廖莎言出必践,职业冰演的这几年,为大家呈现了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表演。有弗拉明戈风格的《传奇》,有探戈风格的《遗忘》,有搞笑双人滑《巴黎散步道》。他现役期间与小普交集不多,退役后偶尔一起上冰演,比如同时参加了申雪赵宏博的婚礼《冰上雅姿》(Artistry on Ice)。多年来媒体大事炒作亚普恩仇录,其实两人根本没什么恩怨,只是各自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又在国际赛场上不断挑战自己和对方的极限。廖莎退役后,小普不出所料,手撕包菜一样横扫一众对手,称霸都灵周期。媒体一门心思地猜测,小普独孤求败到底什么感受。铁杆普粉Yuzu也问过小普,如何面对亚普时代结束后的坊间议论。有谁替廖莎想想,老对手超长待机(平时伤退,奥运赛季频频复出,抢占年轻人辛辛苦苦拼来的名额,更像是平时休眠、定时开机),自己却只能靠边站,该有多不甘心。小普只是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其实也用不着跟老对手一较高下,他都灵周期的节目足以展现一个更加成熟强大的自己),而廖莎失去了整个业余竞技生涯。两者的损失能相提并论吗?

廖莎心里有多少遗憾,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冰演这几年,他日日夜夜承受髋关节旧伤的困扰。冰演前不能散步,不能排练,只能从前一天晚上躺到演出开始,演完下场离开公众视线,立刻躺在过道里,无法自如行走。有一次表演过程中疼得眉头直皱却倔强地展颜微笑,被摄像机捕捉到。【媒体节操真是一点没变。】他在纪录片里自信满满地回忆,当时观众肯定看不出来。普通观众可能看不出来,远在圣彼得堡的亲妈看到电视上那个一闪而过的皱眉,伤心地说不出话来。【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谁说小孩养到18岁就解放了,还真是坑人不眨眼呢。】有观众回忆,他在冰演中有时疼得站不稳,首先考虑的却是不摔搭档。

只是一颗心未死。他是那样怀念赛场,据说经常看着自己过往的比赛录像流泪。2006年和2007年,他两次参加日本公开赛,滑了铁面人和角斗士。退役选手没有教练,以一己之力调整节目适应新规则,再加上伤势严重做不了高难跳跃,技术分很低(节目内容分按当时的标准已经非常高)。2006年排名第六垫底,他依然很开心。2007年上升了一个名次,他笑逐颜开。前面说2002年世锦赛是【现役】最后一场角斗士,因为退役后还有一场颇为壮烈的角斗士。2007年4月的Japan Open,髋关节手术前不到三个月,正是疼痛锥心刺骨的时期。那时他走路也就只能坚持5分钟左右,却在冰上激情四溢地滑完四分半,一个接一个做着三周连跳。分数嘛,自然是很低,但他笑得十分灿烂。大概在想,等老子做完手术,好好编排下节目,来个华丽复出,亮瞎你们的眼睛。唉,后来发生的事,真是不堪回首。

这场角斗士滑完,俯身扶膝,握拳庆祝。这些动作他以前也做过,这次更令人五味杂陈。即使巅峰时代已经远去,那个热爱比赛的少年从未走远。

2007年角斗士的上场准备,仿佛重现02年Sears Open的情景,观众席上传来一声大喊“Alexei you're hot”。上次我们的小暖熊直接笑裂,不得不折回去重滑几圈。07年这次,他也就微微一笑,见怪不怪啦。

2007年7月,他接受全髋置换术,换上钛合金人工关节,据说机场过安检会响。术后几乎没有做过像样的疼痛管理,时不时剧痛钻心,结果他1天后下地行走,两周后跑了十公里,45天后上冰训练,90天后恢复三周跳。(战斗民族真可怕。)纪录片拍到这里结束,只见他满面春风,踌躇满志,激动高呼“谢谢你,医学”。解说员们也兴奋地展望,他没准可以恢复四周跳,重返业余赛场,甚至备战温哥华冬奥会。他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已经退休的塔太,也毫不犹豫地答应再度出山执教。可惜冰演中再次受伤,不得不放弃复出计划。纵然意志如钢铁,终究敌不过天意,也敌不过时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廖莎的惊人意志,可歌可泣。

惊喜地发现,廖莎2014年发推祝贺过Yuzu解锁大满贯,然后2015年的一篇采访中评价过Yuzu的表现。小熊和小普点评风格有区别:小普喜欢跑火车,在不同的电视台跑不同的剧本,而小熊夸人语气冷静,一语中的。他说,羽生结弦每年都在很好地尝试不同的节目风格,他可以完美融合动作难度和编排意趣。小熊评价新生代一碗水端平,不得罪任何人,也不以老前辈自居。谦和温柔,和Yuzu一样。

