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渣男 唯赞孤勇——《大约在冬季》影评

没有渣男唯赞孤勇

——《大约在冬季》影评

影片从于小念的爷爷病重弥留开始。母亲安然和小念的母女隔阂显而易见;安然对于亲人们的决绝和断然,让人感觉过于泠漠——然而,知道这是一部爱情片。所以,当镜头切换到1991年那一场火热的齐秦狂飚演唱会时,毫无违和感。

那时,北师大才女安然很纯真很激情很狂热。在大雪飘飞的冬季邂逅来自台北的摄影师齐啸后,安然彻底坠入爱河。对于安然,那是一场干柴烈火的爱恋,当然这仅限于情感。齐啸则如同雪花一样,轻轻飘离,仿佛不曾存在过;或许,此时的齐啸,并没有想过要爱安然——不过是下雪天顺手把一张多余的票、送给了一个疯狂的女孩子、近距离看着她狂热地追星而已。齐啸此时已是被生活所累的熟男:父亲鳏居,兄长坐牢,因父辈原因接受过恩惠的未婚妻紧追不舍……他虽然具有摄影艺术天分,但生活寄予他的,更多是创业与挣钱。因此,此片没有所谓渣男——有的,只是一张错误的演唱会门票。这安然漫长的等待与单相思,浓墨重彩地倾诉于门卫阿姨、冬天里热气腾腾的地瓜以及“内人”瑶瑶——每一样、 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景,都堪称完美,惊喜连连——这样的完美与惊喜,贯穿于整个影片——诚意之作、良心献制,从这里开始,深深感动了我,那热腾腾的地瓜引发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因为,但凡在北国青春过的你我,都懂得,那大雪飘飞的季节,实在太适合谈恋爱,太需要这热腾腾的烤地瓜。

剧情发展于大约近2年后。即将毕业的安然,在导师家中,偶然遇到前来拜访父辈旧友的齐啸。此时的安然,一如既往的狂热,近乎花痴;而此时的齐啸,未婚妻已经分手。如同童话故事中的走向:王子和公主终于走到一起了。两人才华横溢,你侬我侬,比翼双飞,将影楼创业与文学艺术结合,频创佳绩。幻觉中,仿佛已忘记了大约在冬季的主题。是的,没有渣男——齐啸亦彻底被安然的才华与纯真所打动,完完全全爱上了安然。完全可以相信,这份爱,绝对是真正的爱情,没有也许。

变化来源于齐啸父亲的身体。曾经当过历史教授的老人中风瘫痪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齐啸,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回台北。但对安然来说,这离开太突然,她电话里追着齐啸问:你什么时候回来?齐啸隔着车窗说:大约在冬季。这句台词,可能是为点题应景,实话说当时真觉得唐突——帅气逼人、才华横溢的齐啸,在家中给父亲洗澡,给父亲喂饭,收拾地上的秽物……..我哭得稀里哗啦。是不忍,不忍这男神受如此折磨,在阳春白雪处修得再高的段位,跌落凡尘都不过一地鸡毛;是感动,感动孝心能有如此大的力量,荧幕上是个家庭,而这更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的血液基因;是惋惜,从齐啸的卑微辛劳中,我已隐约地看到了安然可能注定孤苦一生…….而此时,我脑海中,幻觉出的是另外一个人:我的父亲,曾经入伍抗美援朝的父亲,曾在最年轻最光彩四射的风华时节,因奶奶一封身体不好的家书,立即告别在东北的漫天飞雪,回到西南小城的乡下,我执着地相信:那份告别中,也应有某位朝鲜族女子在雪地里旋转舞动的长裙……

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男人必须经历的成长洗礼。齐啸面对的,还有北京合伙人的背叛、牢狱中兄长的待拯救。当中风失智的齐父,用颤抖的枯手,把皱巴巴的银行存折,递给齐啸,哀求他娶妻生子时,我哭得哽咽。从很大成分讲,中国文化的表象,是建立在倾向于维护和巩固男权基础上的;而更多的权利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战争时承担冲锋陷阵的死亡,和平时承担家庭的支撑家族的兴旺——以此保护老人、妇女与孩子——继续维护和巩固社会的细胞和整体,这本身就是一个链条、一种顺理成章、一种轮回或者生生不息的循环。齐啸因此结婚,孩子接踵而来。没有渣男,有的只是男人必须经历的那些鸡毛琐事;这一次,我为齐啸的选择叫好,身为男人,那一场风花雪月,应作梦幻泡影观。真好,月圆花好人团圆!受惯了传统文化影响的我,已忘记了安然,忘记了冬季里美轮美奂的飘雪。毕竟,爱情这东西,像鬼一样,人人都在说,真正见过的有几人?眼前的老有所乐、幼有所养,其乐融融,多好!

