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年纪越大,对人和事越在意?

图片发自App


最近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一些难题,突然有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不知道是我敏感了,还是敏感的事情真的如我理解的一样?

小罗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考研的时候认识。那年她落榜,我榜上有名。之后她走上工作岗位,因为男朋友希望她高学历,所以她又复考一年。但这次却误信别人言语,改了专业,结果还是落榜。在专业知识,或者在某些生活能力方面,我比她略强,她考研、工作、生活遇到问题,我给予了她很多帮助。那时候,我是自己兼职打工考研、读研,没花家里一分钱。她家里可能支助些许吧,但她工作后也是靠自己。正因为一起经历过贫穷和打拼,我们之间的友谊一直都很铁。即便很久很久不联系,偶尔打个电话,见个面,依然很亲切无比。那时候我们之间的对话,大多是互怼、吐槽、没心没肺的,而且说完之后彼此也不会在意有什么之后的胡思乱想或者得罪生气。最近几年,我们都结婚生娃了,为事业家庭各自奔波,也经历了人生一些跌宕悲伤,原本尖锐的脾气被消磨了不少。以前约好碰面,要是突然谁要爽约的话,发一句“今儿我有事,你自己打发打发吧”,可以无后文,无需多言语。但现在如果她爽约,她会解释连连,是因为娃太小出门不方便,或者孩子他爸工作忙带不了孩子,或者这样那样…最后再加一句“别生气”或“对不起”。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微妙。举个例子,有次单位搞年终总结,原本安排了歌舞表演在领导讲话之后。临时领导行程有变,想提前看一下歌舞表演,于是将其中一个表演由压轴调到开场。正常来说,情景不同,主持的串词应该不同。这次总结大会的主持人是个小年轻,临时被拉上阵,没经验,可能也有点儿怯场,是第一次在单位这种大场合露脸。于是,她把我给她准备的主持稿照念了。后来压轴的时候,开场表演又演了一次,但主持人的词儿还是和之前一模一样,原封不动。演员们在后台都躁动了,认为怎么可以不改词?会后,几个大会组织者总结经验,提到可以更完善的地方。寻思没什么特别失误之处,又非得说点啥,于是我稍微陈述了一下以上情节,本意就不在于指点主持人的小失误。结果另一位选角的组织者立马说道,小年轻能上场已经勇气可嘉,整体表现不错,而且那个临时变化,没有人能提前预料到…这些话语在我看来是解释,而且本就不必解释,毕竟这次讨论就是豆腐里挑刺,但绝不是互相怪罪、责备。

最新一季《奇葩大会》有一期邀请了青年作家蒋方舟演讲。她的主题大概讲的是自己讨好型人格的转变,以及讨好型人格的种种不好。现实生活中,讨好型人格着实讨喜,因为绝大部分人都爱听好话、恭维的话,而不愿听不好的话,哪怕是忠言逆耳;单位大部分领导也都喜欢听话顺从的人,而不太喜欢常提出异议的人。

写到这,忍不住要插入吐槽前天发生的一件很让人反感的事情。最近,社会各界都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以某些反面典型为戒,坚决抵制腐败违法分子流毒感染。每位领导要广泛征求部门意见和个人意见,也就是把分管部门的所有干部职工拉到一起,念完工作部署,列举文件指出的几点作风问题,然后要求大家表态他本人有没有那几点问题。试问在面对面的场合,彼此之间是上下级关系,能谈点非官方言论吗?恐怕难。更何况平时交集不多,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话,能对一个人了解很多吗?在打虎拍蝇猎狐等反腐败,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等大形势下,还有敢明目张胆作案犯科,是有多活得不耐烦?所以,有代表当面奉承领导几句,表表正面观点和立场也该见好就收了。结果领导不满意,让每个人都表态。话说这表态,讲“不清楚、不了解”这些简明扼要的大实话会被误解成对他有意见,自拉仇恨;讲一些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话又确实别扭。但最终的场面,还是每人都笑脸相迎,说好话…蒋方舟说她一直对长辈都是“您说得对”,哪怕长辈是错的也不敢大声忤逆。有一次她终于爆发,“顶撞”了某前辈老师,摔门而走,然后觉得特别痛快。我感同身受。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那么慎微慎小,做事情越来越拘谨,并且爱不断解释?我试着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缘由:首先,随着年纪增长,认知和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在退化,他能显摆的优势越来越少,最好的武器只剩下年纪。而当他意识到年龄不再有利于己的时候,面对问题更多是去解释和回避。其次,之所以更在乎细节,因为细节更容易被拿出来言语叨叨,显现出他的火眼金睛,体现他能周全细致无比。相反,似乎越年轻越不太在意细节,否则徒增婆妈气息,丢了大气包容的气质。再次,人际关系越来越倾向相互讨好。以前在某书中提到一些国家在法律道理人情方面的排序是法理情,而中国是情理法,并推导出中国是人情社会,与古语“出门靠朋友”的道理如出一辙。人脉好有利于升官发财,在现实中屡屡被证实。所以人越来越不敢得罪人,一发现丝毫不对劲的地方,要想好理由解释。解释能被接纳则好,如不能反倒会成为倒刺自己的剑,伤上加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不是年纪越大,对人和事越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