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1)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孩子如何学习》作者,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首位从儿童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对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人比她更了解。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还是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首位受邀就这一主题在美国心理学会开设讲座。TED演讲点击量过300万,写有大量科学文章和评论,散见于《纽约时报》《卫报》《科学人》等各大媒体。
(2)安德鲁•梅尔佐夫(Andrew N. Meltzoff)《孩子如何学习》作者,国际知名名儿童发展专家,华盛顿大学学习与脑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他在婴儿模仿能力上的研究改写了人们对婴幼儿认知、人格与大脑发展的认识。
(3)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 Kuhl)《孩子如何学习》作者,世界知名言语发展专家,华盛顿大学学习与脑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听力与言语科学系教授。她在儿童早期接触语言的经验如何改变大脑功能的研究上,激发了人们对孩子大脑学习机制的新认识。
作品简介
出生42分钟的婴儿就会模仿大人的脸部表情;6个月的宝宝就能区分各种语言的不同;3岁的孩子能在两分钟内测试5个科学假设……人们一向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被动的,是需要被教的。但科学证明,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世界上再先进的电脑算法,也比不上孩子大脑的运行方式。在《孩子如何学习》中,3位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首度揭示了孩子学习的奥秘,用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将孩子超越成人的学习天赋细致入微地展现在你面前,从理解他人、认知事物和学习语言3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孩子大脑的学习机制,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不仅让我们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学的,还告诉我们孩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孩子如何学习》提出孩子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如出一辙,这种被大多数成人遗忘的学习方式,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神奇利器。作为家长或教育工作者,这本书能让你发现孩子身上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为你解读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帮你刷新教育观,真正懂得该如何做到以孩子为中心;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本书能启发你对人脑学习机制的深度思考,让你在孩子身上看到梦寐以求的学习之道。
作品序言
科学家和婴儿床有什么关系?没错,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科学家、婴儿床以及婴儿床里的孩子是紧密相连的。在过去的30 年中,许许多多科学家和我们一样,一直将目光投注在婴儿床、游戏围栏、托儿所和幼儿园里。成百上千的严谨科学研究揭示了婴儿和幼儿是如何思考与学习的。这些研究颠覆了我们对婴幼儿的认识,也颠覆了我们对人类心智和大脑本质的认识,并帮助我们解答了一些古老而又深刻的哲学问题。我们从婴儿床和托儿所里学到的东西,跟透过培养皿和望远镜学到的一样多。从某种程度上讲,前者教会我们的东西更多:我们学到了生而为人的意义。
权威评论
在我从事发展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工作中,对这本书的三位作者以及他们关于婴儿的概率学习、模仿及语言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非常熟悉。这是首度看到他们用如此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这些前沿热点,分析孩子是如何理解他人、认知事物和学习语言的。读《孩子如何学习》,向孩子们学习,开卷有益。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有关少儿科学课或者儿童创造力的书,那就错了。这本书主要的特点和目标,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而是作为家长或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更好地使用孩子或者“被孩子使用”,以便协助孩子从他的处世逻辑出发,与他一起科学地探知和认识世界。
——林思恩,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脑科学博士,TalkingBrain联合创始人
本书作者运用大量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揭示了婴幼儿心智发展的过程。与17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的不同,孩子不是一块白板,他们通过实验、思考、观察和推理,探索着哲学上几大古老的问题,并形成了对这些问题的系统认识。孩子的学习方式为我们理解人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周加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
良好的教育基于对孩子的爱和理解,爱孩子简单,但理解孩子却颇为不易,孩子的心智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教育也不能仅凭父母的本能。本书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用通俗的语言告诉你孩子眼中的世界,揭示孩子成长的真相。相信对年轻的父母而言,大有助益。
——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这本书是关于儿童心智全新发现的精彩集大成之作,也提出了孩子与科学家十分相似这个大胆的论点。很少有关于人类发展的书能有如此能量,让学者和父母都信服不已。
——霍华德·加德纳,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教育学教授,“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这是一非常精彩的书,让人爱不释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本书就是一个宝库,里面盛放的除了前沿的科学研究,还有温暖、幽默、美妙的文字,以及只有科学家父母才能提供的发人深省的逸闻趣事,是所有父母和婴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错过的好书。
——迈克尔·罗滕伯格,《斯波克育儿经》合著者,医学博士
终于有一本既科学又有趣的儿童发展著作面世了!学者、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大众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益。简而言之,就是一本精彩纷呈的书。
——约翰·弗拉维尔,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这是一本由三位重磅级儿童心智发展研究专家强强联手写成的书。
——加里·威尔斯,西北大学历史学兼职教授,普利策奖得主
核心内容
这本书里讲了孩子的心智和大脑的机制,从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认知事物,如何学习语言三个方面,回答了孩子如何学习。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成为爸爸妈妈们的育儿指导,也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认知能力的本质。
今天我要为你讲的书名字叫《孩子如何学习》。它的核心观点是,儿童的大脑和心智就是专门为学习设计的,学习和教育都是人的本能。
很多人第一次当父母都有一个困惑,我们该不该跟宝宝说话呢?他们会有这个困惑,因为他们觉得婴儿既听不懂,也说不出。在他们看来,婴幼儿是无知的,饿了吃,困了睡,不开心就哭,完全受欲望驱使。婴儿是一张白纸,几千年来,这都是一种普遍的观点。
但是,婴儿真的是一张白纸吗?
