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记忆

瓦房记忆_第1张图片
泥砖黑瓦与红墙楼顶

老家的房子是70年代建成的瓦房。人字形屋檐,上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灰黑色的瓦片,泥砖下面是层高高的石基,客厅的地板上铺的是那个年代的橘红色地砖,然而梅雨天却不会犯潮,听奶奶说是因为底下铺了“尼龙纸”。这所房子曾是村子里的“豪宅”,只是近年来村民们都陆陆续续盖上了新房。从前的一片土黄变成了如今的红砖瓷片,屋顶换成了楼顶,瓦片仿佛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水泥楼越来越多,瓦房则只剩零星的几间穿插在新楼群里,显得异常苍老。

这所老房子见证了两代人的童年。儿时的记忆中,少不了瓦房的影子。记得每次换牙,妈妈都会把拔下的乳牙扔上屋顶,有时候扔上去它还会顺着屋檐一路滚下来,要连扔好几次才不会掉下来。扔之前还会说上一句“咒语”,至于是什么用意,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瓦片似乎天生和雨有着特别的联系。“少年听雨歌楼上”,每每听到这句诗,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倚楼听雨的诗情画意,而是那时夏夜入睡前,躺在床上静静聆听雨声的情景。一直不喜欢下雨天,但是却很喜欢夜雨,仿佛躲在瓦房里,即使外面雨再大,也很安全。喜欢听着雨声入睡,听着它由淅淅沥沥变成滴滴答答,听着它顺着屋檐淌下,想象着它们滴到地面开出朵朵水花。瓦房经常会漏雨,雨水顺着细洞滴在位置放得刚刚好的脸盆里,整夜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等雨过天晴的时候,父亲就会架起长梯,爬上去检修屋顶。屋顶是我们无法触足的圣地,上面那片神秘的风景只有父亲才有资格去领略。我们只会仰着头等着他从上面给我们扔下很久以前不小心打上去的羽毛球…..

农历六月,是收获的季节,家乡人把这个月称为“六月关”,因为这个月得熬!这个季节的天气异常的多变,这会儿晴空万里,说不定下一秒就会骤雨狂袭。因此晾晒稻谷便成了一项累人的活,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着天气的变化。每每这时候的屋顶就相当于警报器一般,因为雨水打在瓦片上,声音会异常的清晰,哪怕是很小的雨,都能第一时间听得到。一旦听到房顶有雨声,就会听见有人冲着整个村子大喊:“下雨了!”大家便会一股脑奔向晒谷场……

如今瓦房越来越少了,熟悉的场景也和童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但那些回忆都好像深深刻在脑子里一般,记忆犹新。现在,生活越过越好了。大家都用上了煤气、太阳能,烧柴火的越来越少了,于是日落晚霞依旧,可是傍晚的村落却少了袅袅炊烟。耕田都用上了拖拉机,已经没人养水牛了,而那群曾经一起放牛的孩子也都长大了。

都变了,其实也该变了。

而今唯一没变的也许就是那套作息习惯。晚上不到十点,整个村子基本上已经静了,只有偶尔的几声狗吠。

当灯都灭了的时候,便只剩下那从没变过的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你可能感兴趣的:(瓦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