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说:鬼才克里斯托弗·诺兰所拍的电影,每一部都是佳作。
他仿佛有一双神奇的手,将各个场景排列重组,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最后总会变成独树一帜的悬疑诡谲。
从《黑暗骑士》三部曲到最广为人知的烧脑神作《盗梦空间》再到终圆诺兰IMAX太空梦的《星际穿越》。
哪一部不是话题之王?
而这一次,诺兰带着《敦刻尔克》在9月1日凌晨,登陆中国影院:
滴答的怀表声,轰鸣的引擎声,摩肩接踵等待救援的士兵,悬疑大气的电影配乐。
我这个小怂货,整个一场看下来,很不淡定的总是一惊一乍,有几个场景小胆都差点吓破,169cm的小蕾蕾更是捂住胸口,直呼:看得我心脏都不好了。
正如诺兰在采访里多次强调的那样《敦刻尔克》:它不是战争片,而是一部悬疑惊悚片。
02
电影是根据二战期间真实历史事件“墩刻尔克大撤退”改编的。
讲述的是英法联军在法国港口小城敦刻尔克所进行的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进攻。
两日后,英国和法国因为各自的利益对德宣战。
但实际上两国都沉浸在在希特勒的“德国将无条件的保持和平”“愿意永远埋葬彼此间的旧仇宿怨”的幻想中。
英法联军躲在马奇诺防线后,只宣不战。
9月27日,波兰完全陷落。
1940年5月,德军又出动136个师,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
随后,英法联军被德军AB两军团夹击。
40万大军被德军逼围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小地带。
背朝大海,面朝德军,没有补给,只有墩刻尔克这个小港口可以作为海上撤退的后路。
并且由于敦刻尔克西面的沙滩区水深不够,所有运输舰都只能停泊于1.6公里之外。
绝望之感充斥于每个人心中。
影片中:一名士兵看着茫茫的大海,忽然丢下头盔和装备,不顾一切地走向海洋……
随后——
5月26日,英国人发动了“发电机”计划(敦刻尔克撤退行动),就如同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英法联军撤离到英国本土,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
他们驾着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游艇、内河船只等,冒着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打击,穿梭于海峡之间。
原本只计划救出三万军队,最后奇迹般的救回33万5千人。
“希望是我们的武器,存活就是胜利。”
在这场完全处于劣势的大撤退中,每一名能够不被绝望的气息所压倒、穿越海峡、回到故土的战士都是一种胜利,都是一种荣耀。
03
有人说:相对于以往的标志性诺兰电影,这可是一部极简模式。
长话短说:就是战争的海陆空三条线并行又交叉于整部电影中,并早早地就被暗示在了大屏幕上:
1.“ The Mole”——敦刻尔克海滩的码头聚集着被困军队
2. “The Sea” ——海上民用船正前往救援
3. “The Air”——英吉利海峡上空展开着激烈交战
其实我也不懂这些电影上所谓的高超技术的运用,不懂什么是手持Imax摄像机,甚至都不觉得这是一部战争片:
没有详尽的背景交代,没有所谓战争片里常见的要素;
没有“敌军机枪”和“我方战士”之间疯狂摇摆的运动镜头,没有被炸飞的残肢断体;
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作战会议,没有鼓舞士气的动员演说,没有血。
甚至我连敌军的都特么没看见。
在战争的整个场面的渲染和煽情上,诺兰保持了克制。
极简的模式,恢弘的配乐替代台词,是以一种静默的方式表达战争、阐释战争。
诺兰对《敦刻尔克》的定位是“一个生存的故事,一个悬疑惊悚的故事”。
他拒绝煽情,坚持极低调的自然主义,把每个个体都当做集体的一部分。
关注的是个体士兵的焦灼与反抗、绝望与希望。
他说,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
“他们如此接近自己的家,却无法回到自己的家,所以我们想就是用极简的方式很清楚地展现这种感觉”。
所以这不是一部常规的战争片。
战争片里常见的那种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陆地是士兵们的绝境和挣扎,天空则是空军们的对抗和拯救。
而海洋,则是一腔孤勇。
死亡还是生存?