实际上,几千年前,苏格拉底就提出过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孩子天生就懂得复杂的几何学,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要知道,几何学在当时可是尖端科学,这就像今天我们说,孩子天生就懂得费马大定理,听起来是不是很疯狂?但是作者认为,苏格拉底疯狂的观点其实比白纸的说法更接近真相。孩子可能不是生来就懂几何定理,但是他生来就拥有能够理解几何的思维能力,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像成人一样观察、思考、推理,能够总结规律,探寻真理。
这个观点来自20世纪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心理学。这本书的第一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就是这个领域的顶尖学者。“每天听本书”已经解读过了她的另一本很有名的书《园丁与木匠》,讲的是亲子关系的本质。在今天要讲的这本《孩子如何学习》里,高普尼克讲了孩子的心智和大脑的机制,从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认知事物,如何学习语言三个方面,回答了孩子如何学习。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成为爸爸妈妈们的育儿指导,也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认知能力的本质。
今天的解读里,我会围绕孩子的心智如何运作,分三部分来讲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高普尼克说,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心智看作是一台专门为学习设计的超级计算机,首先,这台计算机有一套强大的初始程序;其次,这台计算机非常神奇,它能够自我升级;第三,成人不是给这台计算机编程的程序员,而是帮助它自我升级的助手。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看看新生儿已经预装好的“初始程序”是什么样的。
直到几十年前,婴儿能够思考还是一个让科学家很难接受的观点。当时的科学家不相信新生儿有“初始程序”,他们中甚至有人觉得,小婴儿没有大脑皮层,什么都看不见,只有最简单的自动反应。
实际上,有两个我们自己都能做的简单实验,就能证明思考是我们从婴儿期就拥有的能力。
第一个实验是这样:
实验人员让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观察一颗在桌面上滚动的球。当然了,如果没什么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东西,这很容易做到。实验人员会在这张桌子上摆一个小屏风,过一会儿,球就会滚到屏风后面。这时候,婴儿就看不到球了,那他会看哪里呢?他会和成人一样,看小屏风的另一边。小婴儿好像知道,球会按照特定的方向滚动,滚到屏风另一边。如果我们做一点手脚,在屏风后面减慢小球滚动的速度,小婴儿好像也能感觉到,球的速度变慢了。这个简单的实验告诉我们,婴儿不仅理解物体的运动,他还能理解方向和速度,甚至能够预测运动中的物体未来应该出现在哪里。你可能意识不到,不论是成人还是婴儿,理解这些东西,背后都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让计算机来模拟这个过程,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做到。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实验。
我们把桌子上这个球拿起来,给这个小婴儿看看,然后再把球拿到两倍距离远的地方,再给他看。显然,第二次的球看起来只有第一次看到的一半大。这个小婴儿却和你一样,能够意识到这是同一个球。就好像他天生就知道,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小。这说明,婴儿其实明白,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是三维的。
要知道,我们的视网膜上呈现的图像实际上是二维的,为什么人能够把视网膜上的二维图像转化成三维的世界,这对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一直是一个谜。再进一步说,就像视网膜上的图像和三维的世界不完全一样,我们从各个维度直接感知的世界,其实都不等于世界真实的样子。比如,声音本质上是一连串的声波,但是你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却能把它们转化成语言。比如,咖啡的香气其实是一些化学上的芳香物质的分子挥发,我们却能把它们跟咖啡的苦味一起,综合成生活里独特的“咖啡的味道”。再比如,我们的感官接收到的物质信息其实很简单,是视网膜上的光子,是空气分子在鼓膜上的震动,但这些信息却能构成我们丰富、多维的日常经验,这中间的转换是怎么完成的?
