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新时代,BMW ReachNow即时出行应运而生

互联网时代发展至今,线上与线下的边界日益模糊,信息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逝,近年来互联网浪潮正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转移。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商业模式更多的是“+互联网”,即互联网全面渗透传统制造业。换言之,基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入互联网并拥抱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万物互联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了业界公认的下一个未来。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传统企业新机遇浮出水面

其实,产业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彼时由硅谷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提出了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用复杂物理机器和网络化传感器及软件实现的制造业企业互联。

事实证明,产业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要远比上述定义广阔,其相较于消费互联网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与PC、手机等终端,而前者则要连接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在内的各类要素,潜在服务对象和商业价值潜力是后者的数十倍不止。

正如开篇所说,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逝是核心为“2B”的产业互联网日益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自2017年以来,中国网民总数稳定在10亿上下,逼近饱和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线上流量的获取难度越来越大,人力成本也显著增加,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企业服务的市场价值,企业对于技术的购买力也日益增长。

站在互联网企业的角度,产业互联网固然是一片新的应许之地,但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同样带来了新的机遇。

简单地说,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企业基于信息和技术服务传统企业,但产品与服务的最终去向依然是C端大众用户,这就意味着作为产业互联网核心环节的传统企业,可以亲自下场跑马圈地,在信息数据积累、抢夺C端用户等多个方面抢先卡位。

这恰恰是在消费互联网阶段,作为后发起步者的传统企业一度遭遇的最大痛点——拥抱信息技术的速度永远无法企及诞生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被拉回了同一起跑线,谁能抢先构建一个足够完整的生态壁垒,谁就能成为新的领跑者。

正式切入移动出行领域,ReachNow即时出行的底气何在

而在这互联网时代下半场的竞争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当属出行领域。12月14日,宝马集团在成都召开发布会,旗下ReachNow即时出行平台正式在中国推出网约车服务,前期将投放200辆混合动力版的宝马5系轿车,并配备20名经过严苛筛选和专业培训的司机。

产业互联网新时代,BMW ReachNow即时出行应运而生_第1张图片

作为一家传统汽车企业,在宝马进军中国移动出行领域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乘用车销量的不断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公告显示,11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6%,创下连续5个月来的跌势纪录,2018年可能成为中国近三十年来首次出现汽车销量减少的一年。另一方面则是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移动出行市场前景愈发广阔,今年中国这一市场规模约为2678亿元,并处于平稳增长状态,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5036亿元人民币。

固有领地趋于衰落,探寻新的增长空间成为必然,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也在于此,而在国内移动出行领域虽然有着滴滴这样的领跑者,但并不缺乏差异化发展空间,ReachNow即时出行切入的就是目前近无玩家的高端出行领域,堪称应运而生。

就目前来看, ReachNow即时出行发力中国移动出行的底气则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背靠宝马集团,有着充足的资金、良好的产品基础和强大的产销能力,能够保证服务的充分供给,其本身就掌握供着应链,在全环节的成本控制上具有优势,包括成熟的维修保养体系、车辆的购置和使用成本更低、资金周转更为灵活等等,从而确保了可以在同价位区间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其二,B2C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标准而统一的高品质专车服务。现如今,移动出行是和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基本安全需求息息相关的基础服务,不仅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强,消费者本身的出行需求与生活场景不断结合,也会产生更多差异化需求。

而ReachNow即时出行服务不仅提供即时按需接送或提前20分钟至7天的预订接送服务,更有根据客户个人情况和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包括温度、音乐偏好,如果乘客不想被打扰,还可选择“安静时刻”等等。为此,宝马ReachNow的服务司机不仅要接受宝马最高标准的驾驶培训,还包括宝马服务专家的专业培训。其打造高端出行服务的愿景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有必要指出的是,宝马作为第一家在中国获得在线预订出租车牌照的外国企业,其实是有备而来。早在2011年,宝马就与德国租车公司SIXT合作推出了分时租赁项目DriveNow,经过6年多的发展,这一服务覆盖欧洲13个城市,运用户数量达到近100万。

而ReachNow即时出行的正式上线则是在去年的美国,同样收获了当地用户的追捧,分时租赁本身和网约车一样,都是移动出行与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只在于前者是用户亲自开车,后者则是宝马提供司机服务,这也就意味着ReachNow即时出行已经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移动服务相关经验,如今在成都率先落地网约车服务是水到渠成。

抢先卡位产业互联网锚点,宝马品牌的自我革新升级

不难想见,切入中国移动出行领域首先将能够帮助宝马消化产能,通过库存车辆导入移动出行平台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出行服务,创造社会价值。

其次,ReachNow即时出行还将得以积累海量消费者数据信息,进一步贴近和洞察中国消费者群体,这在汽车产品走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必然趋势下,是汽车企业必须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定位的第一个锚点。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宝马致力于多式移动出行未来的关键一步,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认为,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到2030年汽车业劳动力将至少削减50%,并预计届时汽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会大幅下滑,而移动出行方案服务商的利润会增长20%。

而在自动驾驶商用化之后,汽车厂商的利润将只占到整个产业链的24%,而移动出行服务商的利润将增加到55%,汽车制造商将成为数据管理员和移动服务提供商以及车辆装配商。

换言之,在Uber、滴滴这样的移动出行服务商以网约车服务起家,携海量用户从产业链的服务端向前渗透,向车企定制车型、推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研发的同时,传统车企也必须开展分时租赁、网约车等移动出行业务,才能在未来囊括了汽车市场在内的出行市场活得更加滋润。

因此,切入拥有全球最复杂的道路交通和驾驶习惯的中国移动出行领域,也将有利于宝马在诸如新能源汽车、共享汽车、智能汽车等更多未来多个品类业务线的卡位拓展,这实质上是其发力新增长点而进行的一次品牌自我革新升级。

当然,宝马并非唯一一家进军移动出行领域的传统汽车企业,包括戴姆勒、大众、一汽、上汽等国内外传统车企都已经纷纷开始了对产业互联网时代移动出行领域的战略布局,而滴滴、Uber、Lyft等互联网企业也同样不会坐以待毙。对于ReachNow即时出行而言,还有更多的挑战需要面对,但无论如何,这个出行生态走向多元融合的未来都值得我们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业互联网新时代,BMW ReachNow即时出行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