三个相互独立又不断交叉的空间。
这就是敦刻尔克!
04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不是一个虚拟的故事。
它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它是大敌当前丢盔卸甲般仓皇出逃,它是普通士兵心底最真实的愿望。
《敦刻尔克》里没有勇追穷寇般的大英雄,也没有那些既定的大无畏精神。
镜头对准的,只是那些想要活着回家的小人物,最真实最普通的士兵。
面对倏忽而至的险情,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常,每一个士兵无时无刻不处于惧怕里。
他们绝望而又焦急,怯懦而又自私。
但是在诺兰清冷的镜头下,不去深入探究任何角色的个性,不去主观的灌输以及善恶的臧否。
“没有明显的英雄和反英雄。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战争很不熟悉,
我们只是想让他能够活下来,观众也会担心他到底能不能够生存下去。”
诺兰认为,虽然人性本有缺陷,但是人类的集体行动,可以实现伟大的事业。
他希望能在电影中表达出人性的自私、生存的欲望和同时与之伴生的是“真实的伟大”。
“所以我会尊重这些人寻求生存的本能。”
一直记得两个镜头:
第一:成功撤退的士兵阿莱克斯对发救济物品的一个老兵说:
我们是在撤退,是逃亡。
老兵笑着说:那又有什么关系。
第二:火车上汤米丘朗读吉尔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高度总结时,表情错愕,语音枯涩,殊无喜意。
但随后车外有等待他们回家的人们从窗户外给他们递啤酒。
他们欢呼,他们歌唱,他们欢迎所有归来的士兵,仿佛他们只是从远方归来的游子。
而对军人来说,当从危险的境地逃生,从战场上撤退,可能是一种耻辱。
他们羞于提及大难临头导致的纪律涣散和急于奔命。
但是啊,当你身当其境,逃命的念头其实并不可耻。
余华说:活着,这一个词充满了力量,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其实更是为日后的反击积蓄力量。
这是一种“”失败”的胜利。
因为如果没有敦刻尔克40万人大撤退,也许就不可能有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05
有一种难题叫人性。
心理学上有一个争论已久的情境“电车难题”(Trolly Problem):
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请问:你会朝哪边拉杆?救五个人还是一个人?
从功利主义者的观点上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
而此时假如,你正站在只被绑了一个人的轨道上,你也有机会可以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再请问:你会选择你会朝哪边拉杆?救五个人还是救你和另一个人?
在生与死的面前,在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抉择上,人性会怎样的偏向?
我想: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有答案。
电影里吉布斯是那个打开舱门把众多的士兵从紧闭、危险、已经进了水的的船舱里解救出来的法国士兵,
可是在一艘不堪重负的驱逐舰船舱,士兵们为了自己的安危,诬赖吉布斯是敌军派来的奸细,后来就算知道是自己的盟军,众人们叫喧着,驱逐着,毅然绝然的要将他赶出船舱……
丝毫没有想到他是救过他们的人。
以至于帮吉布斯求情的汤米,他们也不顾同胞之情,大叫道:“下一个就是你滚出去。”
人们竞相挣命,扯下盟军盟友的虚伪面具,不惜同袍之间弩张剑拔。
人性中的懦弱、自私、贪婪在那一刻暴露无遗。
还有因U型潜艇被击沉被道森先生救上船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因害怕回到战争现场的他与道森先生发生争夺,想扭转船行驶的方向,不惜大大出手,导致乔治被推倒,跌下楼梯而丢了生命……
这里:有秩序也有混乱,有高贵也有怯懦,有勇敢也有自私。
如同人性之复杂一样。
“想要活下去,人们会怎么做,会做到哪一步?”