这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思考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想不明白的心智能力,刚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有了。这就是让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初始程序”,它帮助我们为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建立了秩序。
婴儿的心智能力还远不止如此,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初始程序”,比如理解他人和学习语言的“初始程序”。
很多妈妈第一次感受到母爱,都是在自己对婴儿微笑,婴儿也向她微笑的时刻。新生儿或许还没有清晰的意识,他就已经可以通过模仿妈妈的表情跟妈妈沟通。就算没有孩子,你可能也看过小婴儿模仿大人表情的那种小视频,一下子皱眉头,一下子又咧嘴笑,很可爱是吧。我们一般不会觉得,这也能算是什么神奇的能力。
但是科学家已经证明,哪怕出生不到1个小时的新生儿也能模仿成人的表情。孩子从一出生就知道眼睛、嘴巴在哪里,知道怎么控制它们,他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脸和别人的脸是一样的。但是,子宫里可没有镜子啊。
这说明什么?说明新生儿对自己的身体有内在感觉,你转一下自己的眼珠,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的眼珠在转,这就是内在感觉,而且,婴儿还能够把内在感觉跟其他人的身体联系在一起。这真的很神奇,我们从一出生就知道,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其他人也和我们一样。这就是共情能力的基础。
婴儿还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别人沟通。跟不会说话的婴儿说话,婴儿会用“咿咿呀呀”的声音回应你。这些“咿咿呀呀”的声音有意义吗?实际上,婴儿已经把握住了沟通的本质,不管他说了什么,只要跟你步调一致,就是在跟你沟通。你说话的时候,他静静听,你停下来,他回应你。他绕过语言,跟你建立了一种更直接的联结。
那婴儿是怎么从只能发出“咿咿呀呀”声,发展到说出第一个词呢?这是因为在能说话之前,婴儿就已经有了学习语言的初始程序,比如解码声音。要知道,模拟人的语音和沟通,可是当代科学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题。几十年来,人类已经在智能语音系统上花了几十亿美元。解码声音,就是这个技术的一大难点,因为我们听到的声音和我们脑海中的语言存在着神秘的差别。首先,我们听到的声音是连续的,想要理解它,就得把它切分成一个个小的单元;另外,就算是同一个音,比如“a”,不同的人发出来其实不完全相同。
怎么切分声音,又怎么整合不同的语音,这对今天的计算机来说还是很难,但对3岁的孩子根本不是难题。爸爸说的“a”和妈妈说的“a”虽然不太一样,他也知道这是同一个音;你不用刻意放慢语速,他也能听出句子里一个个独立的词汇。
更神奇的是语法,为什么不懂语法的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句子说对呢?在学外语语法很痛苦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想过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这件事的语言学家的回答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已经预装了最最基本的语法规则,环境帮我们把这些规则组织起来,让你学会了母语的语法。这也是为什么第二外语难学,因为你要重组脑海中形成的规则,建立两套并行的规则。
如果我们把婴儿的心智想象成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可不是由硅晶片组成,而是由神经元组成,编写程序的不是程序员,而是千万年来积累下来的进化过程。外部世界那些转瞬即逝、杂乱无章的感觉,像光波、声波,对婴儿来说就是输入。然后,和我们成人一样,婴儿可以把这些输入信息转换成桌子或者椅子的存在,开心或者生气的感觉。这种转换能力是先天的,就像预装好的“初始程序”。
第二部分
婴儿的“初始程序”确实很神奇,但是这还不能解释一个问题,婴幼儿怎么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学会这么多的东西?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说说婴幼儿的超强学习能力。简单来说,装有“初始程序”的小婴儿只是宝宝1代,他会在短短的几年内不断迭代自己,自动更新,升级成宝宝2代,宝宝3代。
先来看看成人的大脑和儿童的大脑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把成人的大脑想象成一个已经装好各种软件的计算机,每个软件就相当于大脑的一种功能,而且这些软件还能很好地相互协作。比如说,你看到树上有一只鸟,如果用科学装置来观察你的大脑就会发现,大脑里的视觉区域活跃起来了,它会记下小鸟的颜色、外形等等。同时,这只小鸟叫了一声,你想到“这是一只小鸟”,你大脑的听觉区域和语言区域也活跃起来了。一刹那间,你的大脑拆解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然后又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