这篇采访,读起来令人扼腕。记者提到塔太的名言“廖莎无所不能”,他轻描淡写地回答,唉,廖莎已经不是无所不能的了。想到现在无所不能的小柚子,不知道再过几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羽生结弦再也无法战胜羽生结弦了。天下英雄俱往矣,廖莎眼中的新生代,如今除了Yuzu,其余都变成了名宿。

廖莎是个嘴硬的小熊,大概从2010年开始,就口口声声说想挂靴(结果滑到2018年还有新节目^_^)、不看比赛、不怀念比赛的时光,却持续关注每场大赛,为选手送上祝福和安慰。他对新生代的表现如数家珍,显然是密切关注过的。他说,听着新生代的名字,不必再去追忆他和普鲁申科在盐湖城的那场对决。这话说得不对,我正是在粉上Yuzu以后,才越发珍惜上古传奇。毕竟,现在的廖莎就是以后的Yuzu,一定要美满幸福。

廖莎不希望女儿成为花滑运动员。他的母亲,听到他髋关节先天缺陷的消息,后悔当年送他学花滑。廖莎自己当然是无怨无悔的,但作为过来人,深知竞技体育的残酷。他会带着女儿看花滑比赛、上冰滑着玩,但自己当年的血泪之旅,显然不希望女儿再走一遍。

廖莎暂时不打算当教练,尽管他协助指导过的选手成绩斐然。他在致敬塔太的纪录片Idols about Idols里感慨,当教练需要全身心投入,与塔提亚娜相比,自己还差太远。当教练这事要看缘分和契机,不能强求。BO叔遇到金妍儿,才转型全职教练,从此走上人生赢家的道路。廖莎表演能力出众,目前还是更适合留在舞台和荧屏,日后遇到一拍即合的弟子,也不是没有机会开启人生新篇章。

廖莎是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廖莎果然无所不能!】今年的Ice Age儿童版第二季,一个小男孩滑得不好,各位评委一致投了拇指向下的否决票。廖莎一手扶着小男孩的肩膀,一手回敬评委席一个拇指向下的手势,“你们让他失望了”。我要是那个小选手,估计当场笑裂。第三期,被淘汰的小男孩泫然欲泣,廖莎也情难自已,陪着小选手哭。廖莎的英雄时刻有很多,这次值得铭记,日后为人师,但愿也能时时想起。看到这一幕,我第一反应是廖莎不当教练也好,素昧平生的小孩子比赛失利他都不忍心看,自己的学生失误/受伤/退役,他不得伤心死。不厚道地想,这只哭包熊,跟那个大手术后不好好镇痛非要下地行走的勇士,竟是同一只熊,造化真是奇妙啊。重温这一幕却有新体会,这才是为师为人的美好典范。廖莎是何许人,自己当年比赛失利从不当众掉眼泪,自家女儿小时候无故哭闹他从不去哄。再说比赛失利这事,他从小到大见过太多。但他这一哭,为小男孩挡掉了很多来自成人世界的恶意。不然多少人会指指点点,不就是比赛淘汰了吗,哭个啥,心理脆弱,丢不丢人。评委席上的纳芙卡显然理解廖莎的心意,所以才明知故问,“廖莎,你也在哭?”他顺理成章接过话题,对小男孩说,“哭吧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成为真正的冠军”。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战斗民族的勇士却有一颗温暖高贵的心灵。

平昌奥运会后,廖莎采访遗憾摘银的梅娃。目测廖莎主持访谈节目还不太得心应手,需要借助提词板。但访谈内容很精彩,廖莎问得诚恳而犀利,梅娃答得自信而谨慎。廉颇未老,木兰横戈,两个闪闪发光的人深入对谈。廖莎依然是个嘴硬的小熊,一边口口声声说自己“早已远离花滑”,一边密切关注新规则的制定和新生代的动态。

硬要说廖莎有什么不擅长的项目,大概是(陆地上)演戏。客串过《姑娘们》和my

hot ice(b站有片段),还演过сердце капитана Немова里面一个反派。不得不说,他的冰下演技与冰上完全不是同一档次,表情几乎千篇一律,幸亏有颜值撑着。摊手窃笑。想起他不擅长在陆地上跳舞,只喜欢在冰上跳舞,大概是同一个道理?