“自身利益与他人发起冲突时,我们愿意牺牲什么?”
06
有一种情绪叫感动。
这是一部有着深刻人性关怀的电影。
没有过多的对白,镜头诠释剧情。
“我不想要太多对话,我想要透过画面与情绪讲故事。
因为在那个未知的当下,对求生的信念才是最真实的。”
没有太多的煽情、没有许多的放大,借着这样冷静的镜头,我依然还是看到了很多温暖而又有力量的画面。
影片中被道森先生救上船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反对他驶向敦刻尔克。
道森先生只是看了他一眼,转而望向海面,很平静的说道:
“我这样岁数的人发动了战争,为什么要让年轻人去送死。”
而当这个士兵抢夺轮舵时意外打伤了乔治,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时,船长的儿子彼得反而安慰惶恐中的空军士兵说,“他很好”。
道森先生看看了自己的儿子。
那一刻,父子俩相互对视,什么也没说。
看到这,忽然被老人的勇敢与慈爱感动得想哭。
在经过重创之后,老船长理解士兵的疯狂,也原谅他的懦弱。
并且他把这种“原谅、宽容的勇气“教授给了儿子。
当剧情过大半,当云雾散去,当堤岸上的英法盟军指挥官博尔顿,用望远镜看到上百艘的私家船正徐徐驶来。
当下官问他看到了什么,他只说了一个单词“home”(祖国),却掷地有声。
影片快要结束,在大家都上船准备撤离时,指挥官博尔顿关上通往营救船的木门,坚定的说:
I'm staying, for the French.
我要留下,为了法国。
这是身为军人的担当与责任,以及对盟军的坚守。
……
整个影片下来,诺兰的镜头始终都是对准了小人物。
在战争的洪流中,他们默默无闻,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是正是这些老百姓和小人物,才是战争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他们构成了人性最为耀眼的光芒。
07
有一种愿望叫和平。
影片一开场,近景和远景交替:
六名士兵沿一条荒无人烟、毛骨悚然的街道远去。
忽然枪声响起,士兵们开始奔跑,镜头紧紧跟着他们。空旷感瞬间被疯狂逃跑的乱响和嗖嗖掠过的子弹充斥。
40万人在海滩上等待救援,黑压压的人群,会让你产生强烈的压抑感。
那些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德国轰炸机、战斗机,简直像会飞的魔鬼,冷不丁的从空中如噩梦般降临。
这些魔鬼逼近人群时发出凄厉的尖叫袭击观众的耳膜,向沙滩、防波堤、战舰投下一连串恶魔之弹……
影片中有人问:你怎么知道涨潮了。
因为尸体飘过来了。
他们身边堆积着是毫无生机的泡沫,远处走来的士兵人影模糊……
还有高空,火海,溺水,密闭,黑暗……
我想:真实的情景只会更加可怕。
到处是地狱般可怕的场景——
炮兵在不断开炮,炮声轰轰;天空中充满着嘈杂声、高射炮声以及机枪声……
在德军炮火的猛烈袭击之下,敦刻尔克正在燃烧……
诺兰的镜头太过于清冷,似乎不够血腥。
但是他的清冷不仅是对于战争的控诉,更是表达出一种冷漠、悲悯的情怀。
战争真的是太过于残酷,如果可以,愿世界永远和平。
08
“风吹过来,将沙子吹进你的眼睛。”
作为英国人,诺兰其实从小就听到敦刻尔克的故事。
“这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英国有一个词叫敦刻尔克精神,长大后随着我对历史的事实有了更多了解。
我越来越相信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非常棒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属于英国人民的故事,也是其他国家的人民可以感同身受的,是一个对全世界都有普遍意义的故事。”
作家余华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想,诺兰的镜头下同样也是。
战争下渺小的士兵的求生欲望,普普通通英国公民的担当,海边大溃逃一列列排队有素的士兵队伍,和指挥员和将军坐着最后一艘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