成人大脑的这种工作方式是很稳定。如果说成人的大脑是一个功能稳定的产品,那儿童的大脑就相当于上市之前的原型机,因为还在测试阶段,它不那么稳定,但是也正因为在测试阶段,所以它有更多的可能。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可以自己改变内部结构,根据经验重新组织神经元连接的方式,回到那个超级计算机的比方,也就是说,婴幼儿大脑里的超级计算机会根据环境自动地重新布线,更换电路的连接方式。
不光人类会这样,动物在幼儿期的大脑也有这样的能力。有一个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经典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家选了一些刚出生的小猫,把它们的一只眼睛蒙上,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小猫一样生活。几个月之后,科学家取下了蒙住小猫眼睛的东西,他们发现,小猫被挡住的那只眼睛尽管功能正常,但是瞎了。因为这只眼睛从出生以来得不到任何刺激,小猫的大脑就自动重新布线,这只眼睛跟大脑之间的连接被切断了。
这个实验有点残忍,不过它为我们揭示人和动物婴幼儿时期大脑的机制。婴幼儿听到的每一个声音、尝到的每一种味道、看到的每一个画面,触摸的每一个东西,都会影响大脑的布线方式,形成神经元的连接。这就是为什么宝宝1代能够升级成宝宝2代、宝宝3代……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宝宝是怎么升级的,如果你让一个3岁的孩子跟我们前面说的小婴儿一样去观察滚到屏风后面的小球,他就不会那么关注屏风的边缘,小球运动的基本原理,他早就掌握了。他可能会去碰那个小球,研究方向和速度的变化,看看自己能不能控制它碰到桌子上其他的东西,这样的游戏,他可以玩好久。他会根据新的经验修正他已经了解的知识,甚至替换旧的知识。“初始程序”就这样一步步升级,成为一套越来越复杂、强大、精准的程序。
这种自我升级的能力对婴幼儿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我再来举个例子。我在第一部分说了,由于婴儿有预装好的“初始程序”,他生来就知道自己和其他的人一样。但是,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他会认识到一个相反的真相——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一次特别重要的心智升级。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科学家给两组宝宝两种食物,一个是西兰花,一个是饼干。一组宝宝14个月,另一组宝宝18个月。这些宝宝自己都选了饼干。实验人员告诉宝宝,我喜欢西兰花,不喜欢饼干,然后请宝宝给他一种食物。14个月大的宝宝会给实验人员饼干,而18月大的宝宝会给他西兰花。这是因为,14个月大的宝宝觉得你和我是一样的,我们的喜好、欲望、想法也都是一样的;到了18个月,他们已经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差异。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婴幼儿会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理解,完成升级,它还能帮很多父母解决一个困惑:两三岁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任性?比如,你跟两三岁的孩子说,不要在椅子上乱晃,他很可能会晃得更厉害。我们也可以说,他就是想惹毛你,因为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你的反应,而不是晃椅子多么有趣。他想理解,他的想法跟你不一样,你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想搞明白人和人的差异,拿冲突来做实验或许是必须的。作者说,如果说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理学家,那父母的就是他们做实验用的小白鼠。明白了这一点,爸爸妈妈心里或许会觉得安慰一点。
儿童的大脑真的很忙,随时随地都在建立新的神经元连接。3岁大的孩子,大脑活跃度是成年人的两倍,这种活跃会一直持续到孩子成长到10岁,然后开始下降,直到18岁左右,大脑活跃度就降低到了成人的水平。这时候,大脑的结构也基本稳定了。据估计,一个成年人大脑中神经元连接多达1000万亿,跟银河系恒星的数量差不多。
这就是孩子的学习,通过尝试寻找新的刺激,通过刺激建立新的神经元,在不断地修正过程中形成越来越成熟、稳定的大脑。这种学习是非常主动的,它的驱动力来自我们的天性。所以妈妈们会感叹,孩子们好像总是在找事。这些有时候让父母不胜其烦的探索,恰恰能够让他们解决很多更大、更深刻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因果关系,如何给事物分类。而解决问题之后的快感会鼓励他们,让他们继续探索,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刺激的正反馈。