到这里,电影的情节才慢慢展开。一个几乎“潜伏”的暗人物强劲发力:齐啸的妻子叶雨宸,生子后不久提出离婚,原因是明星事业如日中天,影迷不喜欢有家室的明星。齐啸回归独身……另一边,北京的安然在备胎于枫的帮助下,入职京日报社;跳槽瑶瑶的文化公司……若干剧透,不用累述。“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好好照顾我自己。”花痴安然仍然狂热地爱着台北的那个“花心大萝卜”,无论工作如何变迁、事业如何发展,她的狂热没有过动摇。

再次相遇时,在台北阳明山下,他们曾经憧憬过无数次的梦幻之地。安然已是大红大紫的超级主持人;而看起来齐啸落魄潦倒、满地鸡毛——两人早已不再般配,相差得天上人间。但是安然义无反顾的扑入齐啸的怀抱,这情欲的相拥,没有渣男,只有原以为永失我爱后的重新拥有一一那一刻,泪水横飞让人在屏幕前哭成狗:“这么多年了,轮也应该轮到我了。”历经职场的锤炼和岁月的打磨,美貌智慧等身的安然,爱情智商仍然止步于零,一如初恋般花痴狂热盲目。“我希望富婆,变成老婆。”在北京街头香车宝马的她,载着齐啸,载回爱情。没有渣男,唯赞孤勇,安然的勇敢:她一个人的勇敢,在这一场爱情奔跑中,安然是一个人在战斗。

再一次翻转,剧情定格在琉璃手镯上。红遍两岸三地的叶雨宸,突然被人肉出”有先生、有孩子”。齐啸从新闻中得知台北家中被娱记包围的消息,他没有片刻犹豫,奔台救“火”,再未回头。留给安然的,是超级采访叶雨宸引发的爆款收视率,以及她崩溃瘫软于卫生间地面。

影片本身还有很多情节——《大约在冬季》,这并不完全是一部爱情片,我更愿意将之称为伦理片、生活片,或者干脆就叫纪实片。人生本来冬季就多些。哪里有那么繁花似锦,哪里有那么多激情似火与春华秋实。人生最长的本来就是冬季啊。佛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主说:每个人都背负着十字架,负重而行。如是观之,人在旅途,谁不是孤勇前进呢?赤条条来到世间,一个人面对成长,穿越寒窗,迎接爱情,投向生活,冲刺终点;有谁可以全程帮助我们?有谁可以不离不弃永傍我身?更何况仅仅是爱情,实在太单薄一一如此,再来看中年后的安然,何以变得那般决绝与断绝?因为孤勇,没有人可以真正依靠,没有情可以永恒不变,爱恨聚离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本来面目,必须独自面对。

感谢年过四十多岁,能够欣赏到如此佳片,让人知道,有一群人也在绚烂处或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思考、思索着我们的生活。“四十不惑”,此言无虚,如此年龄,欣赏此片,随眼泪逝去的,还有压在心头几十年的包袱——这是对年轻时的一个交代,那北国的大学时代、那年轻时远走他乡的理想,那曾经狂热的爱情、那满地鸡毛的生活、那无数回打湿床枕的梦里飞雪……此时一一融化开去,一一释怀。

当然,影片也有一些硬伤。情节方面有待商榷,比如齐啸第一次回台北,安然大哥大在手,却彼此完全失联?于枫必须中年癌病去世,入戏琼瑶式套路?叶雨宸自掴耳光自曝婚史?刻画人物方面有略显单薄角色,比如报社同事无名地尖锐敌视,叶雨宸心机太重筹谋太远?好人坏人必须割裂得如此清晰秋毫吗?但是,瑕不掩瑜,比之若干除了逃课、滥情、小三、堕胎等毁三观所谓青春片,比之曾经火红的某薇处女作,比之曾经寄予厚望的后来的我们…….《大约在冬季》实在是一部佳片,恋爱中的人从中看到爱情,失恋的人追忆往昔,婚姻中的人重温初心,离婚的人细细掂量重新取舍。

因此,影片即将完毕,我赖着不走,坚持地看结尾的彩蛋,一边泪眼朦胧中拿出手机,给了一个10分的好评,记忆中的观影第一次吧,并翻江倒海地预谋一篇影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渣男 唯赞孤勇——《大约在冬季》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