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873】 2018/05/06 星期日 荐书蜜友:海 张茹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侵权删)
前一些年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睡,似乎是养育的现代化标准之一。这个所谓的“现代养育观念”应该是来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影响。
我曾读到美国人自己的反思说:上世纪后半期,在代表着“世界先进文化”的美国城市家庭中,父母们几乎没人怀疑“尽早训练孩子独自睡觉”的正确性,也几乎没人问为什么,因为大家认为这是有文化的人都该懂的“常识”。
然而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发现的事实,却跟这个常识正好相反——
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与父母合睡的孩子似乎都比独睡的孩子发展得更健康。
早在1984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卡普达尼奥和瑞特两位学者的研究就指出:在生理发育方面,与父母合睡的孩子比从小独睡的孩子更加稳定,例如:体温更稳定,心率更稳定,较少发生呼吸间停,等等。
1995年,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儿科教授蒂芙尼菲尔德,在她的触觉研究报告中提到了同样的发现。
上面这些是生理方面的发现,与此同时,心理方面的长期跟踪结果,更加令人惊讶——
从小与父母合睡的孩子更开心、更自信,焦虑程度更低,行为问题更少,更容易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总体上也更加独立。
这类研究可以列举出很多,比如1994年克劳福德关于睡觉与人格发展的研究,1992年弗比斯关于军人家庭孩子的睡眠习惯研究等等。
2004年凯勒和古德伯格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跟父母合睡其实更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西尔斯医生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养育专家了,他也是“孩子应该跟父母合睡”的倡导者。
西尔斯医生在1992年曾经拿自己的孩子劳伦做过一次对比实验。
实验对比的是
两个情景
第一天劳伦跟妈妈玛尔莎合睡,第二天跟妈妈分开自己独睡。睡觉全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仪器监测劳伦的心跳和呼吸情况,两天的监测结果被电脑记录并分别打印出来。
西尔斯把打印出来的报告拿给一位儿童呼吸专家看,但并没有告诉他哪份是合睡的、哪份是独睡的。
呼吸专家瞟了一眼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当然这份结果更好啊,你看这上面,心跳曲线多规律呀,那份就差多了;更重要的是,你看这份结果上,一次呼吸间停都没有,呼吸间停会直接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以及血氧含量的稳定,这份上面一次呼吸间停都没有,而那份上面,有132次。
大家肯定猜到了,这份好的结果,是孩子跟妈妈合睡的监测结果。
西尔斯医生随后又用朋友的孩子做了一次同样的对比实验,而得到的结果跟前面是一样的。
不过,以上说的都是研究者观察到的表现,那么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早在七十年代末,相关的动物研究就发现:与母亲合睡的幼年动物,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有益于大脑和心脏发育的生长激素及生化酶。
人类的孩子又是什么情况呢?
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心理学院主任霍弗尔,早在1982年至1983年间的研究就已经发现,与母亲合睡的孩子,体内的皮质醇(cortisol)水平较低,而自己独睡的孩子皮质醇水平较高。
皮质醇
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或俗称“压力荷尔蒙”)。
它是人体在产生恐惧害怕等紧急情况下分泌的化学物质,使人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紧绷等生理反应,以便应对眼前的危险。
与此同时,消化、免疫等功能会减弱甚至暂停(因此有些人紧张时会胃疼,持续紧张的人容易生病)。
如今,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皮质醇,对于儿童免疫系统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以上说的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论战了,我们今天的父母很幸运,因为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现在的结论已经很清晰了。
用美国诺特丹大学母婴睡眠行为实验室主任詹姆斯·麦肯纳博士的话说:
“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睡的观点,完全是一个文化产物,它不仅违背科学,而且违背人性。
小年龄孩子跟父母合睡,不仅能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更好的成长,而且能加强亲子之间相互亲密、相互信任的关系。
美国儿科学会也修改了有关建议。
早在七八十年代,美国儿科学会曾明确建议“应该让孩子从小就自己睡”,但现在最新的修改为:建议婴幼儿时期与父母合睡。
当然这个建议有几个具体的说明,比如只建议在同一个房间合睡,但不建议睡在同一张床上,并且如果父母有吸烟、饮酒、服用特殊药物等情况,那就不建议合睡了。
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合睡的年龄建议相当保守,只是建议至少合睡6个月,最好合睡到1周岁,再大就没有提及了。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只建议到1岁,并不是因为再大就不应该合睡,而是因为要考虑文化背景。
美国文化中倡导的是:即便生了孩子,父母自己也要有足够的私人空间。因此像美国儿科学会这样的保守机构,轻易是不会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烦的。好在在中国,咱们没有这一层文化的影响。
那么到底合睡到几岁合适呢?我个人认为,4岁以前,合睡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再大呢?再大了,说实话我没明确答案,因为这时候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了,再加上每个家庭不同的生活状态,因此很难简单回答应该合睡还是不应该合睡。
原则上,“合睡”或“独睡”的方式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成人能否帮孩子及时缓解“夜间的压力”,让孩子重新进入放松的睡眠状态。
不要认为孩子没有哭,就等于放松。事实恰恰相反,与哭闹的孩子相比,“害怕但不哭”的独睡孩子,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更高。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对于更大的孩子,比如8、9岁的孩子,至少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合睡对孩子不好。
因此没有特殊情况,不必在怎么睡的事情上过于较劲,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自己离开我们的房间,并且总有一天,他还会离开我们的家门。