作者说:孩子其实就是小小的科学家,或者说,科学家就是大孩子。孩子和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能超越表面现象,去发现事物运行更深层次规律。多数人成年之后就不会像孩子那样学习了,成人摸清了他所需要的规律,大脑结构也稳定了,他们会用这台调试好的机器去做“正经事”,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更核心的进化事业:吃喝、逃跑、战斗、繁衍。但是500年前,人类找到了一种适合成年人的玩具,发现了一种重塑童年、重塑超强学习能力的可能,这就是科学。
第三部分
最后第三部分,我们来说说,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成人的作用。成人不是孩子的老师,而是他们的助手。
跟普通的计算机相比,儿童这台超级计算机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他生来就是复杂社会网络的一部分,能够跟这个社会网络互动。
婴儿为什么那么可爱?作者说,婴儿的可爱可不是一种主观感受,而是一个生物学事实,凸起的大脑门、大眼睛、小嘴巴和小下巴,这些特征能够自动激发成人的积极反应。
婴儿这么可爱,就是为了吸引你,引诱你跟他互动,成为他的小白鼠。科学家告诉我们,就像孩子天生拥有学习的机制一样,我们大人天生拥有教育孩子的机制,我们会心甘情愿地去做他们的小白鼠。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证明成人会本能地帮助孩子学习,就是“妈妈语”。当过妈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你跟宝宝说话的声音跟你平时说话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如果你看自己和孩子互动的视频,甚至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然而,这是当妈的一种本能,婴儿似乎也本能地喜欢妈妈这样说话。
妈妈语有一个特点,就是让语音结构显得特别清晰,6到12个月是婴儿学习声音组织的关键时期,妈妈语显然对孩子学习母语的语音有帮助。1岁以后呢,当孩子开始学习词汇和语法等等更复杂语言的时候,妈妈语又有了另一个功能。妈妈语能够教会孩子母语的一些特定规则。妈妈语经常会简化句子,这种简化,反过来看,也是一种强化。说英语的父母会花很多时间给孩子指东西,告诉他们物体的名字,像是“There is a dog”“Look,a bird”,但是很少用到描述动作的动词。科学家对比了说韩语的父母,他们的描述外部世界的方式正好相反,经常会省略名词,强调动词。婴儿对这种差异也非常敏感,研究者发现,经过这样的互动,讲英语的宝宝更喜欢分类,而讲韩语的宝宝似乎更关注行为。你看,妈妈语能够帮他们组织预装好的语言规则,帮他们升级语言程序。
这么看,其实帮助孩子学习也没有多么困难,那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教孩子很难呢?因为我们误解了孩子的学习方式,也误解了成人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不是告诉,而是协同。他人的影响和孩子的学习是进化形成的协同机制。父母不是给孩子编程的程序员,相反,是妈妈语这样的本能,决定了父母能在正确的时间,给孩子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孩子自我编程,自我升级。
我想,这对父母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在早教的问题上,我们其实不用特别焦虑,学是孩子的本能,教是父母的本能。孩子接受的所有信息对他来讲都是学习,父母发出的所有信号也都是在教育。所有成年人天生都具备帮助孩子进行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像孩子一样,投入时间、精力和热情去锻炼这种能力。
解读总结
这本书里,3位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首度揭示了孩子学习的奥秘,用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将孩子超越成人的学习天赋细致入微地展现在你面前,从理解他人、认知事物和学习语言3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孩子大脑的学习机制,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
《孩子如何学习》这本书从心智发展的角度,为你讲了孩子的学习机制。我们生来就懂得很多,也天生就渴望懂得更多。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很多,其他人不知不觉中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教和学,都是我们的生物本能。
我们的大脑就是为了学习而设计的,它最神奇的能力就是能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来组织自己、改变自己。随着我们的成长,大脑的结构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高效,我们需要做的改变也越来越少。但实际上,终其一生,我们都可以不停地修补和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不停地学习。
