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老子读到第十章,我亦深有体会。读完这十章,不再有疑惑,觉得可以用老子的道解释世界了。

          在前十章里,老子着重介绍道体里面“有”与“无”的关系,“有以观其郗,无以观其妙”,“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用”。有和无是道的两个重要特性,庄子说“道在屎溺”,我们平常所见所用事事物物无不是道。

        思维习惯使我们观察事物,非黑即白,二者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但用道解释事物,黑就是白,二者是同一个东西。没有“黑”无以表达“白”,“黑”与“白”是事物的一体两面,黑借白显,白借黑生。

        体会到这里,我想起豆豆书里那句富哲理的话: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那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单说变不对,单说不变也不对,所以变和不变是一体的,单说一边不完整。

        但是我们日常认识事物,包括语言交流,那句话不是在“不完整”的前提下表达的。说我们日常表达都有错?要看从那个角度去阐述。我们活在道中,在道的内部。比如说道现在一张纸上,正面画了一只兔子,通常说纸上有画,不会留意纸背面。但背面是没有画的,如果没有背面,何来正面的画。就像我喜欢喜悦的感觉,或者说喜欢被人赞美,对没有赞美的日子生活感觉无望。这是病态心里。生活中我们大多数的郁闷,痛苦都是这种心里,佛祖把这个叫“无明”,生活在无明中的人无法摆脱痛苦。

        如果我试着用道的观点解释世界: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和不变是统一的,变化才有新机会出现,变化有可能使我更强(当然把我不了机会也有可能更弱),就不会在遇到不利于自身的事中情绪低落,在生活中保持不骄不躁。

        何时站在内部,何时站在外部,是个有智慧的问题。与人交流时,要站在道的“内部”,因为普通人都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酝酿计划把握自己的人生时,站在外部,因为事情是多角度呈现的,不会因为你的主观就向这方面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老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