廖莎和塔太近年来经常一起上节目,小熊每次介绍塔太,都冠以最尊敬的称呼,“迷人、智慧、伟大的塔拉索娃”(the charming, wise, great Tarasova)。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致敬她,嘉宾介绍,冰演献花,生日祝福。塔太膝下没有儿女,她亲手栽培的学生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07年2月,塔太60岁大寿,学生们为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冰演。廖莎压轴出场,再现了盐湖城赛季的表演滑《征服》。那时他的髋关节伤情一定很严重,但他为了塔太的生日,滑得如痴如醉,跳了两个又高又远的三周跳。滑完鞠躬致意,塔太一脸幸福地回应,“廖莎,非常感谢”。我们的小暖熊,眼睛里荡漾着笑容,仿佛回到现役时期,听到教练夸奖自己的完美发挥,乖巧软萌,喜上眉梢。那时他多半已经决定,同年7月要做全髋置换术,为了重返赛场放手一搏。想到后来的起起伏伏,唏嘘。炼狱归来,希望又失望,但无论经历了别人看来怎样的绝境,那个笑靥如花的少年,至今仍在。

2017年,塔太70岁大寿,再次享受学生们的团宠。这次,廖莎滑了一曲《冬天》,沐浴着冰场上纷飞的雪花,在薄薄的积雪上刻下欢快的足迹。塔太坐在台阶上看,眼神里满是陶醉,满是骄傲。那年在盐湖城的冰面上翩翩起舞的少年,15年后依然英姿勃发。

我之所以这么热爱廖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师从塔太。继林巧稚之后,塔太是我心目中又一位女中豪杰。她可以一天工作18小时,几乎全年无休,无时无刻不为学生着想。惭愧,我从来没尝试过这个工作强度。真有这么疯狂投入,想必也不会有这篇万神殿英雄谱了。

2016年被Yuzu圈粉那会儿,顺道也补了盐湖城,但当时只是对廖莎颇有好感,并没想过深入了解。直到平昌后,看着塔太对Yuzu的百般疼爱,了解到《星降之夜》的由来,爱上了这位可爱的老奶奶。然后蓦然发现她是廖莎的教练,重温两年前看过的《铁面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美好的人之间总会有奇妙的缘分。而美好的人,也能逼着我放下偏见。像我不太喜欢囧尼,尤其不喜欢他为Yuzu设计的小朱丽叶比赛服(对不起啊Yuzu,爱屋及乌又失败了),可是一看他接受过塔太的指导,只好放下对他的反感。廖莎和囧尼,表演风格几乎是天壤之别,但塔太两个人都能教好,不愧是传奇教练。

三月暮,初相遇,往事难忘。往后的岁月有风有雨,但也有塔太和廖莎这对传奇师徒。

忽然想到,塔太算得上Yuzu的祖师。她的冰舞学生席琳两次担任Yuzu的自由滑编舞,协助他创作了两套最经典的自由滑——晴明和九仙儿。Yuzu的奥运连冠纪念冰演“Continues

with Wings”,席琳将要滑一套单人节目,难得一见。席琳是盐湖城周期的选手,和廖莎同场训练的好伙伴。备战奥运期间,廖莎不愿意跟小普同场训练,因此没有跟随俄罗斯队提前赶赴盐湖城,而是改投卡尔加里冰场,与席琳所在的加拿大队一起训练。【俄罗斯冰协向来面目可憎,没想到某些方面的管理倒是颇为开明。】

塔太夸奖徒子徒孙从来不吝惜溢美之词:生子当如安德烈,生女当如娜塔莎(80年代的冰舞组合);廖莎无所不能;羽生结弦完美无缺。不怎么优秀的选手如何评价?妙人自有妙语:yycm显然不完美,观众也并不指望从他那里看到美感和优雅。但他狂野的步法、迸发的激情令人肃然起敬。他和其他所有顶尖选手一样,可以做到24小时全身心投入。

塔太的钢琴家丈夫长年住在德国汉诺威,夫妻聚少离多,恩爱不渝。塔太60岁大寿,丈夫为她深情弹奏一曲。然而几年后他与世长辞,没能参加妻子的70岁大寿。

塔太今年71岁高龄,容光焕发,风华绝代,令人无比艳羡。她虽然早已退休,却依然是各项国际大赛的座上宾,天南海北到处跑,乐此不疲。她亲眼见证了Yuzu赫尔辛基世锦赛的绝地反击和平昌奥运会的连冠伟业。说来挺有意思,那些年我心目中的英雄们,晚年健康有活力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小心翼翼养生的人,反而是工作起来命都不要的人,比如南丁格尔,比如林巧稚,比如塔太。再次充分印证“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拿一切换生命,最终也是竹篮打水;拿生命换一切,却能不知不觉收获一段细水长流且值得回味的人生。