这本书讲的是孩子如何学习,但它也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本质,作者说,这种思路甚至能够启发我们设计出更强大的人工智能。
作品精选
在这本书里,我们要讲述关于儿童心智这一新兴科学的故事。对于所有对心智与大脑感兴趣的人来说,这个故事都可谓意义非凡,因为它是认知科学这门新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认知科学融合了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新的科学见解往往产生于未曾预料甚至毫不起眼的地方,而认知科学中一些十分重要的见解便来源于婴儿床和托儿所。理解孩子让我们得以用全新的方式理解自身。
科学家与孩子紧密相连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新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会思考、得出结论、做出预测、寻求解释甚至进行实验。婴幼儿和科学家一样,都是宇宙间优秀的学习者。这意味着普通成人同样拥有超出我们自身预期的更加强大的学习能力。毕竟,成人曾经都是孩子,都是潜在的科学家。
我们还希望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示科学家和孩子之间关联的其他方面。父母通常对孩子抱有深沉甚至狂热的兴趣,至少对自己的孩子如此。但是父母们发现,他们对孩子的兴趣与对科学的兴趣是被区别对待的。科学书籍的作者假定其读者是严肃、见多识广、聪明而又成熟的成年人,认为这些人纯粹是想要对自己关注的事物建立认知;而有关婴幼儿的读物则无一例外,全是建议类书籍,也就是指导手册。这就好比你只能通过犬类繁殖手册来了解生物进化,而不是通过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的著作;又好比对于不了解史蒂芬·霍金见解的门外汉来说,关于宇宙的知识不外乎“如何识别星座”。指导手册并非没有用处,但是它们不应当成为父母了解如孩子这般重要的事物的仅有渠道。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儿童心智科学应当能够强烈地吸引那些与婴幼儿朝夕相处的人。由此呈现出来的孩子形象既令人惊讶地熟悉,又出人意料地陌生。相信父母们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熟悉的触动,也能感受到新奇的震撼。
科学家与孩子息息相关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每个人都应当对儿童感兴趣,因为世界的未来实实在在取决于我们的孩子。近年来,人们对这一点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然而要想正确确立有关儿童的公共政策,需要准确理解科学研究的结果。公民和选民想要做出有关儿童的正确决策,不能单靠那些被不可避免地简化了的政治言论摘录和报纸专栏文章,而是需要了解科学告诉了我们什么,以及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科学家在试图解释其科学研究时面临的普遍问题。科学是优雅而有序的,但它又是凌乱、嘈杂且复杂的,总是被卷入无尽的争议和辩论中。因此我们努力向读者呈现我们认为有趣的实验、结论、观点和猜想,但是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展现出这一领域的纷繁复杂性。我们会努力向读者指明,我们何时是在谈论自己的观点,何时是在谈论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同时也会指出众多尚未解答的问题。
作品目录
前言 摇篮里的科学家
01 古老的问题与年轻的科学
三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难题
神奇的宝宝0.0
苏格拉底的反直觉观点
认知大链条存在吗
发展科学的第一次复兴
新时代的解答
02 孩子如何理解他人
孩子生来就会做的事
真正永恒的三角关系
可怕的两岁,爸妈成了小白鼠
3岁,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鉴证成长的对话实录
千万不要相信幼儿的证词
孩童的歌剧:爱与欺骗
学校教育的前提:知道自己不知道
让奇迹发生的三个途径
03 孩子如何认知事物
孩子生来就知道的事
理解物体消失:毛巾下的钥匙去哪儿了
追寻因果关系:事物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探索事物分类:透过表面审视内在
让奇迹发生的三个途径
04 孩子如何学习语言
计算机破译不了的声音编码
语言如何建构意义
学校里学不到的语法
孩子生来就是“世界公民”
里程碑时刻:首次发声
首先说出的可不只有“爸爸”“妈妈”
从外星语言到连词成句
让奇迹发生的三个途径
05 孩子的心智如何运行
进化赋予的超级运行程序
致力于破解程序的认知科学家
基础:强大的初始程序
学习:为自己重新编程
他人:天然的学习助手
06 孩子的大脑如何工作
成人大脑的工作原理
依据经验不断重新布线
让神经元充分连接:收到请回答
突触修剪:大脑擅长断舍离
关键期神话是否存在
环境和他人对学习的巨大影响
乘着尤利西斯之船前行
07 科学给出的答案
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天边一朵荣耀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