2018.04.17


今年世青赛女单冠军Alexandra

Trusova(人称小莎莎),和廖莎的名字Alexei词根相同,源自古希腊女神赫拉,意为“战士的守护者”(defender

of the warriors)。说来也巧,她和廖莎有诸多相似之处:小小年纪掌握高难跳跃,得过世青赛冠军,喜欢玩狗,不擅长在陆地上跳舞。小莎莎难度储备秒杀一众成年男单,开创了女单四周跳的新时代。不管她以后能否顺利度过发育关,她挑战极限的勇气、对花滑几近沉迷的热爱,值得钦佩。看她的采访有点心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就已经知道屏蔽网络暴力,不去关注网上的唱衰言论。

祝愿她能健康平安地享受职业生涯。练到双四难度而没有伤病,何其幸运。竞技体育无伤退役几乎不可能,但谁知道呢,《兄弟连》里的小神枪手席夫提(史上确有此人)从诺曼底登陆战斗到二战结束,毫发无伤。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也不是全无希望。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山代有才人出。面目可憎的人也许个个不同,但勇敢可爱的人大抵相似。



2018.04.20


美梦过后,必有灵感,论文季日常迷信。前段时间盘算什么时候能毕业,想着最后一章迟迟出不来可行的方案,明年估计悬了,除非有神助。结果神助说来就来。昨晚梦见现场前排坐等廖莎滑角斗士,可惜刚梦到滑行准备就被闹钟吵醒。白天整理着文献,忽然冒出来一个想法,打通了最后一个关窍,论文整体框架终于立起来了。剩下的基本是技术活,填充最后两章和引言结论的内容,再增删修订调整顺序。想到廖莎的盐湖城赛季行至中段,大奖赛总决赛反败为胜,他也有过类似的惊喜:节目内容整体精彩、颇受裁判青睐,只要把技术动作稳定下来,盐湖城胜利在望。世上也许没有神,但有英雄也是一样的。

    廖莎给我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动和缘分。熊粉qq群是个可爱的地方,在一个英专同行妹子的提点下抢到了8月爱丁堡军乐节的票,伪军迷今年生日要在苏格兰国图和军乐节上度过。天下熊粉是一家,天涯何处不相逢。


2018.05.02


今年1月,廖莎在斯洛伐克参加活动,教冰球选手滑行技术。蓝色外套真好看。一上冰就会笑,是廖莎本人了。我只想说,您老人家想玩单足滑行没问题,拜托用左脚行不,人工关节禁得起这么折腾?[再见]跳跃和旋转就算了,滑行也不注意下,我怎么一点儿都不奇怪呢[再见]

这个活动视频,惊现穿冰鞋系鞋带的珍贵画面。廖莎自从换了人工关节,穿鞋会咔咔响,而他十几年来一个字都没提过,是妻子在《百万秘话》节目里透露的。(未来五年内学好俄语,去听听那个节目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个人工关节带来不少困扰,机场安检会响,弯腰会响,三种跳跃(Lo, Lz, Axel)做起来很疼不得不放弃,跳跃落冰不好控制(一袋土豆砸冰,唉)。可他不仅做跳跃,还做蹲转,还右脚单足滑行,没救了。

想来非常残酷,他每上冰一次,离轮椅拐杖的宿命也许就更近一步,但他不依不饶,非要上冰不可。You have to kill me to stop me from skating. 老天估计也拿他没办法。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命运提前夺走了他的竞技生涯,但命运何曾战胜过他呢?

寄希望于医学发展,说不定等他该换第二个人工关节,3D打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以打造出近似天然的关节,不必再承受植入金属元件的困扰。



2018.05.08


    最新一期全家福,廖莎好像收回了不当教练的决心。没有看到具体内容,但愿确如上古神熊所言。廖莎你千万说到做到,碰见合拍的弟子一定要出山执教啊。不为别的,比赛场地宽敞明亮,方便截图。商演追光哪能衬出您老人家的美貌。以及,以后退休了过生日,有学生给你办冰演,多好。


今年是塔太决定退休20周年。从库哥退役至今,她屡次决定退休,然而现在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最前线。除了不再带顶尖选手,其他的工作基本还在做。自从粉上塔太和廖莎,我也想工作到老死不退休。(职位是要退的,还有年轻人等着找工作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廖莎无所不能——亚古丁和塔拉索娃的盐湖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